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初中实验教学也在发生着改变.不再是教师一味地在课堂上讲述实验的步骤和方法,然后学生照着教师讲的过程去模仿和机械地操作.而是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去思考,自己去设计实验的方案,自己动手操作实验过程,教师只是在旁边进行指导.学生从被动做实验转变成主动地参与实验的过程.教师的工作正好相反,从主动的实验讲述和演示者变成在旁关注学生,指导学生.为了使初中科学实验教学跟上新课程改革的步伐,实现应试实验教学向素质实验教学的转变.我们对初中的科学实验进行了科学、合理的改革.例如,实验的教学方式要开放,增加开放性的实验,进行设计性实验的训练,不要忽视小实验和小制作.通过这些变革,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了,主动性也就提高了.下面我就谈谈如何对实验的方式和方法进行创新.
一、实验方式要开放
过去传统的教学形式有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要么在教室里做要么在实验室里做.而且有些实验,教师受到实验器材的制约,现象不怎么明显,往往效果不怎么好.我们要打破传统思想的束缚,让实验课走出教室,利用一些校园的资源进行实验.
例如,初中演示“压强”的实验,我们一般都是用一个海绵,上面放小桌子.一个小桌子正着放,另一个反正放,说明压强跟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两个小桌子放在海绵上,一个小桌子上面放几个砝码,一个没有放,说明压强跟压力的大小有关.这样的实验,教师是表演者,学生在下面观察,学生不是主动地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如果我们把这个实验带到操场上,利用操场的沙坑进行实验.学生就是“桌子”,沙坑就是“海绵”.学生自己主动地参与进来,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提高了,学生自己可以思考,怎样才能让自己对沙坑的作用效果更大(陷得更深).学生这样边玩边学习,学习不枯燥而且学习的效果更好.
二、设计性实验的训练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尽管教材中没有规定要做实验,教师也需要增加一些简单的实验,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然后进行操作.
例如,初中学生实验“配制一定浓度的氯化钠溶液”,教师先介绍这个实验的步骤:计算,称量,溶解.然后再讲解在实验过程中的一些规范操作,学生经过教师的指导,都能很快地完成.为了让学生巩固这个实验步骤和进一步探究实验,教师可以在这个实验的基础上增加一个实验:如何把配置好的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配制成溶质质量分数为0.9%的生理盐水.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选用适当的器材,进行操作.学生可能都知道加水就可以了,但是加多少水呢?那就要进行计算了.通过小组讨论,学生也能基本完成这个实验.这个实验不但巩固复习了今天这节实验的知识点,而且也让学生加深了另一个知识点,溶液在稀释的过程中,溶质的质量是不变的.实验不仅是新课讲授的重要手段,在复习课上也可以是一个很好的手段.实验复习,不是在课上重新把内容讲述一遍以及把实验操作一遍.而是给学生一些器材,让他们回忆,组合过去学过的实验.写出实验名称,实验步骤,以及结论.这种开放性的实验能够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而且复习的效果也很不错.
三、小实验、小制作的开发
初中科学教学中有许多课外小实验、小制作.这些课外小实验常常是被教师所遗忘的角落.有教师认为,做这些实验,对考试没有帮助,还会影响学生的学习任务.这样的想法是非常错误的.这是教育资源的一种极大的浪费,这也是学生缺乏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些课外小实验、小制作既具有器材简单易得、现象明显、节约、安全等优点,又具有良好的教学功能和教学效果,如果教师引导得当,学生主动去做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它是当今实验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
四、让学生走进实验室
学校要实行新课程改革,让学生多动手进行探究和实验.学校不应该让实验室闲置,应该让学生走进实验室,给学生提供实验资源,这样可以改善学生实验不足、被动和实验内容单一等现状.学校应该在每天的下午第四节课、周末、寒暑假开放学校的实验室资源,让学生走进实验室做自己想做的实验,进行研究性学习和小发明、小制作.教师也可以成立实验兴趣小组,让学生去改进实验器材,自制一些实验教具.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实验中来,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对培养学生开放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都有很大的益处.
总之,实验教学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适应新课程的要求,实验教学的方式和方法要逐步走向开放.最重要的是让学生走进实验室,多做实验,让学生真正参与进来,成为学习的主人.实验教学方式和方法的转变,其根本就是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实验教学方式和方法的创新要一切以学生为主,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一、实验方式要开放
过去传统的教学形式有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要么在教室里做要么在实验室里做.而且有些实验,教师受到实验器材的制约,现象不怎么明显,往往效果不怎么好.我们要打破传统思想的束缚,让实验课走出教室,利用一些校园的资源进行实验.
例如,初中演示“压强”的实验,我们一般都是用一个海绵,上面放小桌子.一个小桌子正着放,另一个反正放,说明压强跟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两个小桌子放在海绵上,一个小桌子上面放几个砝码,一个没有放,说明压强跟压力的大小有关.这样的实验,教师是表演者,学生在下面观察,学生不是主动地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如果我们把这个实验带到操场上,利用操场的沙坑进行实验.学生就是“桌子”,沙坑就是“海绵”.学生自己主动地参与进来,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提高了,学生自己可以思考,怎样才能让自己对沙坑的作用效果更大(陷得更深).学生这样边玩边学习,学习不枯燥而且学习的效果更好.
二、设计性实验的训练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尽管教材中没有规定要做实验,教师也需要增加一些简单的实验,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然后进行操作.
例如,初中学生实验“配制一定浓度的氯化钠溶液”,教师先介绍这个实验的步骤:计算,称量,溶解.然后再讲解在实验过程中的一些规范操作,学生经过教师的指导,都能很快地完成.为了让学生巩固这个实验步骤和进一步探究实验,教师可以在这个实验的基础上增加一个实验:如何把配置好的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配制成溶质质量分数为0.9%的生理盐水.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选用适当的器材,进行操作.学生可能都知道加水就可以了,但是加多少水呢?那就要进行计算了.通过小组讨论,学生也能基本完成这个实验.这个实验不但巩固复习了今天这节实验的知识点,而且也让学生加深了另一个知识点,溶液在稀释的过程中,溶质的质量是不变的.实验不仅是新课讲授的重要手段,在复习课上也可以是一个很好的手段.实验复习,不是在课上重新把内容讲述一遍以及把实验操作一遍.而是给学生一些器材,让他们回忆,组合过去学过的实验.写出实验名称,实验步骤,以及结论.这种开放性的实验能够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而且复习的效果也很不错.
三、小实验、小制作的开发
初中科学教学中有许多课外小实验、小制作.这些课外小实验常常是被教师所遗忘的角落.有教师认为,做这些实验,对考试没有帮助,还会影响学生的学习任务.这样的想法是非常错误的.这是教育资源的一种极大的浪费,这也是学生缺乏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些课外小实验、小制作既具有器材简单易得、现象明显、节约、安全等优点,又具有良好的教学功能和教学效果,如果教师引导得当,学生主动去做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它是当今实验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
四、让学生走进实验室
学校要实行新课程改革,让学生多动手进行探究和实验.学校不应该让实验室闲置,应该让学生走进实验室,给学生提供实验资源,这样可以改善学生实验不足、被动和实验内容单一等现状.学校应该在每天的下午第四节课、周末、寒暑假开放学校的实验室资源,让学生走进实验室做自己想做的实验,进行研究性学习和小发明、小制作.教师也可以成立实验兴趣小组,让学生去改进实验器材,自制一些实验教具.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实验中来,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对培养学生开放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都有很大的益处.
总之,实验教学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适应新课程的要求,实验教学的方式和方法要逐步走向开放.最重要的是让学生走进实验室,多做实验,让学生真正参与进来,成为学习的主人.实验教学方式和方法的转变,其根本就是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实验教学方式和方法的创新要一切以学生为主,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