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要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并要适应地域发展的特点和需求。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引入地域文化资源,要创造性地组织学生的活动,开发和利用一切有助于实现语文课程目标的资源。我校地处苏南鱼米之乡,丝绸文化资源丰富,地域特点显著。近年来,我们在开发利用地域文化资源方面进行了许多积极的有意义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感受地域景点风采
在盛泽镇史家浜村间公路东侧的河畔矗立着一座炮楼,这就是老一辈记忆中的苏嘉铁路炮楼。苏嘉铁路是一条国防铁路,1935年破土动工,1936年7月正式通车。这条铁路,从南京到杭州,既绕过上海,缩短了行程,又避开日军火力,成为军运主通道。1937年11月,日军侵占苏嘉铁路,沿线建造炮楼。1944年,日军拆除苏嘉铁路全线钢轨。这座炮楼是现在唯一保存最完好的炮楼。每年9月,老师带领学生徜徉炮楼遗址,探寻苏嘉铁路的轨迹,探寻盛泽军民抗日的历史和遗迹。在炮楼遗址前,学生或沉思或诵读,一种爱国情感油然而生。
阳春四月,花红柳绿。语文老师带领学生感受现代盛泽的标志性公园——潜龙渠公园的风采。在寸土寸金的土地上,它总占地面积为62公顷,投资约4亿元。公园以“水润龙腾,吴泽苍兴”为主题布局设计,展现了“自然、生态、观赏、休闲、健康”的理念和特色。银色的风帆雕塑、白色的嬉水沙滩、错落有致的生态植物群落、气势恢宏的潜龙卧波和变幻迷离的激光音乐喷泉,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心灵在潜龙渠公园的风光里跃动,生命在清新的翠绿间宁静。学生或摄影或写生或漫步,一种自豪感洋溢在学生的脸上。学生在活动中能够形成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培养了欣赏、创造、实践和创新的能力。
二、敬仰名人高尚精神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文化浸润一方人在语文实践活动中,老师引导学生寻访盛泽的名人踪迹,感悟身边独特的名人魅力。通过调查学生了解了盛泽名称的来历。据说,三国时期吴赤乌三年(240年),吴司马盛斌在此屯兵结寨后人称之为盛寨。因西濒大水,寨又改为泽,遂叫“盛泽”,沿用至今。盛泽,为什么别称叫“舜湖呢?原来,明朝时盛泽有个名人叫卜舜年,他对盛泽有着重要影响。取“舜湖”这个别称就是为了纪念他。
通过走访,学生感悟了盛泽“崇文”与“尊商”并存的优良传统。盛泽先后诞生了40名进士、116名举人,并走出了一大批闻名遐迩的名臣诗人、文学家、书画家、科学家等。其中有明代的名臣周用、周宗建,名士卜舜年,才女柳如是清代的文化家计东、台湾“半导体之父”潘文渊“两弹一星”元勋程开甲等。学生还特别对程开甲和唐仲英两位名人倍加关注。盛泽人程开甲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是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研制的开拓者之一、核试验总体技术的设计者。1999年,程开甲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唐仲英1930年出生于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盛泽镇,为避日本侵华战乱,自幼随父迁至重庆,后辗转去了美国。他是美国唐氏工业集团董事长、唐仲英基金会董事长。他是知名的慈善家,资助南京大学建设南京微结构国家实验室。唐仲英基金会已在南京大学等18所国内高校和我们吴江地区设立了“唐仲英德育奖学金”,共奖励了3200多名品学兼优、家境贫困且热心社会公益的优秀学子。
这些名人,或高风亮节,或学有专长,都是值得盛泽人民学习和敬仰的人物。通过阅读名人,学生可以更加了解盛泽的历史,加深对盛泽的乡情与热爱,从而激发建设家乡的激情,为绸都的新辉煌作出更大贡献。
三、采集民俗人文风情
你对家乡的民俗风情知多少?学生带着好奇与疑惑到民间采风。他们走进大街小巷,踏访村庄队部;他们查阅有关资料,访问相关部门;他们选景拍摄,搜集整理资料。这样的民间采风活动,实现了综合性语文学习生活化的目标。在活动中,学生了解了众多与盛泽丝绸息息相关的历史遗存,感受着绸乡文化的人文精神。他们来到了最令盛泽人津津乐道的先蚕祠,仔细倾听着悠扬的小满戏。祭祀蚕神之所——先蚕祠是一座典型的庙堂式建筑,俗称蚕花殿,号称“规模之宏、建筑之精美居江南之首”。祠内供奉的是一个手捧蚕茧的女子,传说她是蚕丝行业的祖师,皇帝轩辕的夫人嫘祖,被民间尊为蚕花娘娘。祠内正殿有一楹联:“先蚕遗教,抽丝剥茧,扬盛湖风范;后叶沐恩,绣锦织云,擅吴越声名。”相传小满是蚕花娘娘诞辰,此时,“新丝行将上市,丝行转旺在即”,蚕农、丝商借此热闹一番,邀请全国各地名伶,唱小满戏。开戏之日,远近的镇民蚕农蜂拥而至,如潮似涌,盛况空前。沈秋凡《盛湖竹枝词》:“先蚕庙里剧登场,男释耕耘女罢桑。只为今朝逢小满,万人空巷斗新妆。”对此作了极为真切的描述。先蚕祠作为中国丝绸文化史中的重要例证,成了镇民们接受丝绸文化教育与熏陶的重要场所,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丝绸之乡,历史悠久,人文景观丰富,趣味故事多多,学生沉浸于寻访采集中,在活动中自然而然地提升了探究能力,丰富了人文素养。学生探究了家乡的地名,发现好多地名有着不平凡的来历。比如“龙泉嘴”,据传,以前称作北麻,自发生“龙形”的故事后,就改为现名。明朝初年,明太祖朱元璋与军师刘伯温游览洞庭山,发现这里有一条似龙的地形。如不破除风水,这里就会出真命天子,引起刀兵之灾。于是刘伯温定出破除之法,镇住“龙头”,锁牢“龙的嘴”……故事代代相传,一直流传至今,饶有趣味。听了故事,查了资料,学生被一种厚重的历史感包围着,仿佛穿越到了那个时代,对地域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感知和认同。
在采集民俗人文风情的语文实践中,我们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在“做”“调查”“访问”“考虑”“探究”等一系列活动中体验和感受生活,充分发挥“过程”的引导促进作用。例如我们地处“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古桥资源十分丰富,我们开展了有关本镇“古桥”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问询本镇古桥,骑车踏访古桥,照片拍摄古桥,追思记录古桥传说,研究探索古桥特点。他们为走出校门全程探索而兴奋,为古桥悠久的历史和文化的深邃而震撼。在老师的点拨下,学生举办了古桥摄影展,开展了“古桥优美传说”演讲比赛,进行了“我与古桥”征文活动……丰富多彩的开放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学到了书本上所没有的知识,有效提升了自身的责任感和人格价值。 四、体悟地方特色魅力
盛泽,以发达的丝绸行业著称于世,号称“日出万匹,衣被天下”。明清时期,盛泽就有织机近万台,历史上曾与苏州、杭州、湖州并称为我国的“四大绸都”。近年来,盛泽丝绸发展突飞猛进,所产丝绸国内领先,国际盛名。位于盛泽的中国东方丝绸市场是全国最大的纺织品市场,被评为“中国丝绸名镇”、中国第一布市。盛泽丝绸业的一个重要见证就是位于龙桥村的白龙桥。桥下是当年出入盛泽的主要水道,当年运送绸匹的船只都从桥下穿过。桥边有一副广为流传的著名对联:“风送万机声,莫道众擎犹易举;晴翻千尺浪,好从饮水更思源。”短短二十四个字,勾勒出绸都盛况。站在白龙桥上,可闻万户机杼声;凭栏远眺,可见五色彩绸随风翻飞。学生在这样的参观实践中,更加了解了家乡繁茂的历史渊源,体验感受了丝绸文化、江南水乡文化的深厚魅力,从而激发了对家乡的热爱和赞美之情。为了挖掘和弘扬丝绸文化,激发学生拼搏向上的精神,语文老师给学生布置了一项课外作业——拟写丝绸文化广告语,以扩大盛泽丝绸影响力。学生热烈响应,兴致高涨。家乡的悠久历史、独特的丝绸文化、别致的语文活动,使学生浸润了人文素养和乡土情感,也使学生提高了综合素质。
弄堂是盛泽除丝绸之外的又一特色。盛泽号称有七十二条半弄堂,好多弄堂的名称都和丝绸行业有关联,如红坊弄、染坊弄、踩坊弄、梭子弄、筘店弄、庄面一弄、庄面二弄、运经弄等。弄堂命名的方式多种多样,有与行业有关,有与丝绸有关,有与名胜有关,有与历史故事有关。比如像染坊弄、红坊弄,是因这两条弄内当时分别开设了染坊和红坊而得名的。梭子弄和筘店弄是因为弄内有制作梭子和筘的店铺而取名的。散发着丝绸气息的古老巷名,就像一个个皓发长者,在向我们述说一个个久远的故事。弄堂狭窄幽深的环境,弄堂别具特色的弄名,弄堂里韵味十足的叫卖声,都给弄堂里注入了几分情趣。弄堂记录了岁月的沧桑,积淀了丰厚的人文底蕴,构成了有关盛泽的永久记忆。学生走进幽静深邃的弄堂,聆听着弄堂老人的趣味故事,搜寻着弄堂里的历史陈迹他们心中定会产生历史的自豪感和现实的责任感。
霍益萍教授指出:“开放性的学习,改变的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地点和内容,更重要的是它提供给学生更多的获取知识的方式和渠道,推动他们去关心现实,了解社会,体验人生。”一个故事、一幅照片一份数据、一次演说、一张小报、一通走访……使得学生从被动走向主动,由个体转向合作,使得语文知识得到综合运用,语文能力得到整体发展,使得语文的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相互沟通,紧密结合丰富的地域文化资源,实在是给学生的语文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作者简介: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盛泽第一中学语文教师。
一、感受地域景点风采
在盛泽镇史家浜村间公路东侧的河畔矗立着一座炮楼,这就是老一辈记忆中的苏嘉铁路炮楼。苏嘉铁路是一条国防铁路,1935年破土动工,1936年7月正式通车。这条铁路,从南京到杭州,既绕过上海,缩短了行程,又避开日军火力,成为军运主通道。1937年11月,日军侵占苏嘉铁路,沿线建造炮楼。1944年,日军拆除苏嘉铁路全线钢轨。这座炮楼是现在唯一保存最完好的炮楼。每年9月,老师带领学生徜徉炮楼遗址,探寻苏嘉铁路的轨迹,探寻盛泽军民抗日的历史和遗迹。在炮楼遗址前,学生或沉思或诵读,一种爱国情感油然而生。
阳春四月,花红柳绿。语文老师带领学生感受现代盛泽的标志性公园——潜龙渠公园的风采。在寸土寸金的土地上,它总占地面积为62公顷,投资约4亿元。公园以“水润龙腾,吴泽苍兴”为主题布局设计,展现了“自然、生态、观赏、休闲、健康”的理念和特色。银色的风帆雕塑、白色的嬉水沙滩、错落有致的生态植物群落、气势恢宏的潜龙卧波和变幻迷离的激光音乐喷泉,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心灵在潜龙渠公园的风光里跃动,生命在清新的翠绿间宁静。学生或摄影或写生或漫步,一种自豪感洋溢在学生的脸上。学生在活动中能够形成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培养了欣赏、创造、实践和创新的能力。
二、敬仰名人高尚精神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文化浸润一方人在语文实践活动中,老师引导学生寻访盛泽的名人踪迹,感悟身边独特的名人魅力。通过调查学生了解了盛泽名称的来历。据说,三国时期吴赤乌三年(240年),吴司马盛斌在此屯兵结寨后人称之为盛寨。因西濒大水,寨又改为泽,遂叫“盛泽”,沿用至今。盛泽,为什么别称叫“舜湖呢?原来,明朝时盛泽有个名人叫卜舜年,他对盛泽有着重要影响。取“舜湖”这个别称就是为了纪念他。
通过走访,学生感悟了盛泽“崇文”与“尊商”并存的优良传统。盛泽先后诞生了40名进士、116名举人,并走出了一大批闻名遐迩的名臣诗人、文学家、书画家、科学家等。其中有明代的名臣周用、周宗建,名士卜舜年,才女柳如是清代的文化家计东、台湾“半导体之父”潘文渊“两弹一星”元勋程开甲等。学生还特别对程开甲和唐仲英两位名人倍加关注。盛泽人程开甲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是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研制的开拓者之一、核试验总体技术的设计者。1999年,程开甲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唐仲英1930年出生于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盛泽镇,为避日本侵华战乱,自幼随父迁至重庆,后辗转去了美国。他是美国唐氏工业集团董事长、唐仲英基金会董事长。他是知名的慈善家,资助南京大学建设南京微结构国家实验室。唐仲英基金会已在南京大学等18所国内高校和我们吴江地区设立了“唐仲英德育奖学金”,共奖励了3200多名品学兼优、家境贫困且热心社会公益的优秀学子。
这些名人,或高风亮节,或学有专长,都是值得盛泽人民学习和敬仰的人物。通过阅读名人,学生可以更加了解盛泽的历史,加深对盛泽的乡情与热爱,从而激发建设家乡的激情,为绸都的新辉煌作出更大贡献。
三、采集民俗人文风情
你对家乡的民俗风情知多少?学生带着好奇与疑惑到民间采风。他们走进大街小巷,踏访村庄队部;他们查阅有关资料,访问相关部门;他们选景拍摄,搜集整理资料。这样的民间采风活动,实现了综合性语文学习生活化的目标。在活动中,学生了解了众多与盛泽丝绸息息相关的历史遗存,感受着绸乡文化的人文精神。他们来到了最令盛泽人津津乐道的先蚕祠,仔细倾听着悠扬的小满戏。祭祀蚕神之所——先蚕祠是一座典型的庙堂式建筑,俗称蚕花殿,号称“规模之宏、建筑之精美居江南之首”。祠内供奉的是一个手捧蚕茧的女子,传说她是蚕丝行业的祖师,皇帝轩辕的夫人嫘祖,被民间尊为蚕花娘娘。祠内正殿有一楹联:“先蚕遗教,抽丝剥茧,扬盛湖风范;后叶沐恩,绣锦织云,擅吴越声名。”相传小满是蚕花娘娘诞辰,此时,“新丝行将上市,丝行转旺在即”,蚕农、丝商借此热闹一番,邀请全国各地名伶,唱小满戏。开戏之日,远近的镇民蚕农蜂拥而至,如潮似涌,盛况空前。沈秋凡《盛湖竹枝词》:“先蚕庙里剧登场,男释耕耘女罢桑。只为今朝逢小满,万人空巷斗新妆。”对此作了极为真切的描述。先蚕祠作为中国丝绸文化史中的重要例证,成了镇民们接受丝绸文化教育与熏陶的重要场所,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丝绸之乡,历史悠久,人文景观丰富,趣味故事多多,学生沉浸于寻访采集中,在活动中自然而然地提升了探究能力,丰富了人文素养。学生探究了家乡的地名,发现好多地名有着不平凡的来历。比如“龙泉嘴”,据传,以前称作北麻,自发生“龙形”的故事后,就改为现名。明朝初年,明太祖朱元璋与军师刘伯温游览洞庭山,发现这里有一条似龙的地形。如不破除风水,这里就会出真命天子,引起刀兵之灾。于是刘伯温定出破除之法,镇住“龙头”,锁牢“龙的嘴”……故事代代相传,一直流传至今,饶有趣味。听了故事,查了资料,学生被一种厚重的历史感包围着,仿佛穿越到了那个时代,对地域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感知和认同。
在采集民俗人文风情的语文实践中,我们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在“做”“调查”“访问”“考虑”“探究”等一系列活动中体验和感受生活,充分发挥“过程”的引导促进作用。例如我们地处“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古桥资源十分丰富,我们开展了有关本镇“古桥”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问询本镇古桥,骑车踏访古桥,照片拍摄古桥,追思记录古桥传说,研究探索古桥特点。他们为走出校门全程探索而兴奋,为古桥悠久的历史和文化的深邃而震撼。在老师的点拨下,学生举办了古桥摄影展,开展了“古桥优美传说”演讲比赛,进行了“我与古桥”征文活动……丰富多彩的开放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学到了书本上所没有的知识,有效提升了自身的责任感和人格价值。 四、体悟地方特色魅力
盛泽,以发达的丝绸行业著称于世,号称“日出万匹,衣被天下”。明清时期,盛泽就有织机近万台,历史上曾与苏州、杭州、湖州并称为我国的“四大绸都”。近年来,盛泽丝绸发展突飞猛进,所产丝绸国内领先,国际盛名。位于盛泽的中国东方丝绸市场是全国最大的纺织品市场,被评为“中国丝绸名镇”、中国第一布市。盛泽丝绸业的一个重要见证就是位于龙桥村的白龙桥。桥下是当年出入盛泽的主要水道,当年运送绸匹的船只都从桥下穿过。桥边有一副广为流传的著名对联:“风送万机声,莫道众擎犹易举;晴翻千尺浪,好从饮水更思源。”短短二十四个字,勾勒出绸都盛况。站在白龙桥上,可闻万户机杼声;凭栏远眺,可见五色彩绸随风翻飞。学生在这样的参观实践中,更加了解了家乡繁茂的历史渊源,体验感受了丝绸文化、江南水乡文化的深厚魅力,从而激发了对家乡的热爱和赞美之情。为了挖掘和弘扬丝绸文化,激发学生拼搏向上的精神,语文老师给学生布置了一项课外作业——拟写丝绸文化广告语,以扩大盛泽丝绸影响力。学生热烈响应,兴致高涨。家乡的悠久历史、独特的丝绸文化、别致的语文活动,使学生浸润了人文素养和乡土情感,也使学生提高了综合素质。
弄堂是盛泽除丝绸之外的又一特色。盛泽号称有七十二条半弄堂,好多弄堂的名称都和丝绸行业有关联,如红坊弄、染坊弄、踩坊弄、梭子弄、筘店弄、庄面一弄、庄面二弄、运经弄等。弄堂命名的方式多种多样,有与行业有关,有与丝绸有关,有与名胜有关,有与历史故事有关。比如像染坊弄、红坊弄,是因这两条弄内当时分别开设了染坊和红坊而得名的。梭子弄和筘店弄是因为弄内有制作梭子和筘的店铺而取名的。散发着丝绸气息的古老巷名,就像一个个皓发长者,在向我们述说一个个久远的故事。弄堂狭窄幽深的环境,弄堂别具特色的弄名,弄堂里韵味十足的叫卖声,都给弄堂里注入了几分情趣。弄堂记录了岁月的沧桑,积淀了丰厚的人文底蕴,构成了有关盛泽的永久记忆。学生走进幽静深邃的弄堂,聆听着弄堂老人的趣味故事,搜寻着弄堂里的历史陈迹他们心中定会产生历史的自豪感和现实的责任感。
霍益萍教授指出:“开放性的学习,改变的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地点和内容,更重要的是它提供给学生更多的获取知识的方式和渠道,推动他们去关心现实,了解社会,体验人生。”一个故事、一幅照片一份数据、一次演说、一张小报、一通走访……使得学生从被动走向主动,由个体转向合作,使得语文知识得到综合运用,语文能力得到整体发展,使得语文的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相互沟通,紧密结合丰富的地域文化资源,实在是给学生的语文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作者简介: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盛泽第一中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