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分析了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提高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效率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现状
一、 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现行教材中都有名著导读,而且在信息化时代,随着各种终端阅读设备的多样化,使得学生阅读的渠道也越来越广,能获取到的阅读资源十分丰富。但阅读教学中,对这些资源的利用情况却不是很理想。虽然教材中对名著阅读有明确的要求,但是在现行应试教育体制下,却得不到师生的重视。主要原因在于其一,各种升学考试只看分数,阅读给人带来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并不能直接体现在分数上,这种评价体系的存在让师生不得不疲于应付考试,阅读只能放在其次。教师要提高学生考试成绩,在教学中只注重知识点和写作技巧传授,学生的阅读时间严重被压缩。其二则是学生各种作业任务繁多,课余有限的时间都被作业挤占,留给学生自由阅读的时间非常少。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深入了解名著的写作背景就无法体会名著作品的思想感情,难以与作者形成共鸣。一些名著节选片段题目,学生无法真正读懂便无从下手,逐渐丧失了阅读兴趣,阅读能力也迟迟得不到提高。
教师在教学中对名著阅读引导力度不够,这也是名著阅读教学效率不高的原因。初中阶段的学生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很强,他们更喜欢新潮时尚的文学作品,这类作品切合学生生活实践,学生会觉得亲切易懂。而文学名著相比之下阅读起来就会深奥艰难很多,因为文学名著都有各自创作的时代背景,人物个性特征也具有时代特征,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距太远,以学生的知识积累是很难真正读懂其中蕴含的意义,所以学生如果缺乏有效引导,很难对文学名著产生阅读兴趣。教学中很多教师只是简单对文学作品时代背景进行介绍,将教学重点集中在名著中的名言名句和考试知识点上,学生无法领略名著的整体美感,更加觉得名著晦涩老土,名著阅读教学收效甚微。
二、 提高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效率的策略
(一) 组织语文名著阅读相关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针对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中学生缺乏积极性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举办阅读活动等方式鼓励学生自行阅读,对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一些小奖品激励,以此来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在阅读活动中,教师要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指导学生做阅读笔记,对学生的感悟和见解进行点评指导,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此外,教师要向学生和家长宣传阅读对各学科学习和个人长远发展以及个人综合素质的提升都具有深远意义,并与家长及时交流,通过家校合作共同监督和鼓励学生阅读名著。在语文阅读名著教学过程中,教师结合教材内容可以丰富学生的阅读资源,如讲解《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这节课时,教师对《水浒传》进行整体介绍,向学生介绍其精髓所在,推荐学生阅读其他精彩篇章,并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阅读四大名著,在班级内形成阅读氛围。教师在名著阅读讲解中,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通过多媒体丰富多彩的声光影像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如给学生播放一些由名著改编的经典电影片段或者与名著相关的音乐,拉近名著与学生的距离,既让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又让课堂容量无限延展并充满乐趣。很多古今中外的名著都被改编成影视文学作品,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观看影视作品,比较影视作品与原著的差别。学生还可以通过网络搜索文学名家对名著作品的点评,结合自己的理解,对文学名著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内化为自身的文学修养。
(二) 科学指导学生阅读,教会学生阅读技巧
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单纯通过阅读名著文本、讲述故事和内容是远远不够的。每个学生的理解能力不同,教师要根据个体情况进行有效指导,同样的文字内容不同基础的学生阅读以后会形成不同的见解。比如阅读《水浒传》,教师应该指导学生结合时代背景,客观理解小说人物,让学生思考小说里“英雄好汉”人物形象与中国传统英雄观有什么不同,评价小说人物形象是否符合正义标准,指导学生用历史的眼光看待不同时代对道德的要求,才能理解作者的价值观,从而加深对人物形象的理解。
(三) 讲解精彩片段,引领学生认真品读
初中语文教材中选取的都是名著中的经典片段,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领学生对精彩片段深入分析,对名著中的语言特点、人物性格、典型事例,进行多角度解读,教会学生进行分析,逐渐掌握阅读名著的方法和技巧,最终提高阅读能力。名著的语言大部分历史年代久远,语言晦涩难懂,学生阅读会有一定的障碍,教师要及时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阅读困难,针对性地给学生推荐相关的阅读辅助材料,帮助学生将名著阅读语言转化成通俗易懂的语言。教师也应该注重提升自己的文学素质,教师对文学作品理解透彻,才能正确给学生传达文学作品的内涵。如果教师对文学名著一知半解,那么学生听完教师讲解会更加迷茫。
名著都是人类历史文化精髓,其历经时间考验,无论语言文字、故事情节还是思想内涵,都有其独到之处。因此初中学生应该多读经典名著,从名著阅读中汲取精神營养,提高文学素养。教师在语文名著阅读教学中,要不断改变教学策略,认识到名著阅读对立德树人的重要性,不断探索行之有效的名著阅读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技巧,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打造名著阅读高效课堂,最终提升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促进学生的文化涵养和综合素质向更高层次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征.提升学生名著阅读质量初探[J].文学教育(下),2017(10).
[2]张帆.将名著阅读进行到底[J].快乐阅读,2018(6).
作者简介:郑梦林,江苏省徐州市,江苏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
关键词: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现状
一、 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现行教材中都有名著导读,而且在信息化时代,随着各种终端阅读设备的多样化,使得学生阅读的渠道也越来越广,能获取到的阅读资源十分丰富。但阅读教学中,对这些资源的利用情况却不是很理想。虽然教材中对名著阅读有明确的要求,但是在现行应试教育体制下,却得不到师生的重视。主要原因在于其一,各种升学考试只看分数,阅读给人带来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并不能直接体现在分数上,这种评价体系的存在让师生不得不疲于应付考试,阅读只能放在其次。教师要提高学生考试成绩,在教学中只注重知识点和写作技巧传授,学生的阅读时间严重被压缩。其二则是学生各种作业任务繁多,课余有限的时间都被作业挤占,留给学生自由阅读的时间非常少。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深入了解名著的写作背景就无法体会名著作品的思想感情,难以与作者形成共鸣。一些名著节选片段题目,学生无法真正读懂便无从下手,逐渐丧失了阅读兴趣,阅读能力也迟迟得不到提高。
教师在教学中对名著阅读引导力度不够,这也是名著阅读教学效率不高的原因。初中阶段的学生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很强,他们更喜欢新潮时尚的文学作品,这类作品切合学生生活实践,学生会觉得亲切易懂。而文学名著相比之下阅读起来就会深奥艰难很多,因为文学名著都有各自创作的时代背景,人物个性特征也具有时代特征,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距太远,以学生的知识积累是很难真正读懂其中蕴含的意义,所以学生如果缺乏有效引导,很难对文学名著产生阅读兴趣。教学中很多教师只是简单对文学作品时代背景进行介绍,将教学重点集中在名著中的名言名句和考试知识点上,学生无法领略名著的整体美感,更加觉得名著晦涩老土,名著阅读教学收效甚微。
二、 提高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效率的策略
(一) 组织语文名著阅读相关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针对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中学生缺乏积极性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举办阅读活动等方式鼓励学生自行阅读,对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一些小奖品激励,以此来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在阅读活动中,教师要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指导学生做阅读笔记,对学生的感悟和见解进行点评指导,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此外,教师要向学生和家长宣传阅读对各学科学习和个人长远发展以及个人综合素质的提升都具有深远意义,并与家长及时交流,通过家校合作共同监督和鼓励学生阅读名著。在语文阅读名著教学过程中,教师结合教材内容可以丰富学生的阅读资源,如讲解《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这节课时,教师对《水浒传》进行整体介绍,向学生介绍其精髓所在,推荐学生阅读其他精彩篇章,并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阅读四大名著,在班级内形成阅读氛围。教师在名著阅读讲解中,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通过多媒体丰富多彩的声光影像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如给学生播放一些由名著改编的经典电影片段或者与名著相关的音乐,拉近名著与学生的距离,既让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又让课堂容量无限延展并充满乐趣。很多古今中外的名著都被改编成影视文学作品,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观看影视作品,比较影视作品与原著的差别。学生还可以通过网络搜索文学名家对名著作品的点评,结合自己的理解,对文学名著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内化为自身的文学修养。
(二) 科学指导学生阅读,教会学生阅读技巧
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单纯通过阅读名著文本、讲述故事和内容是远远不够的。每个学生的理解能力不同,教师要根据个体情况进行有效指导,同样的文字内容不同基础的学生阅读以后会形成不同的见解。比如阅读《水浒传》,教师应该指导学生结合时代背景,客观理解小说人物,让学生思考小说里“英雄好汉”人物形象与中国传统英雄观有什么不同,评价小说人物形象是否符合正义标准,指导学生用历史的眼光看待不同时代对道德的要求,才能理解作者的价值观,从而加深对人物形象的理解。
(三) 讲解精彩片段,引领学生认真品读
初中语文教材中选取的都是名著中的经典片段,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领学生对精彩片段深入分析,对名著中的语言特点、人物性格、典型事例,进行多角度解读,教会学生进行分析,逐渐掌握阅读名著的方法和技巧,最终提高阅读能力。名著的语言大部分历史年代久远,语言晦涩难懂,学生阅读会有一定的障碍,教师要及时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阅读困难,针对性地给学生推荐相关的阅读辅助材料,帮助学生将名著阅读语言转化成通俗易懂的语言。教师也应该注重提升自己的文学素质,教师对文学作品理解透彻,才能正确给学生传达文学作品的内涵。如果教师对文学名著一知半解,那么学生听完教师讲解会更加迷茫。
名著都是人类历史文化精髓,其历经时间考验,无论语言文字、故事情节还是思想内涵,都有其独到之处。因此初中学生应该多读经典名著,从名著阅读中汲取精神營养,提高文学素养。教师在语文名著阅读教学中,要不断改变教学策略,认识到名著阅读对立德树人的重要性,不断探索行之有效的名著阅读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技巧,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打造名著阅读高效课堂,最终提升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促进学生的文化涵养和综合素质向更高层次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征.提升学生名著阅读质量初探[J].文学教育(下),2017(10).
[2]张帆.将名著阅读进行到底[J].快乐阅读,2018(6).
作者简介:郑梦林,江苏省徐州市,江苏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