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反例教学的重要性

来源 :新时代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bu_jame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命题形式给出一个数学问题,要判断它是错误的,只要列举一个满足命题的条件,但结论不成立的例子,就足以否定这个命题,这样的例子就是通常意义下的反例。
  在初中教學中,反例的构建是教学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手段和方式,反例教学有其极其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的缜密性、提高思维的全面性、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以及思维的创新性等等。
  在这几年的数学教学中,我对反例教学的感触也非常深刻,我觉得反例教学既有其极其重要的作用,也有其在实施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环节。就其需要注意的问题和作用,笔者在此发表自己一点小小的看法。
  1.实施反例教学要注意的问题
  1.1 注意反例教学的引入。
  根据学生年龄、生理及心理特征,以及所学知识结构的不完整性,有时还不具备独立系统地推理论证的能力,思维受到一定的局限,考虑问题可能还会不够全面,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反例教学引入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1.2 注意反例教学的构建。
  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不但要适当地使用反例,更重要的是要善于引导学生构建反例,这实际上是为学生创设了一种探索情景,又由于在通常情况下,许多反例的构建不是惟一的,这就需要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深刻、透彻的理解,并调动他们全部的数学功底,充分展开想象,因此,构建反例的过程也是学生思维发挥和训练过程。
  例如在讲授《实数》一节时,我曾安排了这样一个思考题:两个无理数的和是否一定是无理数?学生们马上举出几个反例如π与-π;它们的和都等于零是有理数。这些反例的共同特征是:互为相反数的两无理数和为有理数。
  在此问题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进一步地追问:两个无理数的积是否一定是无理数?两个有理数的和或者积是否一定是有理数?一个无理数与一个有理数的和是否一定是无理数?一个无理数与一个有理数的积是否一定是无理数?
  通过对这些问题作更多更深入的一些研究,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还可以加深对有理数、无理数概念的理解,弄清有理数和无理数之间的关系。
  这一事例说明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可经常选择一些典型的数学知识或问题,通过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构建反例,引导学生敢于和善于发现问题或提出问题,爱护、支持和鼓励学生中的一切含有创造因素的思想和活动,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1.3 注意反例教学的逐层深入性。
  在教学时,反例的构建要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结构逐层深入地进行,把某些难度较大的问题分解为一些小的梯度题。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时,学生在掌握基本的几个判定定理(SSS,SAS,ASA,AAS)后,教师可让学生判断:三个角对应全等的三角形全等;有两边及其其中一边所对的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三角对应相等的三角形全等的反例比较容易列举,例如三角板中的两个三角形。但是有两边及其其中一边所对的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的反例却较难构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可以先固定某些边或者某些角对应相等以后再让学生构建反例。可以先固定∠A=∠A′,AC=A′C′,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若BC=B′C′=a,说明BC或B′C′可以通过以下作图方法来画出:以C或者C′为圆心,a为半径画弧,a只要满足一定的条件,此时所画的弧就很可能与AB或者A′B′所在的直线有两个交点,这是再构造出不全等的三角形就减少了难度。
  2.反例教学的重要作用
  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解决数学问题的思维过程应是缜密的。教师可以把以往学生易犯的错误设置成反例,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思维的缜密性。
  判断:对于任意的自然数n,n2-n+11一定是质数。
  对于反例的列举,学生最容易想到的办法的就是代入几个特殊的数值进行计算。对于这一题,假如从第一个自然数0开始代入验证,我们发现结论是正确的,以后继续代数,一直到10结论也都是正确的。学生往往还没有代到10就已认为结论是正确的了。因为对于代值验证的问题,我们通常能代入3、5个值验证都已经很不错了。这一题反例的构建需要从式子本生的角度去思考,通过对式子的观察,大部分学生不难得出n=11时,n2-n+11就已经不是质数了。
  在此,常用的构造反例的特殊值法却行不通了,因此反例构建的过程其实也是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一个过程,注重反例教学的适当的引入不但能使学生发现错误和漏洞,而且还可以修补相关知识,学会多角度考虑问题,从而提高思维的全面性。
  反例构建是猜想、试验、推理等多重并举的一项综合性、创造性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诱发学生创造力的一种很好的载体。
  判断:底面是正三角形,侧面均为等腰三角形的棱锥是正三棱锥。
  这个命题看起来,条件比较苛刻,似乎正确性不容怀疑,但是条件“侧面是等腰三角形”并不等同于条件“侧面是全等的等腰三角形”,例如底面ABC是正三角形,DA垂直于平面ABC,并且DA=AB,这样侧面△ABD,△ACD均是等腰直角三角形,△DBC是等腰三角形,符合题设诸条件,显然此棱锥不是正三棱锥。
  在上述反例的探索过程中,学生在新的问题情景中,能享受到创造的乐趣,从而能激发起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刻苦钻研数学问题的热情和毅力,培养学生思维的创新性。
  反例教学还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很好的一种教学方式。
  在学完正多边形以后,学生们都知道了正多边形的一些性质。例如:正多边形的所有的边都相等,所有的内角都相等。为了加深对这一性质的理解,教师可以从反面进行巩固。
  判断:①所有边都相等的多边形一定是正多边形;②所有角都相等的多边形一定是正多边形。
  ①和②都是错误的,例如菱形和矩形。这两个反例学生都比较容易能想到。但是,除此之外,还有没有其余的反例呢?教师还可以做进一步的提问。显然这时难度就增加了。其实,所有边都相等的多边形都是正多边形的反例有无数多个,例如我们可以先做一个正多边形(不是正三角形),利用这些正多边形具有的不稳定性,它们的内角在变化的过程中就会出现边都保持相等,但是角度却会出现不等的情形。对于所有角都相等的多边形是正多边形的反例,其实也是有无数个。
  对此正五边形下面的一条边进行某种平行移动,在移动的过程中,始终可以保持内角都是相等的,然而却会出现不是正多边形的情形。
  在这个问题中,后面的反例的列举难度显然增加了,然而学生却可以通过此题更加加深对多边形性质正反两方面的理解,另外列举反例的过程也是学生发散性思维充分发挥和展示的一个过程。
  总之,数学反例是数学课堂教学中一个调节器,在数学教学中,适时地引进一些反例或适当地引导学生构建反例,往往能使学生在认识上产生质的飞跃,帮助他们巩固和掌握定理、公式和法则,培养他们思维的缜密性、灵活性、发散性、深刻性、创新性和全面性。
其他文献
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是信息化社会性的需要,21世纪是以知识的创新和应用为重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信息化社会里,知识与资料,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以及其他途径快捷的获得,因此,陈述性知识的学习已经不再是那么重要。同时知识的全球化,使创造能力成为影响整个民族的状况的基本因素。  1.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为创造能力提供土壤  1.1 现
期刊
【摘要】兴趣是一种对智力活动有重要影响的非智力因素。兴趣可以激发情感,培养意志,兴趣可以唤起动机,改变态度。浓厚的兴趣还能激励孩子积极地探索、敏锐地观察、牢固地记忆。也能促使孩子积极地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教师语言、教具、课件、运用情境设计等几个方面来說一说:怎样让孩子有学习数学的兴趣。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习兴趣  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
期刊
课堂教学方法有许多原则,但其最重要、最基本教学手段只有一个——语言。因此,课堂讲课的艺术也是语言的艺术。象人们所熟悉的語言趣味性、形象性、过度性、情感性等都是一堂好课所必备的语言“素质”。而对于数学教学来说,由于数学内容自身的特点,如抽象多变,枯燥复杂等。其教学语言的好坏对教学效果的实际影响就更加突出。可以说研究数学教学中的语言艺术不但是一种高层次的追求,而且也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  1.趣味性语
期刊
《英语课程标准》下的英语教学强调语言的交际性,而听力理解能力是语言交际能力的首要方面。语言学家R.Lado说:“听力理解就是对交际状态中的语言信号成分的认知控制”。听力理解过程不是一种简单的语言信息解码过程(decoding process),而是一种解码与意义重构的有机结合。听力不仅是器官的活动,它还包含辨音能力等多种能力。  1.英语听力的制约因素  听力(Listening Comprehe
期刊
【摘要】小学英语作业是英语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有效的作业设计能让学生及时地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对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也有着重要的作用。新课标指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由此可见,适时、适量、适度的作
期刊
创造性思维,即多向性思维,也叫发散型思维,是指对一个问题进行多角度思考,运用联想、归纳、比较等方法,找出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是最大限度地开发人脑智力的一种思维方式。  1.运用创造性思维教学方法应遵循的原则  1.1 民主性原则。课堂要充满浓厚的民主气氛,尽量由学生来组织教学,教师在旁稍作指导、点拨。如:英语值日、英语故事会、演讲会、辩论、课本剧演出等,均可由学生来主持或组织以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期刊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和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语文课程也进行了系统的改革。新课标明确规定,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悟和真切体验,要多角度地观察生活,發现生活,力求有创意地表达,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充实表达的内容,这就要学生在平时多读多写,于读中学写,于写中领悟,于读写中培养创新能力,于积累中学会运用。  1.在教学过程中,应适当地引导学生读写结合  写感想
期刊
【摘要】为了充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教师模拟各种与教学内容产生互感的情境;倡导教师与学生积极互动,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课堂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良好的情境创设,能更好地吸引学生。使学生从学习心理上产生一种期待,期待学习活动的生动开展,期待参与到丰富、有趣的数学探究中,从而能更主动地投入到共同學习愿景中。因此,教师
期刊
【摘要】游戏不仅对体育课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在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方面也能够发挥重要作用。它既能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氛围,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又能够发挥其他教育教学方法所不能具备的独特优势,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行,激发他们的聪明才智,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  【关键词】体育,游戏,作用,过程  高中是一个人生理和心理成长的重要阶段,高中体育教学对于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和终身体育的
期刊
【摘要】中学数学是基础学科,是其他许多学科学习的基础,也是现代公民进入社会的必备基础。所以《新课程标准》将它定义为大众数学。为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大众数学,就要打破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采取现实的,形象的,生动的,直观的,可操作性的方式进行教学。即:开展多样的数学活动,让曾经被误会的数学的晦涩难懂,抽象枯燥形象发生质的变化。《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是一项人类活动,作为课程内容的数学也要作为一项人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