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探讨股骨颈骨折患者的I临床护理。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80例股骨颈骨护理,对其行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的临床护理工作。结果:经过临床治疗及护理,均临床治愈出院。结论:积极治疗原发病,控制感染,及时有效的护理,减少骨折不愈合或延迟愈合。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护理
【中图分类号】R7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0239—01
股骨颈骨折是指股骨头下端至股骨颈基底部之间的骨折,常发生于老年人,随着人的寿命延长,其发病率日渐增高。由于老年人股骨颈骨质萎缩、疏松,轻度间接外力即可导致骨折。对于老年人跌倒后,主诉髋部疼痛的,都应考虑有股骨颈骨折的可能性。偶尔也可见到年轻人或儿童发生股骨颈骨折,但多需要比较严重的暴力。股骨颈骨折可能发生在股骨头下、颈中部或基底部。对2009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8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经积极治疗,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和精心护理,效果满意。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选取2009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80例股骨颈骨折患,男43例,女37例;55—8l岁,平均60岁;保守治疗13例,手术治疗67例;外展型骨折35例,中间型
16例,内展型29例。伴高血压34例,冠血病43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病、肺气肿17例,糖尿病8例,骨质疏松60例。住院时间16—70 d,平均29 d。
2护理
2.1心理护理患者意外致伤,常常自责,顾虑手术效果,担忧骨折预后,易产生焦虑、恐惧心理。应给予耐心的开导,介绍骨折的特殊性及治疗方法,并给予悉心的照顾,以减轻或消除心理问题。主动关心,照顾他们,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理解。同情患者的感受,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多给患者鼓励、安慰,解除患者思想上的顾虑,树立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使患者安心养病,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2.2保守治疗护理必须向患者及其家属说明保持正确体位是治疗骨折的重要措施之一,以取得配合。外展型股骨颈骨折,骨折端互相嵌入,外观无畸形,卧床活动也多不感疼痛,可睡普通床,患肢做直腿皮牵引,稍外展,限制患肢不外旋。注意盖被不要压在脚上,以免导致患肢外旋。患者应仰卧,在牵引期间应鼓励患者尽早进行活动锻炼,患肢要积极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活动,牵引3—4周后,即可去掉牵引在床上自由活动患肢,练习抬腿,并继续锻炼股四头肌活动。练1周左右,如果下肢肌力好,即可用双拐下地行走,患肢不负重。一般3个月左右可去拐活动。宜高蛋白、高维生素、高钙、粗纤维及果胶成分丰富的食物。品种多样,色、香、味俱全,且易消化,以适合于老年骨折患者。不能随意增减牵引重量。若牵引量过小,不能达到复位与固定的目的;若牵引量过大,可发生移位。
2.3术后护理内固定术后回病房,成人一般不需外固定,应鼓励患者早期在床上坐起。预防切口感染,术前,严格备皮,切El皮肤有炎症,破损需治愈后再手术。术中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术后充分引流。预防血栓形式,妥善固定制动术肢。嚴密观察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和皮肤黏膜情况。经常观察术肢血液循环状况。术后第2天一般即可扶助患者坐起,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术后几天内即可坐轮椅下床活动。当伤口疼痛消失后,应开始做髋关节及膝关节的主动活动及两下肢的股四头肌锻炼。根据患者体质情况,术后3—4周可指导并帮助患者扶双拐下地,患肢不负重,护士务必在旁保护以防跌倒。至少需6个月方可完全去拐;息肢负重。肢体仍为外展中立位,不盘腿,不侧卧,仰卧时在两大腿之间置软枕或三角形厚垫。三翼钉内固定术,术后2日可坐起,2周后坐轮椅下床活动。3—4周可扶双拐下地,患肢不负重,防跌倒(开始下床活动时,须有人在旁扶持)。6个月后去拐,患肢负重。移植骨瓣和血管束术,术后4周内保持平卧位,禁止坐起,以防髋关节活动度过大,造成移植的骨瓣和血管束脱落。4—6周后,帮助患者坐起并扶拐下床做不负重活动。3个月后复查x线片,酌情由轻到重负重行走。人工股骨头、髋关节置换术后,向患者说明正确的卧姿与搬运是减少潜在并发症.脱位的重要措施,帮助其提高认识,并予以详细的指导。以避免置换的关节外旋和内收而致脱位。一旦发生脱位,立即制动,以减轻疼痛和防止发生血管、神经损伤;然后进行牵引、手法复位乃至再次手术。
2.4并发症的预防护理股骨颈骨折患者,由于长期卧床及牵引常见的并发症有皮肤水疱、溃疡、压疮、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便秘、血栓性静脉炎等,所以要积极预防和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3讨论
由于临床治疗较长时间,应保持愉快心境,积极配合治疗,促进康复。饮食清淡食用易消化食物,患肢注意保暖,防止寒湿。应尽早做下肢肌力练习,如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距小腿关节屈伸运动及健侧肢体的功能练习,可做改善局部血流循环、利于骨折愈合的其他物理治疗。但不宜过度负重、久站、久行运动。定期去医院复查,防止病情发生恶化。
参考文献:
[1] 李梦樱.外科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409.
[2] 杜克.骨科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254.
[3] 顾沛.外科护理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护理
【中图分类号】R7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0239—01
股骨颈骨折是指股骨头下端至股骨颈基底部之间的骨折,常发生于老年人,随着人的寿命延长,其发病率日渐增高。由于老年人股骨颈骨质萎缩、疏松,轻度间接外力即可导致骨折。对于老年人跌倒后,主诉髋部疼痛的,都应考虑有股骨颈骨折的可能性。偶尔也可见到年轻人或儿童发生股骨颈骨折,但多需要比较严重的暴力。股骨颈骨折可能发生在股骨头下、颈中部或基底部。对2009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8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经积极治疗,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和精心护理,效果满意。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选取2009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80例股骨颈骨折患,男43例,女37例;55—8l岁,平均60岁;保守治疗13例,手术治疗67例;外展型骨折35例,中间型
16例,内展型29例。伴高血压34例,冠血病43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病、肺气肿17例,糖尿病8例,骨质疏松60例。住院时间16—70 d,平均29 d。
2护理
2.1心理护理患者意外致伤,常常自责,顾虑手术效果,担忧骨折预后,易产生焦虑、恐惧心理。应给予耐心的开导,介绍骨折的特殊性及治疗方法,并给予悉心的照顾,以减轻或消除心理问题。主动关心,照顾他们,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理解。同情患者的感受,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多给患者鼓励、安慰,解除患者思想上的顾虑,树立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使患者安心养病,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2.2保守治疗护理必须向患者及其家属说明保持正确体位是治疗骨折的重要措施之一,以取得配合。外展型股骨颈骨折,骨折端互相嵌入,外观无畸形,卧床活动也多不感疼痛,可睡普通床,患肢做直腿皮牵引,稍外展,限制患肢不外旋。注意盖被不要压在脚上,以免导致患肢外旋。患者应仰卧,在牵引期间应鼓励患者尽早进行活动锻炼,患肢要积极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活动,牵引3—4周后,即可去掉牵引在床上自由活动患肢,练习抬腿,并继续锻炼股四头肌活动。练1周左右,如果下肢肌力好,即可用双拐下地行走,患肢不负重。一般3个月左右可去拐活动。宜高蛋白、高维生素、高钙、粗纤维及果胶成分丰富的食物。品种多样,色、香、味俱全,且易消化,以适合于老年骨折患者。不能随意增减牵引重量。若牵引量过小,不能达到复位与固定的目的;若牵引量过大,可发生移位。
2.3术后护理内固定术后回病房,成人一般不需外固定,应鼓励患者早期在床上坐起。预防切口感染,术前,严格备皮,切El皮肤有炎症,破损需治愈后再手术。术中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术后充分引流。预防血栓形式,妥善固定制动术肢。嚴密观察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和皮肤黏膜情况。经常观察术肢血液循环状况。术后第2天一般即可扶助患者坐起,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术后几天内即可坐轮椅下床活动。当伤口疼痛消失后,应开始做髋关节及膝关节的主动活动及两下肢的股四头肌锻炼。根据患者体质情况,术后3—4周可指导并帮助患者扶双拐下地,患肢不负重,护士务必在旁保护以防跌倒。至少需6个月方可完全去拐;息肢负重。肢体仍为外展中立位,不盘腿,不侧卧,仰卧时在两大腿之间置软枕或三角形厚垫。三翼钉内固定术,术后2日可坐起,2周后坐轮椅下床活动。3—4周可扶双拐下地,患肢不负重,防跌倒(开始下床活动时,须有人在旁扶持)。6个月后去拐,患肢负重。移植骨瓣和血管束术,术后4周内保持平卧位,禁止坐起,以防髋关节活动度过大,造成移植的骨瓣和血管束脱落。4—6周后,帮助患者坐起并扶拐下床做不负重活动。3个月后复查x线片,酌情由轻到重负重行走。人工股骨头、髋关节置换术后,向患者说明正确的卧姿与搬运是减少潜在并发症.脱位的重要措施,帮助其提高认识,并予以详细的指导。以避免置换的关节外旋和内收而致脱位。一旦发生脱位,立即制动,以减轻疼痛和防止发生血管、神经损伤;然后进行牵引、手法复位乃至再次手术。
2.4并发症的预防护理股骨颈骨折患者,由于长期卧床及牵引常见的并发症有皮肤水疱、溃疡、压疮、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便秘、血栓性静脉炎等,所以要积极预防和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3讨论
由于临床治疗较长时间,应保持愉快心境,积极配合治疗,促进康复。饮食清淡食用易消化食物,患肢注意保暖,防止寒湿。应尽早做下肢肌力练习,如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距小腿关节屈伸运动及健侧肢体的功能练习,可做改善局部血流循环、利于骨折愈合的其他物理治疗。但不宜过度负重、久站、久行运动。定期去医院复查,防止病情发生恶化。
参考文献:
[1] 李梦樱.外科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409.
[2] 杜克.骨科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254.
[3] 顾沛.外科护理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