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和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中国制造2025”应运而生。本文概括了“中国制造2025”与职业教育的关系,重点阐述了基于“中国制造2025”战略背景下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策略,主要有:突出实践,加大校企合作力度;注重质量,打造大国工匠精神;优化结构,做好高职教育的供给侧改革;关注未来,融入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
关键词:“中国制造2025”;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
一、“中国制造2025”的背景及内涵
2015年我国正式发布《中国制造2025》,部署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其中明确提出,坚持“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的基本方针,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整体推进、重点突破,自主发展、开放合作”的基本原则,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当前,全球制造业发展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中国必须紧紧抓住当前的战略机遇,突出创新驱动,优化政策环境,发挥制度优势,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
二、“中国制造2025”与职业教育的关系
(一)“中国制造2025”是方向,是策略,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风向标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历史证明,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就没有国家和民族的强盛。“中国制造2025”是在新的国内外环境下,我国政府立足于国际产业变革大势,做出的全面提升中国制造业发展质量和水平的重大战略部署,其根本目标在于改变现有局面,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業。
(二)职业教育是基础,是支撑,为“中国制造2025”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2016年2月,教育部长袁贵仁在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所做的报告中提出,我国中职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连续9年超过95%,高职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连续3年超过90%。从就业率来看,职校生已经成为比普通高校毕业生更加抢手的热门人才。职业教育的发展,体现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高质量的职业教育,关乎国计民生。
三、“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策略分析
“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行动纲领,基本方针是: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实现三步走战略,人才是关键。“中国制造2025”不仅需要人才数量的增加,更需要人才质量的提升,制造业人才的质量取决于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一)突出实践,加大校企合作力度
当前,高等职业教育的传统模式大多数是重理论轻实践,培养的人才很难适应当前社会的高速发展,一方面,企业迫切需要大量的高技能人才,呈现出企业的用工需求急剧增加;另一方面,高等职业院校由于陈旧落后的人才培养模式导致不能提供达到企业要求的高技能人才,呈现出人才供给总量有余而精英不足,导致制造业的人才供求结构出现根本性的矛盾。
为了解决这一矛盾,高等职业院校通过对传统教育的反思,对新教育模式的不断摸索,以学生为中心,因材施教,采用“技能+学历”的教育方法,采用“七分实践,三分理论”的教育模式。校企合作模式,正是高等职业院校与企业进行有效对接、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根本途径,也是高职院校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国制造2025”对制造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在开展校企合作模式时,首先要适应社会与市场需要。以市场为导向,通过企业定期反馈,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注重学生实践技能,培养出企业和社会需要的人才。其次,校企合作是一种“双赢”模式。企业可为学校提供技术设备、资金支持,学校可为企业提供师资力量、教学条件,双方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高职院校可学习借鉴西方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结合专业实际情况,进行因材施教,并积极结合企业实践,实现高职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之间的无缝对接。
(二)注重质量,打造大国工匠精神
“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政府提出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迈进的战略纲领,该纲领提出,要坚持把质量作为建设强国的生命线。中国制造业的发展不能仅仅停留在追求数量的表层,还应在质量上做文章,追求卓越品质,打造世界精品,树立品牌形象,提高核心竞争力。质量的保证源于精湛的技术和高尚的职业修养。
高职院校承担着为制造业输送高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任,因此,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学生技术技能的提高,更要培养学生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匠心精神。德国工匠向来以严谨苛刻出名,德国产品质量的源头在于对细节的把握和精益求精的态度,这才成就了“德国制造”成为质量和信誉的代名词。而日本的精益生产则体现了对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精细化管理。高职院校可充分借鉴发达国家制造业的成功经验,将产品质量拓展引申为教育质量,将质量一词的内涵由制造业成功复制到高等职业教育领域,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创新,为实现“中国制造2025”战略打造一批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大国工匠”。
(三)优化结构,做好高职教育的供给侧改革
姜大源教授关于“教育供给侧”提出,“双创教育”将引发对“教育侧结构性”改革的新思考。“双创教育”是通识教育的升级版,是新经济时代的通识教育。要以此为契机,通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教育,来提高我们所“供给”人才的质量,来提高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职业教育的效果和效率,实现职业教育,以致整个教育的“精准供给”。
作为重要的人才培养机构的高职院校,也要开始着手“教育供给侧”改革。
1.培养创新能力,在当代社会,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知识经济的迅速发展,迫切需要高素质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才,为此,高职院校应重视发掘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动手的能力,举一反三的能力,学以致用的能力,以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为“中国制造2025”输入符合当代社会发展需要的高技能人才。 2.调整专业设置,高职院校要大力推进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在促进高等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上,尽快调整专业的设置和管理,促进专业建设升级。
3.优化专业结构。我国高职教育有两个突出问题:一是部分院校热衷于扩大专业规模,追求专业数量的大而全,导致资源严重不足,人才培养成效低,出现“结构性浪费”;二是专业设置滞后于经济发展需求,不能及时适应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从而出现“结构性缺失”。优化专业结构,就是要适应产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根据产业结构的调整变化,优化专业布局,优化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促进人才供给链与经济产业链的无缝对接。
(四)关注未来,融入可持續发展的教育理念
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职业教育必须以就业为导向,职业院校办学必须以学生为本,学生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才是职业院校办学的出发点。
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普遍存在着高就业数量、低就业质量的现象,表现为学生适应能力差,因此,提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首先,高职院校应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不能仅仅停留在对学生知识的传授与技能的培养层面,而应该更加注重对人文素养、职业道德的提升,因为这是贯穿职业生涯的终身能力,也是胜任特征模型的深层次内容,也是最重要最具有价值的内容。建议加大相关课程的比例,让学生更多地学会做事、做人,提高终身能力,保证高质量地就业。其次,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加大选修课的力度,或者开展专业辅修,以我校为例,为拓宽学生就业面,促进学生灵活就业,开展专业辅修,让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专业课程,利用周末时间完成辅修专业的学习,帮助学生拓展思维与眼界,积累更多的知识储备,为今后就业增加砝码。最后,鼓励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为适应社会发展和实现个体发展需要,必须贯穿于一生,持续不断地学习,即“活到老学到老”。高职院校要给学生灌输终身学习的思想,使学生学会学习,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受益终身。
在“中国制造2025”战略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应顺势而为,对接市场,致力于高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突出实践、注重质量、优化结构、关注未来,为中国制造业强国的美好蓝图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鹏,庞学光.《中国制造2025》与现代职业教育转型发展[J].教育发展研究,2015(17).
[2]刘晓玲,庄西真.高技能人才培养:“中国制造2025”与职业教育的最佳结合点[J].教职教论坛,2016(1).
[3]何鼎鼎.让职业教育铸造更多“大国工匠”[EB/OL].
http://opinion.people.com.cn/n1/2016/0229/c1003-28156433.html
关键词:“中国制造2025”;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
一、“中国制造2025”的背景及内涵
2015年我国正式发布《中国制造2025》,部署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其中明确提出,坚持“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的基本方针,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整体推进、重点突破,自主发展、开放合作”的基本原则,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当前,全球制造业发展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中国必须紧紧抓住当前的战略机遇,突出创新驱动,优化政策环境,发挥制度优势,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
二、“中国制造2025”与职业教育的关系
(一)“中国制造2025”是方向,是策略,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风向标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历史证明,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就没有国家和民族的强盛。“中国制造2025”是在新的国内外环境下,我国政府立足于国际产业变革大势,做出的全面提升中国制造业发展质量和水平的重大战略部署,其根本目标在于改变现有局面,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業。
(二)职业教育是基础,是支撑,为“中国制造2025”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2016年2月,教育部长袁贵仁在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所做的报告中提出,我国中职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连续9年超过95%,高职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连续3年超过90%。从就业率来看,职校生已经成为比普通高校毕业生更加抢手的热门人才。职业教育的发展,体现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高质量的职业教育,关乎国计民生。
三、“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策略分析
“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行动纲领,基本方针是: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实现三步走战略,人才是关键。“中国制造2025”不仅需要人才数量的增加,更需要人才质量的提升,制造业人才的质量取决于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一)突出实践,加大校企合作力度
当前,高等职业教育的传统模式大多数是重理论轻实践,培养的人才很难适应当前社会的高速发展,一方面,企业迫切需要大量的高技能人才,呈现出企业的用工需求急剧增加;另一方面,高等职业院校由于陈旧落后的人才培养模式导致不能提供达到企业要求的高技能人才,呈现出人才供给总量有余而精英不足,导致制造业的人才供求结构出现根本性的矛盾。
为了解决这一矛盾,高等职业院校通过对传统教育的反思,对新教育模式的不断摸索,以学生为中心,因材施教,采用“技能+学历”的教育方法,采用“七分实践,三分理论”的教育模式。校企合作模式,正是高等职业院校与企业进行有效对接、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根本途径,也是高职院校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国制造2025”对制造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在开展校企合作模式时,首先要适应社会与市场需要。以市场为导向,通过企业定期反馈,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注重学生实践技能,培养出企业和社会需要的人才。其次,校企合作是一种“双赢”模式。企业可为学校提供技术设备、资金支持,学校可为企业提供师资力量、教学条件,双方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高职院校可学习借鉴西方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结合专业实际情况,进行因材施教,并积极结合企业实践,实现高职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之间的无缝对接。
(二)注重质量,打造大国工匠精神
“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政府提出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迈进的战略纲领,该纲领提出,要坚持把质量作为建设强国的生命线。中国制造业的发展不能仅仅停留在追求数量的表层,还应在质量上做文章,追求卓越品质,打造世界精品,树立品牌形象,提高核心竞争力。质量的保证源于精湛的技术和高尚的职业修养。
高职院校承担着为制造业输送高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任,因此,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学生技术技能的提高,更要培养学生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匠心精神。德国工匠向来以严谨苛刻出名,德国产品质量的源头在于对细节的把握和精益求精的态度,这才成就了“德国制造”成为质量和信誉的代名词。而日本的精益生产则体现了对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精细化管理。高职院校可充分借鉴发达国家制造业的成功经验,将产品质量拓展引申为教育质量,将质量一词的内涵由制造业成功复制到高等职业教育领域,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创新,为实现“中国制造2025”战略打造一批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大国工匠”。
(三)优化结构,做好高职教育的供给侧改革
姜大源教授关于“教育供给侧”提出,“双创教育”将引发对“教育侧结构性”改革的新思考。“双创教育”是通识教育的升级版,是新经济时代的通识教育。要以此为契机,通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教育,来提高我们所“供给”人才的质量,来提高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职业教育的效果和效率,实现职业教育,以致整个教育的“精准供给”。
作为重要的人才培养机构的高职院校,也要开始着手“教育供给侧”改革。
1.培养创新能力,在当代社会,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知识经济的迅速发展,迫切需要高素质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才,为此,高职院校应重视发掘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动手的能力,举一反三的能力,学以致用的能力,以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为“中国制造2025”输入符合当代社会发展需要的高技能人才。 2.调整专业设置,高职院校要大力推进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在促进高等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上,尽快调整专业的设置和管理,促进专业建设升级。
3.优化专业结构。我国高职教育有两个突出问题:一是部分院校热衷于扩大专业规模,追求专业数量的大而全,导致资源严重不足,人才培养成效低,出现“结构性浪费”;二是专业设置滞后于经济发展需求,不能及时适应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从而出现“结构性缺失”。优化专业结构,就是要适应产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根据产业结构的调整变化,优化专业布局,优化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促进人才供给链与经济产业链的无缝对接。
(四)关注未来,融入可持續发展的教育理念
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职业教育必须以就业为导向,职业院校办学必须以学生为本,学生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才是职业院校办学的出发点。
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普遍存在着高就业数量、低就业质量的现象,表现为学生适应能力差,因此,提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首先,高职院校应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不能仅仅停留在对学生知识的传授与技能的培养层面,而应该更加注重对人文素养、职业道德的提升,因为这是贯穿职业生涯的终身能力,也是胜任特征模型的深层次内容,也是最重要最具有价值的内容。建议加大相关课程的比例,让学生更多地学会做事、做人,提高终身能力,保证高质量地就业。其次,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加大选修课的力度,或者开展专业辅修,以我校为例,为拓宽学生就业面,促进学生灵活就业,开展专业辅修,让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专业课程,利用周末时间完成辅修专业的学习,帮助学生拓展思维与眼界,积累更多的知识储备,为今后就业增加砝码。最后,鼓励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为适应社会发展和实现个体发展需要,必须贯穿于一生,持续不断地学习,即“活到老学到老”。高职院校要给学生灌输终身学习的思想,使学生学会学习,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受益终身。
在“中国制造2025”战略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应顺势而为,对接市场,致力于高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突出实践、注重质量、优化结构、关注未来,为中国制造业强国的美好蓝图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鹏,庞学光.《中国制造2025》与现代职业教育转型发展[J].教育发展研究,2015(17).
[2]刘晓玲,庄西真.高技能人才培养:“中国制造2025”与职业教育的最佳结合点[J].教职教论坛,2016(1).
[3]何鼎鼎.让职业教育铸造更多“大国工匠”[EB/OL].
http://opinion.people.com.cn/n1/2016/0229/c1003-281564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