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跳出油锅的鱼》让笔者关注到张执浩运用的独特的时间倒流的手法,而在阅读其他诗歌的过程中,多处都有这种时间意识的存在。张执浩笔下有一天的日常性场景,也有一生生命存在的状态,有今生的回忆,也有来世的幻想。笔者认为张执浩诗歌中所反映的时间意识这一主题仍然有很大的研究空间。本文提取了张执浩诗歌中体现出来的两种独特的时间意识,分别是生命周期一生与一天的时间、荒诞神奇的倒流的时间,分别以《葫芦里》 《跳出油锅的鱼》作为代表,笔者希望用新批评中文本细读的方法解读这两首诗,以探求其源于日常却显得不同寻常的诗意,分析不同的特殊的时间状态在诗歌中的体现和对生命意识的反映。
关键词:张执浩 诗歌 文本细读 时间意识
一、选题缘起
活跃在诗坛的湖北诗人张执浩,一直保持着高频率的创作,佳作频出,获得过中国诗歌奖、人民文学奖、陈子昂诗歌奖、鲁迅文学奖诗歌奖等瞩目的成就,有《糖纸》《美声》《高原上的野花》等诗歌作品和其他散文、小说作品。但是我们会以为这样一位成就瞩目的作家,在文学评论界是被低估了的,或者说对他的关注度不够。
第七届鲁迅文学奖的颁奖词说道:“张执浩的诗歌写作遵袭着中国诗歌有感而发的古老传统,在日常性中探寻人性乃至神性。”a但在阅读张执浩诗歌过程中,最先引起笔者关注的是一篇反常的诗歌——《跳出油锅的鱼》,这让笔者关注到张执浩运用的独特的时间倒流的手法,而在阅读其他诗歌的过程中,多处都有这种时间意识的存在。张执浩笔下有一天的日常性场景,也有一生生命存在的状态,有今生的回忆,也有来世的幻想。张执浩曾说:“在我眼中,古往今来最优秀的诗人不是别人,不是那些创造了多么‘杰出’诗篇的人,而是西绪福斯,这个被诗篇创造出来的人……造就西绪福斯伟大之处的并非‘地狱’这个黑暗的空间,而应该是‘一天又一天’这样的时间状态。”b时间造就了西绪福斯的伟大,因此也成为张执浩诗歌中的独特元素。
张执浩热衷于描写特定的时间段,他捕捉着这样日常的生活,他写《女教师的早晨》,写《音乐学院的秋天》,写《下午的菜市场》,在他的诗歌中,特定的时间段被展示在读者眼前。但比起这样的庸常生活,笔者更愿意关注诗人的生命体验和生存状态,侧重于一些反常因素如轮回、倒流、重叠等时间状态。
本文接下来提取了张执浩诗歌中体现出来的两种独特的时间意识,分别是生命周期一生与一天时间、荒诞神奇的倒流的时间,分别以《葫芦里》《跳出油锅的鱼》作为代表,笔者希望用新批评中文本细读的方法解读这两首诗,以探求其源于日常却显得不同寻常的诗意。
二、文本解读:诗歌里的时间
(一)一生的时间 张执浩的诗歌,最让我们关注的是诗人贯穿始终的时间意识。张执浩偏爱写生命从年轻到衰老,《哆嗦》就是这样的典型,给人一种孤寂消沉的苍老感,而《葫芦里》则体现的是另一种思考。诗人写时间往往不是真的想写时间,而是借此抒发自己的生命的体验和生存的状态,是对生或者死的感悟。张执浩的《葫芦里》就贯穿着这样的时间意识。
一只葫芦在窗前由嫩变老/好多天了,眼看着/青白的皮肉已被褐黄取代
读这首诗的一开始就读到了一个葫芦生命的周期,从它的萌芽读到它的成熟,又从它的成熟读到它的枯萎,最后所有“青白的皮肉已被褐黄取代”,葫芦的一个生命周期结束,营造了一种浩远的时空感和深沉的感染力。这首诗表面上是写一个葫芦的一生,写时间的流逝,实际上“由嫩变老”隐喻的是一个生命存在的过程,这个生命是什么,可能是人类本身。而面对时间的流逝、生命的流逝,任何人都是无能为力的,所以诗人的说法是只能“眼看着”。这个时候再回头去读,葫芦就瞬间拥有了生命和灵气,我们仿佛亲眼看见一个姑娘在你面前从俏生生水灵灵变成鸡皮鹤发的样子。
昨晚又刮了风/今天它从上午摇晃到下午/仿佛有话要说
在用白描历时描写了葫芦的一生之后,开始看一个瞬时状态的葫芦,写葫芦的一天。今天的葫芦“从上午摇晃到下午”,摇晃的原因是昨天晚上刮了风,看上去是葫芦有话想说。张执浩真的非常擅长运用拟人的手法,将自我感情投射到其他事物之上,让情感在作为对象的他者身上流露出来。这几句诗明义上就是描写葫芦摇晃的情态,而诗人赋予了它人的情感,但是葫芦当然不会思维也不会说话,这几句的暗义其实是一个经历了生活苦难的沉默的人,踌躇徘徊了一天,最后也不知道如何开口。相比于面对时间流逝的无能为力,无法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是第二层的无能为力。
这个时候再看到这首诗的题目《葫芦里》,其实乍一看这是个不太恰当的题目,因为全诗从来没有提过葫芦里面有什么,但和这一句结合起来,我们会知道,诗人想写的不是葫芦里面有什么,而是心里、脑海里想说什么。
而我还没有掌握胡说八道的技巧/还没有写出一首诗/让沉默的人再也不必开口
在最后几句,脱离了物像,诗人自己终于出场了,承接着上几句,既然沉默的人想开口但说不出来,那能不能让诗人作为代笔?但遗憾的是“我还没有掌握胡说八道的技巧”,所以“我”不能“让沉默的人再也不必开口”,这是身为诗人的无法为时代发声的无能为力。
“胡说八道”是一个特别微妙的词,给人一种讽刺感。“我”的“胡说八道”本义是为不想开口的人说话,严肃庄重的目的和用词的随意儿戏给人巨大的落差。另外一方面,诗人把发声视为“胡说八道”,而大多数人是沉默着无法发声的。但我们知道沉默的人一旦被代表,就再也无法开口。诗人想做而没有做到的事情是“让沉默的人再也不必开口”。所以诗人虽然厌恶着话事人的“胡说八道”,但自己也身在这个旋涡中,推动着这个失语的恶性循环。而最可笑的是,话语权是一种权利,甚至是有一定门槛的权利,诗人自己也写不出一首诗,一个诗人连写诗都写不出来却有着为沉默的人开口的宏大梦想。这三重对比之下,就显得无比讽刺。
整首诗是一个从目击到思考的过程,目击成诗,日常所感,都成为诗人抒情的对象。只有对日常生活中有深刻的体会,然后在这里面去体会人生的问题,才能写出这样的诗句。整首诗其实是没有太强烈的情绪的,只有淡淡的无奈感,但是诗人并没有拘泥于这种无奈中,而是发出思索:葫芦里面到底装了什么?脑袋里面又到底装了什么?張执浩在他获鲁迅文学奖诗歌奖时发表感言里有一句设问:一个诗人究竟该怎样开口对他身处的时代说话?我们以为和这首诗有点异曲同工,只是到最后诗人也只是在思索,连质问都谈不上,也就没法给出一个答案。 这个时候我们开始认为,诗人要的本来就不是发声,而是思考,在信息爆炸时代许多人习惯了被动地接受,而我们要坚守的就是身为人的思想的能力,作为一根有思想的苇草而活着。
可以看到,无论是片断性的日常现象与场景,还是不同生命阶段的生存状态,都被用来还原诗人的个人深思,那就是对时间的感悟,对生命的思索。诗人写的是一个葫芦的一生与一天,但我们能从这首诗中看出诗人的生命体验,面对时间长河的无能为力,面对时代浪潮的失语无措,我们在这个时空中就是一粒尘埃,生命一次次循环,由生到死,我们都不过白驹过隙,忽然而已。这种抒情方式串联了时空,让每一个人都感受到这种人类最深层次的焦虑与无能为力。
(二)倒流的时间 《跳出油锅的鱼》是张執浩第一首引起笔者注意的诗歌,这首诗明面看来是一首很荒谬的诗歌,从诗歌的题目就开始让人觉得一头雾水,鱼怎么会自己跳出油锅呢?从题目开始就透露出的荒诞和不可思议,只能让人怀着这个疑问,一句一句读下去,读到最后才能看到解释。《跳出油锅的鱼》是由一条餐桌上的鱼而引发的诗兴。
吃过那么多的鱼,印象最深的/却是那条没有吃进嘴里的——
看这两句尚且没有任何问题,像是一句感叹,敏感的读者应当知道这是要讲故事的征兆。诗人回忆自己吃过的那些鱼,似乎没经过太多的思考,他马上就想出了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一条,并且读者还没来得及发出疑问,诗人已经给出了理由,因为那条鱼“没有吃进嘴里”,让人印象最深的总是自己没得到的,这个理由让人非常好接受。但是为什么“没有吃进嘴里”,就让读者产生了新的疑问。因此诗人在这首诗的最开始,就以一种平淡的语气,以一个讲故事人的口吻,陈述了一个普通的客观事实,却制造了一个巨大的疑问,吸引读者继续读下去。
它从滚烫的油锅里跳了出去/——在我目瞪口呆的瞬间/鱼鳞、腮、内脏又迅速长回身体
从这几句开始,诗歌的内容开始向超自然或者说诡异的方向发展,不符合日常和现实经验了,是很违反常识的,这里一定需要进一步的解释,如果诗人没法说通,那整首诗就都是诗人的异想天开。因为符合逻辑的顺序应当是鱼被去掉鱼鳞、腮、内脏,然后放到油锅里继续烹制,然后神奇就神奇在诗人眼里,一切像是倒带一样,从一个日常生活中会有的场景变成了一段荒诞吊诡的时光倒流。任何人见到这样的情景都会觉得荒诞,所以诗人贴心地帮读者补充了反应——“目瞪口呆”。这一段充满着奇幻色彩,读起来甚至让人觉得很生动。
现在我相信它完好无损地/回到了它熟悉的水域/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在诗人的眼中,时光倒流,一直倒退到鱼被捕捞之前,回归了大自然。但在这一段中,诗人用“我相信”给这一整个奇幻的经历增加了预设和前提,相信是一种很主观的情绪,是诗人的个人价值认定。维特根斯坦论“我相信p”的时候说明引入心理学主体“我”之后,会导致唯我论语言观,或者使逻辑陷入心理主义泥潭。也就是说“我相信p”是“我”可以相信~p,即“我”可以相信假的和没有发生的东西。c“相信”这个词才是对前面一切荒谬的补充,是不是真的有着一条鱼根本不重要,但在“我相信”的层面,让这条跳出了油锅的鱼可能存在。
诗人自己说过:“我强调主动生活,被动写作。也是说我们的文字,我们的每一行诗,都要尽可能真实准确地靠近我们的内心世界,呈现我们肉身挣扎的生活的活力和热情。”所以这样的反常是对于张执浩这种热衷于描写日常的诗意的诗人来说是很不寻常的,那么只能说明诗歌更进一步地贴近了诗人的内心,描绘他现在内心的动荡不安与尘埃落定。
而诗人“相信”的限制条件是“现在”,“我”现在相信对应的就是“我”当时不相信,那么因此又产生了新的疑问,是什么扭转了诗人的看法?
诗人在反复强调“完好无损”“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地回归,有一种隐忍的感情,其实暗地里透露出来的更像是发生看什么,遭受了油锅的煎熬。但是之后以这样一种回归的姿态,象征着生命的返璞归真。写鱼的时光倒流,从烹制到捕捞到在水域里,更像是走马灯一样回顾人的一生。
春天产籽,夏天浮出水面呼吸/秋天到了,它游到鱼钩附近/在不舍得与不甘心之间打漩
明面上写鱼的一年四季,生命循环,实际上更像是写人的生存状态。“在不舍得与不甘心之间打漩”尤为传神,鱼不敢咬鱼钩怕被捕捞,又舍不得那鱼钩上的鱼饵,人又何尝不是?人的一生也在不舍得与不甘心两种状态之间徘徊,面对风险机遇惴惴不安不敢上前,事后又是满脸懊悔。
命运在轮回,我对此深信不疑/我深信油锅并非万能/煎熬不过是轮回的一部分
最后一段有点佛家的思想融汇在其中,把生命看作一场轮回,其实给了那条跳出油锅的鱼一个符合日常逻辑的解释,将一切串联在一起,一切都说得通。那条鱼并不是拥有能让时光倒流的能力,它其实已经在油锅中死去,但是生命是一场轮回,在经受了油锅的煎熬之后,它又会在某个春天降生成为鱼籽。这样一句“命运在轮回,我对此深信不疑”就和“我相信”“春天产籽”都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回环。
当生命成为轮回,那“油锅”代表的就是死亡,“油锅并非万能”说的不过是看待问题的解决方式,因为前文提到“在不舍得与不甘心之间打漩”,诗人这么说立意就又高了一层,有一种智性的宽慰。
“煎熬”一词更显得双关,一方面它是鱼的烹饪方式,一方面它也是人在世间遭受的苦难,这一句非常显机锋,是很传统的佛家的观点,苦难是生命的一部分,大概是诗人最纯粹本真的生命感悟。诗人跳出了人的生存困境,智性地感悟到时光不仅指向生命的死亡结局,这大概就是张执浩“始于生活的写作”的意义所在。
三、张执浩的创作风格
第七届鲁迅文学奖的颁奖词说道:“张执浩的诗歌写作遵袭着中国诗歌有感而发的古老传统,在日常性中探寻人性乃至神性。”d张执浩的诗歌创作也确实极大地体现了这种抒情传统,日常所感,目击成诗。三首诗的灵感来源分别是看到的葫芦藤、餐桌上的一条鱼、离开的母亲,都是日常生活中可见可感的事物,张执浩的诗歌创作是从日常出发,凝聚着对生活的认识和发现,再运用技巧,将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和生命的体验掺杂其中。
关键词:张执浩 诗歌 文本细读 时间意识
一、选题缘起
活跃在诗坛的湖北诗人张执浩,一直保持着高频率的创作,佳作频出,获得过中国诗歌奖、人民文学奖、陈子昂诗歌奖、鲁迅文学奖诗歌奖等瞩目的成就,有《糖纸》《美声》《高原上的野花》等诗歌作品和其他散文、小说作品。但是我们会以为这样一位成就瞩目的作家,在文学评论界是被低估了的,或者说对他的关注度不够。
第七届鲁迅文学奖的颁奖词说道:“张执浩的诗歌写作遵袭着中国诗歌有感而发的古老传统,在日常性中探寻人性乃至神性。”a但在阅读张执浩诗歌过程中,最先引起笔者关注的是一篇反常的诗歌——《跳出油锅的鱼》,这让笔者关注到张执浩运用的独特的时间倒流的手法,而在阅读其他诗歌的过程中,多处都有这种时间意识的存在。张执浩笔下有一天的日常性场景,也有一生生命存在的状态,有今生的回忆,也有来世的幻想。张执浩曾说:“在我眼中,古往今来最优秀的诗人不是别人,不是那些创造了多么‘杰出’诗篇的人,而是西绪福斯,这个被诗篇创造出来的人……造就西绪福斯伟大之处的并非‘地狱’这个黑暗的空间,而应该是‘一天又一天’这样的时间状态。”b时间造就了西绪福斯的伟大,因此也成为张执浩诗歌中的独特元素。
张执浩热衷于描写特定的时间段,他捕捉着这样日常的生活,他写《女教师的早晨》,写《音乐学院的秋天》,写《下午的菜市场》,在他的诗歌中,特定的时间段被展示在读者眼前。但比起这样的庸常生活,笔者更愿意关注诗人的生命体验和生存状态,侧重于一些反常因素如轮回、倒流、重叠等时间状态。
本文接下来提取了张执浩诗歌中体现出来的两种独特的时间意识,分别是生命周期一生与一天时间、荒诞神奇的倒流的时间,分别以《葫芦里》《跳出油锅的鱼》作为代表,笔者希望用新批评中文本细读的方法解读这两首诗,以探求其源于日常却显得不同寻常的诗意。
二、文本解读:诗歌里的时间
(一)一生的时间 张执浩的诗歌,最让我们关注的是诗人贯穿始终的时间意识。张执浩偏爱写生命从年轻到衰老,《哆嗦》就是这样的典型,给人一种孤寂消沉的苍老感,而《葫芦里》则体现的是另一种思考。诗人写时间往往不是真的想写时间,而是借此抒发自己的生命的体验和生存的状态,是对生或者死的感悟。张执浩的《葫芦里》就贯穿着这样的时间意识。
一只葫芦在窗前由嫩变老/好多天了,眼看着/青白的皮肉已被褐黄取代
读这首诗的一开始就读到了一个葫芦生命的周期,从它的萌芽读到它的成熟,又从它的成熟读到它的枯萎,最后所有“青白的皮肉已被褐黄取代”,葫芦的一个生命周期结束,营造了一种浩远的时空感和深沉的感染力。这首诗表面上是写一个葫芦的一生,写时间的流逝,实际上“由嫩变老”隐喻的是一个生命存在的过程,这个生命是什么,可能是人类本身。而面对时间的流逝、生命的流逝,任何人都是无能为力的,所以诗人的说法是只能“眼看着”。这个时候再回头去读,葫芦就瞬间拥有了生命和灵气,我们仿佛亲眼看见一个姑娘在你面前从俏生生水灵灵变成鸡皮鹤发的样子。
昨晚又刮了风/今天它从上午摇晃到下午/仿佛有话要说
在用白描历时描写了葫芦的一生之后,开始看一个瞬时状态的葫芦,写葫芦的一天。今天的葫芦“从上午摇晃到下午”,摇晃的原因是昨天晚上刮了风,看上去是葫芦有话想说。张执浩真的非常擅长运用拟人的手法,将自我感情投射到其他事物之上,让情感在作为对象的他者身上流露出来。这几句诗明义上就是描写葫芦摇晃的情态,而诗人赋予了它人的情感,但是葫芦当然不会思维也不会说话,这几句的暗义其实是一个经历了生活苦难的沉默的人,踌躇徘徊了一天,最后也不知道如何开口。相比于面对时间流逝的无能为力,无法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是第二层的无能为力。
这个时候再看到这首诗的题目《葫芦里》,其实乍一看这是个不太恰当的题目,因为全诗从来没有提过葫芦里面有什么,但和这一句结合起来,我们会知道,诗人想写的不是葫芦里面有什么,而是心里、脑海里想说什么。
而我还没有掌握胡说八道的技巧/还没有写出一首诗/让沉默的人再也不必开口
在最后几句,脱离了物像,诗人自己终于出场了,承接着上几句,既然沉默的人想开口但说不出来,那能不能让诗人作为代笔?但遗憾的是“我还没有掌握胡说八道的技巧”,所以“我”不能“让沉默的人再也不必开口”,这是身为诗人的无法为时代发声的无能为力。
“胡说八道”是一个特别微妙的词,给人一种讽刺感。“我”的“胡说八道”本义是为不想开口的人说话,严肃庄重的目的和用词的随意儿戏给人巨大的落差。另外一方面,诗人把发声视为“胡说八道”,而大多数人是沉默着无法发声的。但我们知道沉默的人一旦被代表,就再也无法开口。诗人想做而没有做到的事情是“让沉默的人再也不必开口”。所以诗人虽然厌恶着话事人的“胡说八道”,但自己也身在这个旋涡中,推动着这个失语的恶性循环。而最可笑的是,话语权是一种权利,甚至是有一定门槛的权利,诗人自己也写不出一首诗,一个诗人连写诗都写不出来却有着为沉默的人开口的宏大梦想。这三重对比之下,就显得无比讽刺。
整首诗是一个从目击到思考的过程,目击成诗,日常所感,都成为诗人抒情的对象。只有对日常生活中有深刻的体会,然后在这里面去体会人生的问题,才能写出这样的诗句。整首诗其实是没有太强烈的情绪的,只有淡淡的无奈感,但是诗人并没有拘泥于这种无奈中,而是发出思索:葫芦里面到底装了什么?脑袋里面又到底装了什么?張执浩在他获鲁迅文学奖诗歌奖时发表感言里有一句设问:一个诗人究竟该怎样开口对他身处的时代说话?我们以为和这首诗有点异曲同工,只是到最后诗人也只是在思索,连质问都谈不上,也就没法给出一个答案。 这个时候我们开始认为,诗人要的本来就不是发声,而是思考,在信息爆炸时代许多人习惯了被动地接受,而我们要坚守的就是身为人的思想的能力,作为一根有思想的苇草而活着。
可以看到,无论是片断性的日常现象与场景,还是不同生命阶段的生存状态,都被用来还原诗人的个人深思,那就是对时间的感悟,对生命的思索。诗人写的是一个葫芦的一生与一天,但我们能从这首诗中看出诗人的生命体验,面对时间长河的无能为力,面对时代浪潮的失语无措,我们在这个时空中就是一粒尘埃,生命一次次循环,由生到死,我们都不过白驹过隙,忽然而已。这种抒情方式串联了时空,让每一个人都感受到这种人类最深层次的焦虑与无能为力。
(二)倒流的时间 《跳出油锅的鱼》是张執浩第一首引起笔者注意的诗歌,这首诗明面看来是一首很荒谬的诗歌,从诗歌的题目就开始让人觉得一头雾水,鱼怎么会自己跳出油锅呢?从题目开始就透露出的荒诞和不可思议,只能让人怀着这个疑问,一句一句读下去,读到最后才能看到解释。《跳出油锅的鱼》是由一条餐桌上的鱼而引发的诗兴。
吃过那么多的鱼,印象最深的/却是那条没有吃进嘴里的——
看这两句尚且没有任何问题,像是一句感叹,敏感的读者应当知道这是要讲故事的征兆。诗人回忆自己吃过的那些鱼,似乎没经过太多的思考,他马上就想出了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一条,并且读者还没来得及发出疑问,诗人已经给出了理由,因为那条鱼“没有吃进嘴里”,让人印象最深的总是自己没得到的,这个理由让人非常好接受。但是为什么“没有吃进嘴里”,就让读者产生了新的疑问。因此诗人在这首诗的最开始,就以一种平淡的语气,以一个讲故事人的口吻,陈述了一个普通的客观事实,却制造了一个巨大的疑问,吸引读者继续读下去。
它从滚烫的油锅里跳了出去/——在我目瞪口呆的瞬间/鱼鳞、腮、内脏又迅速长回身体
从这几句开始,诗歌的内容开始向超自然或者说诡异的方向发展,不符合日常和现实经验了,是很违反常识的,这里一定需要进一步的解释,如果诗人没法说通,那整首诗就都是诗人的异想天开。因为符合逻辑的顺序应当是鱼被去掉鱼鳞、腮、内脏,然后放到油锅里继续烹制,然后神奇就神奇在诗人眼里,一切像是倒带一样,从一个日常生活中会有的场景变成了一段荒诞吊诡的时光倒流。任何人见到这样的情景都会觉得荒诞,所以诗人贴心地帮读者补充了反应——“目瞪口呆”。这一段充满着奇幻色彩,读起来甚至让人觉得很生动。
现在我相信它完好无损地/回到了它熟悉的水域/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在诗人的眼中,时光倒流,一直倒退到鱼被捕捞之前,回归了大自然。但在这一段中,诗人用“我相信”给这一整个奇幻的经历增加了预设和前提,相信是一种很主观的情绪,是诗人的个人价值认定。维特根斯坦论“我相信p”的时候说明引入心理学主体“我”之后,会导致唯我论语言观,或者使逻辑陷入心理主义泥潭。也就是说“我相信p”是“我”可以相信~p,即“我”可以相信假的和没有发生的东西。c“相信”这个词才是对前面一切荒谬的补充,是不是真的有着一条鱼根本不重要,但在“我相信”的层面,让这条跳出了油锅的鱼可能存在。
诗人自己说过:“我强调主动生活,被动写作。也是说我们的文字,我们的每一行诗,都要尽可能真实准确地靠近我们的内心世界,呈现我们肉身挣扎的生活的活力和热情。”所以这样的反常是对于张执浩这种热衷于描写日常的诗意的诗人来说是很不寻常的,那么只能说明诗歌更进一步地贴近了诗人的内心,描绘他现在内心的动荡不安与尘埃落定。
而诗人“相信”的限制条件是“现在”,“我”现在相信对应的就是“我”当时不相信,那么因此又产生了新的疑问,是什么扭转了诗人的看法?
诗人在反复强调“完好无损”“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地回归,有一种隐忍的感情,其实暗地里透露出来的更像是发生看什么,遭受了油锅的煎熬。但是之后以这样一种回归的姿态,象征着生命的返璞归真。写鱼的时光倒流,从烹制到捕捞到在水域里,更像是走马灯一样回顾人的一生。
春天产籽,夏天浮出水面呼吸/秋天到了,它游到鱼钩附近/在不舍得与不甘心之间打漩
明面上写鱼的一年四季,生命循环,实际上更像是写人的生存状态。“在不舍得与不甘心之间打漩”尤为传神,鱼不敢咬鱼钩怕被捕捞,又舍不得那鱼钩上的鱼饵,人又何尝不是?人的一生也在不舍得与不甘心两种状态之间徘徊,面对风险机遇惴惴不安不敢上前,事后又是满脸懊悔。
命运在轮回,我对此深信不疑/我深信油锅并非万能/煎熬不过是轮回的一部分
最后一段有点佛家的思想融汇在其中,把生命看作一场轮回,其实给了那条跳出油锅的鱼一个符合日常逻辑的解释,将一切串联在一起,一切都说得通。那条鱼并不是拥有能让时光倒流的能力,它其实已经在油锅中死去,但是生命是一场轮回,在经受了油锅的煎熬之后,它又会在某个春天降生成为鱼籽。这样一句“命运在轮回,我对此深信不疑”就和“我相信”“春天产籽”都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回环。
当生命成为轮回,那“油锅”代表的就是死亡,“油锅并非万能”说的不过是看待问题的解决方式,因为前文提到“在不舍得与不甘心之间打漩”,诗人这么说立意就又高了一层,有一种智性的宽慰。
“煎熬”一词更显得双关,一方面它是鱼的烹饪方式,一方面它也是人在世间遭受的苦难,这一句非常显机锋,是很传统的佛家的观点,苦难是生命的一部分,大概是诗人最纯粹本真的生命感悟。诗人跳出了人的生存困境,智性地感悟到时光不仅指向生命的死亡结局,这大概就是张执浩“始于生活的写作”的意义所在。
三、张执浩的创作风格
第七届鲁迅文学奖的颁奖词说道:“张执浩的诗歌写作遵袭着中国诗歌有感而发的古老传统,在日常性中探寻人性乃至神性。”d张执浩的诗歌创作也确实极大地体现了这种抒情传统,日常所感,目击成诗。三首诗的灵感来源分别是看到的葫芦藤、餐桌上的一条鱼、离开的母亲,都是日常生活中可见可感的事物,张执浩的诗歌创作是从日常出发,凝聚着对生活的认识和发现,再运用技巧,将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和生命的体验掺杂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