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知识时代的今天,对于知识学习不再是简单的进行记忆,更注重在对于知识理解和思考上的创新。对于无机化学这门学科,教师要从知识点入手进行可视化教学应用,能更好的帮助学生在学习知识点上进行理解和掌握,对于传统教学的思维要用辩证的角度看问题,与时俱进进行改革,现有的多媒体应用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达为这样的变革带来了多种可能。文章中就知识可视化在高职无机化学教学中的作用对环境类学生进行研究。环境类学生现有的情况并不乐观,调查结果表示大一新生对自身报考专业不熟悉,一部分是进行调剂的,这个专业的分数线较低;大二学生听过一年对专业的了解显示此专业工资较低;大三学生,此类学生面临毕业,此专业相对工资水平低,就业地点偏远。在日常的活动中也存在着一定问题,针对这一情况本文展开研究,提出一些可行性意见。
关键词:知识可视化;高职无机化学教学;作用
一、知识可视化的含义与现状分析
(一)什么是知识可视化
首先,可视化就是概念上的“看的清楚、看得见”,这是在1978年出现的现象,主要用在科学计算上。对于知识的可视化,主要就是通过对于知识的全面构建和可以进行传达难以理解的知识点时用的图形解说手段。这不仅是对于新事物的传达方式更是对于理论概念进行的更为形象的信息传导,重要的是对于表达上的见解、经验和意见等等,能够更为形象的帮助人们在思维中创建记忆和知识点的构建。数据是现代信息的一种特殊载体,每个信息数据都有自身的内涵,知识要被加工成信息的工具。可视化可以把有价值的东西进行细化和信息处理,使得个人及组织认知产生最大可能的效用,不再是单纯的知识概念化。
(二)环境类大学生的专业认知现状
正确的专业认知能够帮助大学生学有所成,顺利步入社会,并成为具有健全人格和敬业精神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但环境类学生的专业认知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专业认知教育尚未形成教育体系。对于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对于专业的认知还不够充分。以青海部分高校的环境类专业学生为例,通过对不同高校的近100位环境类大学生进行调研结果显示:首先大一新生对自身报考的第一志愿报考率仅为60%左右,显著的对专业不熟悉,一部分是进行调剂的,这个专业的分数线较低;其次大二学生听过一年对专业的了解显示此专业工资较低;整体课程多而杂,需要的知识覆盖面广;最后是大三学生,此类学生面临毕业,此专业相对工资水平低,就业地点偏远。
二、无机化学教学中知识可视化的分析及环境类学生活动存在的问题
在无机化学教育中,利用网络语义进行知识点的内涵讲解。首先,可以将知识点与其他知识点进行联系。例如:氯气,大家可联系到氯化钠、氯化氢、盐酸等,这间接的联想到漂白粉、氯碱工业等,其次为将两个不同的知识点进行整合,从化学反映的角度上进行氯气的物质反映可以多元化。在不断进行学习和优化能力的情况下,将知识点进行固定,新知识与网络技术相结合,来代替传统的旧式联系方式。再利用概念图的使用,将无机化学知识点进行分化和整理。
对环境类学生活动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的过程中发现:
活动本身与专业结合不紧密、结合度不够,并且活动深度有待于调整,出现主题不明确的情况;活动的专业体现过于表面化,脱离科研研究本身,只是苦力性环保活动;在专业研究方向相结合的技术型科技竞赛活动中只是高年级学生的比赛,低年级难出成果。需要2-3年的竞赛积累,或者需要有一定的前期活动基础。
三、无机化学教学中知识可视化的解决措施
(一)理清专业兴趣培养和学生活动的辩证关系
首先是对立性:专业学习是大学生的第一要务,也是学生的本质工作,课程的时间更长,是学生的必要的第一堂课;活动是学生的第二课堂,时间相对更短。专业学习强调逻辑性、连贯性、积累性、成果的发散性;活动主要强调组织性、成果的统一性。专业学习重点在课堂教学,地点多在室内和网络,是由学生自己完成;活动重在实践探索,地点多在室外、线下,多人合作参与。
其次是统一性:活动能够助力专业兴趣的开发;专业兴趣能够促进品牌活动的形成,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专业自信。
(二)发挥专业优势,打造专业类品牌活动
开展娱乐创意类活動:环保创意大赛,环保工艺品设计大赛,废旧物品回用。
开展与科研深度结合的科技竞赛活动:节能减排大赛、挑战杯、环境友好科技竞赛等各类科技创新竞赛。
开展公益服务类活动:垃圾分类宣讲、植树、节水节电减少塑料等环保倡议、保护母亲河行动等。
开展成果展演类活动:环保工艺品设计类展演、学术作品类展演、科技创新成果展。
开展学术活动:不同教研室、不同研究方向的交流学习,形成品牌类学术交流活动。
(三)活动助力学生专业兴趣的养成
活动提升专业认知:专业入学教育、参观实验室、及时与学长分享;活动培养专业兴趣方向:在竞赛中培养学生的兴趣方向;公益服务:促进专业社会价值的发挥,增强社会责任感、提高专业自信;学术活动:交流,提高专业知识广度水平,营造学术氛围。
(四)形成合力,促进学生专业兴趣培养和打造品牌相结合
教师要充分发挥带头作用,学校制定相关教育制度,相关领导要进行深入调查和监督,对于学生活动培养工作有专业方向导向。教师要培养一定的责任感,对于学生的专业要进行引导,教师本身要对活动教育本身进行重视。充分调动学生的自觉性,要让学生在活动中进行思考和反思。
四、结论
综上所述,在无机化学教学中,学生将概念性、定律性的理论和相关定律进行深入细化,利用多变的知识整合模式进行在内涵上和外延上的知识可视化整合。为今后的教育手段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孔寒冰.工程学科:框架、本体与属性[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
[2]任悦.视觉传播概论[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关键词:知识可视化;高职无机化学教学;作用
一、知识可视化的含义与现状分析
(一)什么是知识可视化
首先,可视化就是概念上的“看的清楚、看得见”,这是在1978年出现的现象,主要用在科学计算上。对于知识的可视化,主要就是通过对于知识的全面构建和可以进行传达难以理解的知识点时用的图形解说手段。这不仅是对于新事物的传达方式更是对于理论概念进行的更为形象的信息传导,重要的是对于表达上的见解、经验和意见等等,能够更为形象的帮助人们在思维中创建记忆和知识点的构建。数据是现代信息的一种特殊载体,每个信息数据都有自身的内涵,知识要被加工成信息的工具。可视化可以把有价值的东西进行细化和信息处理,使得个人及组织认知产生最大可能的效用,不再是单纯的知识概念化。
(二)环境类大学生的专业认知现状
正确的专业认知能够帮助大学生学有所成,顺利步入社会,并成为具有健全人格和敬业精神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但环境类学生的专业认知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专业认知教育尚未形成教育体系。对于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对于专业的认知还不够充分。以青海部分高校的环境类专业学生为例,通过对不同高校的近100位环境类大学生进行调研结果显示:首先大一新生对自身报考的第一志愿报考率仅为60%左右,显著的对专业不熟悉,一部分是进行调剂的,这个专业的分数线较低;其次大二学生听过一年对专业的了解显示此专业工资较低;整体课程多而杂,需要的知识覆盖面广;最后是大三学生,此类学生面临毕业,此专业相对工资水平低,就业地点偏远。
二、无机化学教学中知识可视化的分析及环境类学生活动存在的问题
在无机化学教育中,利用网络语义进行知识点的内涵讲解。首先,可以将知识点与其他知识点进行联系。例如:氯气,大家可联系到氯化钠、氯化氢、盐酸等,这间接的联想到漂白粉、氯碱工业等,其次为将两个不同的知识点进行整合,从化学反映的角度上进行氯气的物质反映可以多元化。在不断进行学习和优化能力的情况下,将知识点进行固定,新知识与网络技术相结合,来代替传统的旧式联系方式。再利用概念图的使用,将无机化学知识点进行分化和整理。
对环境类学生活动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的过程中发现:
活动本身与专业结合不紧密、结合度不够,并且活动深度有待于调整,出现主题不明确的情况;活动的专业体现过于表面化,脱离科研研究本身,只是苦力性环保活动;在专业研究方向相结合的技术型科技竞赛活动中只是高年级学生的比赛,低年级难出成果。需要2-3年的竞赛积累,或者需要有一定的前期活动基础。
三、无机化学教学中知识可视化的解决措施
(一)理清专业兴趣培养和学生活动的辩证关系
首先是对立性:专业学习是大学生的第一要务,也是学生的本质工作,课程的时间更长,是学生的必要的第一堂课;活动是学生的第二课堂,时间相对更短。专业学习强调逻辑性、连贯性、积累性、成果的发散性;活动主要强调组织性、成果的统一性。专业学习重点在课堂教学,地点多在室内和网络,是由学生自己完成;活动重在实践探索,地点多在室外、线下,多人合作参与。
其次是统一性:活动能够助力专业兴趣的开发;专业兴趣能够促进品牌活动的形成,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专业自信。
(二)发挥专业优势,打造专业类品牌活动
开展娱乐创意类活動:环保创意大赛,环保工艺品设计大赛,废旧物品回用。
开展与科研深度结合的科技竞赛活动:节能减排大赛、挑战杯、环境友好科技竞赛等各类科技创新竞赛。
开展公益服务类活动:垃圾分类宣讲、植树、节水节电减少塑料等环保倡议、保护母亲河行动等。
开展成果展演类活动:环保工艺品设计类展演、学术作品类展演、科技创新成果展。
开展学术活动:不同教研室、不同研究方向的交流学习,形成品牌类学术交流活动。
(三)活动助力学生专业兴趣的养成
活动提升专业认知:专业入学教育、参观实验室、及时与学长分享;活动培养专业兴趣方向:在竞赛中培养学生的兴趣方向;公益服务:促进专业社会价值的发挥,增强社会责任感、提高专业自信;学术活动:交流,提高专业知识广度水平,营造学术氛围。
(四)形成合力,促进学生专业兴趣培养和打造品牌相结合
教师要充分发挥带头作用,学校制定相关教育制度,相关领导要进行深入调查和监督,对于学生活动培养工作有专业方向导向。教师要培养一定的责任感,对于学生的专业要进行引导,教师本身要对活动教育本身进行重视。充分调动学生的自觉性,要让学生在活动中进行思考和反思。
四、结论
综上所述,在无机化学教学中,学生将概念性、定律性的理论和相关定律进行深入细化,利用多变的知识整合模式进行在内涵上和外延上的知识可视化整合。为今后的教育手段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孔寒冰.工程学科:框架、本体与属性[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
[2]任悦.视觉传播概论[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