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点燃一支沉香,一缕细细的青烟悠然升起,与紫砂壶中清茶泛起的一抹凝香慢慢地交融,整个世界的脚步好像都慢了下来……
在一间朴素宁静的茶室,《中国民商》记者见到了被人喻为“壶痴”的行者——李鸥。这位早年间的金融人无意中却与紫砂壶结缘,专项收藏紫砂近20载。李鸥外表看起来沉稳、内敛,但说起紫砂壶的历史和特质,却滔滔不绝、神采飞扬。他说,紫砂所展现的朴素、裸体之美,是最本真的,也是他一直追寻的人生状态。如今,身为北京报恩楼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的他,更希望中国的紫砂文化能够得以更好的传承和发扬光大。
会呼吸的紫砂开启收藏路
紫砂壶是一个神奇的器物,用开水浇到紫砂壶上,水很快会被收到内壁里去;同样用100度的水泡茶,放置20-30分钟后再喝,瓷壶、玻璃杯里的茶水会有发酸的感觉,但紫砂壶中的茶水就不会。这是因为,紫砂是透气保温的,它的内壁是网状的,会呼吸。
上世纪90年代,李鸥的同学经商比较早,经常与福建及港台客商在一起聚会、聊天、喝茶,李鸥也常被叫去陪同。在与这些客商的接触过程中,李鸥发现,他们与北京百姓喝茶常用的大把儿缸子有很大的不同,他们更愿意用紫砂壶来泡茶。而茶叶的选择也不一样,北京人爱喝花茶,而他们则更多喝铁观音、普洱。
“不同的人,不同的阶段,这些客商带来紫砂壶的器形也是不同的,這让我大开眼界。”李鸥笑着说,“自从了解了紫砂壶会呼吸的特性后,我就被紫砂这个神奇的东西深深地吸引,开始了收藏之路。”
“刚开始玩收藏的2-3年,我都是处在一个好奇、了解、盲目购买的阶段。”李鸥坦言,那时期,他一有时间就会泡在北京马连道茶城,东家买,西家也买。因为对紫砂行业不是很了解,就是花钱买知识。直到遇见一位投缘的福建紫砂壶生意人,当时作为一个初学者的李鸥,心中对紫砂壶的一个个问题才得以解决。
提起初做收藏,李鸥认为,找到一位适合的好老师也是很重要的,这能帮你少走许多弯路。
一人闯江湖的学习之旅
2000年以后,由于互联网的普及,李鸥开始利用互联网查阅大量有关紫砂壶的资料。紫砂壶的塑形、壶的颜色、紫砂矿料,还有著名的制壶工艺师,在他看来,都是那么的神秘,素有“中国陶都”之称的江苏宜兴市丁蜀镇也就很自然地成为了他最最渴望的探求地。
买上一张硬座票,晚上8-9点跳上绿皮火车,李鸥难以抑制心中的兴奋,开始了对紫砂发源地的学习之旅。第二天一早,火车到达无锡,再经过两次长途车的转乘,晚上7-8点,他刚一踏上丁蜀镇的土地就迫不及待地赶往紫砂市场。
“这里的紫砂生意大多都是夫妻店,而且依旧延续着自古以来行业的特点:鸡鸣则起,洗漱、喝茶、做壶。店家的门也是早开晚关,早上7点多营业,晚上8-9点、甚至10点才会收工。”李鸥说,他不是商人,店家的主要精力不会放在他那里,他进到店里更多的就是多看、多听。
李鸥是一个有心的人,哪家店的客人多,哪家店的壶自己认为最好看。他都会一一地认真记录。等到傍晚,店家的生意不忙了,他还会回到一些店里,就自己白天不明白的问题进行详细地询问。他认识的福建紫砂生意人每次到这里来进货,他也会给人家当助理,意在结识更多的紫砂人。这样,三四年间,李鸥每年都要来这里6-7次。在这里向各方老师学习紫砂知识,更认识了一些像潘春芳等顶级的制壶大师。
买假知假再到寻真
收藏之路就是买假、知假、再寻真的过程。
说起买假,李鸥笑言,自己在紫砂收藏上打眼的次数也很多,为此,他还讲起了一件至今还让他引以为戒的事。
“那是一年冬天,天特别冷,我一大早5点多就驱车前往石家庄一个集市淘紫砂壶。到了集市后,我转了几圈,看中了两把壶,但价格都没谈拢。一直逛到11点多,终于以一个合适的价格买了一把壶,心里特别兴奋,觉得今天大有收获。正要打道回府,在集市边上又看到了两个紫砂茶叶罐,看看觉得也行,价格也能接受,顺手也收了。但回到家,静下心来仔细看,发现最后买的两个紫砂茶叶罐是假的。”李鸥摇了摇头,满脸的悔恨,“我当时的心情一下跌落进万丈深渊,并不是因为损失了多少钱,古玩收藏交学费是常有的事,我懊悔的是为什么当时不能冷静哪怕10秒钟。”
也正是那次打眼以后,李鸥一直告诫自己,在收藏的过程中一定要时刻保持冷静的心态,下手的东西一定是自己万般中意的,不能有一丝将就的成分。
了解的紫砂知识多了,又见了不少所谓制壶名家,人也不免自傲了起来,李鸥也是如此。“那时什么都敢跟人家吹。有人让我帮他们看壶,我还大言不惭地给人家指评一二三。”李鸥告诉记者,“那时真是水太浅,就像小鱼苗在水上漂着,可自己却认为自己是一条大鱼。其实那一段的经历应该是分享知识的经历,而不应该是帮别人去看壶、指点的经历。”
过了一段时间,经过不断看书学习,再把以前听老艺人讲的和自己观察到的知识内容不断过滤后,李鸥发现了自己的不足,真正静了下来。在之后的年间,他每天工作之余都要拿出三四个小时,在网上不断地学习紫砂的历史、故事和分析性文章。慢慢的,他的收藏不再是人云亦云,对紫砂的好坏辨别也有了自己的标准。他表示,要从买假到知假,再到真正走上寻真的道路,不断地学习,丰富自己也是十分重要的。
甘做紫砂文化的传播者
中国的英文叫CHINA,也是瓷器之意。在清早期时,随着紫砂器的出口,外国人给中国紫砂器定名为“中国红陶”。有一位德国制瓷大师,以为制瓷与制陶差不多,为了能够自己制造出紫砂壶,特意研究了中国紫砂壶的制作原料,结果研究了近30年之久才基本掌握了制作原理,但还是做不到中国紫砂壶的质地和工艺。 每每说起这一段紫砂壶的历史,李鸥觉得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为此而骄傲。“紫砂的特性对于干湿的要求十分高,在制作过程中,对泥料水分的含量多少也有严格要求,而且它也不是一次成形,还要晾晒、分制、组合……”李鸥拿起了一把制壶大师顾斌武和其女儿顾静娜制作的“莲心壶”,展示道,“一把好壶,它自己就会说话。你会发现它所表现出的古拙之气。3D打印能打印出一把紫砂壶,但它与人制作出的壶一定是不能比拟的。”
一把小小的紫砂壶,它的背后所承载的是几千年的中国紫砂文化。从沿袭下来的古法制壶方式,到现在紫砂器形上的不断创新,李鸥深深地为之所吸引。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紫砂,了解紫砂的历史,也为了让紫砂这项中国独有的技艺能够更好得以传承,他于去年举办了首届“传器”养壶大赛,由5位顶级制壶大师,携子女共同制壶,并邀请紫砂爱好者认养。他表示,做紫砂文化的传播者是他最乐意的事情。一件作品从构思到成型,在反映作者思想的同时,也体现了传统技艺的传承。作品通过流通到达爱壶人手中,又是一种文化信息的传递。他认为,现在紫砂文化缺乏的不是传递,而是引导,告诉大家一种方法,让人们自己去领悟紫砂的美。
如何挑选心怡的紫砂壶
紫砂是一种神奇的矿土,从被发现的那刻起便被人认为是泡茶的最佳利器,也让爱茶的人为之疯狂。它具有神秘的起源、超强的可塑性、极佳的材质,更具有古朴本真的品质,因此,自古以来,无论士农工商、男女老幼、忠奸智愚,入世隐居都会为其吸引。如今,紫砂的纯正性、稀有性与艺术性,更使其成为当前最具增值空间的收藏品之一,为众多收藏爱好者所喜爱。
那么,紫砂壶品类繁多,如何才能挑选到一把称心如意的好壶呢?
品鉴紫砂壶,要从它的材质、工艺、内容、形式及功能着眼,注意观察紫砂壶的泥、色、形、款、章识、篆刻、雕塑、书画等多个方面。简单地说,把握好功、料、形、韵、款五个方面,您一定可以挑选出一把独具价值、心怡的紫砂壶。
功:
一把好壶,制壶人必须手上要有好的功夫。在壶成型中有着丰富技法,表现在紫砂壶的嘴(流)、钮、盖、身筒等多个方面。比如壶嘴(流)有方形、圆形、筋纹(囊)一弯嘴、二弯嘴及三弯嘴等。紫砂壶与别的艺术品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它是实用性很强的艺术品,它的“艺”全在“用”中“品”,如果失去“用”的意义,“艺”亦不复存在。所以,我们首先要注重紫砂壶所展现的功能美,要注意壶的容量是否适度、高矮是否得当,壶盖是否严紧,出水是否流畅……
料:
根据现代科学的分析,紫砂壶的分子结构确有与其他泥不同的地方,就是同样的紫砂泥,其结构也不尽相同,有着细微的差别。这样,由于紫砂泥原材料不同,带来功能效用及给人的官能感受也就不尽相同。现在常见的材质:紫泥、红泥、石黄泥(朱泥)、本山绿、降坡泥、墨绿泥等。功能效用好的则质优,不然则质差;感官感受好的则质优,反之则质差。所以评价一把紫砂壶的优劣,首先是泥料的优劣。评价一把紫砂壶,壶质表面的手感十分重要。
形:
出色的紫砂壶,还应有极赋智慧的塑形。但如何评价这些造型,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人各有爱,不能强求。紫砂壶的器形一般大类分为:光货(素器)圆形、方形、花货(象生)、筋纹(囊)货,十分多样。我们不应人云亦云地认为哪种壶型好,哪种不好。但一把壶要具有古拙之气则为最佳。道理何为?因为紫砂壶属于整个茶文化的组成部分,所以它追求的意境,应是茶道所追求的意境:“淡泊和平,超凡脱俗”,而古拙正与这种气氛最为融洽。
韵:
一把好壶自己就会说话,这主要说的就是壶的韵味美。紫砂名家高手,善于以壶为主体,融各项艺术于一体,形式内容协调和谐,且神行兼备。
每一把壺都有其独特的内涵,代表着一种气质,一种性格,它的线条是柔美还是刚进,是不是错落有致,是不是充满故事,这些都需要我们细细地用心去观察。
款:
紫砂款识是汲取青铜、国画和历代陶瓷款识的基础,融汇一炉形成的紫砂自身特有的特色。其按书写部位一般分为,底款、盖内、把款,还有内壁、肩款、唇款等。
我们应该注意的是,历来,紫砂壶是按人定价,名家名壶价格不菲。目前市场上,许多模仿名家制作,伪造的赝品屡见不鲜,选购名壶尤其需要小心。
在一间朴素宁静的茶室,《中国民商》记者见到了被人喻为“壶痴”的行者——李鸥。这位早年间的金融人无意中却与紫砂壶结缘,专项收藏紫砂近20载。李鸥外表看起来沉稳、内敛,但说起紫砂壶的历史和特质,却滔滔不绝、神采飞扬。他说,紫砂所展现的朴素、裸体之美,是最本真的,也是他一直追寻的人生状态。如今,身为北京报恩楼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的他,更希望中国的紫砂文化能够得以更好的传承和发扬光大。
会呼吸的紫砂开启收藏路
紫砂壶是一个神奇的器物,用开水浇到紫砂壶上,水很快会被收到内壁里去;同样用100度的水泡茶,放置20-30分钟后再喝,瓷壶、玻璃杯里的茶水会有发酸的感觉,但紫砂壶中的茶水就不会。这是因为,紫砂是透气保温的,它的内壁是网状的,会呼吸。
上世纪90年代,李鸥的同学经商比较早,经常与福建及港台客商在一起聚会、聊天、喝茶,李鸥也常被叫去陪同。在与这些客商的接触过程中,李鸥发现,他们与北京百姓喝茶常用的大把儿缸子有很大的不同,他们更愿意用紫砂壶来泡茶。而茶叶的选择也不一样,北京人爱喝花茶,而他们则更多喝铁观音、普洱。
“不同的人,不同的阶段,这些客商带来紫砂壶的器形也是不同的,這让我大开眼界。”李鸥笑着说,“自从了解了紫砂壶会呼吸的特性后,我就被紫砂这个神奇的东西深深地吸引,开始了收藏之路。”
“刚开始玩收藏的2-3年,我都是处在一个好奇、了解、盲目购买的阶段。”李鸥坦言,那时期,他一有时间就会泡在北京马连道茶城,东家买,西家也买。因为对紫砂行业不是很了解,就是花钱买知识。直到遇见一位投缘的福建紫砂壶生意人,当时作为一个初学者的李鸥,心中对紫砂壶的一个个问题才得以解决。
提起初做收藏,李鸥认为,找到一位适合的好老师也是很重要的,这能帮你少走许多弯路。
一人闯江湖的学习之旅
2000年以后,由于互联网的普及,李鸥开始利用互联网查阅大量有关紫砂壶的资料。紫砂壶的塑形、壶的颜色、紫砂矿料,还有著名的制壶工艺师,在他看来,都是那么的神秘,素有“中国陶都”之称的江苏宜兴市丁蜀镇也就很自然地成为了他最最渴望的探求地。
买上一张硬座票,晚上8-9点跳上绿皮火车,李鸥难以抑制心中的兴奋,开始了对紫砂发源地的学习之旅。第二天一早,火车到达无锡,再经过两次长途车的转乘,晚上7-8点,他刚一踏上丁蜀镇的土地就迫不及待地赶往紫砂市场。
“这里的紫砂生意大多都是夫妻店,而且依旧延续着自古以来行业的特点:鸡鸣则起,洗漱、喝茶、做壶。店家的门也是早开晚关,早上7点多营业,晚上8-9点、甚至10点才会收工。”李鸥说,他不是商人,店家的主要精力不会放在他那里,他进到店里更多的就是多看、多听。
李鸥是一个有心的人,哪家店的客人多,哪家店的壶自己认为最好看。他都会一一地认真记录。等到傍晚,店家的生意不忙了,他还会回到一些店里,就自己白天不明白的问题进行详细地询问。他认识的福建紫砂生意人每次到这里来进货,他也会给人家当助理,意在结识更多的紫砂人。这样,三四年间,李鸥每年都要来这里6-7次。在这里向各方老师学习紫砂知识,更认识了一些像潘春芳等顶级的制壶大师。
买假知假再到寻真
收藏之路就是买假、知假、再寻真的过程。
说起买假,李鸥笑言,自己在紫砂收藏上打眼的次数也很多,为此,他还讲起了一件至今还让他引以为戒的事。
“那是一年冬天,天特别冷,我一大早5点多就驱车前往石家庄一个集市淘紫砂壶。到了集市后,我转了几圈,看中了两把壶,但价格都没谈拢。一直逛到11点多,终于以一个合适的价格买了一把壶,心里特别兴奋,觉得今天大有收获。正要打道回府,在集市边上又看到了两个紫砂茶叶罐,看看觉得也行,价格也能接受,顺手也收了。但回到家,静下心来仔细看,发现最后买的两个紫砂茶叶罐是假的。”李鸥摇了摇头,满脸的悔恨,“我当时的心情一下跌落进万丈深渊,并不是因为损失了多少钱,古玩收藏交学费是常有的事,我懊悔的是为什么当时不能冷静哪怕10秒钟。”
也正是那次打眼以后,李鸥一直告诫自己,在收藏的过程中一定要时刻保持冷静的心态,下手的东西一定是自己万般中意的,不能有一丝将就的成分。
了解的紫砂知识多了,又见了不少所谓制壶名家,人也不免自傲了起来,李鸥也是如此。“那时什么都敢跟人家吹。有人让我帮他们看壶,我还大言不惭地给人家指评一二三。”李鸥告诉记者,“那时真是水太浅,就像小鱼苗在水上漂着,可自己却认为自己是一条大鱼。其实那一段的经历应该是分享知识的经历,而不应该是帮别人去看壶、指点的经历。”
过了一段时间,经过不断看书学习,再把以前听老艺人讲的和自己观察到的知识内容不断过滤后,李鸥发现了自己的不足,真正静了下来。在之后的年间,他每天工作之余都要拿出三四个小时,在网上不断地学习紫砂的历史、故事和分析性文章。慢慢的,他的收藏不再是人云亦云,对紫砂的好坏辨别也有了自己的标准。他表示,要从买假到知假,再到真正走上寻真的道路,不断地学习,丰富自己也是十分重要的。
甘做紫砂文化的传播者
中国的英文叫CHINA,也是瓷器之意。在清早期时,随着紫砂器的出口,外国人给中国紫砂器定名为“中国红陶”。有一位德国制瓷大师,以为制瓷与制陶差不多,为了能够自己制造出紫砂壶,特意研究了中国紫砂壶的制作原料,结果研究了近30年之久才基本掌握了制作原理,但还是做不到中国紫砂壶的质地和工艺。 每每说起这一段紫砂壶的历史,李鸥觉得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为此而骄傲。“紫砂的特性对于干湿的要求十分高,在制作过程中,对泥料水分的含量多少也有严格要求,而且它也不是一次成形,还要晾晒、分制、组合……”李鸥拿起了一把制壶大师顾斌武和其女儿顾静娜制作的“莲心壶”,展示道,“一把好壶,它自己就会说话。你会发现它所表现出的古拙之气。3D打印能打印出一把紫砂壶,但它与人制作出的壶一定是不能比拟的。”
一把小小的紫砂壶,它的背后所承载的是几千年的中国紫砂文化。从沿袭下来的古法制壶方式,到现在紫砂器形上的不断创新,李鸥深深地为之所吸引。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紫砂,了解紫砂的历史,也为了让紫砂这项中国独有的技艺能够更好得以传承,他于去年举办了首届“传器”养壶大赛,由5位顶级制壶大师,携子女共同制壶,并邀请紫砂爱好者认养。他表示,做紫砂文化的传播者是他最乐意的事情。一件作品从构思到成型,在反映作者思想的同时,也体现了传统技艺的传承。作品通过流通到达爱壶人手中,又是一种文化信息的传递。他认为,现在紫砂文化缺乏的不是传递,而是引导,告诉大家一种方法,让人们自己去领悟紫砂的美。
如何挑选心怡的紫砂壶
紫砂是一种神奇的矿土,从被发现的那刻起便被人认为是泡茶的最佳利器,也让爱茶的人为之疯狂。它具有神秘的起源、超强的可塑性、极佳的材质,更具有古朴本真的品质,因此,自古以来,无论士农工商、男女老幼、忠奸智愚,入世隐居都会为其吸引。如今,紫砂的纯正性、稀有性与艺术性,更使其成为当前最具增值空间的收藏品之一,为众多收藏爱好者所喜爱。
那么,紫砂壶品类繁多,如何才能挑选到一把称心如意的好壶呢?
品鉴紫砂壶,要从它的材质、工艺、内容、形式及功能着眼,注意观察紫砂壶的泥、色、形、款、章识、篆刻、雕塑、书画等多个方面。简单地说,把握好功、料、形、韵、款五个方面,您一定可以挑选出一把独具价值、心怡的紫砂壶。
功:
一把好壶,制壶人必须手上要有好的功夫。在壶成型中有着丰富技法,表现在紫砂壶的嘴(流)、钮、盖、身筒等多个方面。比如壶嘴(流)有方形、圆形、筋纹(囊)一弯嘴、二弯嘴及三弯嘴等。紫砂壶与别的艺术品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它是实用性很强的艺术品,它的“艺”全在“用”中“品”,如果失去“用”的意义,“艺”亦不复存在。所以,我们首先要注重紫砂壶所展现的功能美,要注意壶的容量是否适度、高矮是否得当,壶盖是否严紧,出水是否流畅……
料:
根据现代科学的分析,紫砂壶的分子结构确有与其他泥不同的地方,就是同样的紫砂泥,其结构也不尽相同,有着细微的差别。这样,由于紫砂泥原材料不同,带来功能效用及给人的官能感受也就不尽相同。现在常见的材质:紫泥、红泥、石黄泥(朱泥)、本山绿、降坡泥、墨绿泥等。功能效用好的则质优,不然则质差;感官感受好的则质优,反之则质差。所以评价一把紫砂壶的优劣,首先是泥料的优劣。评价一把紫砂壶,壶质表面的手感十分重要。
形:
出色的紫砂壶,还应有极赋智慧的塑形。但如何评价这些造型,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人各有爱,不能强求。紫砂壶的器形一般大类分为:光货(素器)圆形、方形、花货(象生)、筋纹(囊)货,十分多样。我们不应人云亦云地认为哪种壶型好,哪种不好。但一把壶要具有古拙之气则为最佳。道理何为?因为紫砂壶属于整个茶文化的组成部分,所以它追求的意境,应是茶道所追求的意境:“淡泊和平,超凡脱俗”,而古拙正与这种气氛最为融洽。
韵:
一把好壶自己就会说话,这主要说的就是壶的韵味美。紫砂名家高手,善于以壶为主体,融各项艺术于一体,形式内容协调和谐,且神行兼备。
每一把壺都有其独特的内涵,代表着一种气质,一种性格,它的线条是柔美还是刚进,是不是错落有致,是不是充满故事,这些都需要我们细细地用心去观察。
款:
紫砂款识是汲取青铜、国画和历代陶瓷款识的基础,融汇一炉形成的紫砂自身特有的特色。其按书写部位一般分为,底款、盖内、把款,还有内壁、肩款、唇款等。
我们应该注意的是,历来,紫砂壶是按人定价,名家名壶价格不菲。目前市场上,许多模仿名家制作,伪造的赝品屡见不鲜,选购名壶尤其需要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