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站在国际产业结构调整的前沿,解决调什么、怎么调、调到什么程度问题,转变就结构调结构、就调整抓调整的惯性思维。
◎突出抓好产业高端发展、国际化企业培育、信息化引领、技术改造提升、生产性服务业提速和绿色发展等六大行动。
◎只要我们抓住机遇而不丧失机遇,开拓进取而不因循守旧,就一定能谱写中国梦江苏工业发展的崭新篇章。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发表了重要讲话,就深化产业结构调整、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蕴藏着丰富的内涵,贯穿着科学的理念,提出了最新要求,对江苏未来发展充满着殷切期望。我们工业战线的广大党员干部,要融会贯通地学,领会精神实质,把握内涵要义,以学促用,学用结合,努力在深化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工业强省建设上抓出成效,有所作为。
一、深化思想认识,在加快工业强省建设上再发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进一步深化产业结构调整,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抓住化解产能过剩矛盾这一工作重点,使经济发展提高质量、增加效益、增强后劲。这一新要求,充分体现了经济发展规律的内在要求,完全切合实际,为江苏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强大动力。要站在国际产业发展的前沿,顺应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的趋势,解决调什么、怎么调、调到什么程度的问题,转变就结构调结构、就调整抓调整的惯性思维。围绕“高轻优强”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在“调高”上,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动制造业高端化,加快开发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高质量、高档次的终端产品;在“调轻”上,创新制造业发展模式,推动产业向产业链两端延伸,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为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撑;在“调优”上,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大规模推进企业技术改造,积极缓解产能过剩矛盾,优化产业组织结构、技术结构、布局结构,塑造工业经济发展新优势;在“调强”上,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培育规模骨干企业,打造一批“航母型”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全面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无论传统产业还是新兴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还是资金密集型产业,都有发展的空间,重要的是优化资源配置和产业布局,解决产能过剩、核心技术缺乏、产品附加值低的问题,解决低水平重复建设和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的問题。围绕“四化同步”发展的总体要求,以率先建成工业强省目标为引领,在产业高端发展、国际化企业培育、信息化引领、技术改造提升、生产性服务业提速和绿色发展等方面下功夫,力争用3年时间取得阶段性成果,从江苏制造走向江苏创造,进一步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先进制造业发展水平和江苏制造国际影响力,继续保持工业在全国的领先地位,为实现全面小康并向基本现代化迈进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二、实施六大行动,在融入国际产业体系中有作为
大力实施产业高端发展行动,着力推进产业向高端化演进、企业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产品向高附加值方向发展,重点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克、产业链重点环节提升、高端产品开发、知名品牌培育、载体平台建设、过剩产能化解等方面加大推进力度,全面提高产业高端化发展水平,构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引领、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生产性服务业为支撑,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工业发展新体系。实施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方案,突破100项关键核心技术,滚动研发100项产品附加值和技术含量高、代表行业创新水平的重大新产品。做强16条产业链的50个重点环节,打造机械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等7个千亿级产业链。强化企业创新,打造100个高端载体平台,今年认定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200家。实施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应用“百千万”工程,推广应用100项先进适用新技术、1000个重点新产品,实现新增新产品销售收入超10000亿元。把缓解产能过剩矛盾作为工作重点,落实产能过剩行业等量或减量置换机制,加快消化一批、转移一批、重组一批、淘汰一批过剩产能,今年重点抓好90家承担国家和省淘汰落后产能的企业如期完成淘汰任务。
大力实施国际化企业培育行动。坚持发展产业、服务企业,支持企业加快国际化进程。围绕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的大企业(集团),认真落实培育规模骨干企业意见,加大政策扶持和协调服务,力争今年营业收入超百亿元工业企业超过120家,其中超千亿元工业企业力争达5家。实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提升和“科技小巨人”培育计划,培育300家具有专精特新特色、在行业内位居前列、能够参与国际协作分工和竞争、有较高成长性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行业“单打冠军”。组织“企业国际化”系列培训,组织科技创业创新领军企业家到境内外进行高端培训。
大力实施技术改造提升行动。通过强化规划导向、落实扶持政策、加强协调服务等措施,引导企业开展大规模技术改造,提升技术装备水平和产品竞争层次,全面提升工业经济质量和效益。出台加强企业技术改造实施意见,制定技改投资指南和年度重点工业投资项目计划。推进“百项千亿”重点技改工程,加快436个重大工业技改项目建设;实施省级300项、市级2000项重点“四新”技改项目,拉动新技术新产品投入5000亿元。支持企业瞄准世界前沿技术加快装备升级,推广应用先进制造系统、智能制造设备及大型成套技术装备以及现代生产管理系统等关键技术,提升先进制造业水平。加强优质项目储备,增强发展后劲,提升传统产业竞争力。
大力实施生产性服务业提速行动。生产性服务业是深化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工业转型升级的有力支撑。充分发挥我省制造业总量大、需求多的规模优势,把生产性服务业作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点,深入实施现代服务业“十百干”行动计划,重点发展工业设计、软件和信息服务、现代物流、金融服务、节能服务、新型会展等生产性服务业,强化重大项目示范带动作用,培育一批创新型服务业领军企业,实现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互动发展。加快各类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建设,鼓励发展各类专业化的第三方服务机构,不断增强集聚区的服务功能和辐射能力。 大力实施信息化引领行动。以信息技术在制造业领域全面渗透和集成应用为重点,推进企业信息化提升“百千万”工程,促进信息技术在研发设计、产品装备、绿色低碳等领域的深入应用,构建新型企业创新体系、生产体系、管理体系和营销体系,培育500家信息化示范企业,实现设计数字化、装备智能化、生产自动化、管理网络化、商务电子化、服务定制化“六化联动”。建设一批省级信息化、软件产业、中小企业云服务、工业数字展览馆等重大公共服务平台,探索建设重点领域工控系统信息安全检测模拟平台。深入推进国家级两化融合试验区、省级两化融合示范区和两化融合服务产业园建设。促进智能终端、新兴信息服务创新应用,培育信息消费热点,提高全社会信息消费能力。
大力实施绿色发展行动。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目标,提高绿色制造水平,增强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强化节能倒逼机制,制定高于田家标准的产品能耗限额地方标准,加强对“两高”行业项目的审查和违法用能行为的查处。实施节能技术产业化示范、节能产品惠民、合同能源管理推广和节能能力建设等四大重点工程,以冶金、化工、建材等行業和重点耗能企业为重点,推进节能改造,加快数字化能源管理体系建设。推进节能减排全民行动,明确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的目标任务和部门责任。开展企业能源管理体系评价,深化千企节能低碳行动,确保实现年节能400万吨标准煤。深入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双百工程”,开展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同区)创建,加快新墙材发展和推广应用,实施废弃物资源化、再制造产业化、产业园区循环化改造等重点工程;深入开展清洁生产对标创先活动,组织开展自愿性清洁生产审核。
三、把握历史机遇,在新一轮工业革命中抢先机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主要经济体都在对自身经济发展进行战略谋划和调整转型,抢占产业链、价值链高端环节,谋取国际竞争的战略优势和主动地位。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第三次工业革命悄然而至。第三次工业革命,包括“制造业数字化革命”、“能源互联网革命”、生物电子、新材料和纳米等技术革命,正在重新塑造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将给人类社会带来比前两次工业革命更为广泛深远的影响。尽管国际上对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认识还不尽一致,但数据技术、通讯技术、互联网技术等发展空间、潜力还很大,它们的应用更是层出不穷,3D打印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将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像历次工业革命一样,第三次工业革命将从根本上改变现有的生产方式和产业组织形式,进而重塑全球经济地理和国际产业分工格局。这将深刻影响江苏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的路径和进程,对制造业转型升级构成巨大挑战。我省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矛盾依然很突出,存在自主创新能力不强、高端制造比重偏低、产品附加值不高等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部分产业处于价值链中低端环节,资源环境压力持续加大。但是,更要看到,第三次工业革命在带来诸多挑战的同时,也将为江苏把握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发展先机提供契机。历史经验反复证明,每一次工业革命都为后发国家成功实现赶超打开“机会的天窗”。历史的难得机遇就在我们面前,我们决不能让她擦肩而过。要牢牢把握深化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趋势,抓住信息技术向工业、服务业全面渗透,制造技术将有颠覆性创新,传统的生产流程将有根本的打破的契机,努力在制造业和服务业上沿着产业链加深融合,加强产品从设计、生产到销售各个环节的紧密结合,进而推动江苏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促进先进制造业高效发展和生产性服务业向高端发展。抓住催生一大批新的产业群体和经济增长点的契机,力争在新材料、物联网、3D打印机、工业机器人等领域,捷足先登,拓宽江苏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领域和范围,为深化产业结构调整创造出更广泛的发展空间。抓住新的制造模式促使加工制造环节发生革命性的变化的契机,力争从根本上改观我省整个产业价值链中加工制造环节低附加值和弱控制力的局面,解决江苏工业大而不强的难题。只要我们抓住机遇而不丧失机遇,开拓进取而不因循守旧,坚持走自主创新道路,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在深化产业结构调整中实现工业强省目标。
(作者系省经信委主任)
责任编辑:戈尚达
【延伸链接一】
第三次工业革命将带来什么?
第三次工业革命,主要包括制造业数字化、能源互联网和生物电子、新材料、纳米等技术革命。这将重新塑造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给人类社会带来更为广泛深远的影响。一是在国际分工中,以廉洁劳动力为基础的传统比较优势将遭到大幅削弱;二是未来国家竞争力的基础在于能否占领第三次工业革命核心技术的制高点;三是分散式和社会化的生产方式将取代以大企业为主导的传统生产方式;四是将推动经济全球化格局和发展中大国的产业布局发生重大变化。这些将从根本上扭转我国制造业集中在沿海地区的不合理分工格局,有助于推进中西部地区的“就地工业化”。
(摘编自《求是》杂志2013年第6期)
◎突出抓好产业高端发展、国际化企业培育、信息化引领、技术改造提升、生产性服务业提速和绿色发展等六大行动。
◎只要我们抓住机遇而不丧失机遇,开拓进取而不因循守旧,就一定能谱写中国梦江苏工业发展的崭新篇章。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发表了重要讲话,就深化产业结构调整、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蕴藏着丰富的内涵,贯穿着科学的理念,提出了最新要求,对江苏未来发展充满着殷切期望。我们工业战线的广大党员干部,要融会贯通地学,领会精神实质,把握内涵要义,以学促用,学用结合,努力在深化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工业强省建设上抓出成效,有所作为。
一、深化思想认识,在加快工业强省建设上再发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进一步深化产业结构调整,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抓住化解产能过剩矛盾这一工作重点,使经济发展提高质量、增加效益、增强后劲。这一新要求,充分体现了经济发展规律的内在要求,完全切合实际,为江苏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强大动力。要站在国际产业发展的前沿,顺应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的趋势,解决调什么、怎么调、调到什么程度的问题,转变就结构调结构、就调整抓调整的惯性思维。围绕“高轻优强”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在“调高”上,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动制造业高端化,加快开发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高质量、高档次的终端产品;在“调轻”上,创新制造业发展模式,推动产业向产业链两端延伸,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为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撑;在“调优”上,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大规模推进企业技术改造,积极缓解产能过剩矛盾,优化产业组织结构、技术结构、布局结构,塑造工业经济发展新优势;在“调强”上,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培育规模骨干企业,打造一批“航母型”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全面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无论传统产业还是新兴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还是资金密集型产业,都有发展的空间,重要的是优化资源配置和产业布局,解决产能过剩、核心技术缺乏、产品附加值低的问题,解决低水平重复建设和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的問题。围绕“四化同步”发展的总体要求,以率先建成工业强省目标为引领,在产业高端发展、国际化企业培育、信息化引领、技术改造提升、生产性服务业提速和绿色发展等方面下功夫,力争用3年时间取得阶段性成果,从江苏制造走向江苏创造,进一步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先进制造业发展水平和江苏制造国际影响力,继续保持工业在全国的领先地位,为实现全面小康并向基本现代化迈进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二、实施六大行动,在融入国际产业体系中有作为
大力实施产业高端发展行动,着力推进产业向高端化演进、企业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产品向高附加值方向发展,重点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克、产业链重点环节提升、高端产品开发、知名品牌培育、载体平台建设、过剩产能化解等方面加大推进力度,全面提高产业高端化发展水平,构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引领、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生产性服务业为支撑,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工业发展新体系。实施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方案,突破100项关键核心技术,滚动研发100项产品附加值和技术含量高、代表行业创新水平的重大新产品。做强16条产业链的50个重点环节,打造机械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等7个千亿级产业链。强化企业创新,打造100个高端载体平台,今年认定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200家。实施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应用“百千万”工程,推广应用100项先进适用新技术、1000个重点新产品,实现新增新产品销售收入超10000亿元。把缓解产能过剩矛盾作为工作重点,落实产能过剩行业等量或减量置换机制,加快消化一批、转移一批、重组一批、淘汰一批过剩产能,今年重点抓好90家承担国家和省淘汰落后产能的企业如期完成淘汰任务。
大力实施国际化企业培育行动。坚持发展产业、服务企业,支持企业加快国际化进程。围绕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的大企业(集团),认真落实培育规模骨干企业意见,加大政策扶持和协调服务,力争今年营业收入超百亿元工业企业超过120家,其中超千亿元工业企业力争达5家。实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提升和“科技小巨人”培育计划,培育300家具有专精特新特色、在行业内位居前列、能够参与国际协作分工和竞争、有较高成长性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行业“单打冠军”。组织“企业国际化”系列培训,组织科技创业创新领军企业家到境内外进行高端培训。
大力实施技术改造提升行动。通过强化规划导向、落实扶持政策、加强协调服务等措施,引导企业开展大规模技术改造,提升技术装备水平和产品竞争层次,全面提升工业经济质量和效益。出台加强企业技术改造实施意见,制定技改投资指南和年度重点工业投资项目计划。推进“百项千亿”重点技改工程,加快436个重大工业技改项目建设;实施省级300项、市级2000项重点“四新”技改项目,拉动新技术新产品投入5000亿元。支持企业瞄准世界前沿技术加快装备升级,推广应用先进制造系统、智能制造设备及大型成套技术装备以及现代生产管理系统等关键技术,提升先进制造业水平。加强优质项目储备,增强发展后劲,提升传统产业竞争力。
大力实施生产性服务业提速行动。生产性服务业是深化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工业转型升级的有力支撑。充分发挥我省制造业总量大、需求多的规模优势,把生产性服务业作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点,深入实施现代服务业“十百干”行动计划,重点发展工业设计、软件和信息服务、现代物流、金融服务、节能服务、新型会展等生产性服务业,强化重大项目示范带动作用,培育一批创新型服务业领军企业,实现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互动发展。加快各类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建设,鼓励发展各类专业化的第三方服务机构,不断增强集聚区的服务功能和辐射能力。 大力实施信息化引领行动。以信息技术在制造业领域全面渗透和集成应用为重点,推进企业信息化提升“百千万”工程,促进信息技术在研发设计、产品装备、绿色低碳等领域的深入应用,构建新型企业创新体系、生产体系、管理体系和营销体系,培育500家信息化示范企业,实现设计数字化、装备智能化、生产自动化、管理网络化、商务电子化、服务定制化“六化联动”。建设一批省级信息化、软件产业、中小企业云服务、工业数字展览馆等重大公共服务平台,探索建设重点领域工控系统信息安全检测模拟平台。深入推进国家级两化融合试验区、省级两化融合示范区和两化融合服务产业园建设。促进智能终端、新兴信息服务创新应用,培育信息消费热点,提高全社会信息消费能力。
大力实施绿色发展行动。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目标,提高绿色制造水平,增强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强化节能倒逼机制,制定高于田家标准的产品能耗限额地方标准,加强对“两高”行业项目的审查和违法用能行为的查处。实施节能技术产业化示范、节能产品惠民、合同能源管理推广和节能能力建设等四大重点工程,以冶金、化工、建材等行業和重点耗能企业为重点,推进节能改造,加快数字化能源管理体系建设。推进节能减排全民行动,明确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的目标任务和部门责任。开展企业能源管理体系评价,深化千企节能低碳行动,确保实现年节能400万吨标准煤。深入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双百工程”,开展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同区)创建,加快新墙材发展和推广应用,实施废弃物资源化、再制造产业化、产业园区循环化改造等重点工程;深入开展清洁生产对标创先活动,组织开展自愿性清洁生产审核。
三、把握历史机遇,在新一轮工业革命中抢先机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主要经济体都在对自身经济发展进行战略谋划和调整转型,抢占产业链、价值链高端环节,谋取国际竞争的战略优势和主动地位。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第三次工业革命悄然而至。第三次工业革命,包括“制造业数字化革命”、“能源互联网革命”、生物电子、新材料和纳米等技术革命,正在重新塑造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将给人类社会带来比前两次工业革命更为广泛深远的影响。尽管国际上对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认识还不尽一致,但数据技术、通讯技术、互联网技术等发展空间、潜力还很大,它们的应用更是层出不穷,3D打印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将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像历次工业革命一样,第三次工业革命将从根本上改变现有的生产方式和产业组织形式,进而重塑全球经济地理和国际产业分工格局。这将深刻影响江苏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的路径和进程,对制造业转型升级构成巨大挑战。我省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矛盾依然很突出,存在自主创新能力不强、高端制造比重偏低、产品附加值不高等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部分产业处于价值链中低端环节,资源环境压力持续加大。但是,更要看到,第三次工业革命在带来诸多挑战的同时,也将为江苏把握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发展先机提供契机。历史经验反复证明,每一次工业革命都为后发国家成功实现赶超打开“机会的天窗”。历史的难得机遇就在我们面前,我们决不能让她擦肩而过。要牢牢把握深化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趋势,抓住信息技术向工业、服务业全面渗透,制造技术将有颠覆性创新,传统的生产流程将有根本的打破的契机,努力在制造业和服务业上沿着产业链加深融合,加强产品从设计、生产到销售各个环节的紧密结合,进而推动江苏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促进先进制造业高效发展和生产性服务业向高端发展。抓住催生一大批新的产业群体和经济增长点的契机,力争在新材料、物联网、3D打印机、工业机器人等领域,捷足先登,拓宽江苏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领域和范围,为深化产业结构调整创造出更广泛的发展空间。抓住新的制造模式促使加工制造环节发生革命性的变化的契机,力争从根本上改观我省整个产业价值链中加工制造环节低附加值和弱控制力的局面,解决江苏工业大而不强的难题。只要我们抓住机遇而不丧失机遇,开拓进取而不因循守旧,坚持走自主创新道路,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在深化产业结构调整中实现工业强省目标。
(作者系省经信委主任)
责任编辑:戈尚达
【延伸链接一】
第三次工业革命将带来什么?
第三次工业革命,主要包括制造业数字化、能源互联网和生物电子、新材料、纳米等技术革命。这将重新塑造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给人类社会带来更为广泛深远的影响。一是在国际分工中,以廉洁劳动力为基础的传统比较优势将遭到大幅削弱;二是未来国家竞争力的基础在于能否占领第三次工业革命核心技术的制高点;三是分散式和社会化的生产方式将取代以大企业为主导的传统生产方式;四是将推动经济全球化格局和发展中大国的产业布局发生重大变化。这些将从根本上扭转我国制造业集中在沿海地区的不合理分工格局,有助于推进中西部地区的“就地工业化”。
(摘编自《求是》杂志2013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