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种特殊的、新型的活动课程,研究性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课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这种学习活动的前提条件是确定好研究课题,课题确定是研究性学习的起始步骤,它关系到研究性学习中研究的方向、目标和内容,直接影响研究性学习研究的水平、内容、价值和可持续发展。爱因斯坦说过:“发现问题比研究和解决问题更重要。”因此,课题是研究性学习的“心脏”。
近年来,通过对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分析,发现他们在课题确定时存在许多盲目。教师应从哪些方面去指导学生源源不绝地发现有意义、有价值的课题呢?笔者认为确定课题应尽量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激趣性原则
要使研究性学习取得好的效果,选择的课题要能激发学生研究探索的兴趣。心理学的实验表明:兴趣是内在积极性的源泉,是学生主动求知的起点,兴趣和愉快的情绪对知识起着组织作用。设计的课题如果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就会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振奋的学习情绪,使他们兴致勃勃地参与到研究中去。一个有趣味性的课题对丰富学生的知识,开发学生的智力也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因为一个有趣味性的课题对平常生活相对枯燥乏味的学生来说,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会使他们主动投入到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中去,掌握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了全面细致的观察力,提高了敏锐而灵活的思考力,发展了丰富的想像力,锻炼了顽强的意志力,从而有助于学生创造性地完成研究性学习,真正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二、可行性原则
在研究性学习中,并不是所有被学生发现的问题都有研究或都有实力研究的。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对问题的价值及研究的可能性做深入地分析。一般来说,衡量课题有没有研究价值,主要依据是:这一课题切不切合学生的实际,符不符合学生的思维能力;或者说在研究中学生能不能占有详细的资料。比如说,作为普通农村中学的学生来说,“现代交通发展研究”等课题就基本缺乏可操作性,因此课题确定就应该充分考虑到农村中学的实际情况,充分挖掘农村中学现有的资源,选择出具有农村地区特点的课题。同时课题的确定要求在研究过程中能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充分地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使学生真正地行动起来。这样可以使学生在亲身经历和自我体验上,体验“研究”的过程,感受“研究”的艰苦与辛劳,分享合作与成功的喜悦等,逐步形成质疑、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产生积极情感,激发探索和创新的欲望。
根据课题确定的可行性原则,作为学生,一般不宜选择一个规模大、涉及因素多、周期性长、难以操作的复杂课题,而应把握“小”、“实”的原则。“小”就是切口宜小,从小事、小现象、小问题入手,以小见大学习研究,类似于“初中语文教材中的科学常识分析”。“实”就是实实在在,多一点实在的关注,便于学生占有资料,易于开展。这样才真正有利于提高和拓宽学生的研究能力,不至于出现被迫“中断”研究的局面。
三、文本性原则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探究问题的学习,问题是研究性学习的载体。然而在实施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许多学生要么提不出课题,要么课题太大而无法实施,常常为找不到合适的课题而苦恼。其实他们都直接或间接地忽略了自己身边最好的课题资料库——课本。作为学生,在学习中,他们接触最多的文本资料就是课本,因此完全没有抛开书本而到别处寻找课题的必要。其实如果好好地研究一下课本,我们可以从中挖掘不少精彩的课题,最直接地便是将课后的习题转化为研究课题。如在《故乡》一文,关于主题的说法常见的有四种,每一种都有理。这里可将每一种说法作为一个课题,引导学生去查阅相关资料加以佐证。这样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另一方面还可以最大限度发挥教材的作用。
四、生活性原则
生活性原则的含义有两层:一是选定的课题所研究的内容来自生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有改善生活的实际价值意义;二是选题者本身对该课题应有一定的生活基础,是自我对某一生活现象或问题的关注,这样的研究会更直接、更方便地触及自我对生活的感受,学生也就更有发言权,研究的优势也自然大得多。如确定一些对生活现象思考的课题,既富有生活情趣,又具有研究探索的意义。对富于好奇心的中学生来说,往往极具吸引力,容易引起他们的联想,进而产生研究探索的欲望。
五、系统性原则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全新的课题,很多教师对它的认识了解也不足,认为抛给学生几个课题,让他们自己去查阅资料,自己去佐证,而后得出一个结论即可。其实让学生从最初的有研究意识,发展到后来能自觉地参与研究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才是研究性学习的最终目的。这决不是研究一两个课题就能实现的,而且学生能力的形成也有一个过程,这就需要教师在指导学生确定课题时也应注意,不能随心所欲,信手拈来,而要有系统性。在确定课题时,应该从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丰富,递进上升,有目的、有计划地逐步向前推进。
基于以上几个原则,我们认为只有广开课题确定的源头活水,选择好的课题,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才能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打下终身学习的基础。
近年来,通过对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分析,发现他们在课题确定时存在许多盲目。教师应从哪些方面去指导学生源源不绝地发现有意义、有价值的课题呢?笔者认为确定课题应尽量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激趣性原则
要使研究性学习取得好的效果,选择的课题要能激发学生研究探索的兴趣。心理学的实验表明:兴趣是内在积极性的源泉,是学生主动求知的起点,兴趣和愉快的情绪对知识起着组织作用。设计的课题如果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就会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振奋的学习情绪,使他们兴致勃勃地参与到研究中去。一个有趣味性的课题对丰富学生的知识,开发学生的智力也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因为一个有趣味性的课题对平常生活相对枯燥乏味的学生来说,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会使他们主动投入到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中去,掌握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了全面细致的观察力,提高了敏锐而灵活的思考力,发展了丰富的想像力,锻炼了顽强的意志力,从而有助于学生创造性地完成研究性学习,真正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二、可行性原则
在研究性学习中,并不是所有被学生发现的问题都有研究或都有实力研究的。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对问题的价值及研究的可能性做深入地分析。一般来说,衡量课题有没有研究价值,主要依据是:这一课题切不切合学生的实际,符不符合学生的思维能力;或者说在研究中学生能不能占有详细的资料。比如说,作为普通农村中学的学生来说,“现代交通发展研究”等课题就基本缺乏可操作性,因此课题确定就应该充分考虑到农村中学的实际情况,充分挖掘农村中学现有的资源,选择出具有农村地区特点的课题。同时课题的确定要求在研究过程中能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充分地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使学生真正地行动起来。这样可以使学生在亲身经历和自我体验上,体验“研究”的过程,感受“研究”的艰苦与辛劳,分享合作与成功的喜悦等,逐步形成质疑、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产生积极情感,激发探索和创新的欲望。
根据课题确定的可行性原则,作为学生,一般不宜选择一个规模大、涉及因素多、周期性长、难以操作的复杂课题,而应把握“小”、“实”的原则。“小”就是切口宜小,从小事、小现象、小问题入手,以小见大学习研究,类似于“初中语文教材中的科学常识分析”。“实”就是实实在在,多一点实在的关注,便于学生占有资料,易于开展。这样才真正有利于提高和拓宽学生的研究能力,不至于出现被迫“中断”研究的局面。
三、文本性原则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探究问题的学习,问题是研究性学习的载体。然而在实施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许多学生要么提不出课题,要么课题太大而无法实施,常常为找不到合适的课题而苦恼。其实他们都直接或间接地忽略了自己身边最好的课题资料库——课本。作为学生,在学习中,他们接触最多的文本资料就是课本,因此完全没有抛开书本而到别处寻找课题的必要。其实如果好好地研究一下课本,我们可以从中挖掘不少精彩的课题,最直接地便是将课后的习题转化为研究课题。如在《故乡》一文,关于主题的说法常见的有四种,每一种都有理。这里可将每一种说法作为一个课题,引导学生去查阅相关资料加以佐证。这样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另一方面还可以最大限度发挥教材的作用。
四、生活性原则
生活性原则的含义有两层:一是选定的课题所研究的内容来自生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有改善生活的实际价值意义;二是选题者本身对该课题应有一定的生活基础,是自我对某一生活现象或问题的关注,这样的研究会更直接、更方便地触及自我对生活的感受,学生也就更有发言权,研究的优势也自然大得多。如确定一些对生活现象思考的课题,既富有生活情趣,又具有研究探索的意义。对富于好奇心的中学生来说,往往极具吸引力,容易引起他们的联想,进而产生研究探索的欲望。
五、系统性原则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全新的课题,很多教师对它的认识了解也不足,认为抛给学生几个课题,让他们自己去查阅资料,自己去佐证,而后得出一个结论即可。其实让学生从最初的有研究意识,发展到后来能自觉地参与研究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才是研究性学习的最终目的。这决不是研究一两个课题就能实现的,而且学生能力的形成也有一个过程,这就需要教师在指导学生确定课题时也应注意,不能随心所欲,信手拈来,而要有系统性。在确定课题时,应该从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丰富,递进上升,有目的、有计划地逐步向前推进。
基于以上几个原则,我们认为只有广开课题确定的源头活水,选择好的课题,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才能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打下终身学习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