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在游戏中的心理分析、 疏导方法及注意把握的问题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xy7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心理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计划、系统性地做好幼儿心理教育,对幼儿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瑞士的多拉·卡尔夫以中国理学家周敦颐的“太极图”为理论基础,运用荣格心理学原理研制了“沙盘游戏”,用以辅导、教育有心理问题的幼儿,取得了显著效果。实践证明,游戏不仅是一种治疗方法,而且是幼儿教育的一种方法,更是把握和纠正的幼儿心理特征一种方法。在现实教学过程中,大量的教育内容都是在游戏中完成的。在这种“寓教于乐”的启蒙教学过程中,幼儿所产生的心理问题,需要老师不断进行心理纠偏。因此,研究分析幼儿在游戏中的心理特征,对于搞好教学,使孩子形成健康的心理,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幼儿在游戏中常见的心理问题及成因
  1.自私的心理。幼兒在游戏中常常有自私心理,这种心理的表现是:本该大家共同玩的玩具由(她)本人独自占有;别的小朋友要玩时,便攻击对方。造成这种心理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人的本能所致。人一生下来,就有许多种本能的欲望。自私就是一种近似于一种本能的欲望而隐藏在人的心灵深处。二是客观环境所致。现在的孩子由于多是家中的“独苗”,来自物质和心理上的关心过多,久而久之,孩子便以家庭中的“中心人物”自居,逐渐形成了“唯我独大、唯我独尊”的心理特征。一旦这种心理形成,便会在生活中表现出来。
  2.无意识的心理。3~6岁的幼儿在游戏过程当中,常常有无意识的心理。这种心理主要表现为:顺从他(她)人意志;不按照玩具的规则行事,乱摆乱放。这种心理的形成有两个原因:一是幼儿正处于身体的成长发育期,精力集中时间较短,多数时间都处在一种身心放松的无意识状态。二是游戏较难,使幼儿由精力集中变成了放任自流。于是,思考被瞬间放弃,无序就成了乐趣和好玩。
  3.无聊的心理。幼儿在游戏过程当中,有时也会产生无聊的心理,这种心理主要表现为:面无表情,不愿动手;心不在衍,动作缓慢;个别孩子表现为烦躁、哭泣。形成这种心理有两个原因:一是游戏形式、样式老化,简单重复,令他(她)兴趣索然。二是由于现如今丰富的玩耍方法和多样化的视觉刺激,使他(她)有更多的要求,如看电视、玩电脑、手机等。
  4.忌恨的心理。有这种心理的孩子不多,个别单亲家庭的孩子有这种心理。这种心理主要表现为:看到别的小朋友忘情地玩玩具时愤恨不满,并伺机抢夺他人玩具;当别的小朋友将玩具摆搭好而他没有摆上时,将别人的抢过来据为己有,或将别人搭好的玩具破坏掉。形成这种心理的原因主要是受到的关爱很少,或受到父母常常吵架的影响,心理发生扭曲。
  二、在游戏中进行心理疏导的方法
  1.自主分配法。这种方法主要是针对自私心理的。就是在进行玩具游戏前,凡是需要平均分配的玩具,都由小朋友自主去拿,小朋友拿完后,由老师评价小朋友谁拿的多、谁拿的少,并让小朋友说明为什么,这样经过多次反复后,就能使小朋友懂得礼让的道理,从而消除自私心理。
  2.单人游戏法。这种方法主要是针对无意识和无聊心理的,主要解决精力集中和兴趣问题。首先让大家共同玩,再单独玩。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智力方面的游戏,如摆积木等,使每个孩子都有思想上的压力,从而达到精力集中的目的。
  3.特殊关怀法。这种方法主要是针对有忌恨心理的孩子的。在玩游戏时老师对其特殊关照,或择机对其进行表扬,有时,还让他(她)帮助其他小朋友进行游戏,从而消除他(她)的隔阂心理,逐渐纠正他(她)扭曲的心灵。
  三、在游戏中进行心理疏导需要注意把握的问题
  1.处理好程序性教学与创新性教学的关系。程序性教学是指按照教学大纲完成教学任务;创新性教学是指在教学大纲范围内,进行教学创新,高标准地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按照教学任务的要求,积极动脑筋,把最新的富有创意的东西植入到游戏教学中,最大限度地运用最新的科技手段进行教学,把那些陈旧的、过时的游戏快速淘汰掉,提倡教师自己编排游戏和制作游戏道具,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2.处理好教学辅导与积极参与的关系。在游戏教学过程中,教师既是游戏的讲解辅导者,又是游戏的积极参与者。有些游戏可能不需要老师同孩子一起做,即使是这样也要积极进行辅导、讲解,不要放任孩子自己玩。要时时让孩子觉得老师就在他们中间,要与孩子同玩、同乐,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孩子做游戏的积极性。
  3.处理好智力健康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智力健康和心理健康是孩子身心健康的组成部分,不能顾此失彼。在游戏中不能光看孩子能否完成好游戏,还要细心观察孩子在游戏中所表现出来的心理问题。有时,孩子的心理健康比智力健康更重要,一旦有了心理上的扭曲,将会更难纠正和克服,必须注重智力和心理同步发展。
其他文献
在中国的历史上,谈论洗手间会被认为是不礼貌的,洗手间这个主题在很大程度上被忽视。有关中国洗手间的论著也很少见到。而公共洗手间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地方已成为一座城市乃至一个国家文明的一隅,洗手间已由人们以前的不屑一顾发展到现在的登上世界洗手间峰会的大雅之堂。  学校公共洗手间,在学校虽不起眼,也不上课程表,对之冠以“洗手间教育”,或上升为“洗手间文化”,也许有人会认为是小题大做。然而自洗手间进入人类生活
摘 要: 面对新课改潮流,民俗文化资源的开发整合问题回归到了教育教学阵营里,博大精深的民俗文化开发成为新亮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如何吸纳民俗文化,利用好民俗文化,不仅关乎民族文化传承的大事,而且直接影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影响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 民俗文化 综合实践 课程资源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以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为前提,因此整合学校所在地的乡土资源,特别是具备一定趣味性特
摘 要: 教育本身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多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育是人与人之间细致入微的心灵接触,以人格教育人格,以性情培养性情,以心灵感动心灵。每个学生的成长过程都是一次心灵雕琢的过程,教育的终极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一个有丰富内涵的人,学生的学习目标是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完美的人。  关键词: 学生 班主任 教育 引领作用  教育本身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多
摘 要: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标志。教育信息化项目的逐步实施,让农村学校的教师和学生能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是学科教师教学能力提高的有效载体。利用远程教育的媒体资源,提高教学的实效性,正是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与探索学习知识的有力工具、作为发展学生理解能力和兴趣的重要手段,让学生由“听着学”变为“做着学”,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建构,从而使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
摘 要: 幼儿园角色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游戏之一,它最突出的特点在于它是幼儿自己创造的,游戏的角色、主题和情节都是依照幼儿自己的兴趣、意愿、经验而进行的,他们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交往。幼儿在游戏中通过扮演角色,运用想象,创造性地反映个人生活经验,促进个体和社会性的发展。角色游戏是幼儿园的主导活动,它能满足幼儿的生理和心理需要,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活动,是幼儿期典型的游戏。角色游戏是最适合幼儿身
摘 要: 社区教育资源指的是学校所在社区周边环境中蕴含的具有教育教学价值的各种资源的总和。一个社区内的人文气氛、环境布置、设施条件等因素,对生活在其中的孩子肯定会产生诸多方面的影响。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终身教育的起点。新时代的幼儿教育工作必须依靠社会,只有主动接纳、巧妙利用社区教育资源,才能更好地推进幼儿园的发展。因此幼儿园的教育、发展离不开社会的支持,社区的积极参与将使幼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