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炮打五只船”是清朝时期流传于河北省定州一带的一种民俗,后清咸丰(1851~1861)年间传入河北省新乐市一带,现仅存于河北省新乐市邯邰镇香城村。“炮打五只船”由五人各驾一只小船联结成一条大船进行表演。当表演达到一定火候时,三声炮响,在烟雾的笼罩下,大船分成五只小船,独立起舞,从而把舞蹈推向高潮,故名“炮打五只船”。
2009年3月,新乐市民俗艺术“炮打五只船” 通过了石家庄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领导小组专家委员会的评审,进入了石家庄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尽管“炮打五只船”得到了当地人民群众的喜爱,然而对“炮打五只船”的深入思考研究,至今尚无学者涉猎。本文从社会生活、艺术、审美层面对 “炮打五只船”的价值和作用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从而为民间艺术的研究奠定一份坚实的理论基础。
一、“炮打五只船”在社会生活中的功能
“炮打五只船”在当地人民生活中起着精神寄托与促进社会和谐的作用。中国二十世纪初的北方农村,自给自足的铁犁牛耕小农经济社会里,男耕女织,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无文化生活可言。每到冬季农闲时期,无事可做的农民,精神便无所寄托。对于精神生活匾乏的二十世纪初的华北农村来说,研习花会社火活动,让农闲时期的农民精神有所寄托,从而减少了因精神空虚而造成的不和谐现象的发生,对于社会稳定、社会风气的净化起到一定作用。忙碌了一天的人们,晚饭后聚在一起吹拉弹唱舞、习耍拳棒棍刀枪,在没有现今文化生活的二十世纪初的农村生活中,这己是最好精神享受。每到春节前后,闲来无事的农民便把社火活动推向一年中的高潮。特别是元宵节,人们争相把自己的技艺呈献给周围的乡亲。对于期待观社火、闹元宵的乡亲们来说,也是难得的精神盛宴。
如今人们的精神生活丰富了,但是民间的很多传统娱乐项目经过十几年政治上的冲击已经所剩无几,看电视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主要消遣,很多村民沾染上喝酒、赌博等不良习气,相比之下,如果能恢复聚在一起排练新剧的活动,则有益于当代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特色民俗舞蹈所具有的本地文化认同、凝聚当地人、寄托乡情等社会价值。
二、 “炮打五只船”的审美价值
“炮打五只船”的审美价值是许多意义的综合。首先,在一定程度上对人们的视觉和听觉的生理功能具有积极意义。独特的程式化和写意化是中国戏曲表演的特征。世界三大表演体系中,前苏联的斯坦福表演体系强调“真”;德国的布莱希特强调“善”;而中国戏曲的表演体系则强调“美”。民俗舞蹈“炮打五只船”不但继承了中国传统戏曲写意与程式化的美的表演方式,具有传统戏曲的审美特点,而且追求斯坦福表演体系所强调的“真”的表演特点。驾船人与赶船人相配合做出水上行舟,随波荡漾等舞台效果就是追求“真”的表现,并一时成为“炮打五只船”的基本特征。乡亲们津津乐道于这个有完整情节和魔幻色彩的民俗表演给人带来的各种美感,为她所表达的真善美的理想境界所吸引和陶醉,并与之产生共鸣。在一次次这样审美过程中,“炮打五只船”以其轻松幽默,诙谐搞笑的特点迎合了底层群众集体潜意识中反严肃、反凝重、反深刻,追求随意性、通俗性、世俗性的审美倾向,满足了男女老幼不同人群的娱乐要求,艺术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观众在视觉与听觉双重美感的享受中,生活压力得到了放松和宣泄,精神得到了充实。这一作用对参与“炮打五只船”演出的演员来说,意义更大,因为参与美的表现和创造比欣赏更能体验美。
值得注意的是,时当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北方农民没有更多的文化生活,没有更多欣赏或参与艺术表演的机会,“炮打五只船”一定程度上填充了这一空白,对群众有重要的美育作用。
三、“炮打五只船”的艺术学价值
“炮打五只船”的表演动作主要从各类民间舞的舞蹈动作和戏曲中的程式性动作结合而来,很多动作都是艺人们自创的,因此是以广大群众的审美为基础,讲究活泼、俏皮、嬉戏般的表达,与芭蕾舞的舒展、开阔截然相反。表演“炮打五只船”时,一方面,舞蹈与打击乐的紧密配合,使舞蹈更有了明显的戏剧性,具有动作幅度小巧,舞姿俏皮活泼,情感细腻的特点,有小家碧玉的娇媚之感,它的表演常是舞戏相容,舞中有戏,戏中带舞。另外一方面,“炮打五只船”艺术特征也在于它的戏曲性,因为注重表演,所以它的动作受到戏曲影响较大,例如,比较讲究亮相、跑圆场等。
艺术往往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脱离了生活、实践的艺术就会失去它的生命力。“炮打五只船”是一种扎根在民间,并在民间开花结果的艺术形式,人们喜欢它是因为它通俗易懂就在身边,因为它的表演能够让老百姓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炮打五只船”的表演以戏曲功底为基础,以人民群众的生活为创作素材,把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某些动作舞蹈化,使其升华为舞台动作,它有血有肉,活灵活现,常常运用戏曲的写意性手法来完成一个情节的表达,使人们充分的发挥想象力,在心中形成一个更加生动的形象。比如京剧中老生的许多动作在“炮打五只船”的赶船艄公表演中都有所运用。
“炮打五只船”是中国民间舞蹈的一个代表,是民间艺人世代傳承下来的艺术瑰宝。农村现实生活是他的创作源泉,特别是舞蹈动作是集体创作的结晶,所以他打破了艺术门派限制,舞蹈动作兼容众家之长,吸取了秧歌、龙舟、魔术、舞狮等艺术门类中的舞蹈语汇,使它具备了很强的艺术表现欲,具有深厚的戏剧底蕴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它的结构严谨,是戏剧型的民间舞蹈,在中国民舞宝库中很有特色。它的丰富内容和舞蹈特性在我国民舞中很少见,因此具有很强的学术研究价值。
2009年3月,新乐市民俗艺术“炮打五只船” 通过了石家庄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领导小组专家委员会的评审,进入了石家庄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尽管“炮打五只船”得到了当地人民群众的喜爱,然而对“炮打五只船”的深入思考研究,至今尚无学者涉猎。本文从社会生活、艺术、审美层面对 “炮打五只船”的价值和作用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从而为民间艺术的研究奠定一份坚实的理论基础。
一、“炮打五只船”在社会生活中的功能
“炮打五只船”在当地人民生活中起着精神寄托与促进社会和谐的作用。中国二十世纪初的北方农村,自给自足的铁犁牛耕小农经济社会里,男耕女织,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无文化生活可言。每到冬季农闲时期,无事可做的农民,精神便无所寄托。对于精神生活匾乏的二十世纪初的华北农村来说,研习花会社火活动,让农闲时期的农民精神有所寄托,从而减少了因精神空虚而造成的不和谐现象的发生,对于社会稳定、社会风气的净化起到一定作用。忙碌了一天的人们,晚饭后聚在一起吹拉弹唱舞、习耍拳棒棍刀枪,在没有现今文化生活的二十世纪初的农村生活中,这己是最好精神享受。每到春节前后,闲来无事的农民便把社火活动推向一年中的高潮。特别是元宵节,人们争相把自己的技艺呈献给周围的乡亲。对于期待观社火、闹元宵的乡亲们来说,也是难得的精神盛宴。
如今人们的精神生活丰富了,但是民间的很多传统娱乐项目经过十几年政治上的冲击已经所剩无几,看电视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主要消遣,很多村民沾染上喝酒、赌博等不良习气,相比之下,如果能恢复聚在一起排练新剧的活动,则有益于当代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特色民俗舞蹈所具有的本地文化认同、凝聚当地人、寄托乡情等社会价值。
二、 “炮打五只船”的审美价值
“炮打五只船”的审美价值是许多意义的综合。首先,在一定程度上对人们的视觉和听觉的生理功能具有积极意义。独特的程式化和写意化是中国戏曲表演的特征。世界三大表演体系中,前苏联的斯坦福表演体系强调“真”;德国的布莱希特强调“善”;而中国戏曲的表演体系则强调“美”。民俗舞蹈“炮打五只船”不但继承了中国传统戏曲写意与程式化的美的表演方式,具有传统戏曲的审美特点,而且追求斯坦福表演体系所强调的“真”的表演特点。驾船人与赶船人相配合做出水上行舟,随波荡漾等舞台效果就是追求“真”的表现,并一时成为“炮打五只船”的基本特征。乡亲们津津乐道于这个有完整情节和魔幻色彩的民俗表演给人带来的各种美感,为她所表达的真善美的理想境界所吸引和陶醉,并与之产生共鸣。在一次次这样审美过程中,“炮打五只船”以其轻松幽默,诙谐搞笑的特点迎合了底层群众集体潜意识中反严肃、反凝重、反深刻,追求随意性、通俗性、世俗性的审美倾向,满足了男女老幼不同人群的娱乐要求,艺术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观众在视觉与听觉双重美感的享受中,生活压力得到了放松和宣泄,精神得到了充实。这一作用对参与“炮打五只船”演出的演员来说,意义更大,因为参与美的表现和创造比欣赏更能体验美。
值得注意的是,时当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北方农民没有更多的文化生活,没有更多欣赏或参与艺术表演的机会,“炮打五只船”一定程度上填充了这一空白,对群众有重要的美育作用。
三、“炮打五只船”的艺术学价值
“炮打五只船”的表演动作主要从各类民间舞的舞蹈动作和戏曲中的程式性动作结合而来,很多动作都是艺人们自创的,因此是以广大群众的审美为基础,讲究活泼、俏皮、嬉戏般的表达,与芭蕾舞的舒展、开阔截然相反。表演“炮打五只船”时,一方面,舞蹈与打击乐的紧密配合,使舞蹈更有了明显的戏剧性,具有动作幅度小巧,舞姿俏皮活泼,情感细腻的特点,有小家碧玉的娇媚之感,它的表演常是舞戏相容,舞中有戏,戏中带舞。另外一方面,“炮打五只船”艺术特征也在于它的戏曲性,因为注重表演,所以它的动作受到戏曲影响较大,例如,比较讲究亮相、跑圆场等。
艺术往往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脱离了生活、实践的艺术就会失去它的生命力。“炮打五只船”是一种扎根在民间,并在民间开花结果的艺术形式,人们喜欢它是因为它通俗易懂就在身边,因为它的表演能够让老百姓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炮打五只船”的表演以戏曲功底为基础,以人民群众的生活为创作素材,把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某些动作舞蹈化,使其升华为舞台动作,它有血有肉,活灵活现,常常运用戏曲的写意性手法来完成一个情节的表达,使人们充分的发挥想象力,在心中形成一个更加生动的形象。比如京剧中老生的许多动作在“炮打五只船”的赶船艄公表演中都有所运用。
“炮打五只船”是中国民间舞蹈的一个代表,是民间艺人世代傳承下来的艺术瑰宝。农村现实生活是他的创作源泉,特别是舞蹈动作是集体创作的结晶,所以他打破了艺术门派限制,舞蹈动作兼容众家之长,吸取了秧歌、龙舟、魔术、舞狮等艺术门类中的舞蹈语汇,使它具备了很强的艺术表现欲,具有深厚的戏剧底蕴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它的结构严谨,是戏剧型的民间舞蹈,在中国民舞宝库中很有特色。它的丰富内容和舞蹈特性在我国民舞中很少见,因此具有很强的学术研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