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回延安》是中国当代著名诗人贺敬之的代表作之一,它抒发了诗人1956年重回阔别十余年的延安时的激动与喜悦之情,赞颂了延安在中国革命史上的贡献和新中国成立后的变化。
1956年3月,32岁的贺敬之赴延安参加团中央组织的西北五省(区)青年造林大会,这是他在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回延安。当飞机进入了无边的黄土高原,望见窗外奔腾的滔滔延河时,贺敬之的心紧张得缩成了一团。近乡情更怯,他曾在延安生活了整整6年,是延安黄澄澄的小米把他养大。
1938年,14岁的贺敬之离开硝烟炮火中的家乡台儿庄,踏上追寻革命与真理的道路,他追寻已内迁的学校,辗转了大半个中国。在“保卫大武汉”失败后,学校又迁往四川。学生们跟随学校一路走,一路寻找着救国之道,目睹了日寇的残暴与国民党军队的无能。贺敬之与另外三位同学毅然踏上了北上延安的道路。他们走了一个多月,沿着川陕公路,穿过偏僻的小道,一路遇到不少艰难险阻,最后到达西安八路军办事处驻地七贤庄,后来贺敬之在一首诗中写道:“死生一决投八路,阴阳两分七贤庄。”
1940年,贺敬之终于到达延安。在延安,贺敬之进入鲁迅艺术学院学习,1941年入党。1945年,21岁的贺敬之参与创作了新歌剧《白毛女》,是剧本的主要执笔者。此外,贺敬之还创作了《南泥湾》等至今传唱的歌曲的歌词,迎来了他创作生涯的第一个辉煌时期。可以说,在延安受到的革命与文学的教育奠定了贺敬之一生的底色,也让他对延安产生了如同再生父母般的深厚感情。
抗日战争胜利后,1945年底,国民党军队在胡宗南的指挥下进攻延安,按照党中央的部署,贺敬之随同组织从此离开了延安。
10年之后,中国革命已经取得了胜利,社会主义建设高潮正在到来,贺敬之重回其革命与文学生涯的起点延安。从五里铺到南关的河滩上,热闹的锣鼓唢呐声响了起来,头扎雪白的羊肚子手巾、腰系紫红色腰带的男女老少,扭起了陕北大秧歌。贺敬之欣喜地发现,延安已旧貌换新颜:杜甫川上,架起了宽大的钢筋水泥大桥;南关大街两侧是一排排的百貨店、新华书店、饭馆、人民医院……新旧社会的强烈对比冲击着贺敬之的心灵,最终凝结为这首脍炙人口的诗歌《回延安》。
关于《回延安》的发表,还有一则小插曲。郭强当时是西北人民广播电台的记者,被安排与贺敬之住在一个宿舍。几天后,两个人比较熟悉些了,郭强便向他索稿,贺敬之欣然应诺。
大会闭幕后,郭强回到西安。但谁能料到,他的播出计划竟然没有获得主编的批准。西安《工人文艺》编辑杨小一同志看了《回延安》诗稿,大加赞赏,连声称好,他说:“让我们《工人文艺》发表!”隔了几天,他悻悻然地对郭强说:“我们的头头,也是有眼无珠,我和你一样,做不了主,送《延河》吧!余念是诗人,他们识货!”余念即诗人玉杲,当时是《延河》的副主编,经郭强打电话联系,他让立即把稿子送去,接着编辑部来电话表示:“好!他们不发我们发!”
就这样,《回延安》在被一家电台和一份刊物拒绝后,终于在《延河》杂志上发表了。
(选自《文摘报》2019年6月8日,有删改)
1956年3月,32岁的贺敬之赴延安参加团中央组织的西北五省(区)青年造林大会,这是他在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回延安。当飞机进入了无边的黄土高原,望见窗外奔腾的滔滔延河时,贺敬之的心紧张得缩成了一团。近乡情更怯,他曾在延安生活了整整6年,是延安黄澄澄的小米把他养大。
1938年,14岁的贺敬之离开硝烟炮火中的家乡台儿庄,踏上追寻革命与真理的道路,他追寻已内迁的学校,辗转了大半个中国。在“保卫大武汉”失败后,学校又迁往四川。学生们跟随学校一路走,一路寻找着救国之道,目睹了日寇的残暴与国民党军队的无能。贺敬之与另外三位同学毅然踏上了北上延安的道路。他们走了一个多月,沿着川陕公路,穿过偏僻的小道,一路遇到不少艰难险阻,最后到达西安八路军办事处驻地七贤庄,后来贺敬之在一首诗中写道:“死生一决投八路,阴阳两分七贤庄。”
1940年,贺敬之终于到达延安。在延安,贺敬之进入鲁迅艺术学院学习,1941年入党。1945年,21岁的贺敬之参与创作了新歌剧《白毛女》,是剧本的主要执笔者。此外,贺敬之还创作了《南泥湾》等至今传唱的歌曲的歌词,迎来了他创作生涯的第一个辉煌时期。可以说,在延安受到的革命与文学的教育奠定了贺敬之一生的底色,也让他对延安产生了如同再生父母般的深厚感情。
抗日战争胜利后,1945年底,国民党军队在胡宗南的指挥下进攻延安,按照党中央的部署,贺敬之随同组织从此离开了延安。
10年之后,中国革命已经取得了胜利,社会主义建设高潮正在到来,贺敬之重回其革命与文学生涯的起点延安。从五里铺到南关的河滩上,热闹的锣鼓唢呐声响了起来,头扎雪白的羊肚子手巾、腰系紫红色腰带的男女老少,扭起了陕北大秧歌。贺敬之欣喜地发现,延安已旧貌换新颜:杜甫川上,架起了宽大的钢筋水泥大桥;南关大街两侧是一排排的百貨店、新华书店、饭馆、人民医院……新旧社会的强烈对比冲击着贺敬之的心灵,最终凝结为这首脍炙人口的诗歌《回延安》。
关于《回延安》的发表,还有一则小插曲。郭强当时是西北人民广播电台的记者,被安排与贺敬之住在一个宿舍。几天后,两个人比较熟悉些了,郭强便向他索稿,贺敬之欣然应诺。
大会闭幕后,郭强回到西安。但谁能料到,他的播出计划竟然没有获得主编的批准。西安《工人文艺》编辑杨小一同志看了《回延安》诗稿,大加赞赏,连声称好,他说:“让我们《工人文艺》发表!”隔了几天,他悻悻然地对郭强说:“我们的头头,也是有眼无珠,我和你一样,做不了主,送《延河》吧!余念是诗人,他们识货!”余念即诗人玉杲,当时是《延河》的副主编,经郭强打电话联系,他让立即把稿子送去,接着编辑部来电话表示:“好!他们不发我们发!”
就这样,《回延安》在被一家电台和一份刊物拒绝后,终于在《延河》杂志上发表了。
(选自《文摘报》2019年6月8日,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