【摘 要】
:
由《文学遗产》编辑部和杭州师范大学主办,杭州师范大学吴越钱氏家族研究所承办的“中国首届吴越钱氏家族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8年4月26-29日在杭州师范大学下沙校区召开。来自国内外高校、研究院所、出版机构、学术刊物、传媒的七十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文学遗产》编辑部和杭州师范大学主办,杭州师范大学吴越钱氏家族研究所承办的“中国首届吴越钱氏家族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8年4月26-29日在杭州师范大学下沙校区召开。来自国内外高校、研究院所、出版机构、学术刊物、传媒的七十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
其他文献
张丹,初名纲孙,字祖望,别号秦亭山人,钱塘人。与柴绍炳、毛先舒、陆圻、陈廷会、孙治、丁澎、吴百朋、沈谦、虞黄吴并称“西泠十子”,著有《张秦亭诗集》十二卷,另有《从野堂诗余》,又名《秦亭词》。
去年年末,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在京召开“文学史写作的理论与实践”国际学术研讨会,我在会上作了一次发言,我说我在初中求学时初次听中国文学史课,采用的教材是谭正璧先生的《中国文学史纲》,它也是我第一次接触的中国文学史著作,屈指数来,已逾六十年。我当时不可能想到,我以后会与文学史研究、编写工作产生难分难解的“姻缘”。
改革开放三十年,我们在古代文学研究领域里取得的成绩是巨大的。我同意袁行霈先生的看法,这三十年取得成绩的具体表现,在于更新观念方法,重视资料考辨,回归文学本位。
海因里希·伯尔基金会是一个与德国绿党关系密切的独立组织,是一个合法自治,决策开放的基金会。伯尔基金是由德国著名的诺贝尔文学获得者兼慈善家海因里希·伯尔(1917-1985)命名面来的。当前伯尔基金会已经在全球60个国家拥有200个国际合作项目。
关于《搜神记》编纂之缘起,传统观点以为干宝有感于父婢及兄再生,遂撰《搜神记》,但目下不少学者否定此说;或认为《搜神记》之编纂,乃因干宝由无鬼论向有鬼论转变而引发;本文从干宝思想及建武中任史官的身份出发,对干宝编纂《搜神记》缘起问题作以解析。《搜神记》撰成,干宝以之示名士刘忮,刘忮谓“卿可谓鬼之董狐”,明扬暗讥。对于刘忮何以讥讽干宝,有学者以为刘忮“属无鬼论一派”,故嘲讥笃信鬼神的干宝为“鬼董狐”;本文以为,刘忮嘲讥干宝,实反映出当时礼法之士与任情放诞名士之间的矛盾、冲突。
本文探讨了南宋诗人杨万里的诗学与理学的关系。杨万里的诗有其独特的风格,被称为“诚斋体”,这种诗风的形成有其理学思想的渊源。本文从梳理杨万里与理学家的师承关系入手,首先揭示其诗学中的“兴”与理学的联系,指出其“天人合一”的实质;然后进一步论述其诗歌意境所体现出的由“生”而“乐”即为典型的理学境界。在余论部分,文章勾勒了罗大经的《鹤林玉露》对揭示杨万里的理学境界所作的贡献。
晚明文人邓志谟曾创作了六种“争奇”式作品,对这六种“争奇”式作品,学霁大多视为小说文体,并在小说视野下对其予以诠释,但争奇故事又具备明显的戏剧性特征。这种现象的出现,与“争奇体”作品的特性有关。本文由此出发,在对这一系列作品作辨析的基础上,也探讨了戏曲与小说文体的相关问题。
《毂梁传·隐公八年》曰“诰誓不及五帝”,范宁注:“五帝之世,道化淳备,不须诰誓而信自著。”可见,古人认为“誓”是五帝以后产生的,用来取信。《礼记·曲礼》云:“约信曰誓,莅牲曰盟。”春秋时代盛行盟誓之风,表示自己要遵守某项约定,如有违背,愿领受神灵的严惩,这样的誓辞在《左传》,《国语》等典籍中保存了许多。徐师曾《文体明辨》把约信之誓附于盟书之后,
《文心雕龙·附会篇》有“如胶之粘木,豆之合黄”二语,“胶之粘木”易解,而“豆之合黄”却令人费解。黄侃曰“豆疑当作白”,范文澜注“未详其说”(《文心雕龙译注》第654页),陆侃如注曰:“按本篇多以人体为喻,这一段中所用‘偏枯’、‘腠理’等,都是古代医学用语,‘豆之合黄’亦同。《黄帝内经素问·藏气法时论》:‘脾色黄,宜食咸:大豆、豕肉、栗、藿,皆咸。
赵嘏的生卒年,迄今有三说。一、《闻一多全集》第四册《唐诗大系》定赵嘏的生年为宪宗元和十年(815),卒年未考。若据《唐才子传》卷七《赵嘏传》谓其卒时“方四十余”,则卒年当在大中末,约四十三四岁。二、《唐诗人行年考·赵嘏行年考》谓其约生于元和元年(806),约卒于宣宗大中六年(852),约四十七岁。三、《唐五代文学编年史·晚唐卷》大中八年条考其约生于元和元年,约卒于大中八年(854),约四十九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