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对建立内部控制制度不够重视,致使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或有关内容缺乏合理性。许多不相容职务未按照规定加以分开,不能达到相互制约、互相牵制的目的。例如有的单位财务人员既干着会计工作又兼着采购工作。使得会计的事前、事中、事后审计监督工作流于形式。 还有的单位有章不循,只是将订立的制度印在纸上,挂在墙上,仅仅是为了应付有关检查。而在具体执行上却大打折扣,使单位的内控制度名存实亡。
2.预算管理不到位 事业单位执行预算会计制度,每年年初向财政报当年的支出预算,财政根据各单位上报的预算报表拨付基本经费和项目经费。基本经费主要是单位的日常支出。主要包括工资福利支出、办公费用、业务费用及人员支出等,财政根据固定标准拨付经费。专项经费是指除了基本经费以外的专项支出。包括实训基地的建设、操场的改造等等专项。由于单位领导工作随意性,往往不按照预算安排支出,当年没有列入支出范畴的挤占其他日常经费,来满足自己的需要。致使编制的预算与决算出入大,编制的报表分析也是无从对比,草草了事。预算编制脱离实际,虚报冒报。单位并没有根据上年预算执行情况及本年度事业计划和财务收支状况,实事求是地提出本单位本年度各项收支的预算建议数接受“两上两下”的审批,而是以同级财政部门界定的具体财政补助上限加上事业单位的其他收入和支出为标准编制预算,经费安排上缺乏可靠依据,预算编制数据脱离单位发展实际,造成执行与预算脱节。
3. 财务管理混乱,人员素质偏低。事业单位有明确的人员编制限制,出于职能设置、工作分析、人员配置等管理问题,一些事业单位内部出现一部分人员闲置一部分人员多职兼任的问题,造成财务人员兼职太多太杂,任务重;财务人员往往疲于应付各项工作,出现财务问题在所难免。财务人员本身素质偏低。具体表现为学历层次不够高,专业技能水平欠佳,没有参加相关会计从业人员资格考试并获得相应资格证,知识缺乏及时更新等。部分事业单位的会计基础工作比较薄弱。有些事业单位对原始凭证审核不认真,很多原始凭证规定的内容不能认真填写或填写不完全。
二、财务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1.建立健全财务制度,规范单位财务行为。财务制度是财务管理的基本依据和行为规范。建立健全财务制度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财务制度主要包括预算、决算制度,收支管理制度,开支标准制度,资金管理制度,财务物资管理制度,财务分析和财务监督制度等。财务制度的制定必须以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有关方针、政策为依据,紧密结合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客观实际,按照国家关于制定财务制度的统一规定和要求进行。事业单位和主管部门制定的财务制度,不能违背财政部门制定的财务制度,下级单位制定的财务制度,不能违背上级单位制定的财务制度。
2.加强预算管理。每一个事业单位的财务预算都是国家财务预算的细胞,是国家财政预算的基础。事业单位要严肃预算编制,严格执行预算。编制预算时要打破“基数”观念,改变采取以前年度实际发生额为基础,简单的固定加增长的编制方法,要采取“零基预算”的方法编制预算,即以单位的客观情况为基础,统筹兼顾,保证重点,收支平衡,全面反映预算单位所有收入和支出,将预算编制与本单位事业发展计划紧密结合,保证预算内容的完整性和科学性。
3.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的方法主要包括:组织规划控制、授权批准控制、预算控制、实物控制、内部审计控制、电子控制等。结合事业单位的特点及其管理需要,主要有以下方法:第一、组织规划控制:即对单位组织机构设置、职务分工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的控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不相容职务的分离。二是组织机构的互相控制。一定要针对各事业单位内部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财务会计管理不相容岗位的设置办法》、《报销制度规定》、《财务决策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办法。第二、批准控制:指对单位内部部门或职工处理经济业务的控制。建立健全财务收支审批控制制度,是财务会计工作正常运转的关键环节。主要内容包括:财务收支审批人员和审批权限;财务收支审批程序;财务收支审批人员的责任。第三、实物控制:即对单位实物安全所采取的控制措施。实物控制的措施主要有,限制接近,严格控制对实物资产及实物资产有关文件的接触,如限制接近现金、存货等,以保护资产的安全;定期进行财产清查,保证财产实有量与有关记录一致。第四、内部审计控制:内部审计监督为建立内部约束机制,为单位创造良好的生存、发展环境起了必不可少的作用。
4.全面提高财务人员素质:要有目的的组织财会人员参加各种专题培训学习,较快地更新知識,学习先进的管理技术和方法,提高综合管理能力;定期召开业务学习会,交流工作经验和认识,从中取长补短,发挥群体优势;继续实行会计人员岗位资格管理制度,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
1.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对建立内部控制制度不够重视,致使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或有关内容缺乏合理性。许多不相容职务未按照规定加以分开,不能达到相互制约、互相牵制的目的。例如有的单位财务人员既干着会计工作又兼着采购工作。使得会计的事前、事中、事后审计监督工作流于形式。 还有的单位有章不循,只是将订立的制度印在纸上,挂在墙上,仅仅是为了应付有关检查。而在具体执行上却大打折扣,使单位的内控制度名存实亡。
2.预算管理不到位 事业单位执行预算会计制度,每年年初向财政报当年的支出预算,财政根据各单位上报的预算报表拨付基本经费和项目经费。基本经费主要是单位的日常支出。主要包括工资福利支出、办公费用、业务费用及人员支出等,财政根据固定标准拨付经费。专项经费是指除了基本经费以外的专项支出。包括实训基地的建设、操场的改造等等专项。由于单位领导工作随意性,往往不按照预算安排支出,当年没有列入支出范畴的挤占其他日常经费,来满足自己的需要。致使编制的预算与决算出入大,编制的报表分析也是无从对比,草草了事。预算编制脱离实际,虚报冒报。单位并没有根据上年预算执行情况及本年度事业计划和财务收支状况,实事求是地提出本单位本年度各项收支的预算建议数接受“两上两下”的审批,而是以同级财政部门界定的具体财政补助上限加上事业单位的其他收入和支出为标准编制预算,经费安排上缺乏可靠依据,预算编制数据脱离单位发展实际,造成执行与预算脱节。
3. 财务管理混乱,人员素质偏低。事业单位有明确的人员编制限制,出于职能设置、工作分析、人员配置等管理问题,一些事业单位内部出现一部分人员闲置一部分人员多职兼任的问题,造成财务人员兼职太多太杂,任务重;财务人员往往疲于应付各项工作,出现财务问题在所难免。财务人员本身素质偏低。具体表现为学历层次不够高,专业技能水平欠佳,没有参加相关会计从业人员资格考试并获得相应资格证,知识缺乏及时更新等。部分事业单位的会计基础工作比较薄弱。有些事业单位对原始凭证审核不认真,很多原始凭证规定的内容不能认真填写或填写不完全。
二、财务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1.建立健全财务制度,规范单位财务行为。财务制度是财务管理的基本依据和行为规范。建立健全财务制度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财务制度主要包括预算、决算制度,收支管理制度,开支标准制度,资金管理制度,财务物资管理制度,财务分析和财务监督制度等。财务制度的制定必须以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有关方针、政策为依据,紧密结合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客观实际,按照国家关于制定财务制度的统一规定和要求进行。事业单位和主管部门制定的财务制度,不能违背财政部门制定的财务制度,下级单位制定的财务制度,不能违背上级单位制定的财务制度。
2.加强预算管理。每一个事业单位的财务预算都是国家财务预算的细胞,是国家财政预算的基础。事业单位要严肃预算编制,严格执行预算。编制预算时要打破“基数”观念,改变采取以前年度实际发生额为基础,简单的固定加增长的编制方法,要采取“零基预算”的方法编制预算,即以单位的客观情况为基础,统筹兼顾,保证重点,收支平衡,全面反映预算单位所有收入和支出,将预算编制与本单位事业发展计划紧密结合,保证预算内容的完整性和科学性。
3.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的方法主要包括:组织规划控制、授权批准控制、预算控制、实物控制、内部审计控制、电子控制等。结合事业单位的特点及其管理需要,主要有以下方法:第一、组织规划控制:即对单位组织机构设置、职务分工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的控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不相容职务的分离。二是组织机构的互相控制。一定要针对各事业单位内部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财务会计管理不相容岗位的设置办法》、《报销制度规定》、《财务决策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办法。第二、批准控制:指对单位内部部门或职工处理经济业务的控制。建立健全财务收支审批控制制度,是财务会计工作正常运转的关键环节。主要内容包括:财务收支审批人员和审批权限;财务收支审批程序;财务收支审批人员的责任。第三、实物控制:即对单位实物安全所采取的控制措施。实物控制的措施主要有,限制接近,严格控制对实物资产及实物资产有关文件的接触,如限制接近现金、存货等,以保护资产的安全;定期进行财产清查,保证财产实有量与有关记录一致。第四、内部审计控制:内部审计监督为建立内部约束机制,为单位创造良好的生存、发展环境起了必不可少的作用。
4.全面提高财务人员素质:要有目的的组织财会人员参加各种专题培训学习,较快地更新知識,学习先进的管理技术和方法,提高综合管理能力;定期召开业务学习会,交流工作经验和认识,从中取长补短,发挥群体优势;继续实行会计人员岗位资格管理制度,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