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关节损伤中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的临床应用分析

来源 :健康之路(医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rtal_1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通过比较分析,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复杂骨关节病变及复杂骨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通过实际病例分别接受X线平片,CT扫描,CT三维重建检查,分析三种方法在骨关节损伤中的确诊率及诊断价值。结果:在肘关节、胸腰椎、寰椎、髋关节、膝关节的复杂骨折诊断中,CT3D的确诊率均为100.00%;X线平片的确诊率分别为33.33%,50.00%,30.00%,56.25%,64.28%;单纯CT扫描的确诊率分别为60.00%,75.00%,50.00%,87.5%,78.57%,较X线平片的确诊率有所提高。三种方法在上述骨关节病变中的确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CT3D在复杂关节脱位和关节骨折中的确诊率极高,且能清晰辨识骨折及骨折碎片所在,为治疗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关键词】螺旋CT;三维重建;骨关节损伤;诊断价值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0-0091-02
  当前,骨关节损伤越来越多,就医时全面、清晰的显示骨关节病变,骨折程度,骨折碎片级关节脱位等情况能极大的帮助医生治疗。最常用,最基本的检查为X线平片,但这仅仅能反应较大的骨折断端和初步的反应股关节损伤情况,CT扫描弥补了平片的不足,但二位图像在诊断复杂性骨折显得优势不够明显。如今运用较广泛的CT三维重建就弥补了CT二位图片的不足,在复杂性关节病变和骨折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2年2月-2014年2月在我院进行检查的骨关节损伤的患者为对象,共计201例,患者的年龄介于10-7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2.7±13.1)岁,男性患者139(69.16%)例,女性患者62(30.84%)例。其中肘关节损伤45例,胸腰椎损伤36例,寰椎损伤30例,髋关节损伤48例,膝关节损伤42例。
  1.2 方法
  所有骨关节损伤均平均分为3组,分别接受X线平片,CT扫描,CT三维重建检查。X线平片检查时采取常规正位片、侧位片,另外因为寰椎的特殊生理解剖位置,加扫口位片。CT扫描采取横断面平扫。CT3D采用表明轮廓重建(surface shaded display,SSD)和多层面重建(multiplanner reconstructions,MPR),CT掃描层厚为2-3mm,重建间隔为2-3mm。
  1.3 统计学方法
  将所得数据录入SPSS19.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分析方法采用卡方检验(X2),检验水准为α=0.05,P>0.05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为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通过平片、CT、CT三维重建对特殊关节脱位或骨折的诊断情况比较分析发现,对于复杂的关节或骨折平片的诊断准确率最低,特别在肘关节的脱位或骨折的诊断,确诊率仅为33.33%,CT扫描在肘关节的诊断中确诊率较平片好,为60.00%,而CT3D的确诊率为100.00%。在胸腰椎病变或骨折,如腰椎间盘突出或胸腰椎骨折的诊断中,平片的确诊率为50.00%,CT为75.00%,CT3D确诊率也为100%。特别是在寰椎骨折的诊断,平片的确诊率也只有30.00%,CT有所提高,为50.00%,而CT3D也为100.00%。对于髋关节与肘关节病变或骨折的诊断,平片和单纯CT扫描的确诊率也不及CT3D的100.00%。因此可以认为,CT3D在复杂关节复杂病变及复杂骨折的诊断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3 讨论
  近年来,CT为身体内部病变的检查提供较多的诊断便利,特别是在股关节损伤中的诊断地位不可替代。多层螺旋CT(Multishcespiral CT, MSCT)是在原始CT机的基础上进行改进而来,它的出现大大提高了扫描的效率。多层螺旋CT以其快速的容积扫描,能够进行大范围及薄层扫描, 强大的后处理功能可以提供立体、多角度、多方图像, 为骨关节外伤提供了一种新的检查手段[1-3]。而CT3D是CT扫描技术的又一次进步,它的出现为股关节损伤的诊断又带来一次飞跃。
  CT3D技术在股关节损伤的诊断中有许多优势,并且确诊率极高。与单成螺旋CT相比,它能够直观、清晰地显示骨关节损伤的立体形态, 而且能够多角度、精确地详细了解各解剖结构的空间关系, 体现了多层螺旋CT 比单层螺旋CT 更具有全方面功能及特定的优越性[4]。并且3D重建的立体图像易于显示隐匿性骨折和脱位以及骨折的特征。比如在肘关节尺骨冠突骨折及肘关节脱位和桡骨头骨折的“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诊断中,平片及CT平扫很难准备判断尺骨冠突的骨折程度,也因为肘关节生理解剖因素,极难为治疗提供直观的证据。然而CT3D就能清晰的显示骨折的程度,骨折碎片的位置等,为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此外,CT3D通过旋转可观察隐匿的双侧下颌骨髁状突骨折情况, 也可显示不完全性骨折、深部的骨折、关节内的骨折和小的撕脱性骨折等。
  综上所述,CT3D能清晰显示股关节损伤在的程度,在骨折的诊断中,能清晰、全面的显示骨折程度,骨折碎片的部位,为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力的证据,也为治疗提供极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 胡春艾,郝敬明,张清,等.顺面部骨折的CT三维成像及容积成像对比研究[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0,34 (12):858-860.
  [2] 史丽静,田建明,王培军,等.多层姗旋CT 在骨关节创伤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3, 19(8):1030-1032.
  [3] Rosenthal E,Quint DJ,Johns M,et al.Diagnostic maxillofacial coronal images reformatted from helically acquired thinsection axial CT date[J].AJR,2000,175(4):1171-1181.
  [4] 李新胜,姜建威,侯海燕.多层螺旋CT 三维重建在骨关节损伤方面的临床应用[J].临床放射学杂志, 2002,21(11):883-885.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 分析了舒利迭在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治疗中的运用。方法 选择了2008年09月至2012年09月我院收治的24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一组120例。两组患者在住院治疗的过程中,在观察组患者身上使用呼吸内科常规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基础上加以采用舒利迭药物治疗,在对照组患者身上使用呼吸内科常规治疗,选择两组患者病情恢复情况作为观察指标,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
期刊
【摘要】目的 探究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效果,为患者寻找最优良的义齿修复装置。方法 选取我院口腔科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40例行磁性附着体义齿修复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40例患者修复前后的效果与舒适度作对比。结果 患者口腔修复后的固定力、咀嚼率、语音功能影响度、舒适度、疼痛度、外观相比修复前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整个修复中仅1例患者由于咀嚼硬物时义齿发生断裂,无其他严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选用了我院在2012年5月-2013年5月接收的14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了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只给予西医常规的肝素和阿司匹林治疗,而实验组患者给予了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一段时间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好于对照组,而且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他们之间的差
期刊
【摘要】目的:通过对习惯性流产的病因进行分析,针对病因探讨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于2009年2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习惯性流产病患52例进行流产病因检查,有针对性的进行治疗,对疗效进行观察。结果:病因检查后,52例病患中的病因明确者有36例,10例因胚胎染色体异常而放弃治疗,26例经过治疗后成功,胎儿情况正常,足月分娩;16例病因不明的患者中,6例足月分娩,10例流产。在进行治疗后,非染色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改良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160例上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80例,其中观察组采取经改良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法,对照组采取常规肌间沟臂丛阻滞法,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效果与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麻醉操作时间、阻滞起效时间、阻滞持续时间分别为(1.62±0.32)min、(12.05±2.35)min、(331.4±45.2)min,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
期刊
【摘要】目的:总结胸腔镜下颈、胸、腹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的手术配合经验。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4年5月行胸腔镜下颈、胸、腹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的6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行食管癌根治术的术前、术中配合要点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本组68例患者,60例患者在胸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8例患者中转开胸手术,手术平均时间为(223.5±30.6)min;术中出血量平均为(137.9±16.2)ml;术
期刊
【摘要】目的 观察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结石的临床疗效,为后期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8月期间门诊收入的84例胆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的不同方式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行传统开腹术式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术式治疗。观察两组术中及术后一般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排气时间和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采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0年2月到2014年4月于我院治疗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中选取51例病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采用动力加压髋螺钉术治疗的治疗A组(8例),采用股骨近端解剖型钢板术治疗的治疗B组(21例),采用股骨近端髓内钉术治疗的治疗C组(12例)及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的治疗D组(10例)。观察4组各组治疗情况。结果:不同方式治疗股骨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急性胆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结石性胆囊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行LC手术,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小于对照组,且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 观察组行腹腔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继发性胆道结石术后并发症疗效分析。 方法: 选取60例胆道结石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的30例患者给予开腹手术,观察组的30患者给予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肠胃功能恢复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率明显比对照组患者小,组间数据对比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