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有小顽童,美名叫音雄,只要早器重,8岁读高中”,这是南京某教育机构提出的早教理念。据报道,为配合这一理念,该教育机构还编辑和推荐一系列早教教材,包括《三字经》《百家姓》等诵读教材以及《八岁上高中》等书籍。
早教理念提倡者介绍说,给初生的婴儿不断播放《三字经》,从小就教幼儿识字看书,这样4岁的孩子能识字4000,6岁的孩子能熟读《老子》等,孩子8岁就能达到高中阅读水平!据称有不少使用“早教”教材的孩子获得成功,目前对早教理念很感兴趣的家长“粉丝”已超过20万。
早教理念在历史上就有过,不过,与其说成为教育成功的范例,不如说是造成了美国学者波兹曼(Neil Postman)在《童年的消逝》中痛斥的“成年化儿童”。在波兹曼之前,法国社会学家阿里耶斯(Philippe Aries)就曾提出,从历史来说,儿童是一个相对的新概念。在中世纪的时候,儿童是不存在的,从16世纪(文艺复兴)和17世纪(新古典时期)开始,儿童逐渐形成,于18世纪在上层阶级中被充分接受,然后又在20世纪被全社会各个阶级所接受。
阿里耶斯运用的历史材料包括绘画、信件、私人日记,他发现,古代的儿童穿的像是小大人,玩的是大人的游戏,大人做什么,小孩就做什么,小孩的生活世界和大人没有什么区别。因此“童年”实际上是不存在的。阿里耶斯引述了一位名叫希拉德(Heorard)的医生的日记,希拉德是法国国王路易13(生于1601年)儿时的医生。这位王太子年幼的时候便已经是宫廷生活的一员,17个月大的时候就开始学习小提琴,2岁的时候就已经在餐桌上陪伴王后进餐,4岁的时候学跳成人芭蕾舞,并扮演爱神丘比特角色当众表演,“他5岁就观赏滑稽剧,7岁观赏戏剧。他能歌唱,还能演奏小提琴和鲁特琴。摔跤比赛、投环比赛、斗牛或斗鹿,或者走绳索表演,他也总是坐在前排观赏。”在这个小王子的世界里,儿童和成人的游戏活动和文化生活没有区别,儿童是被当作体型较小的大人来对待的。
阿里耶斯说的不是年纪小的孩子在中世纪不存在,从7岁到15岁的孩子当然是存在的,但他们并不被视为“儿童”。小孩子被当成了“微型的大人”。阿里耶斯用艺术为例指出,以前的绘画作品中有婴儿,但无我们今天意义上的儿童。无论是肌肉构造、表情、神态,还是衣着,孩子都是小大人。波兹曼在《童年的消逝》中对此解释道:“为什么绘画作品一概把儿童画成微型的成人呢?因为只要儿童一旦脱离尿布,他们马上就穿得像成人一样。”
今天,中国“早教理念”的提倡者似乎要让婴儿还没有脱离奶瓶,就念起《三字经》《百家姓》,好让他们在8岁时就能读高中。我读书的时候,8岁才上小学一年级,而现在的儿童6岁念一年级,8岁也不过是三年级。
教育是一种让儿童“社会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习某些知识只是教育的一个方面,而能认多少字更是一个方面中的一个部分。能把《老子》中的字词读出来,甚至背出来,与理解这些字词的意义根本不是一回事。不说儿童和青少年的知识面和好习惯、正确价值的培养,单就运用文字思考和表达的能力,没有与年龄相符合的心理和经验条件也是不可能的。
好的儿童教育一定会充分考虑儿童不同阶段的自然发展特征,儿童学习中的“飞跃”是有规律的。例如,美国小学四年级(9岁)和五年级(10岁)之间就有一个从“初小”到“高小”的飞跃,这具体体现在语文教科书的作文要求中。
五年级的语文分为6个单元(以Harcourt Language这一教材为例),每个单元集中在一种写作样式,6种写作样式分别是个人叙述、说明如何、说理、比较和对比、研究报告、故事。样式与四年级的要求差不多,但写作要求却显然有相当的提高。以“说明如何”为例,四年级和五年级的学生范文分别是:《怎么去保龄球馆》和《集邮》。前一篇说明文,只需100多字,把到达保龄球馆的路线说清楚就行了,而后一篇说明文,要把集邮这种活动说清楚,相对就复杂了。
对小学五年级的孩子要求,不仅作文的字数从100多字一下子增加到300字左右(六年级再增加到500字),而且作文的段落也从一般的3段(有的就是一大段)增加到5段,更重要的是,思考问题的全面和复杂性也有了相当的提高,他们开始有“观点”和“看法”了。作为学习用脑思考并且写下思考结果的儿童,小学五年级的孩子忽然长大了,但他们还是儿童,他们谈的是儿童感兴趣的话题,而不必去讨论连成人都常常觉得困惑不解的《老子》。儿童成长过程中会有“飞跃”,但却必须是符合他们心理、思考能力,循序渐进的自然发展。★
(作者为美国加州圣玛利学院教授)
早教理念提倡者介绍说,给初生的婴儿不断播放《三字经》,从小就教幼儿识字看书,这样4岁的孩子能识字4000,6岁的孩子能熟读《老子》等,孩子8岁就能达到高中阅读水平!据称有不少使用“早教”教材的孩子获得成功,目前对早教理念很感兴趣的家长“粉丝”已超过20万。
早教理念在历史上就有过,不过,与其说成为教育成功的范例,不如说是造成了美国学者波兹曼(Neil Postman)在《童年的消逝》中痛斥的“成年化儿童”。在波兹曼之前,法国社会学家阿里耶斯(Philippe Aries)就曾提出,从历史来说,儿童是一个相对的新概念。在中世纪的时候,儿童是不存在的,从16世纪(文艺复兴)和17世纪(新古典时期)开始,儿童逐渐形成,于18世纪在上层阶级中被充分接受,然后又在20世纪被全社会各个阶级所接受。
阿里耶斯运用的历史材料包括绘画、信件、私人日记,他发现,古代的儿童穿的像是小大人,玩的是大人的游戏,大人做什么,小孩就做什么,小孩的生活世界和大人没有什么区别。因此“童年”实际上是不存在的。阿里耶斯引述了一位名叫希拉德(Heorard)的医生的日记,希拉德是法国国王路易13(生于1601年)儿时的医生。这位王太子年幼的时候便已经是宫廷生活的一员,17个月大的时候就开始学习小提琴,2岁的时候就已经在餐桌上陪伴王后进餐,4岁的时候学跳成人芭蕾舞,并扮演爱神丘比特角色当众表演,“他5岁就观赏滑稽剧,7岁观赏戏剧。他能歌唱,还能演奏小提琴和鲁特琴。摔跤比赛、投环比赛、斗牛或斗鹿,或者走绳索表演,他也总是坐在前排观赏。”在这个小王子的世界里,儿童和成人的游戏活动和文化生活没有区别,儿童是被当作体型较小的大人来对待的。
阿里耶斯说的不是年纪小的孩子在中世纪不存在,从7岁到15岁的孩子当然是存在的,但他们并不被视为“儿童”。小孩子被当成了“微型的大人”。阿里耶斯用艺术为例指出,以前的绘画作品中有婴儿,但无我们今天意义上的儿童。无论是肌肉构造、表情、神态,还是衣着,孩子都是小大人。波兹曼在《童年的消逝》中对此解释道:“为什么绘画作品一概把儿童画成微型的成人呢?因为只要儿童一旦脱离尿布,他们马上就穿得像成人一样。”
今天,中国“早教理念”的提倡者似乎要让婴儿还没有脱离奶瓶,就念起《三字经》《百家姓》,好让他们在8岁时就能读高中。我读书的时候,8岁才上小学一年级,而现在的儿童6岁念一年级,8岁也不过是三年级。
教育是一种让儿童“社会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习某些知识只是教育的一个方面,而能认多少字更是一个方面中的一个部分。能把《老子》中的字词读出来,甚至背出来,与理解这些字词的意义根本不是一回事。不说儿童和青少年的知识面和好习惯、正确价值的培养,单就运用文字思考和表达的能力,没有与年龄相符合的心理和经验条件也是不可能的。
好的儿童教育一定会充分考虑儿童不同阶段的自然发展特征,儿童学习中的“飞跃”是有规律的。例如,美国小学四年级(9岁)和五年级(10岁)之间就有一个从“初小”到“高小”的飞跃,这具体体现在语文教科书的作文要求中。
五年级的语文分为6个单元(以Harcourt Language这一教材为例),每个单元集中在一种写作样式,6种写作样式分别是个人叙述、说明如何、说理、比较和对比、研究报告、故事。样式与四年级的要求差不多,但写作要求却显然有相当的提高。以“说明如何”为例,四年级和五年级的学生范文分别是:《怎么去保龄球馆》和《集邮》。前一篇说明文,只需100多字,把到达保龄球馆的路线说清楚就行了,而后一篇说明文,要把集邮这种活动说清楚,相对就复杂了。
对小学五年级的孩子要求,不仅作文的字数从100多字一下子增加到300字左右(六年级再增加到500字),而且作文的段落也从一般的3段(有的就是一大段)增加到5段,更重要的是,思考问题的全面和复杂性也有了相当的提高,他们开始有“观点”和“看法”了。作为学习用脑思考并且写下思考结果的儿童,小学五年级的孩子忽然长大了,但他们还是儿童,他们谈的是儿童感兴趣的话题,而不必去讨论连成人都常常觉得困惑不解的《老子》。儿童成长过程中会有“飞跃”,但却必须是符合他们心理、思考能力,循序渐进的自然发展。★
(作者为美国加州圣玛利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