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虽然清明已经过去一周,但雨纷纷的状态仍在延续,对于视频爱好者而言,这其实也是一个很好的练手时期:我们为何不学习一下利用后期特效软件替换掉灰扑扑的阴霾天空呢?事实上很多软件都可以实现这个功能,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Premiere Pro、Affter Effect、达芬奇等等,不过既然我们是Blender的教学系列,自然要使用Blender来实现这一功能。你可能会好奇:Blender不是一款3D建模软件么?还能做视频后期?事实上在本系列开篇我就说过,Blender是一款功能很复杂的软件,它的合成面板虽然无法像平面视频软件那样直观地进行键控调整,但依然可以搞定“天空替换”这种操作,具体怎么玩,一起来看看吧!
因为我们需要使用蓝天白云的照片或视频来替换天空场景,这就需要替换素材可以完整地跟随摄像机运动,所以我们首先需要对摄像机运动进行跟踪。不过,跟之前的防抖教程一样,这次也不需要完整的反求摄像机,只需要选择场景中的2个点来进行跟踪即可,如图1所示。
跟踪完成后,我们选择右侧的“稳定”标签,勾选“二维稳像”,并选择“旋转”和“缩放”,再在跟蹤界面全选2个跟踪点,分别在“位置跟踪”和“用于旋转/缩放的轨迹”处点+号,这样我们就完成了一个简单的二维图像稳定,具体设置如图2。顺带一提,上期我们的防抖教程也可以通过这个方法实现,但需要在合成面板中改变一下参数。
进入Blender的合成(Compositing)面板,如果没有找到这个面板,也可以在顶部菜单栏中点+号,常规中找到。合成面板的功能其实类似于Premiere Pro、Affter Effect、达芬奇的图层,但它不是时间轴形式出现,而是依然以功能模块的方式呈现,所以相对会抽象一些,需要大家在设置时稍稍多思考一下。
我们先需要删掉默认的“渲染层”模块,替换为“影片剪辑”并选择我们正在使用的视频素材,然后再连接“二维稳像”,这样我们的防抖机制就能正确运行,如果只是单纯防抖,这样就能直接输出画面了。
接下来我们插入蓝天白云的照片或影片,利用“变换”模块来控制它的位置、旋转和缩放,再将其与素材视频以“Alpha上叠”连接,你会得到如图3的效果,拉动系数会发现图像在原素材和蓝天白云之间切换,显然这时候我们需要一个设置来对系数进行约束,让天空部分呈现蓝天,而地面仍是原素材。这时候就需要用到“亮度抠像”模块。
亮度抠像的源选择原素材,注意,是原素材,不是连接二维稳像后的素材。并正确设置“高”“低”值,这个步骤建议多调整几个不同帧进行观察,因为如果是自动曝光模式拍摄的素材很容易因曝光值的变化而出现天空亮度的变化,导致某些帧的抠像有问题。最终目的是实现天空为白,其他为黑的蒙版效果,然后为这个蒙版加上模糊,复制一个二维稳像,最后连接到Alpha上叠的系数,就能得到图4的效果了。
这时候调整不同帧你会发现,蓝天白云并没有跟随摄像机进行运动,而是固定在场景某个位置,这时候只需要在Alpha上叠后方再复制一个二维稳像,并点选“反转”,这样就可以将已稳定的素材和蓝天白云图像,重新映射为同步的未稳定效果了。
不过,毕竟是两个曝光完全不同的图像进行融合,此时不难发现在抠像边缘存在一些难以避免的瑕疵,这时候我们可以制作一个纹理来模拟雾气效果,来柔和这些瑕疵。这时候我们需要新建一个“云絮”纹理,并在合成面板中将其与蓝天白云素材以“滤色”模块相连,但这时候又有新的问题:整个蓝天白云素材都覆盖了云雾效果,而我们其实只需要两个素材交接的位置有一点云雾就行,所以这时候我们也需要为滤色模块做一个蒙版系数。
我们可以回到跟踪面板来手动做一个比较准确的蒙版,但其实这种天空替换并不需要特别精细的蒙版,所以在合成面板中用“方形遮罩”就能实现,调整遮罩的大小和位置,并在后面连接一个模糊,最后与滤色的系数相连,我们就能得到一个比较好的过渡效果了,具体对比可参考图5,左为加入云雾后,右为加入云雾前。
这样一来,我们的蓝天白云替换效果就做好了,大家可以扫码关注“壹零社”公众号来查询相关的视频教程素材,可以看到更多的效果细节。事实上,Blender作为一款功能极其复杂的设计软件,如何将各项功能有效整合,就是合成面板的最大功能,这期教程只用到了最基本的图层叠加和抠像功能,事实上它在3D渲染中也能充分结合不同图层的效果,实现在现实场景中加入复杂三维CG动画的目的。在电影制作的流程中,合成也是最关键的环节之一,因为只有通过恰当的合成,才能实现最真实的视觉效果,可以说是视频设计的命脉。
第一步:跟踪2点实现简单的二维图像稳定
因为我们需要使用蓝天白云的照片或视频来替换天空场景,这就需要替换素材可以完整地跟随摄像机运动,所以我们首先需要对摄像机运动进行跟踪。不过,跟之前的防抖教程一样,这次也不需要完整的反求摄像机,只需要选择场景中的2个点来进行跟踪即可,如图1所示。
跟踪完成后,我们选择右侧的“稳定”标签,勾选“二维稳像”,并选择“旋转”和“缩放”,再在跟蹤界面全选2个跟踪点,分别在“位置跟踪”和“用于旋转/缩放的轨迹”处点+号,这样我们就完成了一个简单的二维图像稳定,具体设置如图2。顺带一提,上期我们的防抖教程也可以通过这个方法实现,但需要在合成面板中改变一下参数。
第二步,合成面板中实现天空“抠像”
进入Blender的合成(Compositing)面板,如果没有找到这个面板,也可以在顶部菜单栏中点+号,常规中找到。合成面板的功能其实类似于Premiere Pro、Affter Effect、达芬奇的图层,但它不是时间轴形式出现,而是依然以功能模块的方式呈现,所以相对会抽象一些,需要大家在设置时稍稍多思考一下。
我们先需要删掉默认的“渲染层”模块,替换为“影片剪辑”并选择我们正在使用的视频素材,然后再连接“二维稳像”,这样我们的防抖机制就能正确运行,如果只是单纯防抖,这样就能直接输出画面了。
接下来我们插入蓝天白云的照片或影片,利用“变换”模块来控制它的位置、旋转和缩放,再将其与素材视频以“Alpha上叠”连接,你会得到如图3的效果,拉动系数会发现图像在原素材和蓝天白云之间切换,显然这时候我们需要一个设置来对系数进行约束,让天空部分呈现蓝天,而地面仍是原素材。这时候就需要用到“亮度抠像”模块。
亮度抠像的源选择原素材,注意,是原素材,不是连接二维稳像后的素材。并正确设置“高”“低”值,这个步骤建议多调整几个不同帧进行观察,因为如果是自动曝光模式拍摄的素材很容易因曝光值的变化而出现天空亮度的变化,导致某些帧的抠像有问题。最终目的是实现天空为白,其他为黑的蒙版效果,然后为这个蒙版加上模糊,复制一个二维稳像,最后连接到Alpha上叠的系数,就能得到图4的效果了。
这时候调整不同帧你会发现,蓝天白云并没有跟随摄像机进行运动,而是固定在场景某个位置,这时候只需要在Alpha上叠后方再复制一个二维稳像,并点选“反转”,这样就可以将已稳定的素材和蓝天白云图像,重新映射为同步的未稳定效果了。
不过,毕竟是两个曝光完全不同的图像进行融合,此时不难发现在抠像边缘存在一些难以避免的瑕疵,这时候我们可以制作一个纹理来模拟雾气效果,来柔和这些瑕疵。这时候我们需要新建一个“云絮”纹理,并在合成面板中将其与蓝天白云素材以“滤色”模块相连,但这时候又有新的问题:整个蓝天白云素材都覆盖了云雾效果,而我们其实只需要两个素材交接的位置有一点云雾就行,所以这时候我们也需要为滤色模块做一个蒙版系数。
我们可以回到跟踪面板来手动做一个比较准确的蒙版,但其实这种天空替换并不需要特别精细的蒙版,所以在合成面板中用“方形遮罩”就能实现,调整遮罩的大小和位置,并在后面连接一个模糊,最后与滤色的系数相连,我们就能得到一个比较好的过渡效果了,具体对比可参考图5,左为加入云雾后,右为加入云雾前。
本章小结
合成面板是Blender多项功能的“整合者”
这样一来,我们的蓝天白云替换效果就做好了,大家可以扫码关注“壹零社”公众号来查询相关的视频教程素材,可以看到更多的效果细节。事实上,Blender作为一款功能极其复杂的设计软件,如何将各项功能有效整合,就是合成面板的最大功能,这期教程只用到了最基本的图层叠加和抠像功能,事实上它在3D渲染中也能充分结合不同图层的效果,实现在现实场景中加入复杂三维CG动画的目的。在电影制作的流程中,合成也是最关键的环节之一,因为只有通过恰当的合成,才能实现最真实的视觉效果,可以说是视频设计的命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