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采用单因子急性毒性实验研究Pb2+、Cu2+和Cd2+对太平洋牡蛎(Crassostreagigas)的96h半数致死浓度(96hLC50)及急性毒性效应。实验结果表明,Pb2+、Cu2+和Cd2+对太平洋牡蛎96hLC50分别为22-99、21.75mg/L和21.35mg/L,急性毒性作用大小的顺序为:Cd2+>Cu2+>Pb2+。Pb2+、Cu2+和Cd2+对太平洋牡蛎的安全浓度(SC)分别为:2.30、2.18mg/L和2.14mg/L。总体而言,与Cu2+和Pb2+相比,太平洋牡蛎对Cd2+毒性的耐受性较低。
关键词:太平洋牡蛎(Crassostreagigas);重金属;半致死浓度;安全浓度
重金属以其高毒性、难以降解、持久残留且极易沿食物链传递等特点,已经成为全球性的主要环境污染源之一[1]。各种工业废水和固体废弃物未经彻底的无害化处理,而直接排放到环境中[2-3],最终导致重金属以地表径流、大气降水等方式进入海洋[4-5]。在理化及生物作用下,重金属会富集于沉积物及悬浮物中,并被蓄积在多种海洋生物体内。其中,最常见的重金属污染物为Cd、Cu、Hg、Zn和Pb等[6]。在海洋中,极微量的重金属并不会对生物体产生危害,甚至少量的Zn、Cu和Mn等重金属是维持海洋生物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元素,这类重金属被称为必需重金属[7-9]。但是,高过一定阈值的必需重金属会对海洋生物产生毒性影响[10-11]。同时,一些不参与海洋生物机体代谢的非必需重金属(如Pb和Cd等),在较低浓度时就会对生物体产生毒性效应[12-13]。
牡蛎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贝类之一,由于其分布广泛、营固着型和滤食性生活等特征,对重金属的富集能力较强。此外,牡蛎对某些重金属污染物(如Pb和Cd等)的富集能力远高于其它海洋生物,因此被认为是一种理想的海洋污染指示生物。
本实验以太平洋牡蛎(Crassostreagigas)为研究对象,采用静态急性毒性的实验方法,研究了Pb2+、Cu2+和Cd2+对太平洋牡蛎的急性毒性效应,同时计算Pb2+、Cu2+和Cd2+对太平洋牡蛎的96h半致死浓度(96hLC50)和安全浓度(SC),比较几种重金属污染物对牡蛎的毒性影响,以期为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牡蛎养殖提供技术支持,同时为海洋污染物的监测指示提供科学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实验用牡蛎及暂养
本研究所用的太平洋牡蛎采自烟台乳山湾附近海区牡蛎养殖场,于采集后12h内送至实验室内。为保证实验对象的同一性及代表性,选取大小均匀的健壮个体作为实验对象。太平洋牡蛎洗刷干净并清除附着物后,置于0.8m×0.5m×0-8m的大型养殖箱内驯化3d,期间不投喂饵料,24h连续充气增氧。
驯化处理后的牡蛎继续暂养,养殖密度为50~60个/m3。暂养期间采用静态换水法,每24h换水1/2~2/3,连续充氧。养殖水体的盐度为29‰,pH值为7.5,培养温度为(20±1)℃,培养光强10μmol·m-2·s-1,光周期为12h光∶12h暗。暂养及实验期间投喂金藻和青岛大扁藻作为饵料。当太平洋牡蛎活动正常且死亡率低于5℅时,停止暂养,进行毒性实验。实验前1天停止投饵,挑选长度为(3.5±0.5)cm的牡蛎个体进行96h急性毒性实验。
实验用水的水质符合NY5052-2001《海水养殖用水水质标准》。实验用海水为取自青岛太平角附近的天然海水,经过滤、曝气后备用。由于实验过程中理化条件的变化会对Cd2+和Pb2+的形态产生显著影响,为确保实验結果准确,需保证实验期间水温为(21±2)℃,其他培养条件基本稳定。
实验采用CdC12·2.5H2O、Pb(NO3)2和Cu(NO3)2三种重金属污染物,均为分析纯,购自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配置成质量浓度为20mg/mL的Cd2+、Pb2+和Cu2+母液,实验时用海水稀释至所需浓度。
1.2急性毒性实验
参照预实验确定的96h最大耐受浓度和100%致死浓度,按照等对数间距法,每种重金属均设置15.00、20.25、27.34、36.91、50.00mg/L5个胁迫浓度和一个对照组。每组放养驯化后的太平洋牡蛎50只,设3个平行。实验所用养殖箱为35cm×20cm×11cm的塑料箱,每个养殖箱加入4L曝气海水。每24h更换含相应浓度重金属的海水,其他培养条件与暂养相同。实验期间定时观察牡蛎状态,及时清除死贝。当太平洋牡蛎呈双壳张开,外套膜萎缩,多次刺激开口牡蛎外壳边缘,3min内无反应即可判定死亡。记录各组在24h、48h、72h和96h的死亡牡蛎个数。
1.3数据处理和分析
实验完成后,统计各实验组太平洋牡蛎的死亡个数并计算死亡率。利用SPSS13.0统计软件,计算三种重金属(Cd2+、Pb2+和Cu2+)对太平洋牡蛎的急性毒性效应的概率单位与浓度对数的回归方程[14]及其24h和96h的半数致死浓度(24h和96hLC50),安全浓度(SC)采用SC=0-1×96hLC50求出[15]。
2结果与分析
2.1中毒症状
在不同浓度重金属离子胁迫下,太平洋牡蛎呈现显著的中毒反应,其通过闭壳的方式躲避重金属的毒性。在低浓度处理组中,太平洋牡蛎生活情况与对照组基本相同,但是随着胁迫时间延长,受试个体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贝壳张闭频率降低,死亡个体数量增加。高浓度处理组胁迫下的太平洋牡蛎中毒反应迅速,短期内大量死亡。
2.2Pb2+对太平洋牡蛎的急性毒性效应
由图1可见,随着Pb2+浓度的增加和胁迫时间的延长,太平洋牡蛎的死亡率逐渐增大。当Pb2+浓度为15.00mg/L时,直至72h后才出现死亡个体。在20.25mg/L胁迫组中,24h内出现死亡个体,且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死亡率也逐渐升高,96h死亡率接近50%。从50.00mg/L浓度组的曲线可以看出,胁迫初期,牡蛎死亡率缓步上升,而48h到72h之间,牡蛎死亡率从50%急剧升高至100%。Pb2+对太平洋牡蛎的24hLC50为103.4mg/L。对照组在96h内没有出现死亡现象。通过线性回归分析,可得其回归方程为:y=2.509x-7.866,96h半数致死浓度96hLC50=22.99mg/L,96hSC为2.30mg/L。 2.3Cu2+对太平洋牡蛎的急性毒性效应
Cu2+是生物体必需的重金属元素,包括氧化酶和氧合酶在内的30多种酶都需要铜离子协同作用,才能发挥功能[16]。太平洋牡蛎的死亡率随Cu2+浓度的增加而升高(图2)。低浓度处理组(15.00mg/L)牡蛎的死亡率与Pb2+低浓度组相同,72h后才出现死亡个体。在50.00mg/LCu2+胁迫组中,牡蛎死亡率随胁迫时间延长逐渐增大。与Pb2+高浓度处理组不同,50mg/LCu2+并没有导致太平洋牡蛎死亡率在某段时间内急剧上升。Cu2+对太平洋牡蛎的24hLC50为62.66mg/L。对照组在96h内没有出现死亡现象。通过线性回归分析,可得其回归方程为:y=3.229x-9.942,半数致死浓度96hLC50=21.75mg/L,96hSC为2.18mg/L。
2.4Cd2+对太平洋牡蛎的急性毒性效应
由图3可知,与低浓度Pb2+和Cu2+胁迫处理组(15.00mg/L)不同,Cd2+胁迫组在48h内即出现死亡个体。当Cd2+浓度为50.00mg/L时,24h内牡蛎死亡率显著升高至60%,之后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死亡率继续升高至100%。Cd2+对太平洋牡蛎的24hLC50为47.12mg/L。对照组在96h内没有出现死亡现象。通过线性回归分析,可得其回归方程为:y=3.926x-12-017,半数致死浓度96hLC50=21.35mg/L,96hSC为2.14mg/L。
3讨论
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Pb2+、Cu2+和Cd2+三种重金属离子对太平洋牡蛎都具有显著的毒性效应,并且随着胁迫浓度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死亡率显著升高。高浓度胁迫组中,太平洋牡蛎迅速中毒,24h内出现大量死亡个体。根据《新化学物质危害评估导则》(HJ/T154-2004)[17],LC50是用于评价生物对污染物的敏感性以及污染物毒性大小的重要依据。标准将毒性物质按等级划分:极高毒性(96hLC50<1mg/L)、高毒(96hLC50:1~10mg/L)、中毒(96hLC50:10~100mg/L)和低毒(96hLC50>100mg/L)。根据上述毒物等级划分标准,Pb2+、Cu2+和Cd2+三种重金属离子对太平洋牡蛎均为中等毒性。
有研究表明:Pb2+对近江牡蛎的96hLC50为43.55mg/L[13],对菲律宾蛤仔的96hLC50为22-83mg/L[18];Cd2+和Cu2+对褶牡蛎的96hLC50分别为8.83mg/L和2.59mg/L[19]。从上述结果可以看出,同为牡蛎属,近江牡蛎和太平洋牡蛎对Pb2+耐受度显著不同,而太平洋牡蛎和褶牡蛎对Cd2+和Cu2+的耐受能力也有所不同。其可能的原因是与几种牡蛎的自然分布区域及其对生境的适应有关。近江牡蛎分布于河口附近的内湾,易受陆源重金属污染物的影响,对重金属胁迫的耐受性较强,而太平洋牡蛎分布于远离河口的海域,受陆源重金属污染的影响较小,因此对重金属的耐受能力较差[13]。同一生物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对重金属污染的耐受能力也有所不同。有研究表明:Cd2+和Pb2+单一污染对长牡蛎(太平洋牡蛎)胚胎的半数效应浓度分别为272.2μg/L和660.3μg/L[20]。而本研究得到的Cd2+和Pb2+对太平洋牡蛎成体的LC50分别为21.35mg/L和22.99mg/L。由于胚胎时期,太平洋牡蛎各个系统发育并不完善,对重金属胁迫的适应性和代谢较差,因此半数效应浓度较低。成体牡蛎发育完好,抗逆能力较强,因此具有较高的LC50。
当重金属浓度为50.0mg/L时,经24h胁迫后,Cd2+处理组死亡率为60%,显著高于Pb2+和Cu2+实验组(20%和40%)。在最低实验浓度组(15.00mg/L)中,Pb2+和Cu2+实验组出现死亡个体的时间是在48h后,而Cd2+实验组48h内出现死亡个体。虽然Pb2+、Cu2+和Cd2+三种重金属96hLC50差距不大,但是24hLC50分别为103.4、62.66mg/L和47.12mg/L。因此可以推断,太平洋牡蛎对Cd2+胁迫的耐受性较低。
根据急性毒性实验结果,Pb2+、Cu2+和Cd2+对太平洋牡蛎的96hLC50分别为22.99、21.75mg/L和21.35mg/L,急性毒性作用大小的顺序为:Cd2+>Cu2+>Pb2+。Pb2+、Cu2+和Cd2+对太平洋牡蛎的安全浓度分別为:2.30、2.18mg/L和2.14mg/L。
参考文献:
[1]
邢孔敏,陈石泉,蔡泽富,等.海南东寨港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分布特征及污染评价[J].海洋科学进展,2018,36(3):152-162.
[2]曾彩明,邓杰帆,何觉聪,等.典型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价[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18,25(3):94-98.
[3]王荔娟.福建某矿区周边土壤重金属来源及污染评价[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20,27(1):85-90.
[4]王毅,王少鹏,王英辉,等.防城港近岸海域及河口溶解态重金属污染特征[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43(5):393-402.
[5]WANGZX,KONGHN,WUDY.AcuteandchroniccoppertoxicitytoasaltwatercladoceranMoinamonogolicaDaday[J].Archivesofenvironmentalcontaminationandtoxicology,2007,53(1):50-56.
[6]蔡廷禄,倪建宇,贾建军,等.海南岛典型港湾沉积物化学特征及重金属污染评价[J].第四纪研究,2016,36(1):93-102. [7]HUDSONRJM.Whichaqueousspeciescontroltheratesoftracemetaluptakebyaquaticbiota?Observationsandpredictionsofnon-equilibriumeffects[J].ScienceoftheTotalEnvironment,1998,219(2-3):95-115.
[8]SUNDAWG,HUNTSMANSA.InteractionsamongCu2+,Zn2+,andMn2+incontrollingcellularMn,ZnandgrowthrateinthecoastalalgaChlamydomonas[J].LimnologyandOceanography,1998,43(6):1055-1064.
[9]WANGWX,DEIRCH.Metaluptakeinacoastaldiatominfluencedbymajornutrients(N,PandSi)[J].WaterResearch,2001,35(1):315-321.
[10]FILIMONOVAV,GONALVESF,MARQUESJC,etal.Fattyacidprofilingasbioindicatorofchemicalstressinmarineorganisms:areview[J].EcologicalIndicators,2016,67:657-672.
[11]KPPERH,KPPERF,SPILLERM.Environmentalrelevanceofheavymetal-substitutedchlorophyllsusingtheexampleofwaterplants[J].JournalofExperimentalBotany,1996,47(2):259-266.
[12]段美娜,覃亮,龍婧,等.镉和铜对海洋浮游植物的毒性效应及其机制研究进展[J].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21,41(2):139-148.
[13]李晓梅,郭体环,张来军.铅对近江牡蛎的急性毒性研究[J].琼州学院学报,2015,22(5):77-80.
[14]贾春生.利用SPSS软件计算杀虫剂的LC50[J].昆虫知识,2006,43(3):414-417.
[15]周永欣,章宗涉.水生生物毒性实验方法[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9:1-157.
[16]孟晓林.镉、铜分别胁迫虾夷扇贝的毒性作用机制研究[D].青岛: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2013.
[17]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新化学物质危害评估导则:HJ/T154-2004[S].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6-7.
[18]刘琼玉,洪华生,蔡立哲.重金属锌、铅对菲律宾蛤仔的急性毒性试验[J].台湾海峡,1997,16(1):50-54.
[19]李诗逸,孙继鹏,洪专,等.Zn2+、Cd2+、Cu2+、Cr6+和Se4+对褶牡蛎急性毒性效应研究[J].海洋环境科学,2015,34(6):813-818.
[20]谢嘉.典型重金属(Cd2+、Pb2+)和有机污染物(BaP、BDE-47)对长牡蛎的复合毒性效应研究[D].烟台: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2017.
Acutetoxiceffectsofcopper,leadandcadmiumonCrassostreagigas
LIUWei1,JUQing1,LIUXingchen2
(1.ShandongProvincialQingdaoEco-environmentMonitoringCenter,Qingdao266000,China;SchoolofElectromechanicalandAutomotiveEngineering,YantaiUniversity,Yantai264005,China)
Abstract:Inthepresentstudy,the50%lethalconcentrationofcopper(Cu2+),lead(Pb2+)andcadmium(Cd2+)at96h(96hLC50)toCrassostreagigasandtheeffectofacutetoxicityresultingfromtheseheavymetalswereevaluatedbythesinglefactortest.Ourresultsshowedthatthe96hLC50ofPb2+,Cu2+andCd2+were22.99mg/L,21.75mg/Land21.35mg/L,respectively.ThetoxicityoftheseheavymetalswereCd2+>Cu2+>Pb2+.Thesafetyconcentrations(SC)were2.30mg/LforPb2+,2.18mg/LforCu2+and2.14mg/LforCd2+,respectively.Collectively,thetoleranceofCrassostreagigastoCd2+wasrelativelylowcomparedtothetolerancetoPb2+andCu2+.
Keywords:Crassostreagigas;heavymetal;lethalconcentration;safetyconcentration
(收稿日期:2021-07-22)
关键词:太平洋牡蛎(Crassostreagigas);重金属;半致死浓度;安全浓度
重金属以其高毒性、难以降解、持久残留且极易沿食物链传递等特点,已经成为全球性的主要环境污染源之一[1]。各种工业废水和固体废弃物未经彻底的无害化处理,而直接排放到环境中[2-3],最终导致重金属以地表径流、大气降水等方式进入海洋[4-5]。在理化及生物作用下,重金属会富集于沉积物及悬浮物中,并被蓄积在多种海洋生物体内。其中,最常见的重金属污染物为Cd、Cu、Hg、Zn和Pb等[6]。在海洋中,极微量的重金属并不会对生物体产生危害,甚至少量的Zn、Cu和Mn等重金属是维持海洋生物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元素,这类重金属被称为必需重金属[7-9]。但是,高过一定阈值的必需重金属会对海洋生物产生毒性影响[10-11]。同时,一些不参与海洋生物机体代谢的非必需重金属(如Pb和Cd等),在较低浓度时就会对生物体产生毒性效应[12-13]。
牡蛎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贝类之一,由于其分布广泛、营固着型和滤食性生活等特征,对重金属的富集能力较强。此外,牡蛎对某些重金属污染物(如Pb和Cd等)的富集能力远高于其它海洋生物,因此被认为是一种理想的海洋污染指示生物。
本实验以太平洋牡蛎(Crassostreagigas)为研究对象,采用静态急性毒性的实验方法,研究了Pb2+、Cu2+和Cd2+对太平洋牡蛎的急性毒性效应,同时计算Pb2+、Cu2+和Cd2+对太平洋牡蛎的96h半致死浓度(96hLC50)和安全浓度(SC),比较几种重金属污染物对牡蛎的毒性影响,以期为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牡蛎养殖提供技术支持,同时为海洋污染物的监测指示提供科学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实验用牡蛎及暂养
本研究所用的太平洋牡蛎采自烟台乳山湾附近海区牡蛎养殖场,于采集后12h内送至实验室内。为保证实验对象的同一性及代表性,选取大小均匀的健壮个体作为实验对象。太平洋牡蛎洗刷干净并清除附着物后,置于0.8m×0.5m×0-8m的大型养殖箱内驯化3d,期间不投喂饵料,24h连续充气增氧。
驯化处理后的牡蛎继续暂养,养殖密度为50~60个/m3。暂养期间采用静态换水法,每24h换水1/2~2/3,连续充氧。养殖水体的盐度为29‰,pH值为7.5,培养温度为(20±1)℃,培养光强10μmol·m-2·s-1,光周期为12h光∶12h暗。暂养及实验期间投喂金藻和青岛大扁藻作为饵料。当太平洋牡蛎活动正常且死亡率低于5℅时,停止暂养,进行毒性实验。实验前1天停止投饵,挑选长度为(3.5±0.5)cm的牡蛎个体进行96h急性毒性实验。
实验用水的水质符合NY5052-2001《海水养殖用水水质标准》。实验用海水为取自青岛太平角附近的天然海水,经过滤、曝气后备用。由于实验过程中理化条件的变化会对Cd2+和Pb2+的形态产生显著影响,为确保实验結果准确,需保证实验期间水温为(21±2)℃,其他培养条件基本稳定。
实验采用CdC12·2.5H2O、Pb(NO3)2和Cu(NO3)2三种重金属污染物,均为分析纯,购自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配置成质量浓度为20mg/mL的Cd2+、Pb2+和Cu2+母液,实验时用海水稀释至所需浓度。
1.2急性毒性实验
参照预实验确定的96h最大耐受浓度和100%致死浓度,按照等对数间距法,每种重金属均设置15.00、20.25、27.34、36.91、50.00mg/L5个胁迫浓度和一个对照组。每组放养驯化后的太平洋牡蛎50只,设3个平行。实验所用养殖箱为35cm×20cm×11cm的塑料箱,每个养殖箱加入4L曝气海水。每24h更换含相应浓度重金属的海水,其他培养条件与暂养相同。实验期间定时观察牡蛎状态,及时清除死贝。当太平洋牡蛎呈双壳张开,外套膜萎缩,多次刺激开口牡蛎外壳边缘,3min内无反应即可判定死亡。记录各组在24h、48h、72h和96h的死亡牡蛎个数。
1.3数据处理和分析
实验完成后,统计各实验组太平洋牡蛎的死亡个数并计算死亡率。利用SPSS13.0统计软件,计算三种重金属(Cd2+、Pb2+和Cu2+)对太平洋牡蛎的急性毒性效应的概率单位与浓度对数的回归方程[14]及其24h和96h的半数致死浓度(24h和96hLC50),安全浓度(SC)采用SC=0-1×96hLC50求出[15]。
2结果与分析
2.1中毒症状
在不同浓度重金属离子胁迫下,太平洋牡蛎呈现显著的中毒反应,其通过闭壳的方式躲避重金属的毒性。在低浓度处理组中,太平洋牡蛎生活情况与对照组基本相同,但是随着胁迫时间延长,受试个体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贝壳张闭频率降低,死亡个体数量增加。高浓度处理组胁迫下的太平洋牡蛎中毒反应迅速,短期内大量死亡。
2.2Pb2+对太平洋牡蛎的急性毒性效应
由图1可见,随着Pb2+浓度的增加和胁迫时间的延长,太平洋牡蛎的死亡率逐渐增大。当Pb2+浓度为15.00mg/L时,直至72h后才出现死亡个体。在20.25mg/L胁迫组中,24h内出现死亡个体,且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死亡率也逐渐升高,96h死亡率接近50%。从50.00mg/L浓度组的曲线可以看出,胁迫初期,牡蛎死亡率缓步上升,而48h到72h之间,牡蛎死亡率从50%急剧升高至100%。Pb2+对太平洋牡蛎的24hLC50为103.4mg/L。对照组在96h内没有出现死亡现象。通过线性回归分析,可得其回归方程为:y=2.509x-7.866,96h半数致死浓度96hLC50=22.99mg/L,96hSC为2.30mg/L。 2.3Cu2+对太平洋牡蛎的急性毒性效应
Cu2+是生物体必需的重金属元素,包括氧化酶和氧合酶在内的30多种酶都需要铜离子协同作用,才能发挥功能[16]。太平洋牡蛎的死亡率随Cu2+浓度的增加而升高(图2)。低浓度处理组(15.00mg/L)牡蛎的死亡率与Pb2+低浓度组相同,72h后才出现死亡个体。在50.00mg/LCu2+胁迫组中,牡蛎死亡率随胁迫时间延长逐渐增大。与Pb2+高浓度处理组不同,50mg/LCu2+并没有导致太平洋牡蛎死亡率在某段时间内急剧上升。Cu2+对太平洋牡蛎的24hLC50为62.66mg/L。对照组在96h内没有出现死亡现象。通过线性回归分析,可得其回归方程为:y=3.229x-9.942,半数致死浓度96hLC50=21.75mg/L,96hSC为2.18mg/L。
2.4Cd2+对太平洋牡蛎的急性毒性效应
由图3可知,与低浓度Pb2+和Cu2+胁迫处理组(15.00mg/L)不同,Cd2+胁迫组在48h内即出现死亡个体。当Cd2+浓度为50.00mg/L时,24h内牡蛎死亡率显著升高至60%,之后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死亡率继续升高至100%。Cd2+对太平洋牡蛎的24hLC50为47.12mg/L。对照组在96h内没有出现死亡现象。通过线性回归分析,可得其回归方程为:y=3.926x-12-017,半数致死浓度96hLC50=21.35mg/L,96hSC为2.14mg/L。
3讨论
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Pb2+、Cu2+和Cd2+三种重金属离子对太平洋牡蛎都具有显著的毒性效应,并且随着胁迫浓度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死亡率显著升高。高浓度胁迫组中,太平洋牡蛎迅速中毒,24h内出现大量死亡个体。根据《新化学物质危害评估导则》(HJ/T154-2004)[17],LC50是用于评价生物对污染物的敏感性以及污染物毒性大小的重要依据。标准将毒性物质按等级划分:极高毒性(96hLC50<1mg/L)、高毒(96hLC50:1~10mg/L)、中毒(96hLC50:10~100mg/L)和低毒(96hLC50>100mg/L)。根据上述毒物等级划分标准,Pb2+、Cu2+和Cd2+三种重金属离子对太平洋牡蛎均为中等毒性。
有研究表明:Pb2+对近江牡蛎的96hLC50为43.55mg/L[13],对菲律宾蛤仔的96hLC50为22-83mg/L[18];Cd2+和Cu2+对褶牡蛎的96hLC50分别为8.83mg/L和2.59mg/L[19]。从上述结果可以看出,同为牡蛎属,近江牡蛎和太平洋牡蛎对Pb2+耐受度显著不同,而太平洋牡蛎和褶牡蛎对Cd2+和Cu2+的耐受能力也有所不同。其可能的原因是与几种牡蛎的自然分布区域及其对生境的适应有关。近江牡蛎分布于河口附近的内湾,易受陆源重金属污染物的影响,对重金属胁迫的耐受性较强,而太平洋牡蛎分布于远离河口的海域,受陆源重金属污染的影响较小,因此对重金属的耐受能力较差[13]。同一生物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对重金属污染的耐受能力也有所不同。有研究表明:Cd2+和Pb2+单一污染对长牡蛎(太平洋牡蛎)胚胎的半数效应浓度分别为272.2μg/L和660.3μg/L[20]。而本研究得到的Cd2+和Pb2+对太平洋牡蛎成体的LC50分别为21.35mg/L和22.99mg/L。由于胚胎时期,太平洋牡蛎各个系统发育并不完善,对重金属胁迫的适应性和代谢较差,因此半数效应浓度较低。成体牡蛎发育完好,抗逆能力较强,因此具有较高的LC50。
当重金属浓度为50.0mg/L时,经24h胁迫后,Cd2+处理组死亡率为60%,显著高于Pb2+和Cu2+实验组(20%和40%)。在最低实验浓度组(15.00mg/L)中,Pb2+和Cu2+实验组出现死亡个体的时间是在48h后,而Cd2+实验组48h内出现死亡个体。虽然Pb2+、Cu2+和Cd2+三种重金属96hLC50差距不大,但是24hLC50分别为103.4、62.66mg/L和47.12mg/L。因此可以推断,太平洋牡蛎对Cd2+胁迫的耐受性较低。
根据急性毒性实验结果,Pb2+、Cu2+和Cd2+对太平洋牡蛎的96hLC50分别为22.99、21.75mg/L和21.35mg/L,急性毒性作用大小的顺序为:Cd2+>Cu2+>Pb2+。Pb2+、Cu2+和Cd2+对太平洋牡蛎的安全浓度分別为:2.30、2.18mg/L和2.14mg/L。
参考文献:
[1]
邢孔敏,陈石泉,蔡泽富,等.海南东寨港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分布特征及污染评价[J].海洋科学进展,2018,36(3):152-162.
[2]曾彩明,邓杰帆,何觉聪,等.典型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价[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18,25(3):94-98.
[3]王荔娟.福建某矿区周边土壤重金属来源及污染评价[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20,27(1):85-90.
[4]王毅,王少鹏,王英辉,等.防城港近岸海域及河口溶解态重金属污染特征[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43(5):393-402.
[5]WANGZX,KONGHN,WUDY.AcuteandchroniccoppertoxicitytoasaltwatercladoceranMoinamonogolicaDaday[J].Archivesofenvironmentalcontaminationandtoxicology,2007,53(1):50-56.
[6]蔡廷禄,倪建宇,贾建军,等.海南岛典型港湾沉积物化学特征及重金属污染评价[J].第四纪研究,2016,36(1):93-102. [7]HUDSONRJM.Whichaqueousspeciescontroltheratesoftracemetaluptakebyaquaticbiota?Observationsandpredictionsofnon-equilibriumeffects[J].ScienceoftheTotalEnvironment,1998,219(2-3):95-115.
[8]SUNDAWG,HUNTSMANSA.InteractionsamongCu2+,Zn2+,andMn2+incontrollingcellularMn,ZnandgrowthrateinthecoastalalgaChlamydomonas[J].LimnologyandOceanography,1998,43(6):1055-1064.
[9]WANGWX,DEIRCH.Metaluptakeinacoastaldiatominfluencedbymajornutrients(N,PandSi)[J].WaterResearch,2001,35(1):315-321.
[10]FILIMONOVAV,GONALVESF,MARQUESJC,etal.Fattyacidprofilingasbioindicatorofchemicalstressinmarineorganisms:areview[J].EcologicalIndicators,2016,67:657-672.
[11]KPPERH,KPPERF,SPILLERM.Environmentalrelevanceofheavymetal-substitutedchlorophyllsusingtheexampleofwaterplants[J].JournalofExperimentalBotany,1996,47(2):259-266.
[12]段美娜,覃亮,龍婧,等.镉和铜对海洋浮游植物的毒性效应及其机制研究进展[J].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21,41(2):139-148.
[13]李晓梅,郭体环,张来军.铅对近江牡蛎的急性毒性研究[J].琼州学院学报,2015,22(5):77-80.
[14]贾春生.利用SPSS软件计算杀虫剂的LC50[J].昆虫知识,2006,43(3):414-417.
[15]周永欣,章宗涉.水生生物毒性实验方法[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9:1-157.
[16]孟晓林.镉、铜分别胁迫虾夷扇贝的毒性作用机制研究[D].青岛: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2013.
[17]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新化学物质危害评估导则:HJ/T154-2004[S].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6-7.
[18]刘琼玉,洪华生,蔡立哲.重金属锌、铅对菲律宾蛤仔的急性毒性试验[J].台湾海峡,1997,16(1):50-54.
[19]李诗逸,孙继鹏,洪专,等.Zn2+、Cd2+、Cu2+、Cr6+和Se4+对褶牡蛎急性毒性效应研究[J].海洋环境科学,2015,34(6):813-818.
[20]谢嘉.典型重金属(Cd2+、Pb2+)和有机污染物(BaP、BDE-47)对长牡蛎的复合毒性效应研究[D].烟台: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2017.
Acutetoxiceffectsofcopper,leadandcadmiumonCrassostreagigas
LIUWei1,JUQing1,LIUXingchen2
(1.ShandongProvincialQingdaoEco-environmentMonitoringCenter,Qingdao266000,China;SchoolofElectromechanicalandAutomotiveEngineering,YantaiUniversity,Yantai264005,China)
Abstract:Inthepresentstudy,the50%lethalconcentrationofcopper(Cu2+),lead(Pb2+)andcadmium(Cd2+)at96h(96hLC50)toCrassostreagigasandtheeffectofacutetoxicityresultingfromtheseheavymetalswereevaluatedbythesinglefactortest.Ourresultsshowedthatthe96hLC50ofPb2+,Cu2+andCd2+were22.99mg/L,21.75mg/Land21.35mg/L,respectively.ThetoxicityoftheseheavymetalswereCd2+>Cu2+>Pb2+.Thesafetyconcentrations(SC)were2.30mg/LforPb2+,2.18mg/LforCu2+and2.14mg/LforCd2+,respectively.Collectively,thetoleranceofCrassostreagigastoCd2+wasrelativelylowcomparedtothetolerancetoPb2+andCu2+.
Keywords:Crassostreagigas;heavymetal;lethalconcentration;safetyconcentration
(收稿日期:2021-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