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阅读”命题探析

来源 :高中生学习·高二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uj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4年(湖北卷)语文科考试说明”提升了“名著阅读”的地位,将其与“文学常识”并列了。在附录三中,还明确将《孟子》等六部著作纳入了高考范围。如何解答此类题目呢?一是要弄清题型趋势,二是要掌握一定的技巧。
  一、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
  1.和文学常识结合在一道题中考查,以选项肢的形式呈现。
  例1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选项略)
  湖北卷近几年一直以这种形式考查。名著内容与文学常识可以糅合在一个选项中考查,也可以单列为一项考查。所以以这种形式考查的可能性最大。
  2. 单独设置一道选择题直接考查名著内容。
  例2 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013年江西卷)
  A. 孔子让他的学生谈谈各自的志向……最后,曾皙的发言得到了老师的赞许。(《论语》)
  B. 小说主人公大卫的母亲改嫁后,继父……并把他送到伦敦的寄宿学校。(《大卫·科波菲尔》)
  C. 在金陵十二钗正册中,王熙凤的判词是:“凡鸟偏从末世来……哭向金陵事更哀。”(《红楼梦》)
  D. 堂吉诃德沉迷于骑士小说……折断了长枪。(《堂吉诃德》)
  此例直接考查了“识记名著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等”的能力。2013年高考江苏卷和福建卷也是单独设题,重点考查名著故事情节或主要内容、艺术特色等的能力,形式上则是五选二。
  解析 这类选择题多是选“非”式,即题干表述常常是“下列有关文学常识(文学名著)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解答这类题没有多少技巧,较可靠的方法就是逐项审核选项肢对名著内容表述的正误。对选项肢中包含的每一个判断(包括判断表述中的每一个信息点)都要认真审核,不能走马观花式地浏览。这要求我们对教材中出现的重要作家作品和课标推荐阅读的名著要读细、读透,关注主要人物、主要情节、主要内容和主要特色。如果有些知识出现遗忘或疏漏,可适当运用排除法以确定选项。
  二、以简答题的形式考查。
  1. 直接考查
  例3 阅读下面的《红楼梦》选段,回答问题(2013年福建卷)
  媳妇们回说:“外头派了焦大,谁知焦大醉了,又骂呢”
  焦大因何事醉后骂人?宁国府怎样处治焦大?请复述原著相关情节。
  例4 阅读下面的《论语》和《孟子》选段,完成后面题目。(2013年福建卷)
  ①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卫灵公》)
  ②孟子曰:“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孟子·公孙丑章句上》)
  (1)请概括出两个选段观点的共同之处。
  (2)两个选段中,孔子与孟子的话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简述。
  解析 像例3这种对于名著情节的考查题,关键是要简洁明了地把情节要点表述出来。答题既要具体又要有所侧重,重心要落在所问上,要交代故事的来龙去脉,但不要面面俱到。有时还需要关注一下有无字数的限制。例4属于比较阅读,这类题重在对名著内容的理解和鉴赏。先要读懂原文,知晓大意,再根据具体问题一一作答。答题时,应用自己的话组织语言,观点要准确全面,表达要简洁,不要照抄原文、含糊其辞。
  2. 间接考查
  例5 请用对偶句描述下面《红楼梦》中宝黛初会的情景,字数不超过30字。(2012年湖北卷)
  黛玉一见,便大吃一惊……宝玉看罢,因笑道:“这个妹妹我见过的”贾母笑道:“可又是胡说,你又何曾见过他?”宝玉笑道:“虽然未曾……亦未为不可。”
  本题考查的虽是修辞手法,但在拟写对偶句时要考虑主要人物形象,实际上也间接考查了名著阅读。这种形式有时还可能与语言表达简明、仿句等知识点结合考查。
  解析 名著阅读一旦融入语言文字运用题,可以说形式就更加多样了。这类题使得课内和课外的知识结合更加紧密,更加灵活。就本题而言,解题的顺序是“内容——句式——修辞”。先找好符合要求的内容,即宝黛见面的情景,然后要组织好语言,最后看使用的修辞手法是否符合要求。
  除以上几种形式外,今年纳入高考范围的《孟子》和《论语》这两部名著还有可能在文言文断句材料中出现,或与名句名篇默写结合考查,或以填空题形式呈现。
  例7 ①子曰:“知者不惑, , 。”(《论语》)
  ②爱人者, ;敬人者, 。(《孟子》)
  解析 解答这类题,一要平时重视,化整为零,识记准确、娴熟;二要书写工整清楚,不因同音、形近或义近而写错别字,做到不漏字,不添字,不倒字。临考时,遇有暂时遗忘的,可根据上句或下句语境来推导。湖北卷对名句名篇填空的考查形式相对稳定,为8选5。8个小题中可能适当地对两部名著中的名句进行考查,应引起我们注意。
  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名著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孟子》是孟轲晚年编纂的语录体论辩著作,言辞雄辩,用语警辟,比喻精当,说理透彻,对后代散文影响很大。
  B.《雷雨》描写了一个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家庭的生活悲剧。通过周鲁两家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和矛盾纠葛,揭露了半封建半殖民地都市上层社会生活的腐朽与罪恶。
  C.王熙凤是一个复杂的人物形象。“协理宁国府”表现了她非凡的治家本领;逼死尤二姐表现了她心狠手辣的一面;逗贾母开心,又体现了她机变逢迎的一面。
  D.保罗·戈埃罗是继马尔克斯之后最受世人欢迎的拉美作家,他的创作以理解自己为出发点,善用朴素的语言、象征的手法来讲述富有意味的哲理。
  2.“若问渠侬多少恨,数完庭榭堕飘花。一声你好香消散,别院笙箫月影斜。”本诗末两句写了《红楼梦》中哪两件事?前一件事发生在大观园的什么地方?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论语·乡党》:“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这段文字,据唐人陆德明《经典释文》的句读可以标点为:“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1)分别指出上面两种不同标点的引文中孔子对人、马的态度。
  (2)对照孔子的仁爱观,谈谈你对后一种句读的看法。
  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子曰:“君子和而不同, 。” (《论语》)
  (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不亦乐乎? ,不亦君子乎?(《论语》)
  (3)寡助之至, ;多助之至, 。(《孟子》)
  (4)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人皆有之, 。(《孟子》)
  5.某校要举行“走进名著”推介活动,请从下面所给的四部名著中任选一部写一段推介词。
  名著:《论语》《红楼梦》《雷雨》《哈姆莱特》
  要求:①推介时有鲜明的主题;②表达得体,语意连贯,语言有文采;③不超过100个字。
  1.A (《孟子》是孟轲晚年和弟子们一起编纂的)
  2.黛玉辞世 宝玉、宝钗成亲 潇湘馆
  3.(1)①贵人贱马 ②人、马并重(或“先人后马”)
  (2)这种句读体现了后儒对孔子的推崇,但“人马并重”并非孔子的本意。因为孔子的“仁”并非兼爱,他主张在“亲亲”的基础上推己及人。
  4.(1)小人同而不和 (2)有朋自远方来/人不知而不愠 (3)亲戚畔之/天下顺之 (4)非独贤者有是心也/贤者能勿丧耳
  5. 示例:一部悲剧,犹如一面明亮的镜子,从中映射出我们心灵深处的善与恶,映射出一个各种欲望杂糅的社会。《雷雨》是一个爱恨交织的故事,是一幕令善良与丑恶的心同时震颤的戏剧,是一部人类心灵咏唱出的伟大史诗。(《哈姆莱特》)
其他文献
春秋时,齐桓公出兵追敌,被引进了一个迷谷。管仲说,让老马在前面带路,也许能走出去。于是,齐桓公叫人挑了几匹老马,走在前头,果然走出了迷谷。  为什么老马能识途呢?原来马的嗅觉和听觉都很灵敏,识别本领很强。  马的脸很长,鼻腔很大,并分成了两个区。一个嗅觉区在鼻腔的后上方,在这个部位,大脑嗅觉神经的末梢星罗棋布,嗅觉神经细胞很多,嗅觉特别发达。另一个呼吸区位于鼻腔的前部,能够分泌黏液,用来防止灰尘、
奥运广告大战正在各媒体如火如荼地展开,奥运赞助商借助奥运赛事推广品牌的战果即将揭晓。奥运黄金赛事的闭幕是否意味着这场奥运广告大战就要偃旗息鼓?纵观历界奥运会的广告争夺战我们会发现,奥运赛事的结束伴随着另一场“后奥运”的广告赛事。奥运赞助商们在“后奥运经济”中能否再分一杯羹?如何使奥运投资效益持续增值?    杜绝“表演秀”    奥运会是赞助商倾力展示自己的舞台,但奥运营销绝不是一场“表演秀”。利
企业发展,营销是龙头;营销发展,团队是龙头,这是很多企业的共识。优质订单获取的能力,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石,而这一切的取得离不开市场一线冲锋陷阵的营销将士。成功的企业,一般都有高效的团队;失败的企业,一定能在营销团队中找到根源。    营销团队问题突出    国内众多企业的营销团队中,主要存在以下10大问题:  (1)营销人员积极性不高,责任心不强,执行力差;(2)拉帮结派,独霸一方;(3)团队矛
论述了一种基于高灵敏度CCD的光谱检测系统设计方案和实现方法。该设计方案充分发挥了CPLD器件与USB2.0接口芯片紧密配合使用所形成的强大功能优势,避免了单独使用单片机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