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教《伊索寓言》,步步踩实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nkaizhizh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成为谎言的代名词。生活中,你看到过类似寓言中的狐狸、牧童或蝉的人吗?联系生活讲一讲。
  【点评】此设计的目的有二:1. 学习本课易读错、易写错的生字词。2. 由扶到放,指导学生抓住神态、动作、语言来学习三则寓言,感悟人物形象,体会人物心理,联系生活实际深入理解寓意。此设计关注了课文的整体,字词教学方面比较扎实,抓住了重难点,注意了学习方法的迁移运用,关注了文本学习与生活的联系。缺陷在于:一节课学习三则寓言,课堂容量太大了,有些语文能力的训练不能充分展开和落实。比如:读一读、讲一讲喜欢的寓言故事,用自己的话写一写你理解到的道理。教学只停留于对寓言中人物形象的理解和品味,缺少言语表达能力的训练和提升。学生联系生活来理解文中的寓意时,感觉讲起来比较困难:一是学生能想到的事例较少,二是要将事例清楚完整地表述出来有难度。
  [三次设计]
  1. 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注意区分“馋”和“酸”字的读音,“谎”和“慌”字的字形,写准“贯”和“戒”字的笔顺。
  2. 了解三则寓言,初步理解寓意,练习概括,把握伊索寓言的结构特点:小故事+大道理。
  3. 重点学习《狐狸和葡萄》这一则寓言,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体会狐狸的心理,练习讲好这个故事,感悟其中的道理,练习写寓意。
  [主要环节]
  一、 复习导入,简介伊索。(同设计一、二)
  二、 初读检查,练习概括。
  1. 自由读课文,想想这三则寓言在结构上有什么相同的特点?
  2. 检查生字、新词情况。(同设计二)
  3. 三则寓言在结构上的共同点:故事+寓意。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三则寓言故事,读一读三则寓言的寓意,体会它们的“点睛”效果。
  4. 讨论分析:伊索是怎么把短小的故事写得这么生动有趣,让人印象深刻,还读懂了其中的道理。
  三、 细读《狐狸和葡萄》。
  1. 体会“酸葡萄”心理。
  (1) 读课文第1~2自然段。想一想:作者哪些地方写得特别生动?圈画出具体的词语。
  (2) 扣住“馋得直流口水”“想尽了各种办法”“边走边回过头来说”“这些葡萄肯定是酸的”等关键词句,运用表演朗读、想象表达、联系上下文等,理解狐狸的“酸葡萄心理”。
  (3) 小结:作者把这只狐狸的神态、动作、语言写得这么生动有趣,让我们一眼就看透了他的心思。一想到它,我们就会想到一句俗语——“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是酸的”,简称“酸葡萄心理”。我们再一起来读好这个故事。
  2. 画龙点睛写一写。
  (1) 这个故事虽然写的是动物,却告诉了我们做人的道理。这个道理非常深刻,它告诉我们什么呢?你能不能像课文这样,用自己的话画龙点睛地写一写?(如:当我们办不成事时,不要找借口,不要自欺欺人。要找到正确的方法,这样才能办成事。)
  (2) 生活中,你碰到过这样的人、这样的事吗?(如:有的人考不上名牌大学,就说……)
  3. 添油加醋讲一讲。
  (1) 《狐狸和葡萄》这个故事就是讽刺那些自欺欺人的人,也提醒我们不要有“酸葡萄心理”。你们喜欢这个故事吗?那就练习讲一讲吧。小贴士:为了把故事讲得更加生动,你还可以适当地加上动作和表情。比如:“馋得直流口水”是怎样的表情?“边走边回过头来说”,是怎样的眼神和动作?可以发挥想象,他想尽了各种办法,想了哪些办法呢?
  (2) 同桌练习,互相指导和提示,然后指名学生讲一讲。
  四、 拓展提升。
  1. 老师真佩服大家,能把故事讲得这么绘声绘色!现在,这个故事又有了“后传”,请看——
  自从狐狸说那儿的葡萄酸了以后,许多狐狸都相信了。只有一只狐狸半信半疑,因为他发现那儿的葡萄晶莹剔透,还闪着诱人的光泽,怎么可能酸呢?他决定找朋友一起去证实一下。可是,朋友们都说他很傻,纷纷劝他不要白费劲。于是,他独自找来了梯子,自己一个人爬到葡萄架上,摘了一颗放到嘴中,哇,酸甜可口,十分好吃,于是他满载而归。
  2. 你能不能仿照着课文的样子,添一句“点睛之笔”来揭示其中的道理呢?(如:看来,不能道听途说,有些事要亲自实践一下才能知道真相。)
  3. 总结:今天我们重点学习了《伊索寓言》中的一个小故事,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体会到了《伊索寓言》的生动有趣,还练习了“添油加醋讲故事”“画龙点睛写寓意”。下节课,我们将
  课堂
  用这样的方法来学习另外两个故事。课后,大家把《伊索寓言全集》这本书读一读,更多精彩的故事在等着你呢!
  【点评】
  1. 由三则寓言共同点的归纳到一则寓言的具体品读、深入理解及拓展练习,课时安排更加合理,学生学得更加扎实。
  2. 教学环节由侧重于文本的内容理解,转为侧重于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如“画龙点睛写一写”“添油加醋讲一讲”,都实实在在地由“理解”走向“表达”,使学生在具体的言语实践中获得言语运用的智慧。
  3. “画龙点睛写一写”的设计有层次:先是用自己的话来写文中的道理,学习简要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观点;然后提供与课文故事有联系的“后传”,让学生从中提炼观点并准确地表达。这样的设计由易到难,逐级递升,有利于培养学生思辨力和表达力。
  4. 联系生活实际来理解寓意时,并不侧重于理解,而是着重于语言表达训练。因为降低难度,聚焦表达,给学生提供了一个生活情境:“有人考不上名牌大学,就说……”聚集于这个情境,学生就能够很好地运用从文中理解到的“酸葡萄心理”来想象说话,有效地进行了表达训练。
  5. 讲故事如何“添油加醋”讲得生动有趣,给学生作了具体的提示和引导,并且在品读时就有了渗透和铺垫,因此学生能够拾级而上,讲得绘声绘色,收获了方法和能力。学生学得主动、轻松、快乐,从成功的体验中收获了语文学习的信心。
  这样,既有情有趣,又步步踩实,激发了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还留下了学习另外两则寓言的方法,由单篇走向多篇,走向整本书的阅读。学生得言、得意、得法,课有尽而味无穷。
  (作者单位:江阴市河塘中心小学)
  一、 整册教材的新思想与新变化
  1. 体会新思想。一上新教材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投足举手,一草一木,日月星辰,都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展现真实生活的多元世界;新教材贴近时事要闻,贴近当代生活,从城市到农村,都能聆听到时代足音,体现当下的元素;新教材深入浅出,循序渐进,图文结合,显现自主学习的服务意识;新教材“读一读、背一背、玩一玩、做一做、描一描、写一写、连一连、演一演”,形式多样,寓教于乐;新教材篇幅短小精悍,一字一词、一段一篇,无不深谙母语的规律,体现母语的甘甜,不忘展现母语学习的特殊魅力。
  2. 触摸新变化。
  (1) 图文并茂,更为美观。新教材开本加大,张广才先生,为学生绘出图文结合、妥帖精美的插图。“认一认”3、4、5图画的整合,还有新增的识字课、阅读课文插图的配对等,文图搭配,交相辉映,童趣浓郁,让人爱不释手,真有手捧新书,手留余香之感。
  (2) 循序渐进,更接地气。一上新教材循序渐进,摸准学的起点,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写字指导从最为基本的笔画开始,“横、竖、撇、点、捺、提”,此中富有深意。我们来看,《练习1》教学“横”画,配以照片和口诀“长横像座桥,左低右略高”;《练习2》教学“竖”画,配以照片和口诀“有的竖画脚儿圆,有的竖画脚儿尖”,生动地区分垂露竖和悬针竖的细微差别;《练习3》 教学“点”画,配以照片和口诀“小雨点,滴滴下,头儿尖,肚子圆”,点明了写好左点、右点的关键;……一枝一叶总关情,新教材写字指导更为注重细节。
其他文献
RFD型调速器特点简介 RFD型调速器既可当作双速式调速器使用,也可当作全速式调速器使用。如图1所示,当作双速式调速器使用时,利用高速起作用点调整螺钉2和锁定螺钉3将调速臂
一、关于过去的研究情况在过去研究的文献中,刘光华氏《建郡后的汉代河西》一文是比较出色的文章,他对后汉初期河西政局的流变态势是把握的合适的。另外,司马光《资治通鉴》
浙江省博物馆研究员李晓萍新著《明代赋税银锭考》已由文物出版社出版发行。出于对中国白银货币研究的热爱与执着,笔者历时八年,查阅了建国以来的明代银锭出土报告,并从文物
(一)一猜就准在两张纸片上分别写上5和10,然后让你的朋友分别握在不同的手掌中。接着让他将手掌中的数字分别乘以1、3、5、7等,随便一个单数,然后将左右两边所得到的数字是单
20 0 1年 1月 ,北京燕山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建筑安装公司制造的列管式废热锅炉通过了由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及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等 1 7个单位的专家组成的评定委员会的技术评定。
一谈到要学好语文,教师往往就要求学生多背诵。背诵一些名篇名段是必要的,但如果以为多多益善,我则向来持怀疑态度,因为我知道就连名人对这个问题也颇有议论。马克·吐温嘲笑美国资产阶级教育说,当一个黑孩子结结巴巴地背完三千条圣经的时候,他从此就变成傻瓜了。恩格斯描述了当时的爱北斐特中学的许多优点之后,又指出,这个学校流行着一种非常可怕的背书制度,这个制度半年时间就会使一个学生变成傻瓜。当然,不能据此认为他
不少高考阅卷归来的老师反映,成语使用错误类型中高考考查最多、考生答题错误率最多的是望文生义,即对成语因不解而妄解。一方面是错项中成语使用时的妄解,另一方面,考生对考题中的成语因为不解,也常常会妄解。经过一年的复习,考生对一些成语还不能准确理解是比较正常的,因为汉语中的成语为数不少,考生并不能够掌握所有的成语。有没有办法可以补救一下呢?  成语“妄解”是就成语字面义的不同情况而随意的猜解。这样的猜解
目的:探讨精神病患儿心理健康状态及心理管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80例精神病患儿,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和心理管理干预的观察
庾信(513—581)字子山,南北朝时期的一位文人。其一生69年,曾亲身经历了梁、西魏、北周及隋四个朝代。历史的频繁更替使庾信情感前后发生很大变动,这从庾信对镜的描述中也可
<正>2013年9月26日,"大美木艺——中国明清家具珍品"展在我馆开幕。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副主任、文化部原副部长赵少华,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紫檀博物馆馆长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