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于草木,一种赋格式的写作

来源 :安徽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cyuj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饶北河,仿佛散文家傅菲的故事宝盒,草木山川、人事因循、故物光泽等,皆如汩汩之泉水,常不择地而涌。而他的故乡枫林盆地则是集中的点位,作为经验再现的原点而存在。目光再延伸一下,以闽浙赣为代表的南方大地的褶皱,则构成了其写作丰富的矿藏所在。一个散文作家,当然难以清空他的故乡和童年。不过,因为处理方式和审美指向的不同,终归于路径分岔。在对故乡这一方深井的开掘层面,在多侧面,多层次,并形成社会学意义上的景观效果上,傅菲几乎走到了某种极致。在其笔下,借助以个别反映一般的艺术规律,二十世纪中国南方社会生活时序的翻转起伏,得到全方位的呈现。他的书写,不仅携带个人的体温,体察古今时变的历史视角,还具备了某种突出的实证特征。也因此,在自我简介里,他会标注“乡村研究者”的身份,在我的理解,更准确的意义上,他是一位南方乡村的研究者。
  丁帆在《中国乡土小说史》中曾提出乡土小说的“三画”之说,即风景画、风情画、风俗画的主体建构,认为它们不可或缺,构成了乡土小说根基性的内容。在对地域历史人文的刻画方面,小说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尽管新世纪以来叙事散文勃兴,但在刻画时代风貌或地域风貌方面,力有不足。文体有别,众多散文作家也没有宏观建构的雄心,而傅菲的故乡系列让读者看到了他在风情画卷方面的努力。列维·斯特劳斯在《忧郁的热带》写道:“有些属于过去的小细节,现在却突耸如山峰,而我自己生命里整层整层的过去却消逝无迹。一些看起来毫不相关的事件,发生于不同的地方,来源于不同的时期,都互相接触交错,突然结晶成某种纪念物。”傅菲所书写的,恰恰就是那些结晶的纪念物。与小说借助一两个人物或者家族的浮沉完成“三画”的描摹不同的是,傅菲是通过乡村世界形形色色的人物阵列、地方人文地理的代变、草木及自然生态的沧桑之旅等,完成了特定历史时期内地方文化与社会的变动、沧桑与转折。尤其是70后一代人,读其作品,特别容易惺惺相惜。比如在其笔下,有漫上心头的饥饿记忆,有劳作的艰辛与机械,有乡村建筑的变化史,也有乡村娱乐的嬗变,更为触目的则是乡土人事的变迁。这让我想起雅思贝尔斯的感叹,人类并不仅仅由我们同代人代表,但同代人能给我们带来震动!
  在艺术传达上,傅菲也属于业已找到自我笔调的散文作家。多层次的叙述方式之下,他的去情感化的叙事策略,如老僧语的叙述腔调,铸就了客观冷静的叙事风格。这些风格特性,见诸他的不同题材内容的写作之中。
  《人间多落寞》篇从题材属性上看,应当归于当下流行的草木、器物书写的方阵。近些年,草木、器物主题的突出,比之开掘乡土社会凋零的潮流,显得更加绵长和平稳。在笔者看来,有那么多的作者加入到草木、器物书写的阵营里,原因大概有如下两条:一是应和了乡土散文在题材上需要进一步拓展的内在要求;二是草木、器物系列散文的审美指向为静物之美的开掘,这种指向也是对叙事转向过多沉浸于苦难叙事的一种反拨。如此一来,提及乡土散文的写作,也有颇堪玩味的一面,即当下乡土散文的两个焦点中,一个是追求痛感经验的表达,痛点越深,就越有冲击力;另一个则追求静物之美的呈现,越是润泽,就越是饱满。两者之间形成对冲关系。在处理上,如果说表现乡土沦陷主题的散文强调的是经验的直呈的话,那么,草木、器物主题的散文则多采取经验加知识考古学的处理方式。一旦走向了混合成分,那么,必然带来张弛有度的难度的增加。因此,考察这一类型的散文,标准就应该分成三大块。一大块涉及经验的逼真和观照的深入,一大块涉及知识考古的真伪,另外一大块则是经验内容与知识考古内容之间能否形成恰切的关系。经验的传达对于散文作者而言,是基本功所在,因此,这一类型的散文,往往在后面两大块上出现问题。功课做的不够,导致知识的错讹,或者知識考古的滥用带来的书袋问题,就是常见的病灶所在。
  如前所述,傅菲在各种题材类型的写作中,皆能找到作品内部的平衡点,这种艺术能力在乡土散文诸作家中,首屈一指。《人间多落寞》由三个小节构成,第一个小节讲的是前富足时代的用来填充肚皮的食物,知识考古所占的比重极小,主要依托的是童年经验和南方大地上游走而形成的成人化经验。追述历史,食物往往与生存现实相关,在食物成为美学对象的少数案例中,无一例外地都成了反面教材,如酒池肉林的借代性意义。为了揭示生存现实的深度,傅菲引入了一个力气极大却因饥饿而死的人的场景细节。类似的场景细节在其写人事的篇章中较为常见,它们皆有着特殊的喻指。第二小节讲述的是自我与身边常见植物的情感维系,在古典诗词之外,还嵌入了现代诗歌,目的是为了营造某种特殊的氛围,如果用发现之旅加以比喻的话,那么,读者跟随着作家,发现的不是植物新品种,或者植物的特性,而是植物于人而言的某种寄托。第三个小节则目光远推,南方大地上的植物与人的生活世界成为叙述的重心。知识考古的比重明显加重,个人经验则作为某种旁注而存在。总而言之,根据所处理的对象,傅菲在调和着个人经验和知识考虑的分量,力图使其达到恰切的构图比例。
  责任编辑   夏   群
其他文献
相框中的祖父和曾祖母,有两张极其相似的脸,一样的细眉淡唇,一样的丹眼挺鼻,一样淡漠的神情,用了好几年时间,我才从帽子的形状上,分清他们的性别。祖母对着这两张画像,无数次地惋惜哀叹,说现在村里再也没有画像师了。我疑惑地反问,增会不是画师吗?祖母深深吸了一口烟袋,烟雾从她的口鼻中冒出来,看起来她就像一堆燃烧的湿草。直到烟雾艰难地四下扩散,她在炕沿边磕烟锅的叭叭声响了好几下,喉头的话才一点点被挤出来:“
期刊
一  山与山之间,貌似抱在一起,却隔着一个狭长的山坞。坞很深,深得似乎走不到坞底。尤其,杂树林与毛竹林交互茂密的山场,似乎鸟叫一声,山就合得紧一些。而古道、石亭、茶山,以及田野、菜园、溪流、村庄,都成了山坞与山坞之间的过渡。  鲍家、程家,像在吕家长出的一枝树丫,分叉,斜斜地岔开。实际上,三个村庄三个姓氏,只是随路蜿蜒而已。在思口古镇,吕家同名字的村庄就有两个,还不包括石壁吕村,鲍家也分上、下村,
期刊
窗 外  我们通常隔着这层玻璃  透明  又保持必要距离  现在我终于把它打开  在同一片空间里  时光旋转  阳光,空气和大地的给予  没有迟疑,没有厚此薄彼  蝉声与鸟鸣,已陪伴我们许久  没有打扰的节季  我是临窗早读的书生  在你绿色的顾盼里,再一次  选择了推窗  无语中,向你挥一挥手  然后在一截慢时光里转身  抵 达  当我写下这行句子  我的马  已将我带入混沌的白和黑的边缘  将
期刊
父亲每每回家,携一身淡淡的海腥味。这个深谙海洋之深广与动荡的人,从来不会在家逗留得久,船才是他漂浮的陆地。以至于在从前的许多年里,在我童年、少年甚至更长的时光里,父亲对于我来讲,更像个客人,来自海上的客人。  那艘木帆船,是父亲海员生涯的起始站。木帆船凭风行驶,靠岸时间难以估算,我无法想象稍有风就晕船的父亲是怎么度过最初的海上岁月的。比起身体遭受的痛苦,精神上的绝望更易令人崩溃——四顾之下,大海茫
期刊
一  云朵翻过南山,相比夏天  多了些从容,少了些急躁  凉风一路吹来,万物俯首  世界安静祥和,大地谦卑  唯有秋天啊,温柔如琥珀  此时,谁安卧在南山脚下  看阳光堆积,听白桦叶落  记忆的石头在流水里滚动  身体的缺口今晚就要闭合  唯有秋天啊,温柔如琥珀  二  在手掌上摊开一叶秋天  给你看她那火红的裙裾  时光雕琢的完美身体  汗水侵蚀的记忆之盐  在纵横交错的叶脉中  我看见秋天急切
期刊
一、肥叔  那时候是夏天,我走在去上班的路上,很奇怪为何从前上班的马路变得起伏不平。我真想坐车,但许久没有看见一辆空车。我只能继续走着,走到一个天桥的下边。记忆中上班的大楼就在天桥后边,我没有办法,只能走过去看。  大楼就在眼前,我的头发在风中飘,这是我结婚来这里定居后就留起的长发,昨天特意修了修,努力看起来很潇洒。那时的那栋大楼,我只觉得能够走进去就非常了不起,那年我三十二岁。  一个女人坐在我
期刊
远与近  远山不远,  只需一只白鸽借我一双翅膀。  威尼斯不远,  我站在地球仪前伸出一根小拇指,  就可搭起一座桥。  尘 世  寒冬,对河滩的那片芦苇荡  多一些恭敬和宽容吧  它们在花败叶枯的季节  在没有一件棉衣可以裹体保暖的境遇下  瑟瑟发抖地站立在一阵阵狂风里  那么无助,又那么坚强  我疾步穿过的时候,它们没有表露出  一丝萎靡憔悴的样子  想起几天前,我大病初愈的模样  这片芦苇
期刊
迎江寺  泊在长江北岸  一泊,已逾千年  两只锈迹斑斑的铁锚  锁住一个古城的咽喉  尽管江水日夜浩荡  你依旧是一艘风平浪静的船  击破长夜昏沉的钟声  抚摸大殿里每一件法器后  随波逐流  祈祷之人的心思  又回到了空寂  振风塔无疑是镇宅之宝  像高高耸立的桅杆  在桐城文派独领风骚的大旗下  还是迟迟不敢扬帆  弥勒佛求现世的安稳  笑纳着八方香客  偶尔传来几声江鸥的鸣叫  终究不入你
期刊
北塘的芦苇  北塘的芦苇和不是北塘的芦苇  都是芦苇。像北塘的居民  迁居到了他乡乃至异国  也还说自己,是北塘人  城市的大脚在到处走动  北塘的芦苇躲躲闪闪  她怕这大脚踩到了自己的性命  那样就断了自己绿色的香火  隔着宽宽的马路,北塘的芦苇  天天看霓虹闪烁,高楼林立  那曾经的家园,亲切又陌生  已不再有一个熟悉的邻居  北塘的芦苇当年意气风发  是左右北塘颜色的主人  他们给鱼喂食,让
期刊
那年九月的雨水莫名其妙得多,洗不净脚丫子,上面还粘着泥巴,我吃力地提着一蛇皮袋子书和几件陈旧的换洗衣服,裤裆里紧扎着一小叠学费,不知所措地来到县城复读。  潮湿而促狭的县城很小,傍着一条叫资江的河流。主街道短得如盲肠,这是肚里有墨水的人文绉绉的说法。这街道从县政府那头点根烟还没吧唧三口就走到了金三角那头,这是县城老烟鬼们的说法。而小河街的资深居民会这么豪爽地说:这街道老子一泡尿从这头走到那头都还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