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肥胖严重地危害人类的健康,已成为全球瞩目的公共卫生问题。科学合理的减肥才能达到有效减肥和促进健康的目的。本文论述了肥胖的判断标准、成因、运动减肥机理、合理减肥的益处、动处方及实施,为肥胖人群提供科学的指导。
【关键词】肥胖;减肥机理;运动减肥
1. 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人们在享受社会进步带来的先进成果的同时,也使自己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发生了变化。这一系列变化为人们带来了很多新的困扰——那就是正让人们头疼的现代疾病。肥胖就是其中的一种。肥胖是指构成身体的组织成分当中,脂肪蓄积过度,超过体重20%的病理状态。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特别是女性开始注意自己的身体形态的发展,对于肥胖的人群来说,开始想办法减肥。同时,肥胖也对健康长寿产生不良影响,另外大量流行病学研究结果使人们越来越清醒的意识到肥胖是普遍存在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肥胖的全球化流行和低龄化趋势,使肥胖成为全球瞩目的公共卫生问题,世界卫生组织于1997年将肥胖宣布为一种疾病。因此减肥成了现在人的热门话题。
大多数人由于对肥胖产生的原因较盲目缺乏正确的减肥知识,不懂运动减肥的机理作用,同时对运动减肥认识不够,而去尝试市面上的大量药物减肥广告,尝试了许多但最效果并不好。现在市面上的产品主要有这几大类:有利用利尿剂排掉人体多余的水分从而达到减肥的目的;有控制中枢神经的兴奋,从而降低饮食量,达到减少能量摄取的目的;有类似于西药功效的,使胃肠的消化吸收功能降低,达到减少能量摄取的目的。总的来说目前市面上的产品都会对人体产生伤害。由于缺乏科学的指导,很多减肥者在减脂过程中遭受了很多的痛苦。
因此我们要提倡科学、合理、健康的减肥方法即通过科学的体育锻炼达到减肥的目的,从而使自己的机能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现将从以下方面谈谈自己的认识。
2. 肥胖的判断标准
正常人以视觉来判断是否肥胖,看上去体形拥肿,面部、腰部、腿部有明显的脂肪堆积,行动缓慢将这样的人认为是肥胖人群。一般以最简单的判断标准是看体重是否超过标准体重。男性标准体重(kg)=[身高(cm)-100]×0.9 ;女性标准体重(kg)=[身高(cm)-100]×0.85一般认为:超过标准体重的10%称为超重;超过标准体重20%~30%为轻度肥胖;超过标准体重31%~ 50%为中度肥胖;超过标准体重>50%为重度肥胖 [1]。
3. 造成肥胖流行的主要原因
3.1 肥胖成因。
人类肥胖是多种因素相互作引起的综合征,其病因相当复杂,肥胖发病原因从根本上讲是人体热量摄入超过机体消耗,过多的热量在体内转变为脂肪大量储存造成的。但是造成机体能量失衡的原因非常复杂,受遗传因素、生理因素、代谢因素、环境因素、行为因素和社会因素等多因素的综合影响。
①遗传因素。肥胖有家族倾向,双亲都肥胖的家庭,子女约有80%肥胖;单亲肥胖的家庭,子女约有40%的肥胖。
②生理因素。中枢体重“调定点”理论。
研究表明,肥胖是可以通过生理性变化来调节的。神经中枢(下丘脑)有体重“调定点”,正常情况下,当体重增加高于“调定点”时,食物摄入量减少,整个机体代谢水平升高;当体重低于“调定点”时能量消耗急剧下降,食物摄入量增加。这些协调行为和代谢调节是为了防止体重偏离“调定点”,并促进体重向“调定点”恢复。肥胖的个体也有这样的反应,但其“调定点”被提高了,即肥胖是在提高了“调定点”的情况下对机体能量平衡进行调节。在人的一生中,体重“调定点”与摄食和组织代谢的联系环路中,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将使调节结果改变而导致肥胖。
③代谢因素。
人体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于糖和脂肪的分解代谢供能,而肥胖者更多的依赖糖氧化供能而不是脂肪,导至脂类氧化能力降低与脂肪储存过多。
④环境因素和行为因素。
研究表明,遗传因素的肥胖通过个体食物的缺乏或体力活动量的增加会变瘦;而无肥胖遗传素质的个体,在高热量摄入或无体力活动的情况下可能会变胖,所以在肥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外界因素是不可忽视的。
3.2 现代肥胖流行的原因。
现代流行的肥胖绝大多数是单纯性肥胖,其原因有:
①过量饮食。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物质生活极大丰富一,高能量精细食品摄入过多,特别是高脂肪和高糖膳食使热能摄入超过机体的需要,即热能不平衡使额外的能量以脂肪的形式在体内储存,导致肥胖。
②缺乏体力活动。
随着社会进步、科技的发展、生活方式的变革,生活方式的改变,大强度体力活动越来越少,能量的消耗也随之减少,能量的不平衡使额外的热量以脂肪的形式在体内储存,导致肥胖。
4. 运动减肥的机理
4.1 人体运动时主要能源来自糖和脂肪的有氧代谢。
肌肉收缩活动初期能源为糖,当持续运动达120min时。游离脂肪酸供能达50~70%,因此使肌肉对血中游离脂肪酸和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增多,导致细胞释放大量的游离脂肪酸,使脂细胞瘦小,同时使多余的血糖被消耗而不能转化为脂肪,结果体内脂肪减少,体重下降。[2]
4.2 耐力运动消耗脂肪。
耐力运动时消耗大量的能量,脂肪氧化供能是主要的形式,因此,耐力运动对人体内脂肪代谢的影响最明显。运动时体内脂肪的利用受脂肪水解、脂肪动员、脂肪酸的运输以及骨骼肌对血浆游离脂肪酸的摄取等因素的影响。
脂肪水解酶只有在面耐力运动20min后才能激活,促进脂肪水解和脂肪动员作用加强,而且脂肪组织血流量大约增大3倍,使大量的脂肪酸经血液循环参与氧化供能。
耐力训练不仅能加速脂肪酸和磷酸甘油的氧化,同时也抑制脂肪酸的合成,阻碍甘油三酸的合成,从而达到体脂减少。控制肥胖的目的。
4.3 适度运动降低食欲。
运动对食欲的影响比较复杂,人体处于正常状态时,为保持能量平衡,往往中食欲、摄食量会会随着运动量的增加而增加,以弥补运动时的能量消耗。然而这种增加是不成比例的,运动量大到一定程度,使机体消耗太多的能量,出现运动运动性疲劳时,与摄食有关的神经内分泌因素会发生变化,食欲会降低,运动对于有代谢紊乱问题的肥胖人,则有抑制食欲的作用。例如:Durrant等人(1982年)的研究显示:胖人和瘦人进行固定的自行车运动后,瘦人增加食物摄取量以弥补运动时的能量消耗;而胖人食欲则下降,食物摄取量减少。也就是说,不同体脂百分比及不同体脂分布的人在运动影响食欲方面的反应不尽相同。[3]
4.4 抑制脂肪生成。
运动可以下调脂肪合成酶基因表达,减少或抑制脂肪生成,特别是高脂饮食后,脂肪生成加强,若进行运动,则可减少脂肪的生成。
5. 运动减肥处方
5.1 制定运动处方的原则。
运动减肥是临床医学的一种科学治疗方法。运动减肥的效果在较大程度上依赖于所采取的运动处方是否适用。制订运动处方时要遵循以下原则:
安全性 :所制定的运动强度、持续时间和练习频率应在参加者体质健康和心肺功能的安全范围之内。由于肥胖者对运动强度的耐受性差异很大,在运动处方实施之前应进行运动耐力试验。这样不仅能显示心肺功能有无异常,而且也可以表明参加活动者的最初运动能力,能常运动心率为40%~70%最大心率,练习频率每周3~6次,每次运动时间至少30min。
可接受性:运动方式使参加者感兴趣,能坚持下去。如慢跑、骑自行车、有氧健美操、游泳等。
【关键词】肥胖;减肥机理;运动减肥
1. 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人们在享受社会进步带来的先进成果的同时,也使自己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发生了变化。这一系列变化为人们带来了很多新的困扰——那就是正让人们头疼的现代疾病。肥胖就是其中的一种。肥胖是指构成身体的组织成分当中,脂肪蓄积过度,超过体重20%的病理状态。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特别是女性开始注意自己的身体形态的发展,对于肥胖的人群来说,开始想办法减肥。同时,肥胖也对健康长寿产生不良影响,另外大量流行病学研究结果使人们越来越清醒的意识到肥胖是普遍存在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肥胖的全球化流行和低龄化趋势,使肥胖成为全球瞩目的公共卫生问题,世界卫生组织于1997年将肥胖宣布为一种疾病。因此减肥成了现在人的热门话题。
大多数人由于对肥胖产生的原因较盲目缺乏正确的减肥知识,不懂运动减肥的机理作用,同时对运动减肥认识不够,而去尝试市面上的大量药物减肥广告,尝试了许多但最效果并不好。现在市面上的产品主要有这几大类:有利用利尿剂排掉人体多余的水分从而达到减肥的目的;有控制中枢神经的兴奋,从而降低饮食量,达到减少能量摄取的目的;有类似于西药功效的,使胃肠的消化吸收功能降低,达到减少能量摄取的目的。总的来说目前市面上的产品都会对人体产生伤害。由于缺乏科学的指导,很多减肥者在减脂过程中遭受了很多的痛苦。
因此我们要提倡科学、合理、健康的减肥方法即通过科学的体育锻炼达到减肥的目的,从而使自己的机能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现将从以下方面谈谈自己的认识。
2. 肥胖的判断标准
正常人以视觉来判断是否肥胖,看上去体形拥肿,面部、腰部、腿部有明显的脂肪堆积,行动缓慢将这样的人认为是肥胖人群。一般以最简单的判断标准是看体重是否超过标准体重。男性标准体重(kg)=[身高(cm)-100]×0.9 ;女性标准体重(kg)=[身高(cm)-100]×0.85一般认为:超过标准体重的10%称为超重;超过标准体重20%~30%为轻度肥胖;超过标准体重31%~ 50%为中度肥胖;超过标准体重>50%为重度肥胖 [1]。
3. 造成肥胖流行的主要原因
3.1 肥胖成因。
人类肥胖是多种因素相互作引起的综合征,其病因相当复杂,肥胖发病原因从根本上讲是人体热量摄入超过机体消耗,过多的热量在体内转变为脂肪大量储存造成的。但是造成机体能量失衡的原因非常复杂,受遗传因素、生理因素、代谢因素、环境因素、行为因素和社会因素等多因素的综合影响。
①遗传因素。肥胖有家族倾向,双亲都肥胖的家庭,子女约有80%肥胖;单亲肥胖的家庭,子女约有40%的肥胖。
②生理因素。中枢体重“调定点”理论。
研究表明,肥胖是可以通过生理性变化来调节的。神经中枢(下丘脑)有体重“调定点”,正常情况下,当体重增加高于“调定点”时,食物摄入量减少,整个机体代谢水平升高;当体重低于“调定点”时能量消耗急剧下降,食物摄入量增加。这些协调行为和代谢调节是为了防止体重偏离“调定点”,并促进体重向“调定点”恢复。肥胖的个体也有这样的反应,但其“调定点”被提高了,即肥胖是在提高了“调定点”的情况下对机体能量平衡进行调节。在人的一生中,体重“调定点”与摄食和组织代谢的联系环路中,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将使调节结果改变而导致肥胖。
③代谢因素。
人体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于糖和脂肪的分解代谢供能,而肥胖者更多的依赖糖氧化供能而不是脂肪,导至脂类氧化能力降低与脂肪储存过多。
④环境因素和行为因素。
研究表明,遗传因素的肥胖通过个体食物的缺乏或体力活动量的增加会变瘦;而无肥胖遗传素质的个体,在高热量摄入或无体力活动的情况下可能会变胖,所以在肥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外界因素是不可忽视的。
3.2 现代肥胖流行的原因。
现代流行的肥胖绝大多数是单纯性肥胖,其原因有:
①过量饮食。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物质生活极大丰富一,高能量精细食品摄入过多,特别是高脂肪和高糖膳食使热能摄入超过机体的需要,即热能不平衡使额外的能量以脂肪的形式在体内储存,导致肥胖。
②缺乏体力活动。
随着社会进步、科技的发展、生活方式的变革,生活方式的改变,大强度体力活动越来越少,能量的消耗也随之减少,能量的不平衡使额外的热量以脂肪的形式在体内储存,导致肥胖。
4. 运动减肥的机理
4.1 人体运动时主要能源来自糖和脂肪的有氧代谢。
肌肉收缩活动初期能源为糖,当持续运动达120min时。游离脂肪酸供能达50~70%,因此使肌肉对血中游离脂肪酸和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增多,导致细胞释放大量的游离脂肪酸,使脂细胞瘦小,同时使多余的血糖被消耗而不能转化为脂肪,结果体内脂肪减少,体重下降。[2]
4.2 耐力运动消耗脂肪。
耐力运动时消耗大量的能量,脂肪氧化供能是主要的形式,因此,耐力运动对人体内脂肪代谢的影响最明显。运动时体内脂肪的利用受脂肪水解、脂肪动员、脂肪酸的运输以及骨骼肌对血浆游离脂肪酸的摄取等因素的影响。
脂肪水解酶只有在面耐力运动20min后才能激活,促进脂肪水解和脂肪动员作用加强,而且脂肪组织血流量大约增大3倍,使大量的脂肪酸经血液循环参与氧化供能。
耐力训练不仅能加速脂肪酸和磷酸甘油的氧化,同时也抑制脂肪酸的合成,阻碍甘油三酸的合成,从而达到体脂减少。控制肥胖的目的。
4.3 适度运动降低食欲。
运动对食欲的影响比较复杂,人体处于正常状态时,为保持能量平衡,往往中食欲、摄食量会会随着运动量的增加而增加,以弥补运动时的能量消耗。然而这种增加是不成比例的,运动量大到一定程度,使机体消耗太多的能量,出现运动运动性疲劳时,与摄食有关的神经内分泌因素会发生变化,食欲会降低,运动对于有代谢紊乱问题的肥胖人,则有抑制食欲的作用。例如:Durrant等人(1982年)的研究显示:胖人和瘦人进行固定的自行车运动后,瘦人增加食物摄取量以弥补运动时的能量消耗;而胖人食欲则下降,食物摄取量减少。也就是说,不同体脂百分比及不同体脂分布的人在运动影响食欲方面的反应不尽相同。[3]
4.4 抑制脂肪生成。
运动可以下调脂肪合成酶基因表达,减少或抑制脂肪生成,特别是高脂饮食后,脂肪生成加强,若进行运动,则可减少脂肪的生成。
5. 运动减肥处方
5.1 制定运动处方的原则。
运动减肥是临床医学的一种科学治疗方法。运动减肥的效果在较大程度上依赖于所采取的运动处方是否适用。制订运动处方时要遵循以下原则:
安全性 :所制定的运动强度、持续时间和练习频率应在参加者体质健康和心肺功能的安全范围之内。由于肥胖者对运动强度的耐受性差异很大,在运动处方实施之前应进行运动耐力试验。这样不仅能显示心肺功能有无异常,而且也可以表明参加活动者的最初运动能力,能常运动心率为40%~70%最大心率,练习频率每周3~6次,每次运动时间至少30min。
可接受性:运动方式使参加者感兴趣,能坚持下去。如慢跑、骑自行车、有氧健美操、游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