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试验探究了玉米新品种金科K98的育种过程和栽培技术,期待为相关的研究提供借鉴作用。
关键词:玉米新品种;选育技术;栽培技术
1 育种目标
选育出适合河北、辽宁环渤海湾春玉米及同类型生态区的抗倒、抗病、稳产、耐盐碱、成熟时青秧活秆、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2017年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冀审玉20170096)。
2 品种来源及选育过程
2.1 品种来源
金科K98是秦皇岛市渤海湾玉米研究所用234作母本、G87作父本,2011年在海南组配而成。2012年春播进行鉴定,该组合表现优势突出,抗逆性好,符合育种目标。
2013年进一步进行产量及多点综合性状鉴定试验,该组合表现出对不同气候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的特点。2014—2016年相继参加了春播中晚熟组的品比试验、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并顺利通过。
2.2 选育过程
母本自交系234:2004公司试验田自交系圃内用自选系96-4和673杂交获得F1种子;2004年冬在海南种植F1,选20株套袋自交,获得S0;2005年春在北方种植约1 000株S0,选优株自交,以后每年南繁北育,到2007年部分中选的家系株高穗位及其他农艺性状趋于稳定,其中序号为234的家系定名为234。
母本特征特性:整个生育期需有效积温2 850 ℃以上,秦皇岛北部春播生育期128 d。叶鞘紫色,叶色浅紫色,花药浅紫色,护颖浅紫色,花丝青色,株高220 cm,穗位90 cm。该系的突出特点:茎秆粗壮、抗倒抗病、耐高温干旱、稳产性好。
父本G87:旅大红骨血缘,来源于辐80变异株,高代系,经提纯套袋自交稳定而成。
父本特征特性:整个生育期需有效积温2 800 ℃以上,秦皇岛北部春播生育期126 d。G87叶鞘浅紫色,叶色绿色,花药浅紫色,花丝绿色,护颖绿色,株高250 cm,穗位95 cm,雄穗分枝9~12个,株型紧凑。该系的突出特点:抗倒性突出、抗灰斑病及瘤黑粉、中抗大斑病、果穗米质好、雄穗分枝多、花粉量充足。
3 产量表现
2015年春播2 800株区域试验,平均产量762.2 kg/667 m2;2016年同组区域试验,平均产量705.3 kg/667 m2;2016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705.7 kg/667 m2。
4 特征特性
4.1 生物学特性
金科K98属中晚熟玉米品种,唐山地区生育期118 d左右。整个生育期需有效积温在2 850 ℃以上,苗期长势旺盛,幼苗叶鞘浅紫色,成株期生长旺盛,茎秆粗壮,株型半紧凑,抗倒伏。株高291 cm,穗位118 cm,全株叶片数22片。穗轴白色,果穗筒型,雄穗分枝16~20个,穗长20.7 cm,穗行数18行左右,籽粒黃色,半马齿型,千粒重369 g,出籽率87.0%。
4.2 抗病性
经2015年鉴定,高抗丝黑穗病、茎腐病,中抗大斑病、玉米螟,感弯孢叶斑病;2016年,中抗大斑病、丝黑穗病,抗茎腐病、玉米螟,感弯孢叶斑病。
4.3 籽粒品质
2016年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品质检测中心检测,蛋白质(干基)含量11.15%、淀粉(干基)70.26%、脂肪(干基)4.31%、赖氨酸(干基)0.29%。
5 栽培技术要点
由于金科K98对土壤的选择性不强,根据多年的示范跟踪调查,一般建议旱薄地的种植密度为2 800~3 000株/667 m2;中等地3 000~3 200株/667 m2;高水肥地3 200~3 500株/667 m2。
5.1 适时早播及科学管理
播前精选种子,并进行晾晒,用杀虫剂或杀菌剂及营养生长调节剂包衣或拌种,可以有效预防土传、种传病害及地下害虫。当10 cm地温稳定在10~12 ℃即可播种,争取1播全苗。定苗标准遵循“去大小弱苗、留齐壮苗”,只有苗大小一致、发育整齐,才能保证高纯度,后期玉米产量才有保证。
5.2 除草剂的使用
苗前除草剂(地面封闭),仔细阅读说明书,根据土壤含水量及有机质含量配药;苗后除草剂实行定向喷雾,不得随意加大药物浓度,以免造成药害。田间杜绝使用草甘膦一类的灭生性药物。专用除草剂选择性较强,玉米、小麦、大豆等应选择使用不同的除草剂。
5.3 病虫害防治
在病虫害防治方面,应当尽可能采用无公害的防治措施,提高玉米质量。在玉米大喇叭口期用辛硫磷或甲拌磷颗粒剂灌心,防治玉米螟虫。而对于玉米生长期间的常见病害,如苗枯病,粗缩病,大、小斑病及丝黑穗病等,种植户需定期田间抽查,视情况及时喷洒药物即可预防。对于土传病害可播前拌种或深松土壤,增加土壤含氧量,减少病原菌。综合科学地进行病虫害防治,从而达到提高玉米产量的目的。
5.4 合理施肥
科学合理施肥是实现玉米高产稳产的重要环节,玉米一生吸收的养分以N最多,K次之,P较少,因此必须综合运用施肥量。在施肥前最好检测土壤中自然的营养成分含量,缺什么补什么,这样就能够规避盲目施肥带来的浪费,又能确保玉米生长所需营养。播前用玉米长效专用肥40 kg/667 m2,视地力增减或每667 m2混施底肥20 kg、钾肥10 kg或尿素10 kg。大喇叭口期结合中耕培土,既能防止倒伏又疏松土壤,增强土壤通气性,利于排灌,在拔节期(即播种后30 d左右)可追施尿素20 kg/667 m2;在大喇叭口期(即播种后50 d),视苗情情况可施尿素15 kg/667 m2。
5.5 适时晚收
当田间90%以上的植株过穗苞叶变黄变白,籽粒变硬,有光泽,可用小刀剔除果穗中下部玉米籽粒后可见乳线消失和胚位下方尖冠处出现黑层,即为玉米的成熟期。
5.6 保持品种种性(杂交种及亲本)
抓好亲本的原种生产,每年建立穗行圃。严格按照技术操作规程进行,防止人为机械混杂,在穗行繁殖中,除淘汰劣行外,还要实行套袋自交、对交或姊妹交相结合。防止种性退化和活力降低。而生产上制种所用亲本必须空间隔离达到500 m以上,高秆作物隔离应在100 m以上为宜,做到隔离安全、去杂彻底,可1年繁2年用。在杂交制种生产中,为保证种子纯度,制种田四周不少于300 m以上的隔离区,并且连续3次去杂去劣,第1次结合间苗定苗去杂,第2次在大喇叭口期,第3次在母本去雄前,整个制种期间,父母本杂株率不超过0.2%。
6 适宜区域
经过多年多点的试验示范以及在河北太行山区、冀东平原春播区、辽西走廊及辽宁环渤海湾区的品比试验表明,金科K98是一个适应性较广、稳产高产型的稀植大穗品种。该品种的活动积温在2 850 ℃以上的地区和大部分中晚熟春玉米区种植,一般播期在4月下旬至5月中旬。适时早播使其获得有利的生长发育条件,充分发挥品种的增产潜力。
(收稿日期:2019-10-26)
关键词:玉米新品种;选育技术;栽培技术
1 育种目标
选育出适合河北、辽宁环渤海湾春玉米及同类型生态区的抗倒、抗病、稳产、耐盐碱、成熟时青秧活秆、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2017年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冀审玉20170096)。
2 品种来源及选育过程
2.1 品种来源
金科K98是秦皇岛市渤海湾玉米研究所用234作母本、G87作父本,2011年在海南组配而成。2012年春播进行鉴定,该组合表现优势突出,抗逆性好,符合育种目标。
2013年进一步进行产量及多点综合性状鉴定试验,该组合表现出对不同气候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的特点。2014—2016年相继参加了春播中晚熟组的品比试验、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并顺利通过。
2.2 选育过程
母本自交系234:2004公司试验田自交系圃内用自选系96-4和673杂交获得F1种子;2004年冬在海南种植F1,选20株套袋自交,获得S0;2005年春在北方种植约1 000株S0,选优株自交,以后每年南繁北育,到2007年部分中选的家系株高穗位及其他农艺性状趋于稳定,其中序号为234的家系定名为234。
母本特征特性:整个生育期需有效积温2 850 ℃以上,秦皇岛北部春播生育期128 d。叶鞘紫色,叶色浅紫色,花药浅紫色,护颖浅紫色,花丝青色,株高220 cm,穗位90 cm。该系的突出特点:茎秆粗壮、抗倒抗病、耐高温干旱、稳产性好。
父本G87:旅大红骨血缘,来源于辐80变异株,高代系,经提纯套袋自交稳定而成。
父本特征特性:整个生育期需有效积温2 800 ℃以上,秦皇岛北部春播生育期126 d。G87叶鞘浅紫色,叶色绿色,花药浅紫色,花丝绿色,护颖绿色,株高250 cm,穗位95 cm,雄穗分枝9~12个,株型紧凑。该系的突出特点:抗倒性突出、抗灰斑病及瘤黑粉、中抗大斑病、果穗米质好、雄穗分枝多、花粉量充足。
3 产量表现
2015年春播2 800株区域试验,平均产量762.2 kg/667 m2;2016年同组区域试验,平均产量705.3 kg/667 m2;2016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705.7 kg/667 m2。
4 特征特性
4.1 生物学特性
金科K98属中晚熟玉米品种,唐山地区生育期118 d左右。整个生育期需有效积温在2 850 ℃以上,苗期长势旺盛,幼苗叶鞘浅紫色,成株期生长旺盛,茎秆粗壮,株型半紧凑,抗倒伏。株高291 cm,穗位118 cm,全株叶片数22片。穗轴白色,果穗筒型,雄穗分枝16~20个,穗长20.7 cm,穗行数18行左右,籽粒黃色,半马齿型,千粒重369 g,出籽率87.0%。
4.2 抗病性
经2015年鉴定,高抗丝黑穗病、茎腐病,中抗大斑病、玉米螟,感弯孢叶斑病;2016年,中抗大斑病、丝黑穗病,抗茎腐病、玉米螟,感弯孢叶斑病。
4.3 籽粒品质
2016年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品质检测中心检测,蛋白质(干基)含量11.15%、淀粉(干基)70.26%、脂肪(干基)4.31%、赖氨酸(干基)0.29%。
5 栽培技术要点
由于金科K98对土壤的选择性不强,根据多年的示范跟踪调查,一般建议旱薄地的种植密度为2 800~3 000株/667 m2;中等地3 000~3 200株/667 m2;高水肥地3 200~3 500株/667 m2。
5.1 适时早播及科学管理
播前精选种子,并进行晾晒,用杀虫剂或杀菌剂及营养生长调节剂包衣或拌种,可以有效预防土传、种传病害及地下害虫。当10 cm地温稳定在10~12 ℃即可播种,争取1播全苗。定苗标准遵循“去大小弱苗、留齐壮苗”,只有苗大小一致、发育整齐,才能保证高纯度,后期玉米产量才有保证。
5.2 除草剂的使用
苗前除草剂(地面封闭),仔细阅读说明书,根据土壤含水量及有机质含量配药;苗后除草剂实行定向喷雾,不得随意加大药物浓度,以免造成药害。田间杜绝使用草甘膦一类的灭生性药物。专用除草剂选择性较强,玉米、小麦、大豆等应选择使用不同的除草剂。
5.3 病虫害防治
在病虫害防治方面,应当尽可能采用无公害的防治措施,提高玉米质量。在玉米大喇叭口期用辛硫磷或甲拌磷颗粒剂灌心,防治玉米螟虫。而对于玉米生长期间的常见病害,如苗枯病,粗缩病,大、小斑病及丝黑穗病等,种植户需定期田间抽查,视情况及时喷洒药物即可预防。对于土传病害可播前拌种或深松土壤,增加土壤含氧量,减少病原菌。综合科学地进行病虫害防治,从而达到提高玉米产量的目的。
5.4 合理施肥
科学合理施肥是实现玉米高产稳产的重要环节,玉米一生吸收的养分以N最多,K次之,P较少,因此必须综合运用施肥量。在施肥前最好检测土壤中自然的营养成分含量,缺什么补什么,这样就能够规避盲目施肥带来的浪费,又能确保玉米生长所需营养。播前用玉米长效专用肥40 kg/667 m2,视地力增减或每667 m2混施底肥20 kg、钾肥10 kg或尿素10 kg。大喇叭口期结合中耕培土,既能防止倒伏又疏松土壤,增强土壤通气性,利于排灌,在拔节期(即播种后30 d左右)可追施尿素20 kg/667 m2;在大喇叭口期(即播种后50 d),视苗情情况可施尿素15 kg/667 m2。
5.5 适时晚收
当田间90%以上的植株过穗苞叶变黄变白,籽粒变硬,有光泽,可用小刀剔除果穗中下部玉米籽粒后可见乳线消失和胚位下方尖冠处出现黑层,即为玉米的成熟期。
5.6 保持品种种性(杂交种及亲本)
抓好亲本的原种生产,每年建立穗行圃。严格按照技术操作规程进行,防止人为机械混杂,在穗行繁殖中,除淘汰劣行外,还要实行套袋自交、对交或姊妹交相结合。防止种性退化和活力降低。而生产上制种所用亲本必须空间隔离达到500 m以上,高秆作物隔离应在100 m以上为宜,做到隔离安全、去杂彻底,可1年繁2年用。在杂交制种生产中,为保证种子纯度,制种田四周不少于300 m以上的隔离区,并且连续3次去杂去劣,第1次结合间苗定苗去杂,第2次在大喇叭口期,第3次在母本去雄前,整个制种期间,父母本杂株率不超过0.2%。
6 适宜区域
经过多年多点的试验示范以及在河北太行山区、冀东平原春播区、辽西走廊及辽宁环渤海湾区的品比试验表明,金科K98是一个适应性较广、稳产高产型的稀植大穗品种。该品种的活动积温在2 850 ℃以上的地区和大部分中晚熟春玉米区种植,一般播期在4月下旬至5月中旬。适时早播使其获得有利的生长发育条件,充分发挥品种的增产潜力。
(收稿日期:2019-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