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台湾组合S.H.E那首《中国话》的歌唱着“全世界都在学中国话,孔夫子的话越来越国际化”。那你知道全世界有多少外国人学习汉语吗?截至2010年底,全球学习汉语的外国人就已经突破1亿人了。如果这些人组合成一个国家,人口可以排在世界上第12位。
中国国家汉办副主任马箭飞说:“汉语热其实就是中国热。”的确,汉语热一直都是由中国热引起的。1583年,利玛窦来到广州,随后他把中国的政治制度、历史地理、人文道德以及文化传统介绍到欧洲。到了17世纪,欧洲大地掀起了第一股“中国热”,并带动了第一波“汉语热”。自那以后,“中国热”经历了起起落落,目前的“中国热”或许是最热的时候,学习汉语的外国人也是历史上最多的时候,而且还会越来越多。
印尼米拉:学汉语,才有未来
来自印尼的米拉,在她家里的大厅上,放着她与丈夫在广州中山大学毕业典礼上的合照,这个超大尺寸的毕业照,让人感觉到她以来中国留学为荣。当我问她“为什么学汉语”的时候,米拉说:“谈到我学汉语的目的,就想到了我的1988年,很久了……”
那一年,米拉考上印尼大学,一开始想学日语,因为她在高中学过日语,但后来还是决定选择汉语。米拉说,因为那个时候,在印尼能说汉语的人还很少,而且印尼和中国也没有外交关系,如果她学会汉语,等以后印尼和中国恢复外交关系,在这个大环境中,她肯定能够比较容易找到工作。“虽然当时印尼和中国没有外交关系,但我相信印尼和中国有一日肯定会复交,那样的话,印尼肯定需要很多能讲汉语的人,是不是?我当时的想法很超前吧?”米拉说她很高兴看到真如她所想,印尼和中国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中国也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发展让印尼人更想了解中国。
直到现在,回想起之前选择学习汉语,米拉总会觉得很幸运,“学会了汉语让我有机会到中国留学、经常到中国各地旅游、交朋友。现在很多印尼人看到中国发展了才开始学中文,而我早就会说了。”说完,米拉得意地大笑起来。
米拉的女儿今年15岁了,她打算明年让她的女儿到中国留学,“因为这个世纪是亚洲的世纪更是中国的世纪,中文以后会变成世界上最重要的语言”。
日本友人:学汉语找工作
长野某大学(应被访者要求,不公布大学名称)丸山纱智惠与米拉选择学习汉语的过程有点相似。纱智惠上大学之前本来是想学英文的,因为从初中开始她就觉得学习英文很有意思,而且成绩也一直不错。但高考的时候,英语考得太差了,于是就放弃学英文,但还是想学外语,那时候,纱智惠的高中老师就推荐她学习汉语,她说:“老师跟我说中国以后会发展的很好,学汉语有很多好处。所以我就选择汉语了。”
纱智惠希望学了汉语之后,能找到与中国有关的工作,“很多老师都跟我说,现在中国是日本经济发展上最重要的国家,一定要学好汉语。我现在开始找工作了,查公司的时候也都是查跟中国有关的公司。”
同样来自日本的长友康弘已经在中山大学呆了快4年了。刚开始认识他的时候,他的汉语还不流利,后来跟他失去了联系,时间一过就是两年。直到后来越南留学生黎氏红语向我介绍一位日语家教,碰巧介绍到他,才重新跟他联系上。这时他的汉语已经非常好了。他读的是中国法律专业,刚开始来中山大学的时候,听课听不懂,于是学习了两年汉语,再上专业课。
康弘现在一边学习一边在一个语言学校做兼职教日语,还在广东外语外贸学校做成人日语教育的老师。他说这可以锻炼自己,也顺便给自己赚点钱生活。
自称来自日本底层的康弘在来中国留学之前,他就知道在广州有很多日本企业,他们与中国企业合作的时候难免会发生一些摩擦和纠纷,这些时候日本企业非常需要懂中国法律的日本人,所以他就选择了中国法律这个专业。现在已经学习了两年,还有两年就毕业。康弘说毕业后他就留在广州工作,暂时还没有想过回日本,如果有条件,他会把父母接到广州居住。
越南黎氏红语:学汉语开启智慧
与很多人选择学汉语是为了工作不同,来自越南的黎氏红语则是因为喜欢中国文化。她说:“汉语越学越难,但是也越有吸引力。”当我问她是什么吸引力的时候,她用了一句让很多学习汉语的外国人都汗颜的话:“吸引力就是:汉语博大精深,集文化、智慧、精神等多方面于一身,你可以从中吸取你想要的东西。”
的确,学习一门外语,不仅仅是学习一门语言,还是体验一种文化、开启另一种思维方式。有人问魔术师刘谦怎么样才能学好魔术时,他谈到其中一点就是“学一门外语”,刘谦之前是学习日语的,他十分清楚自己学习一门外语对他思维方式的影响有多重要。
红语的汉语说得非常标准,这也给了她很大的自信,在吃饭的时候,她还让我说那段经典的“四十是四十、十四是十四”,我说了之后,她笑嘻嘻地跟我说:“你这样去考普通话是不行的。”然后看着我笑。
红语的行为举止和她说话的方式,让人感觉她真的把汉语和中国优秀的礼节文化学到家了。同时也能够用汉语细腻地表达出中国人才听得懂的幽默。学习外语的人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以日语为例,有的人因喜欢日本动漫而学日语,有的人因喜欢日本歌曲而学日语,甚至有人因喜欢日本AV而学日语,这都无可厚非,但是像红语这样,因喜欢一国的文化而学习一国的语言,最后总是会学得最好最深。因为语言本来就是文化的承载者。
美国威廉·希斯:学不好汉语,无脸见爹娘
来自美国的威廉·希斯在中国广州已经呆了一年半,但是他买的《张老师教你学汉语》还只看了十几页,作业本还是停留在勤练汉字牛马羊等的阶段,到现在依然不能说上几句汉语。跟他一起到外面吃饭的时候,他就会说诸如“再来一杯”、“多少钱”这样的简单句子。他说非常想学好汉语,所以来中国。但是他说:“我太懒了,而且经常酗酒,每天都睡到中午过后,起来后又上上网,有时候去一下酒吧,一天又过去了。”当他听说我是习惯早起的时候,半躺在沙发上的他突然坐了起来:“能否告诉我怎么做到总是早起?”
跟希斯的交往,一开始会感觉到这个身高近1.9米的美国男孩有点害羞,他说他刚来中国的时候,很希望能够通过跟陌生人搭讪来学习汉语,但是后来发现在公共场合的中国人都好像没什么安全感,很害怕跟陌生人接触。“有时候我跟陌生人打招呼,他们会用疑惑的眼神看着你,他们总是以为我要从他们身上得到什么一样。在美国,陌生人打招呼很正常,搭讪也很轻松。”
我跟希斯说,那既然你来中国这么久了好像也不如意,有没有考虑过先回美国。希斯说:“有考虑过,但是我还没学会汉语,不敢回去,我希望我回去的时候,能在父母面前打电话给我的中国朋友,滔滔不绝地讲汉语。”我开玩笑说:“到时你可以打给我,你讲错了或讲不清楚了,我也知道不要老是让你再说一次。”
希斯现在让他在美国的表弟帮忙做一个网站,希望能够在广州开启他的“淘金梦”。
保加利亚爱丽丝:我爱北京天安门
保加利亚的爱丽丝,我给她起了一个外号叫“中南海”,因为她每天下课都是一手一瓶雀巢咖啡、一支中南海牌香烟。她是一个看起来很爱笑、有时候有点傻乎乎的可爱。可是其实她有比别人更多的追求。
她在保加利亚考大学选择专业的时候,就看到了汉语专业,或许由于出生在东欧,从小就对社会主义中国比较向往,爱丽丝说:“我觉得中国是个古老而神秘的国家,中华文化对我产生了很大吸引力,所以大学本科我就选择了汉语专业。”跟她很多同学学了汉语之后就望而却步不同,爱丽丝对汉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接着就申请来中山大学继续学习汉语,“我学习汉语,更是来了解中国文化”,爱丽丝的谈话中,总是把语言和文化绑在一起。
中国国家汉办副主任马箭飞说:“汉语热其实就是中国热。”的确,汉语热一直都是由中国热引起的。1583年,利玛窦来到广州,随后他把中国的政治制度、历史地理、人文道德以及文化传统介绍到欧洲。到了17世纪,欧洲大地掀起了第一股“中国热”,并带动了第一波“汉语热”。自那以后,“中国热”经历了起起落落,目前的“中国热”或许是最热的时候,学习汉语的外国人也是历史上最多的时候,而且还会越来越多。
印尼米拉:学汉语,才有未来
来自印尼的米拉,在她家里的大厅上,放着她与丈夫在广州中山大学毕业典礼上的合照,这个超大尺寸的毕业照,让人感觉到她以来中国留学为荣。当我问她“为什么学汉语”的时候,米拉说:“谈到我学汉语的目的,就想到了我的1988年,很久了……”
那一年,米拉考上印尼大学,一开始想学日语,因为她在高中学过日语,但后来还是决定选择汉语。米拉说,因为那个时候,在印尼能说汉语的人还很少,而且印尼和中国也没有外交关系,如果她学会汉语,等以后印尼和中国恢复外交关系,在这个大环境中,她肯定能够比较容易找到工作。“虽然当时印尼和中国没有外交关系,但我相信印尼和中国有一日肯定会复交,那样的话,印尼肯定需要很多能讲汉语的人,是不是?我当时的想法很超前吧?”米拉说她很高兴看到真如她所想,印尼和中国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中国也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发展让印尼人更想了解中国。
直到现在,回想起之前选择学习汉语,米拉总会觉得很幸运,“学会了汉语让我有机会到中国留学、经常到中国各地旅游、交朋友。现在很多印尼人看到中国发展了才开始学中文,而我早就会说了。”说完,米拉得意地大笑起来。
米拉的女儿今年15岁了,她打算明年让她的女儿到中国留学,“因为这个世纪是亚洲的世纪更是中国的世纪,中文以后会变成世界上最重要的语言”。
日本友人:学汉语找工作
长野某大学(应被访者要求,不公布大学名称)丸山纱智惠与米拉选择学习汉语的过程有点相似。纱智惠上大学之前本来是想学英文的,因为从初中开始她就觉得学习英文很有意思,而且成绩也一直不错。但高考的时候,英语考得太差了,于是就放弃学英文,但还是想学外语,那时候,纱智惠的高中老师就推荐她学习汉语,她说:“老师跟我说中国以后会发展的很好,学汉语有很多好处。所以我就选择汉语了。”
纱智惠希望学了汉语之后,能找到与中国有关的工作,“很多老师都跟我说,现在中国是日本经济发展上最重要的国家,一定要学好汉语。我现在开始找工作了,查公司的时候也都是查跟中国有关的公司。”
同样来自日本的长友康弘已经在中山大学呆了快4年了。刚开始认识他的时候,他的汉语还不流利,后来跟他失去了联系,时间一过就是两年。直到后来越南留学生黎氏红语向我介绍一位日语家教,碰巧介绍到他,才重新跟他联系上。这时他的汉语已经非常好了。他读的是中国法律专业,刚开始来中山大学的时候,听课听不懂,于是学习了两年汉语,再上专业课。
康弘现在一边学习一边在一个语言学校做兼职教日语,还在广东外语外贸学校做成人日语教育的老师。他说这可以锻炼自己,也顺便给自己赚点钱生活。
自称来自日本底层的康弘在来中国留学之前,他就知道在广州有很多日本企业,他们与中国企业合作的时候难免会发生一些摩擦和纠纷,这些时候日本企业非常需要懂中国法律的日本人,所以他就选择了中国法律这个专业。现在已经学习了两年,还有两年就毕业。康弘说毕业后他就留在广州工作,暂时还没有想过回日本,如果有条件,他会把父母接到广州居住。
越南黎氏红语:学汉语开启智慧
与很多人选择学汉语是为了工作不同,来自越南的黎氏红语则是因为喜欢中国文化。她说:“汉语越学越难,但是也越有吸引力。”当我问她是什么吸引力的时候,她用了一句让很多学习汉语的外国人都汗颜的话:“吸引力就是:汉语博大精深,集文化、智慧、精神等多方面于一身,你可以从中吸取你想要的东西。”
的确,学习一门外语,不仅仅是学习一门语言,还是体验一种文化、开启另一种思维方式。有人问魔术师刘谦怎么样才能学好魔术时,他谈到其中一点就是“学一门外语”,刘谦之前是学习日语的,他十分清楚自己学习一门外语对他思维方式的影响有多重要。
红语的汉语说得非常标准,这也给了她很大的自信,在吃饭的时候,她还让我说那段经典的“四十是四十、十四是十四”,我说了之后,她笑嘻嘻地跟我说:“你这样去考普通话是不行的。”然后看着我笑。
红语的行为举止和她说话的方式,让人感觉她真的把汉语和中国优秀的礼节文化学到家了。同时也能够用汉语细腻地表达出中国人才听得懂的幽默。学习外语的人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以日语为例,有的人因喜欢日本动漫而学日语,有的人因喜欢日本歌曲而学日语,甚至有人因喜欢日本AV而学日语,这都无可厚非,但是像红语这样,因喜欢一国的文化而学习一国的语言,最后总是会学得最好最深。因为语言本来就是文化的承载者。
美国威廉·希斯:学不好汉语,无脸见爹娘
来自美国的威廉·希斯在中国广州已经呆了一年半,但是他买的《张老师教你学汉语》还只看了十几页,作业本还是停留在勤练汉字牛马羊等的阶段,到现在依然不能说上几句汉语。跟他一起到外面吃饭的时候,他就会说诸如“再来一杯”、“多少钱”这样的简单句子。他说非常想学好汉语,所以来中国。但是他说:“我太懒了,而且经常酗酒,每天都睡到中午过后,起来后又上上网,有时候去一下酒吧,一天又过去了。”当他听说我是习惯早起的时候,半躺在沙发上的他突然坐了起来:“能否告诉我怎么做到总是早起?”
跟希斯的交往,一开始会感觉到这个身高近1.9米的美国男孩有点害羞,他说他刚来中国的时候,很希望能够通过跟陌生人搭讪来学习汉语,但是后来发现在公共场合的中国人都好像没什么安全感,很害怕跟陌生人接触。“有时候我跟陌生人打招呼,他们会用疑惑的眼神看着你,他们总是以为我要从他们身上得到什么一样。在美国,陌生人打招呼很正常,搭讪也很轻松。”
我跟希斯说,那既然你来中国这么久了好像也不如意,有没有考虑过先回美国。希斯说:“有考虑过,但是我还没学会汉语,不敢回去,我希望我回去的时候,能在父母面前打电话给我的中国朋友,滔滔不绝地讲汉语。”我开玩笑说:“到时你可以打给我,你讲错了或讲不清楚了,我也知道不要老是让你再说一次。”
希斯现在让他在美国的表弟帮忙做一个网站,希望能够在广州开启他的“淘金梦”。
保加利亚爱丽丝:我爱北京天安门
保加利亚的爱丽丝,我给她起了一个外号叫“中南海”,因为她每天下课都是一手一瓶雀巢咖啡、一支中南海牌香烟。她是一个看起来很爱笑、有时候有点傻乎乎的可爱。可是其实她有比别人更多的追求。
她在保加利亚考大学选择专业的时候,就看到了汉语专业,或许由于出生在东欧,从小就对社会主义中国比较向往,爱丽丝说:“我觉得中国是个古老而神秘的国家,中华文化对我产生了很大吸引力,所以大学本科我就选择了汉语专业。”跟她很多同学学了汉语之后就望而却步不同,爱丽丝对汉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接着就申请来中山大学继续学习汉语,“我学习汉语,更是来了解中国文化”,爱丽丝的谈话中,总是把语言和文化绑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