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初中数学教学方式初探

来源 :少年写作·师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ongwen02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几千年来,我们的教师以孔子的儒家思想为指导,认为“教师,传道、授业、解惑者也”。在我们中小学教育传承的过程中,更多地体现一种单向的灌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过度地依赖老师,忽视了在学习过程中的创造性,许多学生只会机械地接受知识,对于理科科目,也只会做题,背题,少了自己独立思考的空间。
  【关键词】 初中数学 教育观 课堂 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67X(2014)12-023-01
  经过多年的课堂教学实践,笔者针对这种教育教学现状,就如何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方式提出自己粗浅的看法。
  1. 改变数学教学教育观
  长久以来,教师都受凯洛夫在《教育学》里所倡导的“权利主义教育学”的影响,强调强制性的管理,学生在强制性的措施下被动地接受知识。课改后,数学的教材做了很大的整改,编排的都是最基础的知识。有些教师“以考试为马首是瞻”,生怕学生不懂,增添了许多课外内容,整节课“滔滔不绝”,忽视了教学教程中的另外一个学习主体——学生,结果学生“唯师是从”,一旦离开课本,离开教师,就不知如何解题了。数学教材的改革是让我们转变传统的数学教学教育观,树立“数学源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的思想。我们的教学设计应贴近学生实际,注重对学生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如在进行“集合的概念”的教学时,可以进行这样的思考与提问:“我国的小河流”、“年轻人”、“接近零的数”,能否组成一个集合?这些贴近生活的实例可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集合元素的确定性”这一内涵,同时学生也会觉得:原来我们的生活处处有数学,我们是生活在数字大观园中,要懂得用“数”来过生活。
  2. 构建和谐健康的课堂
  2.1教师要敢于“放手”,也要懂得“收手”
  新课程要求数学课堂教学更多地体现出师生共同有效的参与,这要求教师要改变原有的由教师控制课堂的“一统天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与教师一起加入到活跃的课堂教学中,但是随着年级的升高,许多学生不愿主动与教师配合,即便配合了,也是表面的。要改变这一状况,我觉得教师在教学中,要“放得开,收得拢”。
  2.2让我们的课堂成为“问题课堂”
  人们常说:“问题是最好的老师,探索是最好的学习”,这是教学科学发展观提出的一种理念。现代教学的理论指出,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初中数学较小学数学相比,难度大,知识面广,而且定义、定理、公式很多,大部分学生觉得数学枯燥无味,学生对数学存在这种倦怠心,其原因之一是我们的数学课仍然是“师问生答,师讲生听,师考生答”这种师授生受的教学,学生的问题意识越来越淡薄。研究表明,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是最具有震撼效果,最能使学生产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内驱力。要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进而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如在学习等比数列通项公式时,教师可创设问题情境:“让我们做个游戏,如果你能把一张厚度不到1毫米的纸对折32次,我就能顺着它爬上月球,可以吗?”学生一听,容易产生困惑:“好像挺容易的,能达到吗?”这种困惑就是问题,它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把问题引向深入,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向老师,或同学提出问题,学生随着新问题的产生自己去思考,去发现,最终会牢牢掌握新知识。因为是自己思考所得,在以后碰到的同等类型题中就能够“举一反三”。
  2.3运用多媒体组织教学,让动画走进数学课堂
  要学好中学数学,需要较强的抽象思维。而中学生的抽象思维仍未很好地形成,过分抽象的内容往往会使他们感到枯燥乏味,难于理解。而多媒体的利用可以将其过程和现象立体地、多方位地、动态地表现出来。用有形的现象把无形的表现出来,能很好地帮助学生提高空间想象能力。如在讲圆的定义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当一条线段绕着它的一个端点在平面内旋转一周时,它的另一个端点的轨迹叫做圆”这一定义中的“轨迹”可用Flash动画进行展示,让学生一目了然。
  3. 正确处理难易练习题
  新课程标准关注学生的差异。初中数学教材内容面向全体学生,教材练习安排有难度不同的A组、B组,充分体现了数学知识的特点:“基础知识+能力+创新意识”。作为教师,在教学中要适当地进行内容调整,因材施教,注意学生个体的发展。对数学学科有独特兴趣的学生,应依他们的学力水平指导他们设定学习目标、内容、进度和方法;对数学优等生,应让他们进行专题研究性学习,挖掘他们的学习潜能,促进发展;对数学学困生,应多给予鼓励,指导他们用科学的学习方法掌握基础知识,通过基础题型训练,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此外,在课堂内,教师应对课本的题目进行变形,增设一些开放性比较强的题目,让学生的数学思维尽可能地向课外发散,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如在学习“排列、组合”时,可设题目①:“把6本不同的书分给3同学,一人1本,一人2本,一人3本,共有多少种分法?”题目②:“把6本不同的书分给3个同学,每人2本,有多少种分法?”题目③:“把6本不同的书分给3个同学,一人4本,其余两人各1本,有多少种分法?”学生通过题目的变形,能深刻地体会“平均分堆”与“不平均分堆”的本质区别。
  总之,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观念下,教师的职责不再是单一的,而是综合的,要使我们的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首先要求教师从教学理念到教学方式进行质的转变,这任务是长期的,艰巨的,需要我们教师共同的艰苦努力。
其他文献
【摘要】 语感,就是人们对语言的感受能力。英语语感是人们对英语语言的感觉,包括听说活动中语音的轻重缓急、语调抑扬顿挫,以及由听说内容而带来的情感色彩的感受等。语感的培养如同乐感、美感的培养一样,并不是高深莫测、不可琢磨的,只要我们能找到一条有效的语感培养途径,不断地发挥学生的潜能,高品质语感的达成就一定会成为现实。本文着重探讨了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感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英语教学 语感培养
期刊
【摘要】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应运用有趣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巩固知识,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关键词】 故事 初中化学教学 激发学习 兴趣 活跃课堂气氛 巩固知识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67X(2014)12-025-01  初中学生正处在青春期,对故事依然有着不可抗拒的兴趣,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能有效地、恰当地利用
期刊
【摘要】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对于高中数学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在国内的高中数学教学中,各类新型教学方法与手段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主题式教学因具有诸多优点而深受广大教师和学生的欢迎。本文结合高中数学教学现状,简要分析了主题式教学实践中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 高中数学 主题式教学 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67X
期刊
【摘要】 语文素质教育的落实最终要体现在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和培养学生人文精神这一层面上来,古代教育理念对当前初中语文教学有着深刻的借鉴意义,当前新课程标准明确表示,初中语文教育不仅要提高学生语文层面的知识素养,还要提高学生人文社科及人文精神的素养。而古代教育理念一直遵循着传统的六德(智、信、圣、仁、义、忠)六行(孝、友、睦、姻、任恤)、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的社会化教育。这就对当前初中语文教
期刊
【摘要】 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景。”所以创设情境成了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结合学生身边的实例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探究,不但可以提高学习的兴趣,激发求知欲望,而且可使所要学习的问题具体化和形象化。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关键词】 数学教学 情境 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 G623
期刊
【摘要】 在小学阅读教学中,如何加强情感和价值观的渗透呢?一、在作者、或作品主人公、或时代背景简介中加以渗透。二、在文本分析中加以渗透。 三、在诵读中加以渗透。 四、在拓展中加以渗透。  【关键词】 阅读教学 情感 价值观 渗透  【中图分类号】 G62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67X(2014)12-028-01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从三个维度来设计课程目标,即“
期刊
【摘要】 如今,我们正在大力实行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再是死板的教授课本知识。数学史融入数学课的教学中,让学生了解所学内容的来源,以小故事的形式向学生讲解,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通过对数学史的学习,可以了解数学家们研究数学的艰苦,感受到数学家对数学的热情,从中受到启发。  【关键词】 数学史 初中数学 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期刊
【中图分类号】 G6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67X(2014)12-030-01  批评既是一种重要的激励方式,又是一种有效的沟通信号,在领导者的领导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它又是很多领导者常常感到无法回避而又深为犹豫的领导手段。怎样让批评奏效呢?让我们向“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学习。  陶行知先生在育才学校当校长的时候,有一天,看到一个男生用砖头砸同学,就将其制止
期刊
【摘要】 我国高中数学教育正处在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改革的重要时期,这要求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行为研究上具备一定的“趋前性”。本文对高中数学教师教学行为偏差的理论根源及对学生的影响和解决方略作了分析。  【关键词】 高中数学教师 数学教学 教学行为偏差 教学环境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67X(2014)
期刊
【摘要】 打开新教材,扑面而来的是一股股清新的生活气息,按捺不住的是一种探究的欲望。它是新课程理念的载体,体现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有机统一;由教本变为学生的学本;由单向接受性学习变为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作为新课程的实验教师,笔者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满腔的热情投入到改革的潮流中,在课改的道路上,上下求索,致力于让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关键词】 语文 课堂教学 有效互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