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兴趣是一种有积极作用的意识倾向,这种倾向必须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对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学习的欲望,是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成为课堂主人的前提。中学思想品德课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加强目的性教育。目的性教育要切合实际,用事实说话,使学生感到学习思想品德课无论对升学、就业,还是以后的生活都有指导意义。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始终是教学的难点和教学设计的出发点。学生对学习感兴趣,才能把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在学习的对象上,激发和强化学习的内在动力,才能对思想品德课愿学和乐学。
一、巧妙导入,引发兴趣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课的导入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常用的简单、实际的方法。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一个好的新课导入,往往会直接影响到整节课的教学氛围和效果。教师依据课文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采用丰富多彩的方式和手段导入新课学习,活跃课堂气氛,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以名言、警句、诗词、谚语等导入:如教“为人善良”时,出示“善良是人性的根本,缺少善良就会缺少人性”让学生朗读,引导学生理解它的含义,很自然地导入新课。以录像、电视、多媒体等电教手段导入:如教学“关于规则的故事”,首先播放“因违规而造成重大交通事故”的录像资料,让学生“亲眼目睹”一幕幕触目惊心的事故,带着一种无比高涨而激烈的情绪从事学习与思考。然后教师讲解交通标志类型的形状、图案及象征意义,联系课文启发学生思考:国家为什么要制定一定这些规则?制定这些规则有什么好处?违反交通法规有什么后果?在回忆录像情境的基础上,让学生结合自己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畅所欲言,懂得哪些行为是应该学习遵守的,哪些行为是应该坚决制止的。这样学生就能明辨是非,既感兴趣,又学到知识。
导入的方法很多:以故事导入;以幽默、漫画导入;以音乐、歌曲导入;以重大时事热点导入;以疑问导入,等等。因此教师一定要依据教学内容、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而定,这样才能使课堂气氛活、学生兴趣浓、教学效果好。
二、建立情感,触发兴趣
用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愉快、和谐的情感氛围,教师应以真挚深厚的情感为基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发扬民主,与学生相互尊重,融洽相处,使学生对教学有一种愉悦感,并敢想、敢说,真实地表现自己。学生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乐其道,因此教师要用感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和利用特定的教学情境,用真情实感感染学生,才能触及其灵魂,震撼其心魄,达到以情激情、以情育情的目的。如在讲授“热爱祖国”时,先让学生唱《国歌》,再让学生看体育健儿取得优异成绩时升旗仪式的录像,接着讲一些爱国故事。许多学生被感动,纷纷表示要以他们为榜样,为报效祖国而努力,从而就达到了化理为情、融情入理的效果。又如学习邓小平的“南巡谈话”,教师可满怀激情地为学生朗诵《春天的故事》这首歌词,使学生被邓小平的爱国情怀所打动,并深刻认识到南巡谈话是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动员令。
对思想品德课感兴趣的前提是:教师要平等地等待每个学生,不歧视任何学生,也不偏爱任何学生,做到公平公正。教师要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相处,与学生建立感情,关心他们的学习,关心他们的生活,在他们有困难之时及时伸出援助之手。还要像热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热爱每个学生,多鼓励少批评,扬起他们自信的风帆。
三、幽默寓意,迸发兴趣
在很多人看来,思想品德课是一门枯燥无味、呆板的课程,因此教学效果不好,学生厌学,教师厌教。针对此,教师要巧妙地使用幽默技巧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的兴趣。生动形象的比喻,优美感人的语言,能将思想品德课枯燥乏味的理论,化为生动形象的描述,活跃课堂气氛;风趣幽默的语言,能振作学生的精神,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恰当运用幽默,可以使教师的讲课变得风趣诙谐,进而创造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轻松愉快的气氛,增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笑话、漫画、相声、小品、格言、警句、歇后语、谜语等,既能增强趣味性,又能加深学生的印象。可以教师、学生和周围其他人在日常生活中所发生的轶闻趣事等作为幽默素材,所以教师要善于发现,恰当运用。法国作家雷曼麦有句名言:“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严肃的真理,比直截了当提出更容易让人接受。”注意语言艺术,恰当地运用幽默与讽刺,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节学生的情绪,活跃课堂气氛,启发学生思维,增强教学效果。思想品德课的说服力、感召力、战斗力来自教师的语言力度、语言学技巧、语言风采。幽默不仅可使学生开怀大笑,而且可让学生从笑声中明白故事所寓的含意。
四、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开展课堂小活动能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很多适合学生参与甚至表演的新教材内容,学生通过此形式,既增强了参与意识,发挥了主体作用,激发了思维,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如在教学《公民依法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时,我创设情境让学生进行角色表演:“外国人”、“未满18周岁的人”、“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满18岁没有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让其他同学判断在这些角色中,哪些具备选举的资格。表演的学生积极性很高,其他学生感到新颖,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我又因势利导地开展了“竞选班长”的活动,加深了学生对本课的理解,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又如在教《肖像和姓名中的权利》时,我问:舒兰发现照相馆未经自己同意,私自将自己几天前在这里照的相挂在橱窗里展现。请问:该照相馆的行为是否侵权?如果侵权,侵犯了什么权利?这个问题学生很快就给出了答案。我再问:假如你是舒兰你会怎样去维权?如果将这张照片制成公益广告用来宣传保护女童工程,也未经本人同意,这种行为是否侵犯公民的肖像?通过思考讨论,运用教材上的有关知识,学生比较圆满地解决了这些问题。在这思考、讨论、分析、归纳、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加深了对肖像权有关知识的认识,同时也掌握了维权的方法,感受了成功的喜悦,强化了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五、时政热点,久发兴趣
要让学生养成关注时事、关注社会的习惯。时事政治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重要内容,因此,我们要真正学好思想品德课,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而应该关注国家大事,关心社会发展。关注时事,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对思想品德课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及观察社会生活、分析社会问题的能力,做到学以致用,促进知行合一,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思想品德课最大的特点是紧跟时代的步伐,因此几乎每一个社会热点问题都可成为思想品德课的课题。学生也只有将所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践,才会产生更强的求知欲望,才会表现出学习的积极性。所以,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感兴趣的社会热点问题,避开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枯燥的一面,开展课堂讲座、讨论或辩论,以求达成共识。教师要精心备课,准备详实的素材,把时下的一些时政热点渗透在讲课的过程中,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运用课本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关心国家建设、关心社会发展的思想意识,这也是思想品德课程的精髓所在。
思想品德课是德育教育的主渠道,是“学会做人”的起点,我们要遵循“五育并举、德育为首”的教育方针,把思想品德课落实到“育人”点上。我们要非常清醒地认识到,重智育轻德育不是教育的本质,“思想品德不合格者就是废品”。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光荣使命,就应该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紧迫感,去发掘学生的学习兴趣,寓教于乐,力求让学生对思想品德课产生兴趣,认真学习,勤于思考,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并内化为道德意志,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从而为他们将来走向社会报效祖国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一、巧妙导入,引发兴趣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课的导入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常用的简单、实际的方法。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一个好的新课导入,往往会直接影响到整节课的教学氛围和效果。教师依据课文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采用丰富多彩的方式和手段导入新课学习,活跃课堂气氛,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以名言、警句、诗词、谚语等导入:如教“为人善良”时,出示“善良是人性的根本,缺少善良就会缺少人性”让学生朗读,引导学生理解它的含义,很自然地导入新课。以录像、电视、多媒体等电教手段导入:如教学“关于规则的故事”,首先播放“因违规而造成重大交通事故”的录像资料,让学生“亲眼目睹”一幕幕触目惊心的事故,带着一种无比高涨而激烈的情绪从事学习与思考。然后教师讲解交通标志类型的形状、图案及象征意义,联系课文启发学生思考:国家为什么要制定一定这些规则?制定这些规则有什么好处?违反交通法规有什么后果?在回忆录像情境的基础上,让学生结合自己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畅所欲言,懂得哪些行为是应该学习遵守的,哪些行为是应该坚决制止的。这样学生就能明辨是非,既感兴趣,又学到知识。
导入的方法很多:以故事导入;以幽默、漫画导入;以音乐、歌曲导入;以重大时事热点导入;以疑问导入,等等。因此教师一定要依据教学内容、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而定,这样才能使课堂气氛活、学生兴趣浓、教学效果好。
二、建立情感,触发兴趣
用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愉快、和谐的情感氛围,教师应以真挚深厚的情感为基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发扬民主,与学生相互尊重,融洽相处,使学生对教学有一种愉悦感,并敢想、敢说,真实地表现自己。学生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乐其道,因此教师要用感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和利用特定的教学情境,用真情实感感染学生,才能触及其灵魂,震撼其心魄,达到以情激情、以情育情的目的。如在讲授“热爱祖国”时,先让学生唱《国歌》,再让学生看体育健儿取得优异成绩时升旗仪式的录像,接着讲一些爱国故事。许多学生被感动,纷纷表示要以他们为榜样,为报效祖国而努力,从而就达到了化理为情、融情入理的效果。又如学习邓小平的“南巡谈话”,教师可满怀激情地为学生朗诵《春天的故事》这首歌词,使学生被邓小平的爱国情怀所打动,并深刻认识到南巡谈话是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动员令。
对思想品德课感兴趣的前提是:教师要平等地等待每个学生,不歧视任何学生,也不偏爱任何学生,做到公平公正。教师要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相处,与学生建立感情,关心他们的学习,关心他们的生活,在他们有困难之时及时伸出援助之手。还要像热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热爱每个学生,多鼓励少批评,扬起他们自信的风帆。
三、幽默寓意,迸发兴趣
在很多人看来,思想品德课是一门枯燥无味、呆板的课程,因此教学效果不好,学生厌学,教师厌教。针对此,教师要巧妙地使用幽默技巧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的兴趣。生动形象的比喻,优美感人的语言,能将思想品德课枯燥乏味的理论,化为生动形象的描述,活跃课堂气氛;风趣幽默的语言,能振作学生的精神,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恰当运用幽默,可以使教师的讲课变得风趣诙谐,进而创造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轻松愉快的气氛,增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笑话、漫画、相声、小品、格言、警句、歇后语、谜语等,既能增强趣味性,又能加深学生的印象。可以教师、学生和周围其他人在日常生活中所发生的轶闻趣事等作为幽默素材,所以教师要善于发现,恰当运用。法国作家雷曼麦有句名言:“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严肃的真理,比直截了当提出更容易让人接受。”注意语言艺术,恰当地运用幽默与讽刺,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节学生的情绪,活跃课堂气氛,启发学生思维,增强教学效果。思想品德课的说服力、感召力、战斗力来自教师的语言力度、语言学技巧、语言风采。幽默不仅可使学生开怀大笑,而且可让学生从笑声中明白故事所寓的含意。
四、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开展课堂小活动能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很多适合学生参与甚至表演的新教材内容,学生通过此形式,既增强了参与意识,发挥了主体作用,激发了思维,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如在教学《公民依法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时,我创设情境让学生进行角色表演:“外国人”、“未满18周岁的人”、“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满18岁没有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让其他同学判断在这些角色中,哪些具备选举的资格。表演的学生积极性很高,其他学生感到新颖,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我又因势利导地开展了“竞选班长”的活动,加深了学生对本课的理解,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又如在教《肖像和姓名中的权利》时,我问:舒兰发现照相馆未经自己同意,私自将自己几天前在这里照的相挂在橱窗里展现。请问:该照相馆的行为是否侵权?如果侵权,侵犯了什么权利?这个问题学生很快就给出了答案。我再问:假如你是舒兰你会怎样去维权?如果将这张照片制成公益广告用来宣传保护女童工程,也未经本人同意,这种行为是否侵犯公民的肖像?通过思考讨论,运用教材上的有关知识,学生比较圆满地解决了这些问题。在这思考、讨论、分析、归纳、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加深了对肖像权有关知识的认识,同时也掌握了维权的方法,感受了成功的喜悦,强化了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五、时政热点,久发兴趣
要让学生养成关注时事、关注社会的习惯。时事政治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重要内容,因此,我们要真正学好思想品德课,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而应该关注国家大事,关心社会发展。关注时事,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对思想品德课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及观察社会生活、分析社会问题的能力,做到学以致用,促进知行合一,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思想品德课最大的特点是紧跟时代的步伐,因此几乎每一个社会热点问题都可成为思想品德课的课题。学生也只有将所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践,才会产生更强的求知欲望,才会表现出学习的积极性。所以,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感兴趣的社会热点问题,避开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枯燥的一面,开展课堂讲座、讨论或辩论,以求达成共识。教师要精心备课,准备详实的素材,把时下的一些时政热点渗透在讲课的过程中,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运用课本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关心国家建设、关心社会发展的思想意识,这也是思想品德课程的精髓所在。
思想品德课是德育教育的主渠道,是“学会做人”的起点,我们要遵循“五育并举、德育为首”的教育方针,把思想品德课落实到“育人”点上。我们要非常清醒地认识到,重智育轻德育不是教育的本质,“思想品德不合格者就是废品”。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光荣使命,就应该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紧迫感,去发掘学生的学习兴趣,寓教于乐,力求让学生对思想品德课产生兴趣,认真学习,勤于思考,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并内化为道德意志,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从而为他们将来走向社会报效祖国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