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社会工作的本土化实践机制探析

来源 :社会工作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baxs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高校引入社会工作理念、 方法和队伍, 协同构建以人为本的专业服务体系, 有助于促进学生工作从管理到治理的转变提升。这一本土化实践过程的核心在于高校主动“导入”与社会工作积极“嵌入”相结合,促成高校相关主体与社会工作之间的“互构”机制, 实现高校发展、学生成长、学工队伍能力提升等多向度的“增能”目标。东莞理工学院结合实际校情, 对高校社会的实践机制进行了探索, 具体实践经验有五点: 一是注重顶层设计, 加强统筹协调; 二是完善组织框架,加强团队建设; 三是推进“双工联动”, 加强工作协同; 四是坚持需求导向, 加强专业服务; 五是筑牢社区基础, 加强基层党建。
  关键词: 高校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本土化; 实践机制; 导入; 互构; 增能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23X(2015)05003306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高校学生工作面临一系列全新的挑战。在发挥体制优势、传承经验积累的同时,积极引入新的理念、方法与技术,以更科学、更专业的方式,应对大学生成长议题,解决现代大学治理难题,对于高校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社会工作因其特殊的专业理念、价值观、独特的技能和知识体系,正成为其中一个可能的借鉴与合作选项。
  一、学校社会工作:高等教育回应现实挑战的新视角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形势下,高等教育如何回归立德树人的核心功能,彰显育人强国的历史使命?回答这个问题的前提是把握当前高校面临的治理困境和发展难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当代大学生在物质更加富足的时代成长起来。伴随经济快速发展,总体性社会逐步瓦解,社会价值观嬗变与分裂,特别是“集体主义”意象被独立自主的个体主义取而代之,助推了大学生群体自我意识觉醒、主体意识增加,价值观从务虚、服从、保守转向务实、竞争、追求个性与多样性。同时,社会矛盾逐渐向高校场域延伸和渗透,大学生职业期待与就业现实之间存在较大反差,容易导致部分学生对教育体制的失望,进而转化为对所在学校教育系统的不信任,引发与学校教育系统的隐性对抗与不合作现象。大学生群体特质的变化与社会结构的变迁形成互动,加剧了既有的学生发展问题,凸显了新的学生发展难题,对新时期高校学生工作提出了严峻挑战,也为高校内部治理的整体突破注入了动力。创新人才培养理念与实践机制,增强学生工作体系的活力,已成为当前高校治理创新的重要任务。
  国际经验表明,社会工作在回应社会变迁,理性看待当代青年大学生的发展诉求、社会责任、群体特征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为高等教育适应现代化进程带来的挑战提供了新的视角。作为一项具有高度人文关怀特征的福利性行动,社会工作的本质内涵在于促进人与环境的良性互动。高等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符合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需要的人才,而高校社会工作的根本任务在于为大学生创造更加和谐的成长环境和资源体系,尤其是调动以大学生为中心、辐射其相关系统(家庭、社区、同辈、学校等)的一系列资源,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两者在本质和使命上具有很强的契合性。当代大学生处在一个物质富足但经济理性占据主导、信息爆炸、文化价值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之中,如何找到其安身立命之本,如何建构信仰体系,如何履行责任和使命?这些问题,既成为当代高等教育和高校学生工作不可回避的议题,也是高校治理创新的内在动力。同时,这些议题也是社会工作可以发挥其优势、体现其使命的重要领域。特别是社会工作专业秉持的“以人为本、助人自助”“人在情景中”、生态系统论、“人与环境的互动”、优势视角、增权赋能等专业理念和基础理论及其所衍化出的各项服务,可以有效促进大学生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良性互动,更好地适应和融入时代的发展脉络。这是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在高校场域内的现实表达。
  2013年以来,东莞理工学院以“社会工作进校园促党建”项目为载体,通过专业化、项目化、社会化的制度安排,主动导入包括专业社会工作理念、专业知识和方法以及专业人才队伍在内的社会工作力量,协同校内教学、管理、服务队伍,面向师生开展包括新生适应、心理健康、学生社区发展以及学工队伍能力建设等方面的专业服务,促进内部治理主体的联动,推进高校与社会资源的互动,凝聚服务学生成长发展的治理合力,既开创了内地高校社会工作本土化实践的先例,也回应了当前高等教育面对的现实议题。
  二、从管理走向治理:高校学生工作的变迁脉络
  高校面临的多重发展困境,促使高校决策管理者不断寻求创新之道。东莞理工学院正在实施的高校社会工作项目,由学生工作体系建设切入,探索从管理走向服务、走向治理的理念与机制创新之路。
  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核心功能。对于在校大学生而言,他们并不仅仅会遇到学业上的难题,更多的发展问题同样需要在学校教育系统中得到解决。事实上,高校一直被期待同时承担起“教书”与“育人”的双重使命,教导、预防和解决学生的各种问题。而从我国内地高校现状看,育人功能被更多地依附在学生工作系统的职能之上。一方面,学生工作的内容和领域已经得到不断完善和拓展,形成了包括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习、日常生活、就业和职业生涯规划、心理辅导服务与心理健康教育、勤工俭学、贫困生资助、班集体建设、社团建设和校园文化活动在内的多层次工作体系,发挥了积极作用。另一方面,传统的学生工作模式在实践中存在一些不足,如强调管理理念而非服务理念、强调学校任务为本而非学生需要为本、注重工作的问题视角而非优势取向、强调工作的控制管束而非授权增能、注重工作者的独立作战而非团队合作、侧重意识形态教育而非重视人的全面发展。
  东莞理工学院在实施高校社会工作项目前的调研发现,受访大学生对目前“教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模式普遍不太满意,虽然尊重教师的权威地位,但不能接受自身作为被动、消极主体的现实;学生遇到学习生活中出现的问题,也不愿主动寻求学校相关老师的帮助。同时,直接从事学生工作的老师常常身兼数职,人力和时间的有限性严重制约了对学生全方位辅导与日常关照功能的发挥。社工团队的介入,成为促进学生生活、人际、社会关系网络建立的重要力量,成为学生们愿意寻求帮助、沟通谈心的重要主体。这表明,随着当代青年大学生主体性的集体觉醒,他们不再愿意遵循原有的“教—学”关系模式,而是希望建立一种主体平等的学习模式,这是他们对于一种“互为主体”教育模式的呼唤。在高校场域中,社会工作坚持服务为本、优势为本、需求为本、授权增能、团队合作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等服务导向。这些特质的加入,可以对现有高校学生工作的行政化、管理型导向起到牵引与完善的作用。   从生态系统视角看,大学生成长成才不仅需要学生工作部门的有效管理与服务,也需要教学、后勤、思政、党建等方面育人功能的有效协同,学校、院系与职能部门服务管理工作的整体联动,以及学校、家庭、社区的互动、配合与系统变迁。而现有高校治理体系对此明显支持不足,制度保障相对滞后。就本质而言,治理强调的是一种合作关系,其运作机制依赖于合作网络的权威,而非政府的直接性权威,它拒绝单一的、自上而下的权力,而代之以多元、互动的权力体系。因此,将治理理念引入高校这一分析场域,它强调了学生工作不应由单一的学工部门来负责,应是一个多元部门联合发挥作用的作用客体;同时,也强调要将学生视为能动的主体,视为能对其行为和发展承担责任的积极个体。
  正是抓住这一核心意涵,东莞理工学院把“社会工作进校园促党建”项目作为推动学生工作从管理走向服务、进而走向治理的抓手,开展了一系列创新性实践。项目启动之初,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围绕全面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中心工作,积极推进社会工作理念、方法和专业社工队伍进校园,探索建立学校社会工作与高校学生工作融合发展机制,拓展服务管理平台,提高学工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水平,推动学校党建工作创新,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随着专业化、模块化服务的设计展开,学工队伍与专业社工队伍之间的联动逐步推进,同时对校内治理相关主体的有效参与及环境的积极改善提出了更为具体的要求。项目领导小组及时研究部署,将创新学生工作体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与优化学校整体环境、提升内部治理能力两大目标任务联结起来,进一步明确了从管理、服务到治理的目标取向与实践逻辑。
  三、整体联动与专业服务:东莞理工学院的实践经验
  我国内地高校的学校社会工作实践一直滞后于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仅有少数开设社会工作专业的高校结合教学实践需要,通过建立社工服务中心等形式,进行了有益尝试。东莞理工学院所进行的探索,开拓了高校社会工作的发展格局,也积累了实践推进的经验。
  (一)注重顶层设计,加强统筹协调
  学校党委做出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地方大学、培养高素质应用型科技人才的战略部署,把“社会工作进校园促党建”作为推进学生工作体系创新发展的重要抓手,确定为基层党建创新“书记项目”。项目启动前,学校在师生中开展了多轮需求调查,精心研究制定项目实施方案及相关配套文件,确定项目第一阶段的重点安排。学校中层以上干部和学生辅导员队伍参加项目实施动员会,集中开展培训。项目实施一年后,学校聘请第三方评估机构开展首次评估工作,并召开专家研讨会,进一步明确总体安排和阶段性目标任务,指引推动项目持续健康发展。学校积极协调,获得民政部门、相关社工机构、社区服务中心及企业的外部资源支持,同时在学校年度预算中设立了专业社工岗位购买及活动开展等专项经费。在实践过程中,学校统筹校院(系)两级工作安排,整合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辅导、校园文化建设、基层党组织建设、后勤服务等工作资源,协同科技、学术、艺术等校园文化活动,推进学生事务与发展中心、学生社区服务中心等平台建设,为项目实施创造有利环境。
  (二)完善组织架构,加强团队建设
  成立项目领导小组,由校党委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和一位副校长担任副组长,党委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学生工作部、审计监察处、教务处、人事处、财务处、资产后勤管理处、后勤集团、工会、团委、政法学院、思政理论部等部门的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定期召开会议,研究部署重要工作。与此同时,着力建好四个团队,发挥积极作用。一是组织协调团队,即党办牵头的项目办公室和学工处牵头的学生社区党工委,主要成员单位为组织部、团委、后勤集团、各院系党总支及学生自律会;二是专业服务团队,通过购买服务的形式,引入8名社工和1名社工督导,与校内现有心理咨询老师、辅导员等学工队伍开展紧密合作;三是志愿服务团队,主要由学生党员志愿服务者、其他师生志愿者及社工专业本科生组成;四是咨询顾问团队,包括来自北京、上海、广州、香港等地的多位研究和实务专家,对项目进行跟踪咨询研究。
  (三)推进“双工”联动,加强工作协同
  作为机制创新的基础环节,学校努力构建学生工作队伍与专业社工团队的常态化工作联动体系。一是明确联动原则,以学生为主体,以学工队伍为主导,以专业社工团队为支持者、合作者和部分授权执行者,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尊重基层单位的创造性、尊重专业社工团队的独立性,促进“双工”互动与结合。二是搭建联动平台,成立社工服务中心,组建学生社区,充分发挥学校党代表工作室、教师发展中心、学生事务与发展中心、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就业指导中心、创业学院等平台作用。三是提升联动能力,举办系列培训活动,以研修班、工作坊、交流会等形式组织学工队伍和学生骨干学习掌握社会工作理念与方法,鼓励学工队伍参加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和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学位考试,提高其专业水平;同时加强对专业社工团队的专业辅导,帮助他们熟悉校情,学习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知识,掌握高校学生工作规律。四是构建联动机制,制定“双工”联动实施细则,既明确职责边界,又加强沟通协作,学生工作在充分发挥既有优势的同时,与专业社工团队在工作谋划、活动开展、个案处理、过程管理等方面开展有效合作,共同推进项目实施。
  (四)坚持需求导向,加强专业服务
  学校高度重视学生的实际需求,努力优化存量服务、提供增量服务、发展专业服务。项目实施第一阶段,共设置四大服务板块,并确定了年度实施目标和计划。一是新生适应服务,致力于促进新生自我认知和角色转变,提高新生适应学习和生活的能力,进行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培训和指导。二是心理健康服务,完善社工介入学生个案的方式方法,健全心理咨询教师、辅导员、社工间应对学生问题的双向衔接和转介制度,积极探索发展性辅导模式,用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帮助学生提升心理素质。三是社区发展服务,以学生公寓为社区载体,用好社区建设竞争性投入专项,推进学生社区治理创新,推进学生自我管理,逐渐形成各具特色、平面辐射、正向影响的学校社区文化。四是学工队伍能力提升服务,通过社会工作专业理念和方法的运用,定期开展专题培训,提升学工队伍服务学生的专业化、职业化水平。四大服务板块的实施目标与项目核心目标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促进。截至2015年3月,专业服务团队共开展个案项目71个、小组项目37个、社区服务项目122个,服务了43 045人(次)。学生辅导员中有5名考取了社工师资格,3人在读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学位。①   (五)筑牢社区基础,加强基层党建
  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党建工作,通过项目实施为学生党建拓展新的视角和平台。作为学校党委的派出机构,学生社区党工委加强自身建设,工委成员分别对六大学生社区进行驻点指导,发挥党组织在学生社区建设中的堡垒作用,切实加强学生社区党建工作。发动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担任社区服务志愿者,为所在社区和身边同学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发挥党员在社区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注重对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社区活动表现评价,在服务中培养优秀党员,在奉献中考察入党积极分子,优化学生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项目实践成效表明,学校社会工作运用专业理念、方法与技巧,有效协调学校秩序和学生个性发展之间的关系,筑牢社区党建基础,有利于扩大党建工作的影响力,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
  四、整合与超越:高校社会工作的适切性策略
  回顾学校社会工作的发展历程,从角色定位、服务对象范围以及工作重点来看,国际上存在三种实务模式,分别为传统临床模式、学校变更模式与社区—学校模式。传统临床模式主要关注学生个体,将学生的问题归结为其本身的偏差,利用个案工作的方法对个人加以诊治;学校变更模式将学生困难归结为学校的功能发挥失常,倡导搭建和创新学校学生工作内容框架,涵盖生活辅导、学校辅导与职业辅导三个面向;社区—学校模式主要强调外在的环境对学校的重要作用,视学校为完整的社区系统,综合运用学校社会工作的理念方法和技术在社区范围内开展工作,协助社区建设改善教育环境。然而,这三种学校社会工作实务模式在实践中都面临着各自的困境。传统临床模式把焦点放在那些被社会认定为有社会适应困难、社会能力失调和情绪困扰的个别学生身上,忽略了引起学生问题的其他因素,特别是家庭和社区对学生的影响;学校变更模式强调学校的规范和设施条件能否发挥应有的效力,而在实践中,社工为维护学生的利益,容易与校方形成对立;社区—学校模式的焦点主要集中在社区组织中阻碍或不利于学校发展的因素,进而忽略了学生的主体位置。
  东莞理工学院社会工作实践模式的内在逻辑与显著特征在于,通过高校主动“导入”与社会工作积极“嵌入”相结合,促成高校相关主体与社会工作之间的“互构”机制,实现高校发展、学生成长、学工队伍能力提升等多向度的“增能”目标。学校以项目化方式引入社会工作理念、方法与专业队伍,赋予其较高的战略地位与工作使命: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与维护主体不再局限为学生个体,而转换成囊括学生、家庭、社区、学校的整个系统。一方面,需要社会工作者从当前学生的急切需求出发,整合多方资源,建构资源网络以提供完整、有效的服务;另一方面,社会工作者也扮演着学生与学校系统的桥梁,为学生发声、提出倡议,也为学校提供妥善解决办法,以此重建学生与学校系统之间的信任关系。因此,从理念与功能定位的角度来讲,东莞理工学院的实践克服了上述三种工作模式各自的偏隘,区别于以往的学校社会工作,在一定意义上实现了整合与超越。
  东莞理工学院的实践模式也试图在制度安排上有所超越。如何确立和安排社会工作者在学校体系中的身份,是国内外高校社会工作在发展过程中都遭遇过的难题。关于高校社会工作的介入路径与运作模式,有学者从社会工作者与学校的隶属、聘任关系出发,区分了三种模式。一是社区辐射模式,即由所在社区的社会工作队伍为学校提供必要的服务,但该模式比较适用于学校与社区高度一体化的地区,因此很少实践;二是校内聘用模式,即在学校聘用专职社工,设立专门的社工部门,与学校其他部门形成平行结构;三是委托入驻模式,即高校与专业社工机构签订协议,将专业社工派驻到高校开展服务。但实践表明,上述几种模式都有其各自的局限与困境。受雇于学校而进入体制内的社工,易受学校工作任务的掣肘而无法突出社工专业性,若与传统学生工作系统中的岗位与工作内容重叠,则会被诟病为“单纯增加了人力”分担繁杂事务而已;而独立于学校系统之外,虽然独立性与自主性得以保持,却又同样面临权威缺乏、双头领导等困境。
  东莞理工学院的高校社会工作项目,一开始就意识到上述问题。作为回应,项目探索和实践了“委托入驻”与“校内聘用”之外的“第三条道路”。首先,与以往社会工作进入校园的过程不同,东莞理工学院社会工作的发展存在着校方主动吸纳、导入与社工机构积极嵌入的互动过程,并试图将传统学工队伍与新的社工人才进行整合与联动,通过两种工作系统、专业理念、服务重点的“互构”,实现多重主体发展的“增能”目标,以此求得高校学生工作系统的整体突破。其次,在身份安排与工作部门设置上,成立了专业社工团队、搭建了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一方面可以建构出社工与其他学生工作者不同的身份意象,去“权威化”与“官方化”,以此保持与学生的可近性与信任感;另一方面,也让社工最大限度地摆脱来自学校内部的行政负担,确保他们有足够的时间与精力投入专业性服务中。最后,在领导机制上,学校没有将社工派驻到已有学生工作部门当中,而是成立项目实施领导小组与办公室,由此获得了与工作开展相适应的角色界定与身份权责。
  然而,不同并不意味着完全的超越。按照格林伍德的观点,一项工作成为“专业”需要满足建立权威、社群认可与形成专业文化等条件。在保证社会工作者专业性、独立性的同时,提升社工话语权、社会认可度以及整个固有体系对其的接纳度,是学校社会工作乃至所有领域社会工作长久面临的难题。作为一个多层级、多部门的系统,学校采取自上而下的导入方式发展社会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而需要一个长期过程。
  五、结语
  东莞理工学院引入社会工作理念、方法和专业队伍,开展专业化服务,直接推动学生工作体系发展和完善,共同促进高校内部治理创新。东莞理工学院所试图建构的“导入—互构—增能”实践模式,证明了在恰当的逻辑策略和必要的资源条件支持下,学校社会工作能够在高校场域获得足够的成长空间,并发挥积极作用。同时,这一正在进行中的实践过程,也提示我们深刻反思与高校社会工作生命力有关的核心议题,如学校内部各相关主体的充分认知、资源环境的持续改善、专业力量的落地扎根、体制机制的有效协同,等等。对这些问题的解答,有待于东莞理工学院实践继续深入,也寄望于更多高校共同探索。
  ①数据引自东莞理工学院“书记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2015年3月工作总结。
  [1]朱海龙,杨韶刚.高校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策略分析[J].高教探索, 2014(3):154—158.
  [2]徐永祥.论现代社会工作在和谐社会中的建构功能[J].学海,2005(2):53—56.
  [3]C·赖特·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M].张强,陈永强,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4—6.
  [4]许莉娅.专业社会工作在学校现有学生工作体制内的嵌入[J].学海,2012(1):94—102.
  [5]俞可平.治理和善治引论[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9(5):37—41.
  [6]曾永辉,蔡传钦,何燕心.我国大陆高校社会工作相关研究综述[J].社会工作, 2011(10):52—55.
  [7]周群英.学校社会工作实务模式与专业发展初探[J].社会工作,2014(6): 54—60.
  [8]孙跃.我国高等院校学校社会工作介入模式研究[D].天津:南开大学,2009: 84—95.
  [9]欧内斯特·格林伍德.专业的特质[M]∥张剑,罗晓晖,秦小峰,译.王思斌.中国社会工作研究:第九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39—52.
  (文字编辑:徐朝科责任校对:王香丽)
其他文献
摘要:以珠海市农村社会工作发展经验作为案例,总结经验,进一步反思农村社会工作的发展路径。珠海市农村社会工作的发展是置于“城镇化的后果”“社会工作整体发展”以及“幸福村居建设”等三大背景之下的。发展的策略包括:政府主导下自上而下地推动;购买服务,驻村建站,提供服务;强调专业,以人群服务为主;兴办活动,营造社区氛围等。农村社会工作发展的路径需要重新考虑“发展背景”和“发展策略”,把农村社会工作发展放置
期刊
摘要:社会工作的“社会性”以及政府购买服务逐渐成长为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领域内新的学术生长点。关于社会工作的社会性探讨,既有理论上的争辩,也有实践领域的纷争,成为社会工作专业使命及其实践议题的新样态;政府购买服务中社会组织的发展、自主性要素以及由此而带来的政社关系的调整与改变,成为当前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实践创新的新领域。在“去社会化”危机中重拾“社会性”是社会工作理论的关键议题;社会信任与“镶嵌式自
期刊
摘 要: 采用非概率抽样的方法,以NBS护士职业倦怠量表(简化版)为基础,通过发放问卷420份,对上海社会工作者职业倦怠状况予以实地调查。研究发现,上海社工的职业倦怠程度较高。社工职业倦怠的成因是多种多样的,如工作量太大、非专业性工作导致角色模糊、受服务对象消极心理影响、人际关系紧张等。预防和干预社工职业倦怠应从社工机构和社工两个主体入手:社工机构应注重对社会工作者的激励,并定期组织社工学习交流;
期刊
摘 要:  在我国,青少年学校教育抓得较为扎实,而青少年社会教育则不到位。对于国际旅游岛海南省来说,青少年社会教育问题更显突出。实践证明,通过政府购买专业的社会工作服务能够有效地解决青少年社会教育问题,也有利于实现青少年社会教育的常态化和制度化。从海南省的实际情况检视社会工作介入青少年社会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发现应当在购买服务的主要领域、对象与资格、投入标准、遵循的原则、运作机制、评估制度与体系等方
期刊
摘要: 政府购买社区社会工作服务,是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在社区层面上的展开,是基层社会管理创新理念下社区服务精细化要求的体现,更是适应社区服务专业化和居民需求多元化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的社区服务供给方式。济南D社区在政府购买社区社会工作服务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购买的社区社会工作服务主要包括儿童青少年服务、老年人服务和社区文化服务,取得的成效有:减轻了居委会负担,提高了社区服务质量,保障了社区服务专业化
期刊
摘要: 森的能力取向社会排斥理论相比以往的社会排斥理论具有多重优点。从森的能力取向社会排斥分析框架看,流动儿童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公平获得不足是对流动儿童能力的剥夺。由于教育方面的社会排斥会给流动儿童造成多方面的消极影响,因此,应该制定支持性措施、治疗性措施和根本性措施等,以消除对流动儿童教育的社会排斥。  关键词: 能力取向; 教育公平; 流动儿童; 社会排斥  中图分类号:C916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要: 基于广东5市的问卷调查数据,比较分析了农村留守儿童与普通儿童在挫折应对和独立生活能力上的差异。数据分析揭示,由于作为重要求助源的父母缺位,农村留守儿童在遭遇挫折时的确更加孤立无助,他们应对挫折的效果也相对较差。留守儿童应对挫折的积极性、信心和情绪调节能力也比普通儿童差,不过这些差距会随着年龄增长、教育程度提高而逐渐消失。而在独立生活能力上,数据和分析表明,农村留守儿童与其他普通儿童在各个指
期刊
摘要: “一般系统论”是一种关注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注重分析降低系统环境复杂性机制的理论。以“一般系统论”为理论视角,N区医疗系统内的各行动主体通过畅通输入、输出渠道,在异质环境中确立共通性的系统目标,构建以沟通信任机制为主体的系统规则,使每一个行动者都能发挥最大功能;医务社会工作者则秉持人在环境中的理念,关注“个人烦恼”和“公共困扰”的关系,通过社工活动将医患双方的社会支持系统联合起来,将
期刊
摘 要:  箱庭疗法正逐步渗透入社会工作领域,并有望成为社会工作实践的新范式。从箱庭疗法的发展历史和理论基础来论述其理论脉络及概念框架,在介绍箱庭疗法操作框架的基础上讨论了疗法箱庭在社会工作领域中的实践框架,具体论述了箱庭疗法的干预原则、干预过程和干预技术,并总结了箱庭疗法在服务对象、吸引力和趣味性、简单易实施和本身就是自我疗愈过程四个方面的优势。  关键词: 箱庭疗法; 社会工作; 范式  中图
期刊
摘要: 通过对广州大学城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情况调查,并结合广东工业大学连续五届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对其就业状况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其就业存在趋向功利、考研率和自主创业率低、就业率不高等不足,从教学、实践、毕业生自身认识以及职业规划等方面阐释了就业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借鉴国外高校的先进经验,提出了提升教育特色、强化实践教学、完善考评制度、加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等促进该专业本科生就业和人才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