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永远是我的老师

来源 :早期教育(美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y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編者按:为了让读者近距离地了解美术教育专家在想什么,做什么,本刊联合《早期教育(教师版)》从今年起不定期地推出“名家访谈”栏目。由本刊记者组亲赴各地采访国内幼儿美术教育界的名师,将他们的美术教育理念、经验和方法呈现给广大一线的幼儿教师。现场访谈的录像光盘随同期教师版赠送,感兴趣的老师可以关注。
  李慰宜老师1956年毕业于上海幼儿师范学校,是上海市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上海市劳动模范,曾任上海市一期课改幼儿园教材編委、上海市第一届青年教师培养工程导师,现任上海市二期课改幼儿同教材副主編、至上李慰宜教师培训学校校长。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她对幼儿同如何开展美术教育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总结,曾出版《走进幼儿绘画世界》《幼儿园绘画活动设计》《幼儿园绘画活动指导》《幼儿绘画欣赏与表现》《幼儿同绘厕教学手册》等个人专著,在幼教界享有很高的声誉。现在,她已年过七旬,但仍然活跃在课堂里,和幼儿一起上课做游戏。在长达五十余年的教育生涯中.她的认真勤奋,尤其是对事业的执着和挚爱,不乏童心的精彩教学艺术,令无数青年教师折服。和李老师一起工作的教师都会感受到她的无穷魅力,常把她称为幼教同地里的一棵常青树。
  在诸多业内人士的推荐下,本栏目记者组赴上海采访了李老师,她结合工作实例跟我们谈了当前幼儿园美术教育实践中涉及的五个方面的问题。从她清晰的思路和热情的言语中,我们深刻感受到了她对这份事业的执着。
  记者:当前幼儿园都很重视美术活动,请您就幼儿园开展美术活动的意义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李:这是我很想淡的问题。美术活动的有效开展可以实现三个教育目标:1 创造美。美术教育活动在幼儿园教学中的不可替代性就体现在它对幼儿创造力的培养上,画画是孩子最直接地表达自己想象的手段,也是孩子最乐此不疲地参与这个活动的因素。2 发现美。幼儿园的孩子都很喜欢用他的画表达他的想象和创作,而一个人的想象和创作不仅在幼儿园阶段,今后对他的一生都会有作用,因为美术可以帮助他建立正确的美丑观念,并让他带着这样的美丑观念去认识这个世界,认识什么是美好的,什么是丑恶的。3 提高修养。美术教育更多地带给孩子直接的主观的审美体验和情趣,从而影响孩子的心灵,这对现代人来说非常重要。
  记者:我们都在提创造力培养的问题,那么在幼儿园美术教育中,如何把孩子创造力培养的问题落到实处呢?
  李:现在幼儿同各个领域的教育都会把创造力培养提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上,从美术来讲,它的方法更直接。在幼儿园教育中,美术活动对孩子创造力的培养有它的优势,孩子的想象都可以通过绘画直接表现出来,比如他想飞,他只要画上两个翅膀就能把想法表达出来。要培养孩子的创造力,首先要尊重孩子的创造力,发现孩子的创造力。从这一点来说,孩子是成人的老师,孩子有孩子的思维方法,孩子有不同于我们成人的创造手段。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老师普遍有一个问题,就是对结果的一种同有的期盼。这种期盼往往会限制小孩子的创造力,当孩子们的表现与老师的期单不相符时,老师往往会用一些方法引导孩子跟着老师的想法去做,这是不可取的。其次,我们要给孩子提供创造的空间。我觉得3岁左右是孩子的想象力特别丰富的时候,也是他创造符号特别丰富的时候。这个时候,老师在每一个活动里都要给孩子创造一个空间,让孩子尽量地涂鸦。每一个美术活动你都要思考给孩子的空间在哪里,这个空间放得越大,他积累的符号经验就会越多。当孩子慢慢地从无意注意过渡到有意注意的时候,他就可以大胆地把他创造的图像逐步由笼统变得清晰起来。否则幼儿就会等待老师的答案,最直接的回答就是:“老师没有教过的我不会,老师没有画过我不会!”如果孩子画的每一样东西都要老师教过的,那么孩子的创造住哪里呢?所以我觉得幼儿园从小班开始一定要给孩子创造空间,不要把这个空间的门关掉了,只追求最后的结果。
  记者:我们放手追求创造力后,有时候会有另外一个极端,就是任孩子天马行空的想象,甚至会出现违背科学性的“异想天开”。关于这个问题您在教学实践中如何控制呢?
  李:所谓给孩子创造一个空间,这个空间就意味着我们要了解幼儿的心理特点,结合美术元素,因势利导,适度推进。我们首先要了解孩子想要表达什么。我们所有的活动题材应来源于孩子对生活的认识和情感,这个题材不是从老师那里来的,而是从孩子那里来的。对于这个题材老师需要做一个加工,让它更有艺术性,更让孩子有一个想象的天地。幼儿园的美术活动一定是在情境当中进行的,越是情境化就越适合孩子。其次我们要知道美术是有很多元素的,这些元素涉及到一些方法,应在把握孩子已有的经验和思维水平基础上,向孩子提m新的建议或问题,给他去思考,让他尝试用自己已有的经验去解决遇到的新问题,在原有的基础上逐步提高。有很多的活动目标也是这样,如果这个目标离现实太远他就只能你画什么我画什么,幼儿他如果不断重复已有经验就会疲劳,继而失去进一步学习的兴趣。比如我们在大班常常讲到渐变接色,我觉得渐变接色不仅是一种美术表现的技能,更应是表达幼儿对颜色的认识手段,这是在发展颜色敏感的过程中慢慢建立起来的,离开幼儿对色彩的感受去教是没有意义的,我们不要着急。又如:最初幼儿认为红只是一种颜色,我们可以引导幼儿去发现红色是有多种变化的,当孩子已经有这样的经验以后,又会举一反三地发现其他颜色的变化,就和渐变接色自然地联系起来,以后甚至可以发现红和绿这两个看起来差别极大的颜色也可以加入中间色让它们联系起来。在引导探索中逐渐往前推进,对色彩探索与表现是这样,对形的表现和画面的安排也是这样,都要把握好孩子的原有基础。老师做的事情就是适度推进。
  记者:每个幼儿园在美术教学活动开展之后都会产生一些优秀的孩子作品,一般幼儿园都会用孩子的作品来布置环境。在这个环节中如何更好地展示孩子作品,让其与环境协调起来呢?
  李:作品的呈现展示也是美术活动的一部分。怎么呈现?首先要让孩子发现他的作品是很美的,他的作品和小朋友的作品放在一起是更美的,而且他的作品与小朋友的作品放在一起后,他还有机会去补充,使作品展示成为与孩子不断产生互动的环境。这里,老师是要做很多工作的。在做之前,老师首先就要想,这些作品要以什么方式呈现,能把孩子的作品放在一起后,让它比原来更美。孩子的作品是主角,老师就是在做包装,比如是否可以构成一幅更大的图画;是否将其他的材料穿插其中,再给孩子补充想象的空间;是否适当配上些许说明;是否衬托某种背景等。我们幼儿园的美术教育要像衣橱里的樟脑丸,放在那里,不管哪件衣服都会有樟脑丸的味道,我希望我们的美术教育在幼儿园里能给孩子润物细无声的审美熏陶。人生能画儿童画的时间是很短的,一般孩子到六七岁以后,他也不会再画这种画的。但是这段经历可以给孩子创造一个美丽人生的起点。
  记者:幼儿园在设计美术活动方案时如何准确定位活动目标呢?
  李:幼儿园所有的教育都与孩子的年龄特点有一定关系,就美术而言,会涉及不同年龄幼儿注意力发展的程度、不同的思维水平、手部肌肉动作的协调能力等生理和心理特征。所以,小、中、大班会有很大的差异。小班孩子重要的是创造图形。小班孩子还处于感知事物的时期,他的注意力处于无意注意的状态,所以小班孩子不大可能建立一个完整的形态。我对小班的教师一直提出来,要让幼儿把他自己认为合适的符号或图像充分地表达出来,不要用成人意想的图像去限制幼儿。中班的重点是引导幼儿有目的地观察,与周围的环境建立互动。中班是从无意注意发展到有意注意,所以培养他的有意注意是很重要的。就是让孩子在与外部世界的互动过程当中,注意看它是什么样的,它是什么形状的。它是什么颜色的,比较它们的不同,然后让他用自己的方式去表达,从用笼统的图形和线条慢慢过渡到运用各种图形的变化组合,表现客观事物各不相同的特征。大班孩子的逻辑思维开始发展,大班的重点除了培养孩子注意力的稳定以外,还应注意培养孩子注意力的持久,有目的地计划和安排自己的活动。我们要引导幼儿关注事物之间的关系,例如:图像与背景之间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物之间的关系,物体内部结构之间的关系,使用各种工具材料之间的关系等,有条理地梳理自己的思路,安排自己创造表现的步骤等,然后逐步推进。
  在访谈过程中,李老师反复强调这样一句话:“要使我们的教学取得成效,一定要不断了解幼儿的特点。幼儿和成人截然不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幼儿永远是我的老师。”采访期间正逢“毕加索2011中国大展”,画展入口处有毕加索的一句话:“我在小时候已经画得像大师拉斐尔一样,但是我却花了一生的时间去学习如何画得像这些孩子一样。”这让李老师很有共鸣,我想这也值得每一个幼儿美术教育工作者去思考。
其他文献
对于直立行走的人而言,脚是最辛苦的部位了。从身体构造来看,双脚离心脏最远,供血相对较差,所以自人猿揖别之后,人们越发注重对脚的保护和呵护。为此,鞋子首先被发明出来,然后人们又发明了脚和鞋子之间的袜子。袜子的出现,标志着足衣的完成。有了鞋袜帮助,人们才能走得更远,才能更好地去追求诗和远方。  在西方,袜子直到12世纪前都是贵族服饰的象征。1589年,英国人威廉·李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袜子针织机。可惜的
1766年9月6日—近代原子论的提出者道尔顿诞生  1766年9月6日,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约翰·道尔顿诞生于一个清贫的手工业者家庭。虽然家境贫寒,但年幼的道尔顿十分聪颖好学。15岁时,道尔顿一边干农活一边在中学担任老师,并自学了数学、自然哲学和多门语言。他从观测气象开始进入了科学实验领域,探索降水量、温度、空气湿度、大气压力、风力之间的微妙关系。  27岁时,他成为一名数学和自然哲学教授,后来还
问8 儿童画创作的形式如何把握、变通?  答:在美术创作教学中,引导孩子把握创作的形式,主要是从孩子的兴趣开始,给孩子更多的机会了解在创作形式中的多种方法:古典的,现代的,具象的,抽象的,民间的,设计的;甚至音乐的,舞蹈的,建筑的,电影的,让孩子了解不同创作的异同。我认为更重要的是教会孩子从身边生活里,从个性的追求上,发现并引导他们对创作形式的把握。  教会孩子在美术创作过程中学会形式的变通也是非
1452年4月15日,列奥那多·达·芬奇出生在亚诺河谷的小镇芬奇镇。孩童时代的达·芬奇聪明伶俐、勤奋好学、兴趣广泛。他喜欢歌唱、弹琵琶,他的即兴演唱,不论歌词还是曲调,都让人惊叹。他喜欢大自然的景色,经常攀登悬崖,并且对画画很有兴趣。有时,他独自一人坐在草丛中,用心地观看五彩缤纷的花草树木,饶有兴趣地描绘着那些花瓣和树叶的形状。他喜欢钻山洞,进去探索里边的秘密。他每次从山洞走出来时,身上弄得脏乎乎
点评人:赵曼丽  (菏泽市少儿书画院秘书长,全国优秀辅导老师。从事少儿美术教育多年,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致力于无痕教学的探索与研究)    黑白花  程子轩(6岁 黑白画)  指导教师:徐丽  安徽省广德县中心幼儿园  专家点评:  黑白画是黑白二色构筑的世界。它以黑白对比为造型手段,灵活运用点,线,面的构成元素和表现方式,使画面黑白灰的变化丰富,层次错落有致。在这幅作品中,孩子的黑白花按照不同
九色鹿王本生
达达面馆  王威然(4岁)  辅导教师:王欢欢
景色如画的德国黑森林,特产一种布谷鸟自鸣钟,俗名“咕咕钟”,此钟清音萦绕,造型生动,令人赏心悦目。  黑森林“咕咕钟”最早创于17世纪。据书典记载,由于黑森林冬季漫长,农人们在闲暇之余便以木头为材料做出许多有用的器械及工艺品。大约在1640年的时候,一对名叫库兹的兄弟发明了一个指示时问的仪器——那就是世界上第一座黑森林时钟。  1750年,法朗安顿·凯特尔先生巧妙地用风箱设计出与咕咕鸟相似的风鸣声
二、老师说画  康定斯基(1866~1944)是抽象派绘画最伟大的创始者。他出生于前苏联莫斯科,早年学习法律和民族史。30岁去德国慕尼黑学习绘画,此后在德国、法国和前苏联从事美术活动。康定斯基是个个性奔放的人,他受音乐的启发,强调即兴式的情感宣泄,有着澎湃的激情,被誉为“热抽象”艺术,他本人更享有“画布上的乐师”的美称。  画中学问:  康定斯基的作品变幻莫测、五彩缤纷,看似胡涂乱抹,但细细品味,
在威尼斯的大街小巷有数不清的面具店,陈列着让你眼花缭乱的各式面具,还有现场展示面具的制作工艺。这些“面具”可以简单到直接画在脸上,也可以经过复杂的程序,用纸浆、布料、瓷器、玻璃甚至塑料等制成实物,它们共同的特点是夸张、华丽、戏剧化,彷佛每个面具都在讲述着自己的生命。  威尼斯面具主要用于狂欢节。据说,威尼斯狂欢节起源于公元11世纪,到18世纪时已成为欧洲最著名的狂欢节,由于不同地位的人群纷至沓来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