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颉刚的不能之爱与天人之战

来源 :读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tm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余英时先生为《顾颉刚日记》作序,结果言发而不可遏,由序而成书——《未尽的才情》。书名并不新特,都是寻常的词。“才情”,他们那一代人是知道这个词的所指的,而且也是见识过才情的,接遇过富才情之士的。初见书名而未详其实的人,或许很容易把“才情”这个词在一个泛指的意义上来理解,但实际情形是,“才情”在这里是两种内容:才与情。作者彰顾颉刚之才,力述其与胡适、傅斯年等师友的交游;表顾颉刚之情,则独述其与谭慕愚的传奇之遇。
  在我看来,余英时对于顾颉刚的“才”的世界的彰告之功,似不若他对于顾氏的“情”的世界的掘发之功来得大。首先,他本人就被顾氏的“爱谭”传奇所震慑,他说他读顾氏日记,从一九二四年的内容开始,“便为这个伟大的故事所吸引”,最终,他竟不意发现“终日在故纸堆中出入又复谨言慎行的顾颉刚竟是一位浪漫的情种”,说他“为之挢舌不下”,“如果不将这一段情缘揭示出来,我们便不可能看清他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的本来面目了”。在此,余英时先生显然是怀着一种历史责任感,要还原一段独特的情感历程,还原一个可感喟的情感心灵,把一个历史学家还原为一个情感主体。靠着钻研史料的毅力和触摸心灵的同情,余英时先生确实已经再血顾氏之躯、又肉顾氏之骨了,我们对于呈现在眼前的这个充满“才情”的顾颉刚不禁熟悉而又陌生了。
  要还原一个有血有肉的顾颉刚,就要“解蔽”,要把他作为一个情感的主体来打量,余英时在做这部分的工作时,是去除了顾氏作为历史学家的这一叙事维度的,也即去除了某种学术的、历史的意味的。然而,要想理解顾氏的这一场可谓旷世的爱,却又不得不要加上一层文化的眼光。在这场持久的恋情中,余英时先生所发现的是顾氏的“浪漫的情种”气质。但是更使人感触深刻的却是顾颉刚这种情种气质之外的文化气质,顾颉刚的情感主体只是一个基建,最后通过各种交往的经历,它必然呈现出顾氏所属的那个文化主体之形态。
  本书涉及的这场情事,无论从古还是就今来看都是很老套的。“恨不相逢未嫁时”之感叹,即便在今天也还是不绝如缕。顾颉刚对谭慕愚的情恋一开始就是精神的,重其“矫矫不群”与“勇猛精进”的气质,把谭慕愚作为可以建设自己、完全自己的另一个“期求中的自我”——尽管他未必有要把这恋情变成“柏拉图式的”的克制。但是由于有妻室在,顾氏的这种情感一开始也是自警的,“吾真不能交女友矣”、“无资格入情场”。这种自警使他其后二十载怀深情而守大义,即便“梦中定情”,梦中语仍有“我一向以理智压抑情感”之句。如此情形,顾颉刚自作总结曰“行乎情之所不得不行,止乎义之所不得不止”,这情与义的纠缠,余英时先生谓之的“天人之战”,自一九二四年顾氏初逢谭慕愚到一九四三年他的妻子殷履安逝世,持续了近二十年。
  顾颉刚的这场天人之战中的天理乃是“外在的自然”,是一种伦常秩序,高悬于社会之上;这里的人欲正是“内在的自然”,是一种情感机趣,深藏于人心之内。这场天人之战之所以得以形成和展开,是因为一方面顾氏没有完全被作为伦常秩序的天理所俘虏,另一方面也没有完全被作为情感机趣的人欲所俘虏,两种力量在分裂着顾颉刚,形成了这种心灵的战争。而作为“外在自然”的伦常秩序之所以能发挥作用,是因为顾颉刚对于它是不得不承认的;作为“内在自然”的情感机趣之所以能发挥作用,是因为顾颉刚对于它是不能不正视的。
  由此看来这天人之战的目的固然在于天人合一,而其原因恰恰在于天人不合。天人不合,具体来说是社会秩序与情感主体的错位,前者自外向他压过来一种特殊的伦理力量,顾氏对这力量不得不给予承认和接受,后者自内从他溢出去一种特殊的情感需求,顾氏也不得不给予怜爱和惜护。但是在这两种秩序中他又只能选择一种立场,他选择了前者,选择了伦常秩序,选择了“天”,而背弃了其对立面。于是,我们看到顾颉刚解决上述的那种错位的办法,是做了一个“以理智压抑情感”的取舍——在取舍必须要做出的情况下。如此,社会秩序与情感主体的错位,经过校正后呈现为一种不得已而采取的社会秩序与文化主体的对位。也即是说,社会秩序是作为“外在自然”、作为理性而存在的,顾颉刚也只有放弃自己的情感主体的身份,反以文化主体的身份拿出理智去与那外在的理性相对位,以便保持自己在这个当世中的正常生活。
  然而顾颉刚何以不采取一个孤绝独毅的态度,偏偏去维持那种社会秩序与情感主体的错位,反而是将之校正为社会秩序与文化主体的对位?其中秘密就在于顾氏正是这样的一个文化主体之存在,其对于情感的选择和维持亦为其所属的文化所渗透,这恰恰印证了陈寅恪先生在阐释王国维之死时提到的所谓“为其文化所化之人”的状况。顾颉刚先生深谙国史,幽明理义,为其文化所化之程度可谓极深,采取文化主体的姿态去校正那个情感主体便是自然了。但是,我们还看到,在达到了一种合乎理性的对位之后,顾颉刚先生仍然没有放弃内心对于谭慕愚的爱恋。出于达到一个对位的要求,顾氏不能使那爱付诸现实,他只能去爱他的妻子殷履安,像康德所要求的那样:我爱我妻子,因为她是我妻子;但是在那爱的火焰还没有完全为时间和人事销蚀一尽的时候,他还是默默地沉沦于那“不能之爱”中,哪怕最后只得到憔悴与唏嘘。
  余英时先生掀开顾颉刚历史学家的盖头,揭示了他浪漫情种的一面,用心可感。但是,顾氏在“这一场风花雪月的事”里的表现却似乎在昭告着更多的意味,使人不能止步于“浪漫”,从中人们更能看到的是“那一代人的怕与爱”,看到文化对于个体人生进行规范的力量。所以,我在借余英时先生的笔了解了顾颉刚“未尽的情”的时候,还是无法为一个浪漫情种的“大发现”而兴奋,兴许,到最后我们会发现,顾颉刚先生不仅是作为一个浪漫情种来到我们面前,更是作为一个文化上的深沉义子而涌上我们的心头。
  (《未尽的才情》,余英时著,台北联经出版社二○○七年版)
其他文献
《读书》二○○七年十一期周博先生《一个未曾实现的梦想》有如下内容:“稍后,民国大实业家张謇在由沈寿口述、他所执笔的《雪宦绣谱》(一九一八)叙文中亦云……”(124页)这里的《雪宦绣谱》当做《雪绣谱》。  沈寿,原名云芝,字雪君,号“天香阁主人”。一八七四年出生于江苏吴县,一九二一年病逝于南通,是清末民初一位出色的刺绣艺术家。一九○四年,慈禧七十大寿,她绣《八仙上寿图》和《无量寿佛图》进贡,获慈禧亲
一八六九年,在导师里策尔的帮助下,未满二十五岁的尼采获得了巴塞尔大学古典语文学编外教授的职位,并于次年被任命为正式教授。对一个青年学者而言,这无疑是极为顺利的学术历程。特别是尼采还未完成自己的博士论文与教授资格论文,莱比锡大学最终是在未经考试的情况下,根据他已发表的论文授予其博士学位。但尼采本人对于这份教职其实有着复杂的感触。在此之前,他正考慮放弃古典语文学,去学习自然科学,眼下的这份聘书一下子打
在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上,公木先生是极为注重理论思维、在诗学研究方面卓有建树的一位诗人。他晚年出版的《第三自然界概说》,堪称其毕生覃思精研的心血结晶,不仅代表了那个时代所能达到的理论高度,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越发显现出深邃的智慧光芒。  公木(一九一0至一九九八),河北辛集(今属石家庄)人。他早年曾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参加左联文艺活动。一九三八年奔赴延安,创作了大量优秀诗篇。其长篇叙事诗,以富于民歌
《青泥莲花记》,是一部历代妓女传记文学选。  就数量而言,较之充塞于各家文集的孺人传淑人传,姬传妓传怕是寂寞得多了;但若就文采旨趣而论,前者却远逊于后者。作为可供载入史册的标本,庭院深深中的贤妻良母,在碑铭墓志中尽被抽去了作为女人的个性与魅力,而只余一副孺人淑人道德伦常的躯壳。然而在这部妓女传中,出自舞裙歌扇珠帘十里的风尘女子,却无一不是个性鲜明:或飘逸似仙,或高标如云,或娇柔似水,或贞烈如火;慷
张灏断言,中国现代政治思想的共同底色是乌托邦主义。在《转型时代中国乌托邦主义的兴起》这篇长文的一开始,他说:“乌托邦意识在中国现代知识分子之间相当的普遍,它在二十世纪中国主要思想流派中亦有重要地位。”就其所涉及的思潮而言,张灏关于现代以来的“中国乌托邦主义”的研究几乎囊括了晚清到“五四”时期中国思想界的各大主要流派,如共和主义、自由主义、无政府主义、马克思主义等。乍一看,将现代以来流行于中国的绝大
自从进入信用货币时代,什么是货币就一直是被不断争论的问题。学习经济学的人无不熟知这句话:“货币就是那些能够发挥货币作用的东西。”但从政府宏观经济管理的角度看,这句话毫无信息量。因为政府要运用货币政策进行宏观调控,弄清楚经济运行中到底有多少货币是首要条件,所以终归要对什么是货币、经济中有多少货币说个明白。  金融体系虽然日益丰富完善,包含各种各样的金融机构、信用形式、市场组织,但占据中心的始终是中央
早期书法史著作,有西晋卫恒《四体书势序》、刘宋羊欣《采古来能书人名》两种。  《四体书势序》以书体为本位。所述“四体”依次是古文、篆书、隶书、草书,每种书体的论述皆由记事的序文、赞颂的铭辞组成。每篇序文记述该书体的源流,著名书家及其传承,书家轶事,兼有比较的评论。四篇序文连贯起来,就是一卷上古至西晋的书法简史。  《采古来能书人名》则以书家为本位。按朝代先后条列历代名家,记叙书家的籍贯、朝代、官职
古代罗马以城邦国家之身成就广袤帝国之体,任何一个古代城邦都难望其项背。就对他国的控制力而言,能与罗马相提并论的首推公元前五世纪的雅典,但雅典帝国势力所及之地远逊于罗马,不久之后又毁于伯罗奔尼撒战争。也曾有古代王国领土广阔且统治长久,却远不及罗马这般规模,罗马无论从帝国的疆域范围还是延续时间上都在古代世界首屈一指。  公元前二世纪下半叶,在希腊史家波里比阿洋洋洒洒写下四十卷《通史》之时,罗马凭借过人
我的这部传记《思想的力量》能在上海出版,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对我而言是一件很特别的事情。在作者眼里,每一位读者无一例外都非常重要,但是,中国读者在我心中(我还要加一句:在我的感情世界里),占有一个很特殊的位置。  这一特殊位置最初是因为我的个人经历而慢慢形成的。一九八五年,我非常荣幸地应邀参加了在长江巴山轮上举行的国际会议。在那次会议上,中国的经济学同行邀请了七位国外经济学家谈谈对中国经济改革
文化唯物主义(cultural materialism)    “文化唯物主义”是英国当代著名文化理论家和文学批评家雷蒙德·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1921—1988)在《文化与社会》(Culture and Society,1958)、《漫长的革命》(The Long Revolution,1961)、《马克思主义与文学》(Marxism and Literature,1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