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现代性与“人工制品”——对艺术终结之后艺术的人类学思考

来源 :广西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zhe19878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艺术终结论”反映了艺术自现代化以来最大的悖论:一方面是艺术的泛滥,另一方面是人类极度缺乏艺术,艺术成为无力表达人类审美需要和实现审美交流的“孤岛”和“特区”,艺术成为当代社会中最大的问题之一。从美学、艺术学和文化学视野提出“审美现代性”仅仅是现代性矛盾的“想象性解决”。对此,可从审美人类学角度重新定义“艺术”,提出“人工制品”概念,重新思考艺术与技术之间的关系,突出艺术与人类社会的整体价值、艺术与整体生活方式相联系的性质,恢复艺术实现审美交流和满足审美需要的中介功能。
其他文献
恢复性司法以其全新的理念在中国得到大力的推崇,被害人的保护、节省司法资源和死刑控制是恢复性司法运动在我国兴起的主要动因。为了引导恢复性司法的发展,一些省市根据当地实
中华文化的流变主线主要在于中华文化在中原的历次综合创新,其内容包括中华阴阳思维方式、中华汉字智慧、中华天地人智慧、中华科技智慧在中原的综合创新。依据民族复兴的文
法院调解是我国一项优秀的法律文化与司法传统,但目前法院调解工作中未能充分展现调解的价值所在。基于人大代表在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法治中所具有的独特作用,邀请人大代表协助
高等教育的收益内化效应和外部效应使其具备了私人产品属性和公共产品属性的双重特征。前者对效率的驱动与后者对公平的诉求形成的逻辑悖论,统一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的价值判
孔子以道德情怀改造了西周的德性神灵,他对天、天命始终怀有敬畏之情,而对无德之神怪则避而不谈。同时,孔子对宗教祭祀中那种敬畏、虔诚、全身心投入的态度十分赞赏,通过对宗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