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本首相安倍第二次上台执政尽管不到一个月,但以牵制、对峙中国为核心的外交安保总动员态势已经呈现。
这一外交战略的基本思路是强化日美同盟,缓和与改善日韩、日俄关系,拉拢东南亚和南亚太地区国家,动用一切外交资源,编织一张针对中国的立体包围网,为在钓鱼岛问题上与中国打持久战、总体战而最大限度地利用周边国家与国际社会。
在操作思路上,对内以加强日美军事同盟、鼓吹“中国威胁论”为由,从法律依据、组织架构、财政倾斜等手段加强首相官邸对安保政策的发言权;加快促进自卫队软硬件实力。对外以“中国霸权”为噱头,架构起包括“价值观外交”、“经济外交”、“能源外交”、“海洋外交”等侧重不一的多层面外交态势,以构成对中国的制衡与束缚。
目前从安倍政府的动向来看,外交和安保政策的决策权限将进一步收归首相官邸。在安倍外交路线中,安保政策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可以将安倍政权今后的安保与外交政策视为表里一体。
从人事上看,安倍外交的人物谱系基本是安倍-麻生太郎-谷内正太郎-岸田文雄。除了新外相岸田文雄外,其余基本就是2006年安倍首次担任首相后的外交阵容,当时麻生是外务大臣,谷内是外务次官(常务副部长)。当年,安倍和麻生鼓吹的“价值观外交”、“自由与繁荣之弧”,发案人正是谷内正太郎。安倍2012年12月新组阁后,第一时间将谷内任命为“内阁官房参与”,实质上就是安倍的外交智囊。
谷内是日本外务省系统亲美派的代表之一。对照安倍上台后密集的外交动作,基本沿袭了谷内正太郎的上述发言思路。
2012年年末,安倍就任首相伊始,就给印尼、越南、新加坡、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以及印度、俄罗斯、澳大利亚等中国周边国家领导人打了一圈电话。
日韩方面,安倍先是表示取消由日本政府主办2月“竹岛日”(韩国称“独岛”)纪念典礼,以避免刺激前后脚举行的韩国总统就任仪式。1月4日,日本前财相、日本国会日韩议员联盟干事长额贺福志郎作为安倍首相特使前往韩国,拜会了韩国新当选总统朴槿惠,并面呈安倍亲笔信。1月8日,韩国国会韩日议员联盟一行在朴槿惠亲信、大国家党代表黄祐吕率领下来日,9日在首相官邸拜会了安倍。
日俄关系方面,日本国内最近也出现耐人寻求的一些信号。受安倍指示,日本前首相森喜朗计划于2013年2月作为首相特使拜会普京,焦点议题就是北方四岛问题。
东南亚外交则是安倍“价值观外交”的重要一环。以日美同盟为一个支柱,以印度、东盟、澳大利亚等“价值观相似”的中国周边国家为另一支柱,这正是2006年首届安倍内阁时,安倍与麻生倡议的“自由与繁荣之弧”的内容。2013年是日本与东盟友好合作40周年,也是南海问题继续紧张的一年,给了日本进一步拉拢东盟国家的外交空间。
1月10日,日本政府宣布,安倍将在16到19日首访越南、印尼、泰国三个东盟国家。1月9到14日,日本外相岸田文雄出访菲律宾、新加坡、文莱和澳大利亚。日本媒体报道,10日的日菲外长会谈上,双方就南海问题和强化日菲安全保障合作、日向菲提供海警巡逻船等达成了一致。1月初,日本副首相麻生太郎访问缅甸并与缅甸总统吴登盛举行了会谈。
从安倍政权的一系列动作方向看,所谓加强日美同盟,其实质是以日方有责任侧援美军为由,在军事和安全保障领域增强日本自身的安保机制和防卫能力。日本防卫大臣小野寺五典8日与美国防长帕内塔通话,就修改“日美防卫合作指针”明言:日方将配合美国的新国防战略,加强自卫队的作用,强化抑制力。在继续倚重美国军事保护伞同时,安倍政府已经在组织体系、防卫费用、法律准备、军队运用等软硬件方面强化和完善日本的安全保障体制和防卫能力。当然,安倍的最终指向是修改宪法,从而为修改《自卫队法》等涉及防卫军备的法律扫清宪法障碍。
这一外交战略的基本思路是强化日美同盟,缓和与改善日韩、日俄关系,拉拢东南亚和南亚太地区国家,动用一切外交资源,编织一张针对中国的立体包围网,为在钓鱼岛问题上与中国打持久战、总体战而最大限度地利用周边国家与国际社会。
在操作思路上,对内以加强日美军事同盟、鼓吹“中国威胁论”为由,从法律依据、组织架构、财政倾斜等手段加强首相官邸对安保政策的发言权;加快促进自卫队软硬件实力。对外以“中国霸权”为噱头,架构起包括“价值观外交”、“经济外交”、“能源外交”、“海洋外交”等侧重不一的多层面外交态势,以构成对中国的制衡与束缚。
目前从安倍政府的动向来看,外交和安保政策的决策权限将进一步收归首相官邸。在安倍外交路线中,安保政策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可以将安倍政权今后的安保与外交政策视为表里一体。
从人事上看,安倍外交的人物谱系基本是安倍-麻生太郎-谷内正太郎-岸田文雄。除了新外相岸田文雄外,其余基本就是2006年安倍首次担任首相后的外交阵容,当时麻生是外务大臣,谷内是外务次官(常务副部长)。当年,安倍和麻生鼓吹的“价值观外交”、“自由与繁荣之弧”,发案人正是谷内正太郎。安倍2012年12月新组阁后,第一时间将谷内任命为“内阁官房参与”,实质上就是安倍的外交智囊。
谷内是日本外务省系统亲美派的代表之一。对照安倍上台后密集的外交动作,基本沿袭了谷内正太郎的上述发言思路。
2012年年末,安倍就任首相伊始,就给印尼、越南、新加坡、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以及印度、俄罗斯、澳大利亚等中国周边国家领导人打了一圈电话。
日韩方面,安倍先是表示取消由日本政府主办2月“竹岛日”(韩国称“独岛”)纪念典礼,以避免刺激前后脚举行的韩国总统就任仪式。1月4日,日本前财相、日本国会日韩议员联盟干事长额贺福志郎作为安倍首相特使前往韩国,拜会了韩国新当选总统朴槿惠,并面呈安倍亲笔信。1月8日,韩国国会韩日议员联盟一行在朴槿惠亲信、大国家党代表黄祐吕率领下来日,9日在首相官邸拜会了安倍。
日俄关系方面,日本国内最近也出现耐人寻求的一些信号。受安倍指示,日本前首相森喜朗计划于2013年2月作为首相特使拜会普京,焦点议题就是北方四岛问题。
东南亚外交则是安倍“价值观外交”的重要一环。以日美同盟为一个支柱,以印度、东盟、澳大利亚等“价值观相似”的中国周边国家为另一支柱,这正是2006年首届安倍内阁时,安倍与麻生倡议的“自由与繁荣之弧”的内容。2013年是日本与东盟友好合作40周年,也是南海问题继续紧张的一年,给了日本进一步拉拢东盟国家的外交空间。
1月10日,日本政府宣布,安倍将在16到19日首访越南、印尼、泰国三个东盟国家。1月9到14日,日本外相岸田文雄出访菲律宾、新加坡、文莱和澳大利亚。日本媒体报道,10日的日菲外长会谈上,双方就南海问题和强化日菲安全保障合作、日向菲提供海警巡逻船等达成了一致。1月初,日本副首相麻生太郎访问缅甸并与缅甸总统吴登盛举行了会谈。
从安倍政权的一系列动作方向看,所谓加强日美同盟,其实质是以日方有责任侧援美军为由,在军事和安全保障领域增强日本自身的安保机制和防卫能力。日本防卫大臣小野寺五典8日与美国防长帕内塔通话,就修改“日美防卫合作指针”明言:日方将配合美国的新国防战略,加强自卫队的作用,强化抑制力。在继续倚重美国军事保护伞同时,安倍政府已经在组织体系、防卫费用、法律准备、军队运用等软硬件方面强化和完善日本的安全保障体制和防卫能力。当然,安倍的最终指向是修改宪法,从而为修改《自卫队法》等涉及防卫军备的法律扫清宪法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