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殇”一词运用之商榷

来源 :湖南教育(语文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odong0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里氏8.0级的地震灾害,一瞬间地动山摇,无数生命在一瞬间被死神吞噬。灾难发生后,整个国家陷入了巨大的悲恸之中。几乎是在第一时间,各大媒体、新闻、报纸、电广传媒纷纷对震灾做出了详尽的报道。这些报道让全国人民对地震灾害的每一个细节有了最具体的感知和了解。在报道中,有一个词语反复而又频繁地出现。这个词就是“国殇”。
其他文献
作为社会意识形态要素之一的文艺,面对着当今我国乃至整个人类社会发展与变革的宏阔背景,在积极参与构建和谐社会这一艰巨而宏大的社会工程中,肩负着责无旁贷的光荣的历史使命。
读罢贵刊2009年1月上旬刊《别让论文成为中小学教师晋职的绊脚石》一文,笔者颇有同感。在晋职时,一些老师特别是农村小学年龄偏大的老师,硬是被论文绊住了脚,临近退休而无法晋职,
商业广告是商品经济的产物,是商人经营艺术和智慧的结晶,是商家取得理想回报不可或缺的手段。在重农抑商的年代,商业和商业广告为传统观念所鄙薄。在18世纪的小说《岐路灯》里。
目前,英语的普及和大众化发展趋势是一个有目共睹的事实。英语在诸多方面发挥它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在行使新的霸权作用。多视角地分析这一现象,能够明确英语大众化的发展方向,避免
毛泽东在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之前,对宗教的认识就已经非常丰富和深刻.他反对在中国建立"无神论"的宗教,反对宗教的神秘化,赞同信仰救国的思想;提出"无我论",并从"无我论"发展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