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学化学是传授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基本能力的重要课程。在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是当前教育界共同关心的教育理论之一。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是当前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如何在化学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笔者作了一些探索,下面是我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一些做法和體会。
一、营造宽松氛围,培养创新意识
课堂教学是一种群体活动,在这种活动过程中营造良好的氛围至关重要。在传统的教学中往往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传授知识、学生接受知识,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处于被动的接受知识的地位,思维往往受到抑制,思想疆化。营造自然、和谐、平等、活泼的课堂教学氛围一方面有利于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另一方面更有利于学生敢想、敢问、敢于探索问题,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作用,使他们的创新意识得到培养和发挥。例如:我在讲乙醇与金属钠反应时,让学生先回忆水与钠反应的现象,并提示学生用比较法学习,然后演示乙醇与钠反应的实验,做完实验后用投影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乙醇与钠反应和水与钠反应的现象有何相同点和不同点?这时学生精神振奋,你一言、我一语,发言踊跃:“有气泡产生,但比较慢,且无响声”;“钠沉入试管底部,且没有熔成一银白色的小球”;结论是:乙醇与钠反应也能产生氢气,但没有水与钠反应那么剧烈。突然有一学生提问:“老师,加一点酚酞试液看看是否变红?”接着我将酚酞试液滴入试管中,哗!教室里沸腾了,但学生激动之余又有几分困惑:怎么乙醇钠也呈强碱性呢?如何对待学生的课堂提问呢?我深深感到,学生的提问表现了他们强烈的创新意识,是非常可贵的,教师要有现代的民主意识,努力营造一种宽松、活泼的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挥学生的创新潜能。
二、运用多种方法,培养创新能力
创新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自我实现创新能力。我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经常运用创设问题情境,重“探索”、重“过程教学”,多学科“渗透”、“综合”等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创新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创设问题情境,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中产生认知冲突,展开积极思维,去“发现”新知识,从而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例如在“盐类的水解”一节教学时,首先提出酸溶液的PH<7,碱溶液的PH>7,那么NaCl、NH4Cl、CH3COONa等盐溶液的PH是多少呢?这个问题把学生带入了新的情境,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望。通过演示实验后,学生感到很诧异,为什么这些盐溶液会呈现不同的酸碱性呢?这与学生原有的知识产生了认知冲突,我及时地分析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讨论,很快掌握了新知识,锻炼、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时,我让学生观察化学实验,或联系现实生产、生活问题,组织他们讨论,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当学生产生认知冲突后,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提出各种可能的假想,并作多方论证,积极思维,直至得到合理的结论。
2.重“探索”,重“过程教学”,培养创新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通过重“探索”、重“过程教学”,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探究求得问题的解决,从而体验科学探索的乐趣,养成探索、创新的意识和习惯,提高创新能力。在教学中,设计探索性的实验是引导学生探索、培养创新能力的好方法。例如:我在讲“质量守恒定律”时,把教材中验证规律的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先演示课本上的两个实验,这时再做一个大理石和稀盐酸在开放的锥形瓶中反应的实验,结果与前面的结论不符,反应物质的质量“变小”了。学生很迷惑,我就引导学生分析原因,学生很容易得出是由于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空气中;然后进一步启发学生讨论,怎样改进此装置使它也“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呢?学生讨论后得出:加一个带玻璃导管的单孔橡皮塞,玻璃导管上套一个小气球,锥形瓶内稀盐酸单独用小试管盛装。再由学生演示,当两者反应后气球鼓起质量不变,学生非常兴奋能以探究的形式得出质量守恒定律。
3.重“渗透”,重“学科综合”,培养创新能力
学科的相互“渗透”、“综合”已成为现代教学的一种趋势,这种“渗透”、“综合”不仅包括化学与生物、物理、数学等理科之间的综合,还包括理科与文科之间综合。在化学教学中注重学科之间的“渗透”、“综合”,能充分调动学生运用多种学科(科学)知识,在多学科之间相互综合(融合与碰撞)中,产生创新的火花,培养创新能力。例如,环境保护问题,环境与人类的问题,它与化学有着密切的关系,但它还涉及生物学、数学、地理学、经济学等许多学科的知识,是一个综合课题。化学课上讲到这一问题时,我们不但要从化学的角度介绍“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环境污染的问题以及“限制有害气体排放”、“污水处理”、治理“三废”等采取化学方法保护环境的方法,还要引导学生怎样从多学科、多角度把这些知识融合起来,进行综合思考,解决人类与环境的问题,使学生能站到一个更高的层面上,用全新的角度和思维方法提出解决方案,使学生尝到创新的快乐,提高创新能力。
总之,创新教育是时代的要求,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时代赋予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重任。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创新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我们教师在教学中面临的实际课题。以上只是我在教学中的一些粗浅尝试,有待今后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完善。
一、营造宽松氛围,培养创新意识
课堂教学是一种群体活动,在这种活动过程中营造良好的氛围至关重要。在传统的教学中往往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传授知识、学生接受知识,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处于被动的接受知识的地位,思维往往受到抑制,思想疆化。营造自然、和谐、平等、活泼的课堂教学氛围一方面有利于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另一方面更有利于学生敢想、敢问、敢于探索问题,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作用,使他们的创新意识得到培养和发挥。例如:我在讲乙醇与金属钠反应时,让学生先回忆水与钠反应的现象,并提示学生用比较法学习,然后演示乙醇与钠反应的实验,做完实验后用投影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乙醇与钠反应和水与钠反应的现象有何相同点和不同点?这时学生精神振奋,你一言、我一语,发言踊跃:“有气泡产生,但比较慢,且无响声”;“钠沉入试管底部,且没有熔成一银白色的小球”;结论是:乙醇与钠反应也能产生氢气,但没有水与钠反应那么剧烈。突然有一学生提问:“老师,加一点酚酞试液看看是否变红?”接着我将酚酞试液滴入试管中,哗!教室里沸腾了,但学生激动之余又有几分困惑:怎么乙醇钠也呈强碱性呢?如何对待学生的课堂提问呢?我深深感到,学生的提问表现了他们强烈的创新意识,是非常可贵的,教师要有现代的民主意识,努力营造一种宽松、活泼的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挥学生的创新潜能。
二、运用多种方法,培养创新能力
创新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自我实现创新能力。我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经常运用创设问题情境,重“探索”、重“过程教学”,多学科“渗透”、“综合”等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创新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创设问题情境,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中产生认知冲突,展开积极思维,去“发现”新知识,从而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例如在“盐类的水解”一节教学时,首先提出酸溶液的PH<7,碱溶液的PH>7,那么NaCl、NH4Cl、CH3COONa等盐溶液的PH是多少呢?这个问题把学生带入了新的情境,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望。通过演示实验后,学生感到很诧异,为什么这些盐溶液会呈现不同的酸碱性呢?这与学生原有的知识产生了认知冲突,我及时地分析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讨论,很快掌握了新知识,锻炼、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时,我让学生观察化学实验,或联系现实生产、生活问题,组织他们讨论,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当学生产生认知冲突后,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提出各种可能的假想,并作多方论证,积极思维,直至得到合理的结论。
2.重“探索”,重“过程教学”,培养创新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通过重“探索”、重“过程教学”,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探究求得问题的解决,从而体验科学探索的乐趣,养成探索、创新的意识和习惯,提高创新能力。在教学中,设计探索性的实验是引导学生探索、培养创新能力的好方法。例如:我在讲“质量守恒定律”时,把教材中验证规律的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先演示课本上的两个实验,这时再做一个大理石和稀盐酸在开放的锥形瓶中反应的实验,结果与前面的结论不符,反应物质的质量“变小”了。学生很迷惑,我就引导学生分析原因,学生很容易得出是由于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空气中;然后进一步启发学生讨论,怎样改进此装置使它也“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呢?学生讨论后得出:加一个带玻璃导管的单孔橡皮塞,玻璃导管上套一个小气球,锥形瓶内稀盐酸单独用小试管盛装。再由学生演示,当两者反应后气球鼓起质量不变,学生非常兴奋能以探究的形式得出质量守恒定律。
3.重“渗透”,重“学科综合”,培养创新能力
学科的相互“渗透”、“综合”已成为现代教学的一种趋势,这种“渗透”、“综合”不仅包括化学与生物、物理、数学等理科之间的综合,还包括理科与文科之间综合。在化学教学中注重学科之间的“渗透”、“综合”,能充分调动学生运用多种学科(科学)知识,在多学科之间相互综合(融合与碰撞)中,产生创新的火花,培养创新能力。例如,环境保护问题,环境与人类的问题,它与化学有着密切的关系,但它还涉及生物学、数学、地理学、经济学等许多学科的知识,是一个综合课题。化学课上讲到这一问题时,我们不但要从化学的角度介绍“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环境污染的问题以及“限制有害气体排放”、“污水处理”、治理“三废”等采取化学方法保护环境的方法,还要引导学生怎样从多学科、多角度把这些知识融合起来,进行综合思考,解决人类与环境的问题,使学生能站到一个更高的层面上,用全新的角度和思维方法提出解决方案,使学生尝到创新的快乐,提高创新能力。
总之,创新教育是时代的要求,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时代赋予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重任。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创新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我们教师在教学中面临的实际课题。以上只是我在教学中的一些粗浅尝试,有待今后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