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摔跤吧!爸爸》是由一部涅提·蒂瓦里执导,阿米尔·汗主演,讲述作为一个父亲如何指导女儿摔跤的传记电影。影片根据印度著名摔跤手马哈维亚·辛格·珀尕的真实事迹改编。
马哈维亚曾经是一位前途无量的摔跤运动员,在由于各种原因放弃了自己的职业生涯后,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为国家赢得金牌,因此,他将自己的梦想寄托于自己未来的儿子身上。可是上帝仿佛开玩笑一般,马哈维亚接连迎来了两位女儿。大女儿取名为吉塔,二女儿取名为巴比塔。就在马哈维亚即将绝望之际,两个女儿一次意外的痛打男孩,让他偶然发现自己的女儿拥有过人的摔跤天赋,这使得爸爸茅塞顿开,不是只有男孩才可以为国争光。因此,马哈维亚对两个女儿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摔跤训练。
起初,两个女儿非常不理解爸爸,一度耍各种小聪明而逃避训练,直至参加了女同学的婚礼,女同学表示正是由于她们的爸爸才使得两个女儿可以选择自己的道路,免于落入早早就结婚生子的生活中去。通过这一次谈话,两个女儿幡然醒悟,认识到爸爸的良苦用心后投入到刻苦训练中去。然而马哈维亚生活的小村庄里,人们认为摔跤是一项只有男生才能从事的运动,女孩学习摔跤是一件遭人耻笑的事情。顶着这一种压力和偏见,爸爸引领着吉塔和巴比塔获得一次次比赛的胜利,从邦级冠军,到全国冠军,最后站在英联邦赛场上,为国家赢得荣誉。生活往往比电影更精彩,真实的生活中马哈维亚的弟弟意外死亡后,马哈维亚又肩负起抚养两个侄女的责任,他将自己的两个侄女也培养成了印度的摔跤冠军。这位与全世界对抗的爸爸,唯一的愿望就是不愿自己的女儿做男人的附属品。《摔跤吧!爸爸》不仅仅描写令人血脉偾张的摔跤运动,更是为一位伟大而平凡的父亲立传。
“专制父亲”深沉的爱
尊重真实生活的故事演绎是传记电影的初衷,一部好的传记电影旨在尊重真实的前提下深刻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触及人性与世界独特的精神层面。教育活动不是机器生产,无法按照统一的模式进行培养,它也不是教育者单方面制定的培养方案,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都要在遵从教育对象现实情况的基础之上。
影片中的“专制父亲”被视为是“父权”的象征,父亲以自己的权利让女儿们剪掉了长发,穿上短裤和运动服,日复一日地晨起进行残酷训练,这一切都是他在行使父亲的权利。很多人会认为这位爸爸独断专横,剥夺了孩子的童年,但是我们要认识到马哈维亚选择让女儿练习摔跤,依赖的不只是一腔热血,还有孩子们的潜力与资质以及自身作为教练的专业性。吉塔和巴比塔意外打伤了两个男孩,马哈维亚知道她们打架后,没有训斥,反问:“来跟我说说,你们怎么打的?”两个尚在惶恐中的小姑娘,一扫凝重的表情,以表哥为例,向父亲详细展示了整个过程。她们的表情与举止中透露着自信,这股自信之火,再次点燃父亲心中的希望。“她们的身体里流着摔跤手的血液。”正是基于孩子的这种潜质,爸爸才会在女儿们的摔跤运动员之路上有如此大的决心。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有责任、有义务去为孩子们选择正确的道路。最深沉的父爱不是溺爱与纵容,而是在你迷茫无知的时候,帮你探寻人生的方向。
打破印度女孩的宿命
传记电影是“一个人的电影”,通过展示一个人的生活经历来反映一定时期的社会价值观。社会价值观会影响教育活动的目的,反之,接受教育活动的个体会影响社会的意识形态。导演借助马哈维亚将个人与国家的关系强化,当个人情怀与家国荣誉联系在一起时,小人物也能爆发大能量。在吉塔和巴比塔成长的岁月里,父亲一直都在,是她們胜利时的背景板,也是她们失落时的港湾。马哈维亚深夜帮两个女儿揉腿,面对妻子的不解,他直言:“有时候,我觉得自己不配当父亲,当身份是教练时,她们爸爸的身份就要放在脑后。”当女孩们沮丧地抱怨训练太过苦累时,马哈维亚会反问她们:你们和男孩吃的不是一样多么?为什么训练的时候就不能一样呢?何况你们吃的比男孩还多。父亲像训练男孩一样训练自己的女儿。短发短裤,这一模糊了性别的形象打扮,让她们从一开始就和男性站在了同一条起跑线上。
很多人会认为爸爸的这一举动是直接将自己的梦想嫁接在女儿的人生之上的一种自私的做法,但是了解了印度的社会背景之后我们就能够理解爸爸坚持的原因。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2015世界性别差别报告》中,印度在142个国家中排名114,长期以来的男尊女卑,使得两性地位极其不平等。在我们国家认可的男女平等、妇女能顶起半边天的价值观念在印度某些人眼中认为是荒唐可笑的。这种情况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童婚比例非常高,很多女孩14岁之前就要嫁人,虽然印度政府出台过相关法令限制过结婚年龄,但均未奏效。用剧中女同学的说法是,从一个女孩出生开始,她们的命运就是做饭打扫卫生,全身心地做家务。为了减轻家庭负担,她们刚一成年就会嫁出去,但是她们和结婚对象一点都不熟悉,接下来就要生育和抚养孩子,这就是一个女孩的宿命。在这一背景下我们看到,爸爸不仅仅是为了满足自己未完成的愿望,更是在和全世界对抗。忍受所有人的冷嘲热讽,为的就是能够给女儿一个能够自己选择的未来。
教育活动不仅仅对个体产生影响,每一位接受过教育的个体最终都会走入社会,从各个方面影响着社会的发展。爸爸对于女儿的训练同时也在影响着这一男尊女卑的社会,正如影片中在大赛前爸爸对吉塔说的:如果你明天赢得了比赛,并不是独享胜利的果实,而是会有成千上万的姑娘和你一起品尝胜利的果实,是那些被禁锢在繁琐家务中女孩的胜利,是所有被认为不如男子的女孩的胜利,是那些被认为只能相夫教子的女孩的胜利。
为梦而拼的平凡父女
传记电影人物形象建构本身包含着“解构”与“重构”,从一时一事的细腻呈现到整个人生轨迹的书写。教育活动的最终目的不在于直接传授技巧与知识,而是要帮助教育对象掌握获取与应用技巧和知识的能力。在影片的后半段,吉塔进入国家体育学院进行专业学习,在接受了“更好的训练”之后吉塔渐渐在全新的世界里“沉沦”。在男同学青睐的目光中、美食与美貌的诱惑中、光怪陆离的娱乐活动中,吉塔仿佛找到了更好的自己。当“更好的”吉塔再次向父亲反抗,不再是童年时稚嫩的小手段,而是选择摔跤,这一次吉塔战胜了自己的父亲。志得意满的吉塔却在第一场国际大赛中落败,自此,吉塔在国际赛场上陷入了“首轮出局”的魔咒,她一次次被对手摔在红黄蓝色的摔跤垫上,对手也在践踏着她的尊严。迷惘的吉塔选择回归,而爸爸却始终站在原地,就像一匹老马,等待自己的孩子迷途知返。回归后的吉塔接受了爸爸传授的防守进攻技巧,磨砺她危难时刻战胜一切的力量。决胜局时父亲意外缺席,马哈维亚的声音在吉塔耳畔响起,“我不可能每次比赛陪你,爸爸总会离开,一切靠你自己!”破茧成蝶,决胜局父亲的缺位,成就了吉塔成长道路上的一次蜕变。吉塔斩获世界冠军,印度的国歌声飘荡在整个体育场上空。当马哈维亚回到吉塔身边时,吉塔将自己的金牌摘下交予爸爸,爸爸重新为女儿戴上金牌,这才真正完成了这次颁奖典礼。“为你骄傲!”吉塔为这句话等了十多年,闪光灯下,他们不是印度摔跤的功臣,只是一对为梦而拼的平凡父女。
《摔跤吧!爸爸》这部人物传记电影,在观影之初会有爸爸用自己的梦想束缚女儿人生的错觉,但是认真回味,会发现影片在不断挖掘印度生活与真实情感的动人之处,影片中一幕幕的真刀真枪的摔跤比赛无疑具有强大的视觉吸引力,将体育竞争、性别平等、父爱如山三者糅合,提升了影片的深度。也许有一天,爸爸不再身强力壮、精神抖擞,但爸爸对女儿的影响永在,它让女儿更加强大,激励女儿不断进取,永不止步。
马哈维亚曾经是一位前途无量的摔跤运动员,在由于各种原因放弃了自己的职业生涯后,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为国家赢得金牌,因此,他将自己的梦想寄托于自己未来的儿子身上。可是上帝仿佛开玩笑一般,马哈维亚接连迎来了两位女儿。大女儿取名为吉塔,二女儿取名为巴比塔。就在马哈维亚即将绝望之际,两个女儿一次意外的痛打男孩,让他偶然发现自己的女儿拥有过人的摔跤天赋,这使得爸爸茅塞顿开,不是只有男孩才可以为国争光。因此,马哈维亚对两个女儿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摔跤训练。
起初,两个女儿非常不理解爸爸,一度耍各种小聪明而逃避训练,直至参加了女同学的婚礼,女同学表示正是由于她们的爸爸才使得两个女儿可以选择自己的道路,免于落入早早就结婚生子的生活中去。通过这一次谈话,两个女儿幡然醒悟,认识到爸爸的良苦用心后投入到刻苦训练中去。然而马哈维亚生活的小村庄里,人们认为摔跤是一项只有男生才能从事的运动,女孩学习摔跤是一件遭人耻笑的事情。顶着这一种压力和偏见,爸爸引领着吉塔和巴比塔获得一次次比赛的胜利,从邦级冠军,到全国冠军,最后站在英联邦赛场上,为国家赢得荣誉。生活往往比电影更精彩,真实的生活中马哈维亚的弟弟意外死亡后,马哈维亚又肩负起抚养两个侄女的责任,他将自己的两个侄女也培养成了印度的摔跤冠军。这位与全世界对抗的爸爸,唯一的愿望就是不愿自己的女儿做男人的附属品。《摔跤吧!爸爸》不仅仅描写令人血脉偾张的摔跤运动,更是为一位伟大而平凡的父亲立传。
“专制父亲”深沉的爱
尊重真实生活的故事演绎是传记电影的初衷,一部好的传记电影旨在尊重真实的前提下深刻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触及人性与世界独特的精神层面。教育活动不是机器生产,无法按照统一的模式进行培养,它也不是教育者单方面制定的培养方案,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都要在遵从教育对象现实情况的基础之上。
影片中的“专制父亲”被视为是“父权”的象征,父亲以自己的权利让女儿们剪掉了长发,穿上短裤和运动服,日复一日地晨起进行残酷训练,这一切都是他在行使父亲的权利。很多人会认为这位爸爸独断专横,剥夺了孩子的童年,但是我们要认识到马哈维亚选择让女儿练习摔跤,依赖的不只是一腔热血,还有孩子们的潜力与资质以及自身作为教练的专业性。吉塔和巴比塔意外打伤了两个男孩,马哈维亚知道她们打架后,没有训斥,反问:“来跟我说说,你们怎么打的?”两个尚在惶恐中的小姑娘,一扫凝重的表情,以表哥为例,向父亲详细展示了整个过程。她们的表情与举止中透露着自信,这股自信之火,再次点燃父亲心中的希望。“她们的身体里流着摔跤手的血液。”正是基于孩子的这种潜质,爸爸才会在女儿们的摔跤运动员之路上有如此大的决心。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有责任、有义务去为孩子们选择正确的道路。最深沉的父爱不是溺爱与纵容,而是在你迷茫无知的时候,帮你探寻人生的方向。
打破印度女孩的宿命
传记电影是“一个人的电影”,通过展示一个人的生活经历来反映一定时期的社会价值观。社会价值观会影响教育活动的目的,反之,接受教育活动的个体会影响社会的意识形态。导演借助马哈维亚将个人与国家的关系强化,当个人情怀与家国荣誉联系在一起时,小人物也能爆发大能量。在吉塔和巴比塔成长的岁月里,父亲一直都在,是她們胜利时的背景板,也是她们失落时的港湾。马哈维亚深夜帮两个女儿揉腿,面对妻子的不解,他直言:“有时候,我觉得自己不配当父亲,当身份是教练时,她们爸爸的身份就要放在脑后。”当女孩们沮丧地抱怨训练太过苦累时,马哈维亚会反问她们:你们和男孩吃的不是一样多么?为什么训练的时候就不能一样呢?何况你们吃的比男孩还多。父亲像训练男孩一样训练自己的女儿。短发短裤,这一模糊了性别的形象打扮,让她们从一开始就和男性站在了同一条起跑线上。
很多人会认为爸爸的这一举动是直接将自己的梦想嫁接在女儿的人生之上的一种自私的做法,但是了解了印度的社会背景之后我们就能够理解爸爸坚持的原因。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2015世界性别差别报告》中,印度在142个国家中排名114,长期以来的男尊女卑,使得两性地位极其不平等。在我们国家认可的男女平等、妇女能顶起半边天的价值观念在印度某些人眼中认为是荒唐可笑的。这种情况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童婚比例非常高,很多女孩14岁之前就要嫁人,虽然印度政府出台过相关法令限制过结婚年龄,但均未奏效。用剧中女同学的说法是,从一个女孩出生开始,她们的命运就是做饭打扫卫生,全身心地做家务。为了减轻家庭负担,她们刚一成年就会嫁出去,但是她们和结婚对象一点都不熟悉,接下来就要生育和抚养孩子,这就是一个女孩的宿命。在这一背景下我们看到,爸爸不仅仅是为了满足自己未完成的愿望,更是在和全世界对抗。忍受所有人的冷嘲热讽,为的就是能够给女儿一个能够自己选择的未来。
教育活动不仅仅对个体产生影响,每一位接受过教育的个体最终都会走入社会,从各个方面影响着社会的发展。爸爸对于女儿的训练同时也在影响着这一男尊女卑的社会,正如影片中在大赛前爸爸对吉塔说的:如果你明天赢得了比赛,并不是独享胜利的果实,而是会有成千上万的姑娘和你一起品尝胜利的果实,是那些被禁锢在繁琐家务中女孩的胜利,是所有被认为不如男子的女孩的胜利,是那些被认为只能相夫教子的女孩的胜利。
为梦而拼的平凡父女
传记电影人物形象建构本身包含着“解构”与“重构”,从一时一事的细腻呈现到整个人生轨迹的书写。教育活动的最终目的不在于直接传授技巧与知识,而是要帮助教育对象掌握获取与应用技巧和知识的能力。在影片的后半段,吉塔进入国家体育学院进行专业学习,在接受了“更好的训练”之后吉塔渐渐在全新的世界里“沉沦”。在男同学青睐的目光中、美食与美貌的诱惑中、光怪陆离的娱乐活动中,吉塔仿佛找到了更好的自己。当“更好的”吉塔再次向父亲反抗,不再是童年时稚嫩的小手段,而是选择摔跤,这一次吉塔战胜了自己的父亲。志得意满的吉塔却在第一场国际大赛中落败,自此,吉塔在国际赛场上陷入了“首轮出局”的魔咒,她一次次被对手摔在红黄蓝色的摔跤垫上,对手也在践踏着她的尊严。迷惘的吉塔选择回归,而爸爸却始终站在原地,就像一匹老马,等待自己的孩子迷途知返。回归后的吉塔接受了爸爸传授的防守进攻技巧,磨砺她危难时刻战胜一切的力量。决胜局时父亲意外缺席,马哈维亚的声音在吉塔耳畔响起,“我不可能每次比赛陪你,爸爸总会离开,一切靠你自己!”破茧成蝶,决胜局父亲的缺位,成就了吉塔成长道路上的一次蜕变。吉塔斩获世界冠军,印度的国歌声飘荡在整个体育场上空。当马哈维亚回到吉塔身边时,吉塔将自己的金牌摘下交予爸爸,爸爸重新为女儿戴上金牌,这才真正完成了这次颁奖典礼。“为你骄傲!”吉塔为这句话等了十多年,闪光灯下,他们不是印度摔跤的功臣,只是一对为梦而拼的平凡父女。
《摔跤吧!爸爸》这部人物传记电影,在观影之初会有爸爸用自己的梦想束缚女儿人生的错觉,但是认真回味,会发现影片在不断挖掘印度生活与真实情感的动人之处,影片中一幕幕的真刀真枪的摔跤比赛无疑具有强大的视觉吸引力,将体育竞争、性别平等、父爱如山三者糅合,提升了影片的深度。也许有一天,爸爸不再身强力壮、精神抖擞,但爸爸对女儿的影响永在,它让女儿更加强大,激励女儿不断进取,永不止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