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
许 媛,女,江苏扬州人,南京师范大学本科生,现由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韩国拿撒勒大学交流,主修戏剧影视文学。
纪录片《幼儿园》剧照
纪录片一词最早由英国的约翰·格里尔逊使用。纪录片是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对其进行艺术的加工,以展现真实为本质,并用真实引发人们思考的电影或电视艺术形式。[1]纪录片的核心是真实,而电影的诞生恰恰始于纪录片的创作。纪录电影的分类,没有固定的统一标准,依照题材与表现方法的不同,一般分为以下几类:政论类、时事报道类、历史类、传记类、生活类、人文地理片类、舞台类等等。本文笔者将把重点放在儿童类纪录片的研究上。儿童纪录片,顾名思义,就是以儿童为主要拍摄对象,在影片中展现儿童的外在形象,内在心理状态以及所生活的环境,能够真实地反映出儿童的生活状态及精神世界,适合儿童观看并使之获得某种启发的纪实性影片。如果从当代纪录片的发展历史进程的整体意义上来评价儿童纪录片的发展态势,毫无疑问,儿童纪录片在纪录内涵和形态方面均取得了辉煌的成就。[2]此类记录片在国内产生较早影响的有陈晓卿的《龙脊》,反映了贫困地区孩子求学难的现状,张以庆的《幼儿园》展现了一个我们即熟悉又陌生的孩童世界,《泥娃娃》讲述了四川省峨眉市青神县乡胡坝村留守儿童三姐妹的日常生活。[3]在外国儿童纪录片作品中,《等待超人》以美国现阶段的公立教育为批评对象,记录了五名学生寻求更好教育却受挫的过程,《生于妓院》展现了八个印度妓院中长大的孩子的生活背景和内心世界,《我的孩子也能画画》记录了一个四岁天才女孩的绘画故事。本文就从国内的儿童纪录片和国外的儿童纪录片中各选一部作为代表研究国内外儿童纪录片中表达的艺术手法中的特点和异同。
《幼儿园》和《生于妓院》反映的是在两种极其不一样的环境中成长的孩子的生活和学习,一群是父母手中的掌上明珠,得千万娇宠,一群是在恶劣环境中成长的孩子,这两种孩子虽然处在同一人生阶段,但是在生活状态却是有天壤之别,对于这样的题材,中外记录片导演的又有如何的展现和表达呢?
一、选材与表现
以儿童为被拍摄主体的纪录片,极易在镜头录入过程中发生变化。相较于成人来说,儿童面对摄影机会更少戒备和伪装,童言无忌,他们往往会更加真实地表达自己,但是儿童的行为相对较难控制,需要更多的引导和交流,拍摄纪录片时,我们常会发现,由于受到摄像机的干扰,真实的人物形象会发生改变,如何做到不受其影响呢?
(一)长期积累素材,观察式的表达
在观察式纪录片中导演不是直接通过言语来表达立场,但实际上是介入其中的,导演的立场通过后期剪辑和拍摄技巧表达了出来。
纪录片《幼儿园》是湖北电视台编导张以庆历时两年多拍摄完成的作品,作品荣获了多项大奖。它记录的是21世纪初期在湖北一家寄宿幼儿园中孩子们一年的生活。导演采用了全程记录的方式。历时十四个月拍摄,不断积累素材。平实的记录手法能让我们看到真实完整的孩子们的世界。
选择幼儿园作为拍摄题材,在看似简单平实的记录中包含着导演对于人的社会化意识的形成,心理世界的探索和成长轨迹的思考。导演张以庆拍摄这部片子也是为了能够让我们通过孩童的视角回忆、思考和审视。
(二)理解儿童心理,融入被摄对象生活
相比于《幼儿园》的记录和观察,纪录片《生于妓院》更像是一种交流和融合。
纪录片《生于妓院》将目光对准底层红灯区角落中那些被遗忘的孩子,探讨人们面对贫穷、苦难和绝望的环境,是否有机会改变自己的命运。本片荣获了第77届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导演泽娜·布里斯克曾花了五年时间与妓院里的人们和孩子相处,先取得他们的信任才有了我们所看到的画面。从这部纪录片中我们感受到的不仅仅是单纯的采访和拍摄,更能体会到被拍摄的孩子们内心的世界。
《生于妓院》更多的是让我们看到一群在苦难中生活的孩子,与《幼儿园》相比,它就如同一个无人知晓,无人了解的被抛弃的社会角落。
由于拍摄主旨的不同使儿童角色塑造的方式上也有所差异,在一部纪录片的拍摄过程中,为了刻画被摄主体,多种拍摄技巧和方式都可以同时运用。
二、记录方式与技巧
(一)直接电影的记录方式
纪录片《幼儿园》中,导演采取了直接电影拍摄记录的方式,片中运用大多是同期声,摄影机永远是旁观者,不干涉、不影响事件的过程,只作静观默察式的记录。
在拍摄之初,导演发现孩子们对摄像机都有所畏惧或者好奇,难以做到一个真实,随机的拍摄效果,导演随后就采取了长期拍摄的方式,经过长时间在幼儿园的细心观察,开始把摄像机放在角落,后来就直接放在教室,时间长了孩子们也逐渐忽视了摄像机的存在,而此时表现出来的也就是最真实的拍摄效果了。在这部纪录片的拍摄中,导演大量运用了平视的镜头拍摄,以孩子的眼睛观察世界,将大人的世界以孩子的眼睛展现在世人面前。由于孩子的身高所限,人们看到孩子时必然是以俯视的角度,这种压低平角的拍摄手法充分尊重了孩子的视角特点,同时也表达出成人愿意弯下身子走进孩子们的生活,与他们平等交流的意愿。
(二)真实电影的记录方式
在纪录片《生于妓院》中,导演采取了一种真实电影的拍摄手法来展现孩子们的内心世界,直接拍摄真实生活,不事先写剧本,用非职业演员,影片由固定的导演、摄影师与录音师三人完成为。这样拍摄手法要求导演能准确的发现事件与预见戏剧性过程,摄制动作要敏捷与当机立断,导演以融入孩子们生活的方式进行记录,这种融入式的拍摄可以让我们观察到许多小处的细节和矛盾,比如一个很有代表性的场景是孩子们人手一部相机兴高采烈地坐在去动物园的大巴里,唱着歌,大声欢呼着,就在我们也和这些孩子一块高兴,觉得他们的生活和一般孩子没什么不同时,摄像机又对准了这些孩子的另一面:夜晚在从动物园回去的路上,孩子们都没有说话,大巴车窗外是巷子里,街道里一排排整齐等待着的女人,这些女人中有的就是他们的妈妈。[4]从这种交流式的拍摄中我们还能观察到很多感人的细节,比如导演拍摄了一个生活在非常不幸的环境和家庭中孩子,他的父亲失了业,母亲离开了家,但是当他谈起自己的父亲时还是很骄傲的神态。这些细节的描述不仅给我们展现了这些孩子内心世界,也给叙事形成了冲突,调整了叙事结构。 三、中外儿童类纪录片表达方式的异同
(一)纪录片的有选择性表达
值得注意的是纪录片不单单是记录被摄主体的情感特征,情感需要和情感历程,还包含着纪录片作者自己的选择和情感表达,这一隐藏的情感底蕴是导演自觉的,理性的选择,导演在承认和重视观众情感的同时在纪录片中进行蒙太奇的拼接和设计,让影片中的情感表达和观众产生共鸣,让观众的情感得以释放。
在纪录片《幼儿园》中,导演经过两年多的拍摄积累了5000分钟的素材,而我们可以看到的只有100分钟以内的三个版本,大量镜头的取舍就取决于导演的艺术创作,所以当片子出来时很多观众觉得会有导拍的痕迹,孩子被成人化了,比如有这样一个镜头:有人问孩子:“刘某某,你怎么长这么高?”孩子说:“我是在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和老师的帮助下才长这么高的。”对此导演张以庆的回答是:“孩子本来就是那个样子的,不是我让他们如此成人化,你们也别笑话孩子,就是成人自己就是这样的。”[5]
导演并没有刻意去拍一些东西,只不过记录和观察的角度和大众有些不同,并把细节加以剪辑,放大,才呈现出让我们觉得惊讶的效果,这就是在记录的基础上导演进行的再创作与加工。
(二)融入式拍摄以小见大的间接表达
《生于妓院》的主线是围绕摄影师泽娜和八个妓女的孩子展开的,泽娜教孩子们如何使用相机,给孩子们人手一部相机,让他们去拍摄身边的人和事物,希望借助他们的眼睛看到更真实的红灯区生活。导演逐一叙述了八个孩子的家庭和遭遇,记录他们对生活的想法。在记录的中间,导演会穿插这些孩子的摄影作品,孩子们的照片和这些照片背后的故事也成了全片发展的线索。
在世界的眼中,孩子们是客体,非常渺小和卑微,但是当他们拥有了相机这样一个武器去观察世界,记录生活,改变的不仅仅是他们的命运,更是世界对他们的看法和对待他们的方式,让孩子们去学摄影是导演非常巧妙和成功的设计,让被拍摄对象成了主动表达者,我们从而可以看到他们眼中的世界,片中主人翁小奇拉说“手上有相机,我就很开心。我觉得我在学习,我可以成为有用的人。”酷哥说“我要在相片中展现这里人民的生活,我想表达人的行为。”孩子们通过镜头将他们的喜怒哀乐表达出来,从他们的艺术作品中我们看到的并不是一群被社会遗弃的孩子,而是一群充满活力和艺术细胞的孩子,他们的摄影作品充满着对生活的热爱与希望,他们也理应受到平等的对待。
《生于妓院》的成功之处就是能够站在被拍摄者的角度思考和探索,这样所展现出来的真实情感和人性往往是超出我们想象的。导演对这些孩童本性的认识,未来的担忧虽然没有直接表达,但是全部在了这部纪录片的创作过程之中,这样的表达方式更能带领观众和导演一块融入,一块思考。
结语
纪录片的创作不仅仅是艺术实践,更是社会实践。当你放弃你所谓的社会责任感和对人性的深层次思考,像朋友和亲人一样去关心被拍摄对象,体会他们的生活,结果往往可以看到最真挚的情感,最深刻的人性。也希望《幼儿园》和《生于妓院》这两部纪录片中成功运用的拍摄技巧和方法能够给以后以儿童为被摄主体的纪录片中人物情感的深层次表达提供一种可以参考的模式。因为儿童具有很大的可塑性,所以我们对儿童类纪录片的期望不应该仅仅是记录,更是一种让我们看到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并能加以改变的视角。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抛开艺术层面,当前的儿童类纪录片更需要强化责任意识,以更好地实现纪录片的社会效应。树立营销意识,最大限度地实现纪录片的辐射作用,展现其经济,文化价值。只有扬长避短,不断丰富内涵,才能让儿童纪录片发扬光大,生生不息。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纪录片[EB/OL].(2014-10-06)[2014-10-10]http://baike.baidu.com/link?url=ULVvjB_K_Jm_oTI_rz2hlT-Qso_3ZnN9fJgw1dQH0SKogE8YohQT6gJsnBB0p3XV.
[2]金震茅.儿童纪录片的审美形态及期待[J].视听,2012(7).
[3]杨晓丽.成人与儿童的平等对话——关于我国儿童纪录片创作的几点思考[J].电视研究,2011(12):69.
[4]张修赫.“生于妓院”摄制手法及摄影观念引发的思考[J].新闻传播,2011(9):133.
[5]蔡妍.纪录片“幼儿园”的创作分析[J].现代交际,2010(5):73.
许 媛,女,江苏扬州人,南京师范大学本科生,现由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韩国拿撒勒大学交流,主修戏剧影视文学。
纪录片《幼儿园》剧照
纪录片一词最早由英国的约翰·格里尔逊使用。纪录片是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对其进行艺术的加工,以展现真实为本质,并用真实引发人们思考的电影或电视艺术形式。[1]纪录片的核心是真实,而电影的诞生恰恰始于纪录片的创作。纪录电影的分类,没有固定的统一标准,依照题材与表现方法的不同,一般分为以下几类:政论类、时事报道类、历史类、传记类、生活类、人文地理片类、舞台类等等。本文笔者将把重点放在儿童类纪录片的研究上。儿童纪录片,顾名思义,就是以儿童为主要拍摄对象,在影片中展现儿童的外在形象,内在心理状态以及所生活的环境,能够真实地反映出儿童的生活状态及精神世界,适合儿童观看并使之获得某种启发的纪实性影片。如果从当代纪录片的发展历史进程的整体意义上来评价儿童纪录片的发展态势,毫无疑问,儿童纪录片在纪录内涵和形态方面均取得了辉煌的成就。[2]此类记录片在国内产生较早影响的有陈晓卿的《龙脊》,反映了贫困地区孩子求学难的现状,张以庆的《幼儿园》展现了一个我们即熟悉又陌生的孩童世界,《泥娃娃》讲述了四川省峨眉市青神县乡胡坝村留守儿童三姐妹的日常生活。[3]在外国儿童纪录片作品中,《等待超人》以美国现阶段的公立教育为批评对象,记录了五名学生寻求更好教育却受挫的过程,《生于妓院》展现了八个印度妓院中长大的孩子的生活背景和内心世界,《我的孩子也能画画》记录了一个四岁天才女孩的绘画故事。本文就从国内的儿童纪录片和国外的儿童纪录片中各选一部作为代表研究国内外儿童纪录片中表达的艺术手法中的特点和异同。
《幼儿园》和《生于妓院》反映的是在两种极其不一样的环境中成长的孩子的生活和学习,一群是父母手中的掌上明珠,得千万娇宠,一群是在恶劣环境中成长的孩子,这两种孩子虽然处在同一人生阶段,但是在生活状态却是有天壤之别,对于这样的题材,中外记录片导演的又有如何的展现和表达呢?
一、选材与表现
以儿童为被拍摄主体的纪录片,极易在镜头录入过程中发生变化。相较于成人来说,儿童面对摄影机会更少戒备和伪装,童言无忌,他们往往会更加真实地表达自己,但是儿童的行为相对较难控制,需要更多的引导和交流,拍摄纪录片时,我们常会发现,由于受到摄像机的干扰,真实的人物形象会发生改变,如何做到不受其影响呢?
(一)长期积累素材,观察式的表达
在观察式纪录片中导演不是直接通过言语来表达立场,但实际上是介入其中的,导演的立场通过后期剪辑和拍摄技巧表达了出来。
纪录片《幼儿园》是湖北电视台编导张以庆历时两年多拍摄完成的作品,作品荣获了多项大奖。它记录的是21世纪初期在湖北一家寄宿幼儿园中孩子们一年的生活。导演采用了全程记录的方式。历时十四个月拍摄,不断积累素材。平实的记录手法能让我们看到真实完整的孩子们的世界。
选择幼儿园作为拍摄题材,在看似简单平实的记录中包含着导演对于人的社会化意识的形成,心理世界的探索和成长轨迹的思考。导演张以庆拍摄这部片子也是为了能够让我们通过孩童的视角回忆、思考和审视。
(二)理解儿童心理,融入被摄对象生活
相比于《幼儿园》的记录和观察,纪录片《生于妓院》更像是一种交流和融合。
纪录片《生于妓院》将目光对准底层红灯区角落中那些被遗忘的孩子,探讨人们面对贫穷、苦难和绝望的环境,是否有机会改变自己的命运。本片荣获了第77届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导演泽娜·布里斯克曾花了五年时间与妓院里的人们和孩子相处,先取得他们的信任才有了我们所看到的画面。从这部纪录片中我们感受到的不仅仅是单纯的采访和拍摄,更能体会到被拍摄的孩子们内心的世界。
《生于妓院》更多的是让我们看到一群在苦难中生活的孩子,与《幼儿园》相比,它就如同一个无人知晓,无人了解的被抛弃的社会角落。
由于拍摄主旨的不同使儿童角色塑造的方式上也有所差异,在一部纪录片的拍摄过程中,为了刻画被摄主体,多种拍摄技巧和方式都可以同时运用。
二、记录方式与技巧
(一)直接电影的记录方式
纪录片《幼儿园》中,导演采取了直接电影拍摄记录的方式,片中运用大多是同期声,摄影机永远是旁观者,不干涉、不影响事件的过程,只作静观默察式的记录。
在拍摄之初,导演发现孩子们对摄像机都有所畏惧或者好奇,难以做到一个真实,随机的拍摄效果,导演随后就采取了长期拍摄的方式,经过长时间在幼儿园的细心观察,开始把摄像机放在角落,后来就直接放在教室,时间长了孩子们也逐渐忽视了摄像机的存在,而此时表现出来的也就是最真实的拍摄效果了。在这部纪录片的拍摄中,导演大量运用了平视的镜头拍摄,以孩子的眼睛观察世界,将大人的世界以孩子的眼睛展现在世人面前。由于孩子的身高所限,人们看到孩子时必然是以俯视的角度,这种压低平角的拍摄手法充分尊重了孩子的视角特点,同时也表达出成人愿意弯下身子走进孩子们的生活,与他们平等交流的意愿。
(二)真实电影的记录方式
在纪录片《生于妓院》中,导演采取了一种真实电影的拍摄手法来展现孩子们的内心世界,直接拍摄真实生活,不事先写剧本,用非职业演员,影片由固定的导演、摄影师与录音师三人完成为。这样拍摄手法要求导演能准确的发现事件与预见戏剧性过程,摄制动作要敏捷与当机立断,导演以融入孩子们生活的方式进行记录,这种融入式的拍摄可以让我们观察到许多小处的细节和矛盾,比如一个很有代表性的场景是孩子们人手一部相机兴高采烈地坐在去动物园的大巴里,唱着歌,大声欢呼着,就在我们也和这些孩子一块高兴,觉得他们的生活和一般孩子没什么不同时,摄像机又对准了这些孩子的另一面:夜晚在从动物园回去的路上,孩子们都没有说话,大巴车窗外是巷子里,街道里一排排整齐等待着的女人,这些女人中有的就是他们的妈妈。[4]从这种交流式的拍摄中我们还能观察到很多感人的细节,比如导演拍摄了一个生活在非常不幸的环境和家庭中孩子,他的父亲失了业,母亲离开了家,但是当他谈起自己的父亲时还是很骄傲的神态。这些细节的描述不仅给我们展现了这些孩子内心世界,也给叙事形成了冲突,调整了叙事结构。 三、中外儿童类纪录片表达方式的异同
(一)纪录片的有选择性表达
值得注意的是纪录片不单单是记录被摄主体的情感特征,情感需要和情感历程,还包含着纪录片作者自己的选择和情感表达,这一隐藏的情感底蕴是导演自觉的,理性的选择,导演在承认和重视观众情感的同时在纪录片中进行蒙太奇的拼接和设计,让影片中的情感表达和观众产生共鸣,让观众的情感得以释放。
在纪录片《幼儿园》中,导演经过两年多的拍摄积累了5000分钟的素材,而我们可以看到的只有100分钟以内的三个版本,大量镜头的取舍就取决于导演的艺术创作,所以当片子出来时很多观众觉得会有导拍的痕迹,孩子被成人化了,比如有这样一个镜头:有人问孩子:“刘某某,你怎么长这么高?”孩子说:“我是在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和老师的帮助下才长这么高的。”对此导演张以庆的回答是:“孩子本来就是那个样子的,不是我让他们如此成人化,你们也别笑话孩子,就是成人自己就是这样的。”[5]
导演并没有刻意去拍一些东西,只不过记录和观察的角度和大众有些不同,并把细节加以剪辑,放大,才呈现出让我们觉得惊讶的效果,这就是在记录的基础上导演进行的再创作与加工。
(二)融入式拍摄以小见大的间接表达
《生于妓院》的主线是围绕摄影师泽娜和八个妓女的孩子展开的,泽娜教孩子们如何使用相机,给孩子们人手一部相机,让他们去拍摄身边的人和事物,希望借助他们的眼睛看到更真实的红灯区生活。导演逐一叙述了八个孩子的家庭和遭遇,记录他们对生活的想法。在记录的中间,导演会穿插这些孩子的摄影作品,孩子们的照片和这些照片背后的故事也成了全片发展的线索。
在世界的眼中,孩子们是客体,非常渺小和卑微,但是当他们拥有了相机这样一个武器去观察世界,记录生活,改变的不仅仅是他们的命运,更是世界对他们的看法和对待他们的方式,让孩子们去学摄影是导演非常巧妙和成功的设计,让被拍摄对象成了主动表达者,我们从而可以看到他们眼中的世界,片中主人翁小奇拉说“手上有相机,我就很开心。我觉得我在学习,我可以成为有用的人。”酷哥说“我要在相片中展现这里人民的生活,我想表达人的行为。”孩子们通过镜头将他们的喜怒哀乐表达出来,从他们的艺术作品中我们看到的并不是一群被社会遗弃的孩子,而是一群充满活力和艺术细胞的孩子,他们的摄影作品充满着对生活的热爱与希望,他们也理应受到平等的对待。
《生于妓院》的成功之处就是能够站在被拍摄者的角度思考和探索,这样所展现出来的真实情感和人性往往是超出我们想象的。导演对这些孩童本性的认识,未来的担忧虽然没有直接表达,但是全部在了这部纪录片的创作过程之中,这样的表达方式更能带领观众和导演一块融入,一块思考。
结语
纪录片的创作不仅仅是艺术实践,更是社会实践。当你放弃你所谓的社会责任感和对人性的深层次思考,像朋友和亲人一样去关心被拍摄对象,体会他们的生活,结果往往可以看到最真挚的情感,最深刻的人性。也希望《幼儿园》和《生于妓院》这两部纪录片中成功运用的拍摄技巧和方法能够给以后以儿童为被摄主体的纪录片中人物情感的深层次表达提供一种可以参考的模式。因为儿童具有很大的可塑性,所以我们对儿童类纪录片的期望不应该仅仅是记录,更是一种让我们看到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并能加以改变的视角。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抛开艺术层面,当前的儿童类纪录片更需要强化责任意识,以更好地实现纪录片的社会效应。树立营销意识,最大限度地实现纪录片的辐射作用,展现其经济,文化价值。只有扬长避短,不断丰富内涵,才能让儿童纪录片发扬光大,生生不息。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纪录片[EB/OL].(2014-10-06)[2014-10-10]http://baike.baidu.com/link?url=ULVvjB_K_Jm_oTI_rz2hlT-Qso_3ZnN9fJgw1dQH0SKogE8YohQT6gJsnBB0p3XV.
[2]金震茅.儿童纪录片的审美形态及期待[J].视听,2012(7).
[3]杨晓丽.成人与儿童的平等对话——关于我国儿童纪录片创作的几点思考[J].电视研究,2011(12):69.
[4]张修赫.“生于妓院”摄制手法及摄影观念引发的思考[J].新闻传播,2011(9):133.
[5]蔡妍.纪录片“幼儿园”的创作分析[J].现代交际,2010(5):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