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借助信息技术,做好课前准备
(一)是学生准备学习素材的好途径
面向二十一世纪的基础教育应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把学生培养成能充分适应二十一世纪的专门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者。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扩展了信息传递的途径,丰富了信息资源的门类,提高了信息处理的手段,加快了信息传递的速度,同时增强了人们的信息意识,这使信息技术不仅可以成为教师的教学工具,而且可以成为学生学习的工具、成为学生获取学习资源的工具。利用各个网站,可以获得网络环境下珍贵的数字化的学习资源,利用本地区和学校的教育资源库,学生可以从中查找所需的学习素材。
例如,教学《百分数的认识》时,课前我们安排学生自己通过各种途径(包括上网),搜集有关数据,课上学生代表汇报。他们带来的材料:有圆周率的来历,有的是我市今年经济增长率,有的是国家就业人口增长率,有的是今年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的收视率……通过生动的、富有教育意义的有说服力的数据、统计材料,学生不仅轻松的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而且成功地接受了一次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思想教育。
(二)是教师的课前备课的好参考
备课是教师在上课前的教学准备。我们在备每一节课的教材时,必须确定教学目标,知道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采用什么教学方法,这时我们就需要去广泛阅读有关的资料。现代计算机和网络的资源共享和信息搜集处理功能,使教师在备课时,除了借助教材和教参外,还可以通过网络资源撷取更多的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信息和资料,开阔教师的眼界,拓展教师上课的思路,丰富课堂教学资源。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结合自身教学的实际情况,通过自己对信息的整合,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设计的质量和艺术。
二、借助信息技术,在课中激趣、解难、启发思维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这就构成了小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与数学的抽象性之间的矛盾。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能够成功地实现由具体形象向抽象思维的过渡。
例如,在教学《相遇问题》中,用速度和乘以两物体共同行的时间,求路程和比较抽象,学生难于接受,于是用多媒体课件显示两人从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经过4分钟相遇的画面;然后用线段图表示两人走的路程和;接着闪现两人每分钟走的路程,并把它们合并成一条小线段,即速度和。走了4分钟,有4个这样的小线段,它们的总长度也是两人所走路程的和。教师无需更多的语言,只要借助计算机所显示的图像,便无声地传递了教学信息,将不易表述的内容清晰、形象、生动地展示于学生面前。而这种传递又是那么有吸引力、有启发性,使学生丝毫感觉不到由于思维产生障碍可能带给他们的心理压力,反而却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和学习的快乐。
又如,在教学《长方体的认识》一课时,在讲解面、棱的特征和关系时,用传统手段,包括直观操作、投影演示等都很难把要害讲清楚。而通过多媒体计算机可以方便地演示:将两个对面平移重叠,将一组内的四条棱重叠。在动态的演示过程中,学生的感知形象、具体、直观,在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学生兴趣盎然,思维活跃,在获得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很容易地归纳出“长方体6个面中,对面形状相同,大小相等。12条棱可分为3组,每组的4条棱长度相等。”
这样的教学,突破了时间和空间对人与人交流造成的障碍,激发学生的兴趣,启发他们的思维,提高了学生的辨识能力和学习主动性,把一些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具体形象。
三、借助信息技术,为课后延伸提供好渠道
学习不是老师向学生传递知识、信息,学习者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学习者自己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每个学习者都是在其现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对新信息主动进行选择和加工,从而建构起自己的理解。
在课后,我们可以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生活实际,运用计算机和多媒体工具将学习内容以多媒体、超文本、动画等形式和友好互动的界面,以网络为载体,为学生提供数字化资源,为学生的后续学习提供渠道。例如,网络课堂就是学生继续学习数学的一个很好的渠道。
数学作业是学生学习数学,发展思维的一项经常性的实践活动,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也是师生信息交流的一个窗口。传统的作业形式只注重于学生的写、算,比较单调、乏味,学生的兴趣不高,学生只忙于应付老师。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师要在作业布置上下功夫,力避重复、单一的练习作业,精心设计与安排训练内容。作业形式不应拘泥于传统的书面形式,可以是口头的、操作性的,也可以是作品的展示。
如利用网络去查询一些数学小常识在课上汇报;学了几何形体后,布置学生利用计算机画一画有关的几何形体,加深认识;如学生学了统计图表后,可以布置学生利用Excel设计一个统计图表。教师还可以利用个人教学网站,给一些学有余力的学生布置网络作业。
总之, 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优势,不仅是教学形式的拓展、教学内容的延伸,同时也是对教师教学实践活动的推动和促进;更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和效率的一种有效途径。多媒体信息技术教学,正以它独特的魅力让原本枯燥乏味的数学课堂变得灵动起来,我相信,只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适时地、恰当地运用好多媒体教学手段,不仅可以减轻学生学习的负担,帮助学生进行理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而且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多种能力,从而更加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是学生准备学习素材的好途径
面向二十一世纪的基础教育应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把学生培养成能充分适应二十一世纪的专门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者。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扩展了信息传递的途径,丰富了信息资源的门类,提高了信息处理的手段,加快了信息传递的速度,同时增强了人们的信息意识,这使信息技术不仅可以成为教师的教学工具,而且可以成为学生学习的工具、成为学生获取学习资源的工具。利用各个网站,可以获得网络环境下珍贵的数字化的学习资源,利用本地区和学校的教育资源库,学生可以从中查找所需的学习素材。
例如,教学《百分数的认识》时,课前我们安排学生自己通过各种途径(包括上网),搜集有关数据,课上学生代表汇报。他们带来的材料:有圆周率的来历,有的是我市今年经济增长率,有的是国家就业人口增长率,有的是今年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的收视率……通过生动的、富有教育意义的有说服力的数据、统计材料,学生不仅轻松的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而且成功地接受了一次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思想教育。
(二)是教师的课前备课的好参考
备课是教师在上课前的教学准备。我们在备每一节课的教材时,必须确定教学目标,知道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采用什么教学方法,这时我们就需要去广泛阅读有关的资料。现代计算机和网络的资源共享和信息搜集处理功能,使教师在备课时,除了借助教材和教参外,还可以通过网络资源撷取更多的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信息和资料,开阔教师的眼界,拓展教师上课的思路,丰富课堂教学资源。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结合自身教学的实际情况,通过自己对信息的整合,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设计的质量和艺术。
二、借助信息技术,在课中激趣、解难、启发思维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这就构成了小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与数学的抽象性之间的矛盾。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能够成功地实现由具体形象向抽象思维的过渡。
例如,在教学《相遇问题》中,用速度和乘以两物体共同行的时间,求路程和比较抽象,学生难于接受,于是用多媒体课件显示两人从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经过4分钟相遇的画面;然后用线段图表示两人走的路程和;接着闪现两人每分钟走的路程,并把它们合并成一条小线段,即速度和。走了4分钟,有4个这样的小线段,它们的总长度也是两人所走路程的和。教师无需更多的语言,只要借助计算机所显示的图像,便无声地传递了教学信息,将不易表述的内容清晰、形象、生动地展示于学生面前。而这种传递又是那么有吸引力、有启发性,使学生丝毫感觉不到由于思维产生障碍可能带给他们的心理压力,反而却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和学习的快乐。
又如,在教学《长方体的认识》一课时,在讲解面、棱的特征和关系时,用传统手段,包括直观操作、投影演示等都很难把要害讲清楚。而通过多媒体计算机可以方便地演示:将两个对面平移重叠,将一组内的四条棱重叠。在动态的演示过程中,学生的感知形象、具体、直观,在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学生兴趣盎然,思维活跃,在获得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很容易地归纳出“长方体6个面中,对面形状相同,大小相等。12条棱可分为3组,每组的4条棱长度相等。”
这样的教学,突破了时间和空间对人与人交流造成的障碍,激发学生的兴趣,启发他们的思维,提高了学生的辨识能力和学习主动性,把一些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具体形象。
三、借助信息技术,为课后延伸提供好渠道
学习不是老师向学生传递知识、信息,学习者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学习者自己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每个学习者都是在其现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对新信息主动进行选择和加工,从而建构起自己的理解。
在课后,我们可以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生活实际,运用计算机和多媒体工具将学习内容以多媒体、超文本、动画等形式和友好互动的界面,以网络为载体,为学生提供数字化资源,为学生的后续学习提供渠道。例如,网络课堂就是学生继续学习数学的一个很好的渠道。
数学作业是学生学习数学,发展思维的一项经常性的实践活动,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也是师生信息交流的一个窗口。传统的作业形式只注重于学生的写、算,比较单调、乏味,学生的兴趣不高,学生只忙于应付老师。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师要在作业布置上下功夫,力避重复、单一的练习作业,精心设计与安排训练内容。作业形式不应拘泥于传统的书面形式,可以是口头的、操作性的,也可以是作品的展示。
如利用网络去查询一些数学小常识在课上汇报;学了几何形体后,布置学生利用计算机画一画有关的几何形体,加深认识;如学生学了统计图表后,可以布置学生利用Excel设计一个统计图表。教师还可以利用个人教学网站,给一些学有余力的学生布置网络作业。
总之, 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优势,不仅是教学形式的拓展、教学内容的延伸,同时也是对教师教学实践活动的推动和促进;更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和效率的一种有效途径。多媒体信息技术教学,正以它独特的魅力让原本枯燥乏味的数学课堂变得灵动起来,我相信,只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适时地、恰当地运用好多媒体教学手段,不仅可以减轻学生学习的负担,帮助学生进行理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而且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多种能力,从而更加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