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课程改革的重点转移到课堂有效教学的研究之中,传统教学大多是“知识传递型”,关注较多的是学科知识及考试,而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观则着眼于“人的主动发展和全面发展”,学生成长被公认为是衡量教学成效的最重要标准。课堂教学的过程不再被看作“知识传递的过程”,而是“知识建构”的过程。“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标准提倡的一个重要理念,它是一个相对于“预设”、“既定”的说法;它反对的是教师对学生的一味“塑造”,而提倡的是教师及时捕捉那些无法预见的、动态的教学因素、教学情境等信息,进行重组与调控的一种教学形式。在进行有效教学的尝试时,我们应当密切关注课堂动态生成,才能使课堂焕发出生机与活力。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本人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尝试:
一、因势利导,妙用“即景闲谈”
打过上课铃后,由于刚刚结束上一节课的学习,加上课间休息,此时,学生大脑皮层上的兴奋点往往不在与本节课相关的区域。这时,老师适当即景闲谈,就能使学生的情绪逐渐稳定,使不应兴奋得到抑制,而相应兴奋被激活。
一次,刚刚上完一节体育“游戏课”,上课铃已响,学生们还在兴高采烈议论纷纷。我问:“刚做完游戏,对吧?”“对。”我便指着操场上树荫下的斑斑驳驳问:“看一看,你们刚才做游戏的树下地面上是什么?”同学们马上被吸引了,齐声说:“树影呗。”“错了,”我笑着纠正,“那是阳光!”同学们面面相觑。我趁势说:“有时人心有阴翳,心中晦涩,就是洒满一地阳光,你往往也感到灰暗,而当你心中盛满阳光,就是在黑暗中也能感受到朗朗光照。这不正如海伦遇到沙利文后的心境一样吗?”这样,学生的思维兴奋点就由“游戏课”不知不觉地转移到了语文学习上,被海伦的命运吸引,这几句即景闲谈就为下面新课讲授牵了一根巧妙的“引线”,这比那种单刀直入正题的讲解效果当然要好。因为,学生的主体意识被唤起,较之强迫他们进入课堂角色的方法显得科学得多。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顿悟点”,合理地整合教材内容,及时调整自己设计的方案,使学生的探索、研究向纵深发展。为此,教学时,要采取巧妙的应急措施,调整课堂教学环节,使课堂教学向着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方向纵深推进。
二、“见风使舵”,精心搭桥诱导
在教学《孔乙己》一文时,我引导学生一起看孔乙己的人物插图,并很有感情地引导学生读懂全文。不料,一个学生站起来问:课文写孔乙己贫困潦倒,文中多处可以看到,那么孔乙己究竟叫什么名字呢?其他同学哄堂大笑,并不假思索地回答道:“叫孔乙己。”可是我觉得这位同学提的问题很有价值,于是便就让大家一起思索,并且反问一句:“孔乙己是他的名字吗?”学生稍一沉吟,回答道:“是绰号。”教师紧接着问了一句:“孔乙己读了一辈子书,为什么会没有名字呢?”学生面对这“反常”现象,沉思起来。片刻,学生回答:孔乙己姓孔,但是“孔乙己”只是别人从描红纸上给他取的绰号,他实际上有姓无名,说明他社会地位十分低下。作者的取名看来是别具匠心的。又有学生提问:孔乙己又为什么不去找工作呢?我略一思索,便问:“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又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一句说明什么?学生回答:说明孔乙己很特别:站着喝酒,说明他在经济上和短衣帮一样穷困;穿长衫,说明他总想摆读书人的架子。我又问:孔乙己的长衫“又脏又破,仿佛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说明他有什么思想特征?学生:好喝懒做……总想摆出读书人的臭架子。至此,我才加以简单归纳:在他看来,长衫再破,也是读书人的标志,为了卖弄学问,炫耀读书人的身份,所以非穿不可。他的观念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有教师在教学《范进中举》一课时,一位学生一开始就打了“横炮”。他问:老师,“范进中举”这个故事是真实的吗?师:你们觉得这个故事真实吗?请仔细阅读课文,在课文中找到根据。学生带着自己的问题饶有趣味地走进文本,自主探究,又展开了合作讨论,最终明确:范进20岁开始应试,前后考过二十多次,直到54岁才中了举人。几十年的痴情的追求,一旦功名到手惊喜得发了疯,这是有其必然性的。文中对范进欢喜疯了的过程,进行了淋漓尽致地描写,令人感到活脱脱就在眼前。据此教师才水到渠成地加以归纳:范进中举喜极而疯这一情节,虽用的是夸张的手法,但不失真。“中举发疯”在当时的读书人中虽不是普遍现象,却也是“会有的实情”,因而是真实可信的。当时的读书人热衷“科举”,一旦功名到手就如醉如痴,惊喜若狂。作者根据现实生活加以夸张的描写,具有辛辣的讽刺效果。
在此案例中,教师没有因为这个问题的幼稚而嘲笑他,也没有认为这个问题与课文关系不大而不予理睬,而是及时调整教学思路,精心搭桥,巧妙设疑。这样,不仅鼓励了学生大胆质疑,而且也使学生借疑释疑,激活了思维,激活了课堂。
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学生还是一个不成熟的读者,他的知识、经验、认识与课文的文本意义往往还存在着一些差距,教师不能对学生看似幼稚的问题“当头一棒”置之不理,而应巧妙地引导学生就瞬间即逝的生成信息作可持续性探究,为学生在新知与旧知间搭桥铺路,让学生在层层深入,自读自悟中发现、生成文本深层意义。
因此,动态生成的课堂中,教师应追求课堂活动的真实,敢于“暴露”意料之外的情况,从而根据具体情况,随时调整教学过程,再现“原汁原味”的课堂教学情景。教学中,尽管教师课前能预设一些学生的信息走向,并预备几种不同的教学预案,但实际教学中,还是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能够抓住稍纵即逝的信息,及时调整,让教学沿着最佳的轨道运行,让每位学生都能感受到参与的快乐、创造的愉悦。
三、顺水推舟,来个欲擒故纵
在教学鲁迅的小说《故乡》时,文中有这样一句:“我们沙地里,潮汛要来的时候,就有许多跳鱼儿只是跳,都是青蛙似的两个脚……”有学生提问:“我们住在海边,怎么没有见过?跳鱼儿怎么跳的?”这个问题的提出使我有些措手不及,只好乖乖承认:“老师也没有见过,你们有谁见过呀?”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议论纷纷,有学生说这是一种两栖动物,有学生说这是闰土编的……但很快大家都说没见过。接着,我便问大家:“既然你没见过,他没见过,我也没见过,那只有谁见过?”“闰土!”“对呀,只有闰土见过,这又说明了什么?”学生几乎不假思索地回答:“说明他的确见多识广。”这里我故意顺水推舟,巧妙地采取了一种“回抛”的艺术,有效地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并生成了对少年闰土见多识广这一特点的认识,原定让学生探索结论的教学也自然而然地变成了让学生验证结论的教学。
再来看《马说》一文教学:我先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谈谈有什么问题或发现。初读课文后,学生开始发表自己的意见,有说某些字词不理解的,有说某文句不通的,有说千里马悲惨遭遇的,也有个别同学说到人才话题的,还有一个同学说“我从文中读到了作者的悲愤”。凡此种种不一而足。课堂一下就没了头绪,是随意解决一个问题,还是放手或帮助他们一一解决呢?我没有放过这一解决问题的关键时机,说:要理解文章,必须了解作者。我很佩服这位同学,他从作者的角度来读文章,你能告诉我,你对韩愈了解多少呢?(答:知道一些)能把你认为的“悲-愤”(我故意分读了“悲”和“愤”)说出来与大家分享吗?(答:不太能说得清楚,只是读了之后感觉是这样。)这时我便顺水推舟,把问题提交到了全班,询问同学们有没有兴趣就这个问题,以文本、写作背景和作者情况为依据,展开交流讨论。学生纷纷表示有信心。至此,课堂被激活,但同时也偏离了课前预设。讨论交流的过程气氛相当热烈,大家以文为据,讲述自己的理解;以史为据,证明自己的观点;以现实生活为据,揭示主题。我则偶尔简明点拨,历时约25分钟。最后加以归纳总结,学生对课文的主旨及托物寓意的写法也有了深入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我利用了个别学生独到的认识发现,欲擒故纵,激发学生自主探究这一有价值的问题,从而生成了超出预期的动态课堂。
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学习是学习主体的自我建构,也即是学生通过自主活动主动构建知识意义的过程,学生是自己知识意义的构建者,在认知活动中具有主观能动性。因此,在教学时应尽可能由学生本人将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因此,教师应尊重学生这一教学的主体,对学生在阅读中生成的问题,不妨顺水推舟,来个欲擒故纵,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体验过程、达成认识。
四、画蛇添足,加深学生认识
就美术而言,画蛇之后再添足,纯属多余,且有失真之虞;就语文教学而言,要锻炼学生灵活、发散而深刻的思维,增强学生机智、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与人生体验,让学生积极地学文做人,“画蛇添足”有时却正相宜。语文教学中的“画蛇添足”,是指在完成必要的语文基本训练、达成相应的课堂教学目标之后,再对教材有所联想、有所质疑、有所发掘,对教材再作一番有所深化与迁移的琢磨,或者学了教材之后予以实践与检验,予以丰富与完善。这是教学中一种有效的充满灵性的动态生成。
如用“画蛇添足”方法学习《曹刿论战》一文,师生可以获得更多的思想收获:“公将战”之时,曹刿“请见”、“入见”、“请从”——位卑不敢忘忧国;艺高还需胆大,有谋还需有勇;要有积极的参与意识,并善于主动展示自己的才华,才可能得到赏识与重用。乡人劝阻曹刿“请见”,鲁庄公准备“衣食”“分人”——平时不烧香,临事抱佛脚也枉然;舍弃前嫌顾大局,计利当从长远计。鲁庄公“将鼓”而未鼓、“将驰”而未驰,曹刿两番“未可”与“可以”——忍耐是金;大丈夫相时而动,成功者善于捕捉机遇;凡事不可能不留下蛛丝马迹,只看你是否留意察看。庄公“与之乘”——良弓还需遇上好射手,否则一文不值空埋没;为领导者应知人善任,从谏如流,属下方能竭尽所能,肝脑涂地。
这是语文教学最常用的“画蛇添足”方法——跳出教材谈认识,也就是师生以教材为引子,就教材中的一个或几个问题作—番“横看成岭侧成峰”式的见仁见智的探究,或谈对人生、对社会的新认识,或谈思想上、感情上的新收获。它最为显著的效果就是能极大地促进学生思辨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认知水平与人文素养的提高。
总之,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具有极强的现场性,再好的预演与预设,也无法预见出当时课堂教学中的全部细节。但是只要教师有足够的教学机智,层层呵护,循循指导,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巧妙地把问题变成新的教学资源,留给学生,促使他们作深入思考,使他们的思维更趋向严谨与科学,把问题交还给学生,让他们在探究中不断修正,这样,新的发现便会在对话中逐渐生成,原先的问题反而会转化成教学中随机生成的亮点。
教学的生命力与真正价值在于预设下的生成教学。“关注生成”,它所蕴涵的教育思想就是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第一要义的教育宗旨,它所倡导的就是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它是对新课标理念的全新展示。教师应独具匠心,独具慧眼,及时将动态生成资源捕捉并理智地纳入课堂临场预设的范畴之中,突破“预设”的樊笼,变“预设”为“生成与建构”,引导学生在“生成”中建构属于自己的认知结构,从而真正让课堂呈现出无法“预演”的精彩。
参考文献:
[1]蒋玉萍.初中语文新课程校本教研问题与指导.
[2]刘永康.语文教育学.
[3]郑金洲.课改新课型.
一、因势利导,妙用“即景闲谈”
打过上课铃后,由于刚刚结束上一节课的学习,加上课间休息,此时,学生大脑皮层上的兴奋点往往不在与本节课相关的区域。这时,老师适当即景闲谈,就能使学生的情绪逐渐稳定,使不应兴奋得到抑制,而相应兴奋被激活。
一次,刚刚上完一节体育“游戏课”,上课铃已响,学生们还在兴高采烈议论纷纷。我问:“刚做完游戏,对吧?”“对。”我便指着操场上树荫下的斑斑驳驳问:“看一看,你们刚才做游戏的树下地面上是什么?”同学们马上被吸引了,齐声说:“树影呗。”“错了,”我笑着纠正,“那是阳光!”同学们面面相觑。我趁势说:“有时人心有阴翳,心中晦涩,就是洒满一地阳光,你往往也感到灰暗,而当你心中盛满阳光,就是在黑暗中也能感受到朗朗光照。这不正如海伦遇到沙利文后的心境一样吗?”这样,学生的思维兴奋点就由“游戏课”不知不觉地转移到了语文学习上,被海伦的命运吸引,这几句即景闲谈就为下面新课讲授牵了一根巧妙的“引线”,这比那种单刀直入正题的讲解效果当然要好。因为,学生的主体意识被唤起,较之强迫他们进入课堂角色的方法显得科学得多。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顿悟点”,合理地整合教材内容,及时调整自己设计的方案,使学生的探索、研究向纵深发展。为此,教学时,要采取巧妙的应急措施,调整课堂教学环节,使课堂教学向着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方向纵深推进。
二、“见风使舵”,精心搭桥诱导
在教学《孔乙己》一文时,我引导学生一起看孔乙己的人物插图,并很有感情地引导学生读懂全文。不料,一个学生站起来问:课文写孔乙己贫困潦倒,文中多处可以看到,那么孔乙己究竟叫什么名字呢?其他同学哄堂大笑,并不假思索地回答道:“叫孔乙己。”可是我觉得这位同学提的问题很有价值,于是便就让大家一起思索,并且反问一句:“孔乙己是他的名字吗?”学生稍一沉吟,回答道:“是绰号。”教师紧接着问了一句:“孔乙己读了一辈子书,为什么会没有名字呢?”学生面对这“反常”现象,沉思起来。片刻,学生回答:孔乙己姓孔,但是“孔乙己”只是别人从描红纸上给他取的绰号,他实际上有姓无名,说明他社会地位十分低下。作者的取名看来是别具匠心的。又有学生提问:孔乙己又为什么不去找工作呢?我略一思索,便问:“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又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一句说明什么?学生回答:说明孔乙己很特别:站着喝酒,说明他在经济上和短衣帮一样穷困;穿长衫,说明他总想摆读书人的架子。我又问:孔乙己的长衫“又脏又破,仿佛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说明他有什么思想特征?学生:好喝懒做……总想摆出读书人的臭架子。至此,我才加以简单归纳:在他看来,长衫再破,也是读书人的标志,为了卖弄学问,炫耀读书人的身份,所以非穿不可。他的观念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有教师在教学《范进中举》一课时,一位学生一开始就打了“横炮”。他问:老师,“范进中举”这个故事是真实的吗?师:你们觉得这个故事真实吗?请仔细阅读课文,在课文中找到根据。学生带着自己的问题饶有趣味地走进文本,自主探究,又展开了合作讨论,最终明确:范进20岁开始应试,前后考过二十多次,直到54岁才中了举人。几十年的痴情的追求,一旦功名到手惊喜得发了疯,这是有其必然性的。文中对范进欢喜疯了的过程,进行了淋漓尽致地描写,令人感到活脱脱就在眼前。据此教师才水到渠成地加以归纳:范进中举喜极而疯这一情节,虽用的是夸张的手法,但不失真。“中举发疯”在当时的读书人中虽不是普遍现象,却也是“会有的实情”,因而是真实可信的。当时的读书人热衷“科举”,一旦功名到手就如醉如痴,惊喜若狂。作者根据现实生活加以夸张的描写,具有辛辣的讽刺效果。
在此案例中,教师没有因为这个问题的幼稚而嘲笑他,也没有认为这个问题与课文关系不大而不予理睬,而是及时调整教学思路,精心搭桥,巧妙设疑。这样,不仅鼓励了学生大胆质疑,而且也使学生借疑释疑,激活了思维,激活了课堂。
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学生还是一个不成熟的读者,他的知识、经验、认识与课文的文本意义往往还存在着一些差距,教师不能对学生看似幼稚的问题“当头一棒”置之不理,而应巧妙地引导学生就瞬间即逝的生成信息作可持续性探究,为学生在新知与旧知间搭桥铺路,让学生在层层深入,自读自悟中发现、生成文本深层意义。
因此,动态生成的课堂中,教师应追求课堂活动的真实,敢于“暴露”意料之外的情况,从而根据具体情况,随时调整教学过程,再现“原汁原味”的课堂教学情景。教学中,尽管教师课前能预设一些学生的信息走向,并预备几种不同的教学预案,但实际教学中,还是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能够抓住稍纵即逝的信息,及时调整,让教学沿着最佳的轨道运行,让每位学生都能感受到参与的快乐、创造的愉悦。
三、顺水推舟,来个欲擒故纵
在教学鲁迅的小说《故乡》时,文中有这样一句:“我们沙地里,潮汛要来的时候,就有许多跳鱼儿只是跳,都是青蛙似的两个脚……”有学生提问:“我们住在海边,怎么没有见过?跳鱼儿怎么跳的?”这个问题的提出使我有些措手不及,只好乖乖承认:“老师也没有见过,你们有谁见过呀?”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议论纷纷,有学生说这是一种两栖动物,有学生说这是闰土编的……但很快大家都说没见过。接着,我便问大家:“既然你没见过,他没见过,我也没见过,那只有谁见过?”“闰土!”“对呀,只有闰土见过,这又说明了什么?”学生几乎不假思索地回答:“说明他的确见多识广。”这里我故意顺水推舟,巧妙地采取了一种“回抛”的艺术,有效地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并生成了对少年闰土见多识广这一特点的认识,原定让学生探索结论的教学也自然而然地变成了让学生验证结论的教学。
再来看《马说》一文教学:我先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谈谈有什么问题或发现。初读课文后,学生开始发表自己的意见,有说某些字词不理解的,有说某文句不通的,有说千里马悲惨遭遇的,也有个别同学说到人才话题的,还有一个同学说“我从文中读到了作者的悲愤”。凡此种种不一而足。课堂一下就没了头绪,是随意解决一个问题,还是放手或帮助他们一一解决呢?我没有放过这一解决问题的关键时机,说:要理解文章,必须了解作者。我很佩服这位同学,他从作者的角度来读文章,你能告诉我,你对韩愈了解多少呢?(答:知道一些)能把你认为的“悲-愤”(我故意分读了“悲”和“愤”)说出来与大家分享吗?(答:不太能说得清楚,只是读了之后感觉是这样。)这时我便顺水推舟,把问题提交到了全班,询问同学们有没有兴趣就这个问题,以文本、写作背景和作者情况为依据,展开交流讨论。学生纷纷表示有信心。至此,课堂被激活,但同时也偏离了课前预设。讨论交流的过程气氛相当热烈,大家以文为据,讲述自己的理解;以史为据,证明自己的观点;以现实生活为据,揭示主题。我则偶尔简明点拨,历时约25分钟。最后加以归纳总结,学生对课文的主旨及托物寓意的写法也有了深入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我利用了个别学生独到的认识发现,欲擒故纵,激发学生自主探究这一有价值的问题,从而生成了超出预期的动态课堂。
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学习是学习主体的自我建构,也即是学生通过自主活动主动构建知识意义的过程,学生是自己知识意义的构建者,在认知活动中具有主观能动性。因此,在教学时应尽可能由学生本人将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因此,教师应尊重学生这一教学的主体,对学生在阅读中生成的问题,不妨顺水推舟,来个欲擒故纵,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体验过程、达成认识。
四、画蛇添足,加深学生认识
就美术而言,画蛇之后再添足,纯属多余,且有失真之虞;就语文教学而言,要锻炼学生灵活、发散而深刻的思维,增强学生机智、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与人生体验,让学生积极地学文做人,“画蛇添足”有时却正相宜。语文教学中的“画蛇添足”,是指在完成必要的语文基本训练、达成相应的课堂教学目标之后,再对教材有所联想、有所质疑、有所发掘,对教材再作一番有所深化与迁移的琢磨,或者学了教材之后予以实践与检验,予以丰富与完善。这是教学中一种有效的充满灵性的动态生成。
如用“画蛇添足”方法学习《曹刿论战》一文,师生可以获得更多的思想收获:“公将战”之时,曹刿“请见”、“入见”、“请从”——位卑不敢忘忧国;艺高还需胆大,有谋还需有勇;要有积极的参与意识,并善于主动展示自己的才华,才可能得到赏识与重用。乡人劝阻曹刿“请见”,鲁庄公准备“衣食”“分人”——平时不烧香,临事抱佛脚也枉然;舍弃前嫌顾大局,计利当从长远计。鲁庄公“将鼓”而未鼓、“将驰”而未驰,曹刿两番“未可”与“可以”——忍耐是金;大丈夫相时而动,成功者善于捕捉机遇;凡事不可能不留下蛛丝马迹,只看你是否留意察看。庄公“与之乘”——良弓还需遇上好射手,否则一文不值空埋没;为领导者应知人善任,从谏如流,属下方能竭尽所能,肝脑涂地。
这是语文教学最常用的“画蛇添足”方法——跳出教材谈认识,也就是师生以教材为引子,就教材中的一个或几个问题作—番“横看成岭侧成峰”式的见仁见智的探究,或谈对人生、对社会的新认识,或谈思想上、感情上的新收获。它最为显著的效果就是能极大地促进学生思辨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认知水平与人文素养的提高。
总之,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具有极强的现场性,再好的预演与预设,也无法预见出当时课堂教学中的全部细节。但是只要教师有足够的教学机智,层层呵护,循循指导,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巧妙地把问题变成新的教学资源,留给学生,促使他们作深入思考,使他们的思维更趋向严谨与科学,把问题交还给学生,让他们在探究中不断修正,这样,新的发现便会在对话中逐渐生成,原先的问题反而会转化成教学中随机生成的亮点。
教学的生命力与真正价值在于预设下的生成教学。“关注生成”,它所蕴涵的教育思想就是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第一要义的教育宗旨,它所倡导的就是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它是对新课标理念的全新展示。教师应独具匠心,独具慧眼,及时将动态生成资源捕捉并理智地纳入课堂临场预设的范畴之中,突破“预设”的樊笼,变“预设”为“生成与建构”,引导学生在“生成”中建构属于自己的认知结构,从而真正让课堂呈现出无法“预演”的精彩。
参考文献:
[1]蒋玉萍.初中语文新课程校本教研问题与指导.
[2]刘永康.语文教育学.
[3]郑金洲.课改新课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