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高校教育理念的深入、大学生兴趣爱好的广泛,大学生社团的数量越来越多,分类越来越细,但是作为非正式组织在自我摸索式的发展中难免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针对目前高校大学生社团在发展中普遍存在的几个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些解决的对策,得出了社团的发展重点是需要学校以及学院的支持,需要合理规章制度的引领,需要社团干部的自我努力的结论。
关键词:社团管理;会员;社团活动;活动经费;活动质量
大学生社团是建立在学生共同的生活理念、兴趣爱好、专业特长、学术造诣或者共同追求上的,以高校的专业性、学术性为背景依托的,以服务社团成员、娱乐生活、学习新的知识理念、提高自身修养等为目标的一种非正式组织。它为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提供了重要阵地,为大学生展现自身特长、专业兴趣提供了舞台,为大学生寻找志同道合、兴趣相投、爱好相仿的朋友提供了渠道。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以及兴趣爱好的逐渐广泛,大学生社团对于高校、对于大学生来说越来越重要,社团的数量在不断增加,规模在逐渐扩大,分类也更加精细[1]。
一、大学生社团的特点
(一)会员加入门槛低,自由度大
社团会员加入社团的门槛低,自由度高,随进随退都没有太明确的限制。一般情况下加入社团不需要面试,只要同学们对某个社团感兴趣,缴纳一定的会费,就可以成为社团会员,中途若不愿意继续留在社团中,也可以随时退出。
(二)是一种非正式组织,无强制力
从管理学的角度讲,社团就是一种非正式组织,这种组织没有强制力,社团会员的地位相对比较平等,他们对于活动的执行或者参与完全是凭借个人自愿。在这种非正式组织中,社团领导人的领导力和个人感染力影响着社团整体的进步和发展,也影响社团会员参与社团活动、融入社团氛围的积极性。
(三)举办的活动主要面向社团会员
社团主要是为社团会员服务的,举办的活动也大部分面向社团会员,有时候其他同学也可以参加,例如举办小型技能培训的时候,由于机房电脑数量限制,将优先满足会员的参与需要;如果举办大型的讲座或者比赛,对参与人数没有限制,这时所有的同学都可以积极参与其中。对于社团来说,举办大型的比赛或者讲座,对于提升社团在全校或者全区的影响力有很大的作用;举办小型的活动,可以提升社团会员的会员体验。不过鉴于社团自身的发展能力及特点,目前高校的社团多以举办小型活动为主。
二、大学生社团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大学生社团在逐步发展的同时,不管是从社团整体还是某个具体的小社团都普遍面临着一些问题,这些一般是社团内部管理不到位、社团活动及经费不足、社团活动质量不高以及社团干部衔接不够好等问题。
(一)社团内部管理不到位
社团的内部管理分为对会员的管理和对社团重要干部的管理,对于会员管理来说,很多社团对会员没有明确的管理制度,就算有,也是流于形式,缺乏实质性管理,使得会员在执行社团工作任务、参与社团活动、出席社团会议以及商讨社团事宜中表现的很随意。会员没有明显的约束感,自由加入,又自由退出,他们多是大一上学期加入,下学期积极性就开始减退,思想和行动逐渐懈怠,从不再参加社团活动到慢慢退出社团。对于社团重要干部的管理方面,很多时候都是社团会长一个人在组织策划活动,一些比较积极的会员协助执行活动,很多副会长或者常务会长不愿意或者不积极参与组织、策划活动,更不主动参加活动,他们往往“只挂名,不做事”,只享受这个职位带给他们的荣誉感和尊严感,不愿意付出自己的努力、贡献自己的力量来促进社团更好的发展[2]。
(二)活动经费及场地不足
一般情况下社团活动经费主要来自会员会费,但是会员会费较低,不能满足活动需求;某些比较知名的社团可以拉到社会赞助,在一些社团参加高层次比赛并有希望获奖时,学校也会拨款,但是这些经费来源不稳定,所以社团经费得不到有力的保障。在社团举办活动时,如果需要占用学校场地,就要提前向学校的管理组织部门申请租借,但是学校能提供的场地有限,如果遇到活动冲突,也只能更改活动举行时间;另外社团平常没有固定的办公地点,社团历届重要资料也只能保存在个人手里,由于疏于管理,所以资料缺失现象时有发生。
(三)社团活动质量不高
目前大学生社团的娱乐文体类社团多举办一些小型的娱乐活动,规模不大而且影响力不够,缺乏实质性教育意义;对于科研学术类社团来说,举办的活动多是一些小型讲座、某项电脑软件的技能培训、某些跟专业相关的比赛类活动等,但是这些活动参与的人数不多,质量不高且层次较低,主要是由于开展讲座、培训技能的人多是学生,缺乏说服力和吸引力。而且每年各个社团举办的活动都如出一辙,多是遵循之前社团的活动模式,每年的活动策划案都是根据上一年进行稍微改动或者直接取而用之,缺乏创新性和改造性,这样的活动循环模式使得活动的质量逐年下降,缺乏对同学们的吸引力。
(四)社团干部衔接不够好
很多社团前几年活动举办的轰轰烈烈,名声大噪,但是近几年却销声匿迹、一蹶不振,其原因大多是因为前几年的社团核心骨干会长只重视自己在任期间的活动,没有关注对下一任会长及副会长的培养。他们没有将自己管理社团的经验心得传承下来,以至于下一任会长在接管社团之后,要逐渐摸索社团管理经验及模式,这样的逐渐循环会使得活动质量逐年下降,活动影响力一年不如一年,以至于到后来社团的逐渐衰落性。而且社团会员多是大一的时候加入,大二的时候成为社团领导力量,有一部分大三的同学还会继续担任社团的名誉会长,大一大二的同学热情、积极性高,但是经验不足,他们在摸索经验心得的时候会更吃力,对社团的发展很不利。
三、大学生社团的发展对策
(一)制定社团管理制度,规范社团管理
这里的社团管理制度,包括对于会员的管理要求及相关规定,也包括对于会员及社团会长及副会长的考核及激励制度。对于会员来说,他们不是因为具备某种品质或特长才被社团选中成为会员,加入社团只需要兴趣及会费,所以从心理学角度来讲,他们可以为自己在社团的消极表现找到借口,所以要设立会员入社门槛。必须是具备某种责任心、兴趣爱好、个人特长且符合社团成员所必须具备的一些品质的同学,才可以成为某社团成员。选择了素质相对较高的会员之后,就要制定会员日常的管理制度,例如按时参加会议,积极参加活动,认真执行工作任务以及与其他社团成员友好相处等一系列的要求[3]。还要制定相关考核制度及标准,对会员的表现进行考核,对于表现较好的会员,可以颁发“最佳XX社团成员”、“XX社团优秀标兵”或者“XX社团积极分子”等荣誉证书;对于表现尤其突出的会员,可以将其列入下一任会长或副会长的备选名单,并对其重点培养,做好社团经验传递衔接工作。对于只挂名,不做事的副会长,可以采取时时考核,一段时间内考核不合格的副會长将取消其职位,对于工作认真的副会长,要给与适当的奖励。当然,以上激励制度若要达到更好的执行效果,需要学校以及各学院的支持,这种支持可以增加社团内部荣誉证书的说服力和吸引力,才能激励大家在社团积极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二)学校及学院给与社团一定的支持
有时候社团的活动经费及场地问题,都会使一些高质量的活动无法持续进行或取得更好的成果,如果有学校及学院的支持,这些问题就可以适当缓解。很多高校社团数量众多,但质量良莠不齐,尽管每个社团都存在经费不足的问题,可是学校经费毕竟有限,不可能给与所有社团固定的经费补贴,所以学校可以通过对社团的管理与考核,确定社团存在的必要性。如果某社团连续数年举办的活动质量层次较低,社团成员数量过低且没有可以改变这种现状的可能性的,学校可以取消其存在资格;留下来的社团可以进行社团经费答辩,社团把自己本年度将要举办的活动计划表、策划案以及预算经费以合理的方式呈现出来,答辩时重点关注社团活动的可行性及创新性。答辩通过的社团可以获得学校提供的经费补贴,没有获得学校经费补贴且比较优秀的社团,可以通过申请或再次答辩获得学院提供的经费补贴。学校或学院在审批优秀社团活动场地时,要给与重点考虑,合理调节可能出现的活动场地冲突问题。
(三)充分利用资源,提高社团活动质量
针对社团活动质量不高的问题,社团可以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学校资源、网络资源来更好的解决。所谓的自身资源就是历届优秀的社团会长及副会长,他们曾经管理过社团,对社团有很多感情,如果可能的话,可以请他们做几期讲座,跟社团成员以及其他同学来分享自己的经验心得、学习体会以及为人处世的技巧等,有优秀的社团干部作为引领,不仅可以增加会员对于社团的感情,也会激励他们想要坚持留在社团发展的决心。学校资源包括授课老师以及高层次的硕士研究生或者MBA,社团可以根据自身的专业属性,邀请授课老师开展讲座,给大家传授一些在课堂上没有学到的知识;一些高层次的研究生经历过本科的各种社团或者学生会部门的历练,对于社团管理有很多独到的见解,对于学习和生活也有很多自己的心得体会,社团可以邀请他们作为社团的名誉会长,定期与社团会员进行交流指导;MBA一般是工作上比较优秀的社会人士,在大学里攻读硕士学位,他们更懂得为人处世的道理、更明白社会实践与知识理论的重要性,社团可以邀请他们为会员及其他同学提供一场精彩的知识盛宴。网络资源主要是要求社团及时关注网络上各种跟社团类型相关的比赛,这种比赛可大可小,可以一个社团初赛,也可以个人参赛,如果能取得比较好的成绩,会很大程度上提升社团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四)注重社团干部的选拔及衔接
作为非正式组织,社团干部的个人能力及品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社团的发展和进步,所以社团干部的选拔是比较重要的开端,社团干部之间的衔接也很重要,经验的传承及错误的避免会使社团发展越来越好。在平常的活动中,通过对会员表现情况的考核,发现一些表现比较积极、做事认真负责、乐于助人的同学,对于他们可以重点培养,在发展社团干部的时候,对他们给与重点考虑[4]。社团干部在换届的时候,最好也要有老师在场,让社团成员觉得这是一件比较正式且庄严的事情。新的社团干部在接管社团之后,要经常请教上届学姐学长,获得更多的社团管理经验,在以往工作成果的基础上,适当创新,举办更有力的活动。
四、结论
社团的存在对于高校来说必不可少,社团的发展对于大学生来说尤为重要,但是社团毕竟是非正式组织,不是学校统一编制的学生会部门,在发展中没有固定的发展模式和规章制度,所以在自我摸索式的发展中,很容易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学校以及各学院的支持对于社团的发展尤为重要。总之,社团若要发展的更好,需要各方的支持,首先需要被学校及各学院重视,才有更大的发展动力及潜力;再者社团需要自身的努力,需要社团干部及会员更大的归属感和使命感来发展社团、壮大社团;最后需要合理的规章制度及做事流程来更好的规范社团管理、引领社团活动方向。
参考文献:
[1]张敏. 高校学生社团自主管理模式的研究[J]. 江南论坛,2012,10:54-55.
[2]石国亮,万磊. 试析大学生社团的现实困境与突围之路[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03:12-15.
[3]付学诚. 高校学生社团工作的思考与探索[J]. 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9,04:77-79.
[4]李俊杰. 探索新形勢下高校学生社团建设[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3:197-198.
关键词:社团管理;会员;社团活动;活动经费;活动质量
大学生社团是建立在学生共同的生活理念、兴趣爱好、专业特长、学术造诣或者共同追求上的,以高校的专业性、学术性为背景依托的,以服务社团成员、娱乐生活、学习新的知识理念、提高自身修养等为目标的一种非正式组织。它为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提供了重要阵地,为大学生展现自身特长、专业兴趣提供了舞台,为大学生寻找志同道合、兴趣相投、爱好相仿的朋友提供了渠道。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以及兴趣爱好的逐渐广泛,大学生社团对于高校、对于大学生来说越来越重要,社团的数量在不断增加,规模在逐渐扩大,分类也更加精细[1]。
一、大学生社团的特点
(一)会员加入门槛低,自由度大
社团会员加入社团的门槛低,自由度高,随进随退都没有太明确的限制。一般情况下加入社团不需要面试,只要同学们对某个社团感兴趣,缴纳一定的会费,就可以成为社团会员,中途若不愿意继续留在社团中,也可以随时退出。
(二)是一种非正式组织,无强制力
从管理学的角度讲,社团就是一种非正式组织,这种组织没有强制力,社团会员的地位相对比较平等,他们对于活动的执行或者参与完全是凭借个人自愿。在这种非正式组织中,社团领导人的领导力和个人感染力影响着社团整体的进步和发展,也影响社团会员参与社团活动、融入社团氛围的积极性。
(三)举办的活动主要面向社团会员
社团主要是为社团会员服务的,举办的活动也大部分面向社团会员,有时候其他同学也可以参加,例如举办小型技能培训的时候,由于机房电脑数量限制,将优先满足会员的参与需要;如果举办大型的讲座或者比赛,对参与人数没有限制,这时所有的同学都可以积极参与其中。对于社团来说,举办大型的比赛或者讲座,对于提升社团在全校或者全区的影响力有很大的作用;举办小型的活动,可以提升社团会员的会员体验。不过鉴于社团自身的发展能力及特点,目前高校的社团多以举办小型活动为主。
二、大学生社团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大学生社团在逐步发展的同时,不管是从社团整体还是某个具体的小社团都普遍面临着一些问题,这些一般是社团内部管理不到位、社团活动及经费不足、社团活动质量不高以及社团干部衔接不够好等问题。
(一)社团内部管理不到位
社团的内部管理分为对会员的管理和对社团重要干部的管理,对于会员管理来说,很多社团对会员没有明确的管理制度,就算有,也是流于形式,缺乏实质性管理,使得会员在执行社团工作任务、参与社团活动、出席社团会议以及商讨社团事宜中表现的很随意。会员没有明显的约束感,自由加入,又自由退出,他们多是大一上学期加入,下学期积极性就开始减退,思想和行动逐渐懈怠,从不再参加社团活动到慢慢退出社团。对于社团重要干部的管理方面,很多时候都是社团会长一个人在组织策划活动,一些比较积极的会员协助执行活动,很多副会长或者常务会长不愿意或者不积极参与组织、策划活动,更不主动参加活动,他们往往“只挂名,不做事”,只享受这个职位带给他们的荣誉感和尊严感,不愿意付出自己的努力、贡献自己的力量来促进社团更好的发展[2]。
(二)活动经费及场地不足
一般情况下社团活动经费主要来自会员会费,但是会员会费较低,不能满足活动需求;某些比较知名的社团可以拉到社会赞助,在一些社团参加高层次比赛并有希望获奖时,学校也会拨款,但是这些经费来源不稳定,所以社团经费得不到有力的保障。在社团举办活动时,如果需要占用学校场地,就要提前向学校的管理组织部门申请租借,但是学校能提供的场地有限,如果遇到活动冲突,也只能更改活动举行时间;另外社团平常没有固定的办公地点,社团历届重要资料也只能保存在个人手里,由于疏于管理,所以资料缺失现象时有发生。
(三)社团活动质量不高
目前大学生社团的娱乐文体类社团多举办一些小型的娱乐活动,规模不大而且影响力不够,缺乏实质性教育意义;对于科研学术类社团来说,举办的活动多是一些小型讲座、某项电脑软件的技能培训、某些跟专业相关的比赛类活动等,但是这些活动参与的人数不多,质量不高且层次较低,主要是由于开展讲座、培训技能的人多是学生,缺乏说服力和吸引力。而且每年各个社团举办的活动都如出一辙,多是遵循之前社团的活动模式,每年的活动策划案都是根据上一年进行稍微改动或者直接取而用之,缺乏创新性和改造性,这样的活动循环模式使得活动的质量逐年下降,缺乏对同学们的吸引力。
(四)社团干部衔接不够好
很多社团前几年活动举办的轰轰烈烈,名声大噪,但是近几年却销声匿迹、一蹶不振,其原因大多是因为前几年的社团核心骨干会长只重视自己在任期间的活动,没有关注对下一任会长及副会长的培养。他们没有将自己管理社团的经验心得传承下来,以至于下一任会长在接管社团之后,要逐渐摸索社团管理经验及模式,这样的逐渐循环会使得活动质量逐年下降,活动影响力一年不如一年,以至于到后来社团的逐渐衰落性。而且社团会员多是大一的时候加入,大二的时候成为社团领导力量,有一部分大三的同学还会继续担任社团的名誉会长,大一大二的同学热情、积极性高,但是经验不足,他们在摸索经验心得的时候会更吃力,对社团的发展很不利。
三、大学生社团的发展对策
(一)制定社团管理制度,规范社团管理
这里的社团管理制度,包括对于会员的管理要求及相关规定,也包括对于会员及社团会长及副会长的考核及激励制度。对于会员来说,他们不是因为具备某种品质或特长才被社团选中成为会员,加入社团只需要兴趣及会费,所以从心理学角度来讲,他们可以为自己在社团的消极表现找到借口,所以要设立会员入社门槛。必须是具备某种责任心、兴趣爱好、个人特长且符合社团成员所必须具备的一些品质的同学,才可以成为某社团成员。选择了素质相对较高的会员之后,就要制定会员日常的管理制度,例如按时参加会议,积极参加活动,认真执行工作任务以及与其他社团成员友好相处等一系列的要求[3]。还要制定相关考核制度及标准,对会员的表现进行考核,对于表现较好的会员,可以颁发“最佳XX社团成员”、“XX社团优秀标兵”或者“XX社团积极分子”等荣誉证书;对于表现尤其突出的会员,可以将其列入下一任会长或副会长的备选名单,并对其重点培养,做好社团经验传递衔接工作。对于只挂名,不做事的副会长,可以采取时时考核,一段时间内考核不合格的副會长将取消其职位,对于工作认真的副会长,要给与适当的奖励。当然,以上激励制度若要达到更好的执行效果,需要学校以及各学院的支持,这种支持可以增加社团内部荣誉证书的说服力和吸引力,才能激励大家在社团积极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二)学校及学院给与社团一定的支持
有时候社团的活动经费及场地问题,都会使一些高质量的活动无法持续进行或取得更好的成果,如果有学校及学院的支持,这些问题就可以适当缓解。很多高校社团数量众多,但质量良莠不齐,尽管每个社团都存在经费不足的问题,可是学校经费毕竟有限,不可能给与所有社团固定的经费补贴,所以学校可以通过对社团的管理与考核,确定社团存在的必要性。如果某社团连续数年举办的活动质量层次较低,社团成员数量过低且没有可以改变这种现状的可能性的,学校可以取消其存在资格;留下来的社团可以进行社团经费答辩,社团把自己本年度将要举办的活动计划表、策划案以及预算经费以合理的方式呈现出来,答辩时重点关注社团活动的可行性及创新性。答辩通过的社团可以获得学校提供的经费补贴,没有获得学校经费补贴且比较优秀的社团,可以通过申请或再次答辩获得学院提供的经费补贴。学校或学院在审批优秀社团活动场地时,要给与重点考虑,合理调节可能出现的活动场地冲突问题。
(三)充分利用资源,提高社团活动质量
针对社团活动质量不高的问题,社团可以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学校资源、网络资源来更好的解决。所谓的自身资源就是历届优秀的社团会长及副会长,他们曾经管理过社团,对社团有很多感情,如果可能的话,可以请他们做几期讲座,跟社团成员以及其他同学来分享自己的经验心得、学习体会以及为人处世的技巧等,有优秀的社团干部作为引领,不仅可以增加会员对于社团的感情,也会激励他们想要坚持留在社团发展的决心。学校资源包括授课老师以及高层次的硕士研究生或者MBA,社团可以根据自身的专业属性,邀请授课老师开展讲座,给大家传授一些在课堂上没有学到的知识;一些高层次的研究生经历过本科的各种社团或者学生会部门的历练,对于社团管理有很多独到的见解,对于学习和生活也有很多自己的心得体会,社团可以邀请他们作为社团的名誉会长,定期与社团会员进行交流指导;MBA一般是工作上比较优秀的社会人士,在大学里攻读硕士学位,他们更懂得为人处世的道理、更明白社会实践与知识理论的重要性,社团可以邀请他们为会员及其他同学提供一场精彩的知识盛宴。网络资源主要是要求社团及时关注网络上各种跟社团类型相关的比赛,这种比赛可大可小,可以一个社团初赛,也可以个人参赛,如果能取得比较好的成绩,会很大程度上提升社团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四)注重社团干部的选拔及衔接
作为非正式组织,社团干部的个人能力及品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社团的发展和进步,所以社团干部的选拔是比较重要的开端,社团干部之间的衔接也很重要,经验的传承及错误的避免会使社团发展越来越好。在平常的活动中,通过对会员表现情况的考核,发现一些表现比较积极、做事认真负责、乐于助人的同学,对于他们可以重点培养,在发展社团干部的时候,对他们给与重点考虑[4]。社团干部在换届的时候,最好也要有老师在场,让社团成员觉得这是一件比较正式且庄严的事情。新的社团干部在接管社团之后,要经常请教上届学姐学长,获得更多的社团管理经验,在以往工作成果的基础上,适当创新,举办更有力的活动。
四、结论
社团的存在对于高校来说必不可少,社团的发展对于大学生来说尤为重要,但是社团毕竟是非正式组织,不是学校统一编制的学生会部门,在发展中没有固定的发展模式和规章制度,所以在自我摸索式的发展中,很容易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学校以及各学院的支持对于社团的发展尤为重要。总之,社团若要发展的更好,需要各方的支持,首先需要被学校及各学院重视,才有更大的发展动力及潜力;再者社团需要自身的努力,需要社团干部及会员更大的归属感和使命感来发展社团、壮大社团;最后需要合理的规章制度及做事流程来更好的规范社团管理、引领社团活动方向。
参考文献:
[1]张敏. 高校学生社团自主管理模式的研究[J]. 江南论坛,2012,10:54-55.
[2]石国亮,万磊. 试析大学生社团的现实困境与突围之路[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03:12-15.
[3]付学诚. 高校学生社团工作的思考与探索[J]. 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9,04:77-79.
[4]李俊杰. 探索新形勢下高校学生社团建设[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3:197-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