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9-0027-01
一、幼儿活动类型的调整
幼儿园的活动分类长期沿袭前苏联的模式,将幼儿的活动分为:学习、游戏、生活三大类。这样的分法虽清楚明了便于操作,但由于过于笼统,反而使教师的操作容易模式化简单化。我们对活动进行新的类别定位,希望从实践的角度引导教师根据幼儿需要的特点,理解关注幼儿的活动方式。我们提出的活动分类标准,在充分考虑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纲要》有关教育内容的基础上,以充分满足幼儿需要为前提,將幼儿参与活动满足需要方式作为分类标准,在保持原教育活动的同时,推出了新的活动类型。
1.顺应式低幼儿认知活动。遵循幼儿早期认知发展的内部成熟和自我建构过程,进行符合低幼儿的系列认知活动设计。这类活动适合2~3岁低幼儿童。
2.自助性服务共享活动。通过一个活动主题,将满足3~5岁幼儿认知需要和社会适应能力,作为主要目标,统领预制相关的活动内容,这类活动一般具有连续持久的特点,每个幼儿都有轮流参与主动表现的机会,已成为满足小班、中班幼儿满足需要的重要活动形式。
3.自主性选择活动。改变了以往教师预设教育活动的单一性,拓宽活动内容范围,供幼儿选择。这类活动要求两位班主任,同时参与不同内容的组织教学,幼儿根据自己的活动需要和兴趣进行选择。
4.合作性探索活动。将幼儿的发展置于问题情境中,通过调查收集资料,筛选整理资料,使幼儿在日常活动中获得的学习能力,得到综合性的锻炼和运用。这类活动侧重提高幼儿的思维品质。
5.计划性持续学习活动。这是反映大班幼儿学习独立性、自主性、有序性、持续性的重要活动类型。以儿童活动计划书的制定,作为学习内容不断丰富,活动形式不断变化的线索,最充分地体现了幼儿自我选择,自我表现,自我满足活动需要的能力。
二、满足儿童需要的教育活动设计的原则
教育活动设计操作要求以及活动类别的改变,必然导致教师在活动设计过程中思维方式的改变,为保持活动设计过程的整体有效性,我们总结提出活动设计必须遵循的三个原则。
1.活动设计过程的开放性。以满足幼儿需要为出发点的教育活动设计,其首要特征就是开放性,这里的开放是指:活动内容依据幼儿经验的选择性整合;活动方式的多样性融合;活动资源的综合性调控。开放性贯穿于整个设计过程的各个方面。
2.活动设计与活动实施的交融性。活动设计要不断符合并满足幼儿的活动需要,就要求教师的设计过程与幼儿的活动过程同步并进,相互依赖,相互补充,使设计过程伴随整个活动进行直到活动结束。
3.活动设计过程的师生呼应性。教师的活动设计能否获得幼儿的行为呼应,是检验活动设计是否科学有效的关键,因此,教师要随时关注幼儿的活动状况,反思设计过程中教育的要求是否转化为幼儿的活动需要,这样才能实现教育设计的教育发展价值。
三、满足儿童需要的教育活动设计
儿童需要是个体健康成长的内部动力,我园将儿童需要的满足,作为科学规范教育活动的主要依据,并建立在教育操作行为上进行探索研究,确立了以儿童需要为基本出发点的教育核心思想。教育活动设计是一项基础性教育实践研究,通过具体的教育活动设计,将满足儿童需要的教育理念,转化为具体的操作实践,旨在实现教师的教育理念与教育行为的统一,使教育过程在充分满足儿童的发展需要同时,最终实现幼儿的发展与教育的统一。
通过大量的教育实践观察,我们分析总结出幼儿需要变化的几个显著的特征。
1.幼儿需要的个性化特征。个体发展需要的差异性,是当代儿童需要个性化的内部动力基础。幼儿的差异性需要中包含着有意义的个体发展价值。
2.幼儿需要满足方式的新特征。首先,幼儿需要的满足具有选择性倾向,个体需要的差异性,决定了其对外在影响,会有不同的反映和选择;其次,幼儿需要满足的文化性趋势,在需要的满足过程中,幼儿表现出明显的文化性追求,这是社会文明与儿童文化,在幼儿园活动中的必然反映;最后,儿童需要的融合性表现,活动中幼儿会产生多种需要,这些需要并非孤立,而是相互影响,形成一种交织融合的状态,这是幼儿发展的全面性,在教育活动中的具体要求。
幼儿需要的变化意味着要产生与之相应的教育活动,才能不断满足幼儿的发展需要,实践中的归纳,反映了我们对幼儿行为特征的感性认识,要揭示幼儿需要与教育活动之间的本质关系,还需要作进一步的理论探讨。我们认识到:儿童需要的满足对成人和环境具有强烈的依赖性,幼儿缺乏独立满足需要,甚至缺乏准确表达需要的能力。因此,科学的教育活动,是幼儿需要满足的保障。同时,儿童在不同发展阶段,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殊需要,这是幼儿发展的阶段优势需要,既反映幼儿需要的独特性,也是活动设计的主要依据。最后,将幼儿需要纳入教育活动过程,使环境因素融入幼儿的需要结构,形成了幼儿需要的三维结构,即:幼儿需要的种类维;幼儿需要的发展维;幼儿需要满足的教育环境维,这种提法不但具有辩证思想,而且强化了教育活动在儿童需要满足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长期的教育实践研究使我们认识到,教育活动设计是教师教育理念向实践转化的中介,活动设计的质量直接影响活动展开的效果,影响幼儿的发展水平,教育活动设计科学有效性,将直接反映我园教育研究的成效。
一、幼儿活动类型的调整
幼儿园的活动分类长期沿袭前苏联的模式,将幼儿的活动分为:学习、游戏、生活三大类。这样的分法虽清楚明了便于操作,但由于过于笼统,反而使教师的操作容易模式化简单化。我们对活动进行新的类别定位,希望从实践的角度引导教师根据幼儿需要的特点,理解关注幼儿的活动方式。我们提出的活动分类标准,在充分考虑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纲要》有关教育内容的基础上,以充分满足幼儿需要为前提,將幼儿参与活动满足需要方式作为分类标准,在保持原教育活动的同时,推出了新的活动类型。
1.顺应式低幼儿认知活动。遵循幼儿早期认知发展的内部成熟和自我建构过程,进行符合低幼儿的系列认知活动设计。这类活动适合2~3岁低幼儿童。
2.自助性服务共享活动。通过一个活动主题,将满足3~5岁幼儿认知需要和社会适应能力,作为主要目标,统领预制相关的活动内容,这类活动一般具有连续持久的特点,每个幼儿都有轮流参与主动表现的机会,已成为满足小班、中班幼儿满足需要的重要活动形式。
3.自主性选择活动。改变了以往教师预设教育活动的单一性,拓宽活动内容范围,供幼儿选择。这类活动要求两位班主任,同时参与不同内容的组织教学,幼儿根据自己的活动需要和兴趣进行选择。
4.合作性探索活动。将幼儿的发展置于问题情境中,通过调查收集资料,筛选整理资料,使幼儿在日常活动中获得的学习能力,得到综合性的锻炼和运用。这类活动侧重提高幼儿的思维品质。
5.计划性持续学习活动。这是反映大班幼儿学习独立性、自主性、有序性、持续性的重要活动类型。以儿童活动计划书的制定,作为学习内容不断丰富,活动形式不断变化的线索,最充分地体现了幼儿自我选择,自我表现,自我满足活动需要的能力。
二、满足儿童需要的教育活动设计的原则
教育活动设计操作要求以及活动类别的改变,必然导致教师在活动设计过程中思维方式的改变,为保持活动设计过程的整体有效性,我们总结提出活动设计必须遵循的三个原则。
1.活动设计过程的开放性。以满足幼儿需要为出发点的教育活动设计,其首要特征就是开放性,这里的开放是指:活动内容依据幼儿经验的选择性整合;活动方式的多样性融合;活动资源的综合性调控。开放性贯穿于整个设计过程的各个方面。
2.活动设计与活动实施的交融性。活动设计要不断符合并满足幼儿的活动需要,就要求教师的设计过程与幼儿的活动过程同步并进,相互依赖,相互补充,使设计过程伴随整个活动进行直到活动结束。
3.活动设计过程的师生呼应性。教师的活动设计能否获得幼儿的行为呼应,是检验活动设计是否科学有效的关键,因此,教师要随时关注幼儿的活动状况,反思设计过程中教育的要求是否转化为幼儿的活动需要,这样才能实现教育设计的教育发展价值。
三、满足儿童需要的教育活动设计
儿童需要是个体健康成长的内部动力,我园将儿童需要的满足,作为科学规范教育活动的主要依据,并建立在教育操作行为上进行探索研究,确立了以儿童需要为基本出发点的教育核心思想。教育活动设计是一项基础性教育实践研究,通过具体的教育活动设计,将满足儿童需要的教育理念,转化为具体的操作实践,旨在实现教师的教育理念与教育行为的统一,使教育过程在充分满足儿童的发展需要同时,最终实现幼儿的发展与教育的统一。
通过大量的教育实践观察,我们分析总结出幼儿需要变化的几个显著的特征。
1.幼儿需要的个性化特征。个体发展需要的差异性,是当代儿童需要个性化的内部动力基础。幼儿的差异性需要中包含着有意义的个体发展价值。
2.幼儿需要满足方式的新特征。首先,幼儿需要的满足具有选择性倾向,个体需要的差异性,决定了其对外在影响,会有不同的反映和选择;其次,幼儿需要满足的文化性趋势,在需要的满足过程中,幼儿表现出明显的文化性追求,这是社会文明与儿童文化,在幼儿园活动中的必然反映;最后,儿童需要的融合性表现,活动中幼儿会产生多种需要,这些需要并非孤立,而是相互影响,形成一种交织融合的状态,这是幼儿发展的全面性,在教育活动中的具体要求。
幼儿需要的变化意味着要产生与之相应的教育活动,才能不断满足幼儿的发展需要,实践中的归纳,反映了我们对幼儿行为特征的感性认识,要揭示幼儿需要与教育活动之间的本质关系,还需要作进一步的理论探讨。我们认识到:儿童需要的满足对成人和环境具有强烈的依赖性,幼儿缺乏独立满足需要,甚至缺乏准确表达需要的能力。因此,科学的教育活动,是幼儿需要满足的保障。同时,儿童在不同发展阶段,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殊需要,这是幼儿发展的阶段优势需要,既反映幼儿需要的独特性,也是活动设计的主要依据。最后,将幼儿需要纳入教育活动过程,使环境因素融入幼儿的需要结构,形成了幼儿需要的三维结构,即:幼儿需要的种类维;幼儿需要的发展维;幼儿需要满足的教育环境维,这种提法不但具有辩证思想,而且强化了教育活动在儿童需要满足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长期的教育实践研究使我们认识到,教育活动设计是教师教育理念向实践转化的中介,活动设计的质量直接影响活动展开的效果,影响幼儿的发展水平,教育活动设计科学有效性,将直接反映我园教育研究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