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校车故事

来源 :美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umt127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美国的马路上,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种车:它体型庞大,车身呈醒目的黄色,前后装有许多大大小小的灯。当它减速、准备停车时,黄色闪光灯就开始不停闪烁,提醒来往车辆、行人注意,仿佛中国古代官员出行时,差役们举着“肃静”牌、“回避”牌提前出现,要求行人闪开。当它停稳后,安装在车体左侧、带有“STOP”(停)标志的两个红色停车牌就会打开,告知过往车辆必须停车等待。直到它启动并先行离开原地之后,其他车辆才能重新启动。在高歌平等、自由的美国社会,究竟是谁这样高“车”一等呢?它就是美国校车。

校车惊魂


  美国校车坚固、安全、便捷、准时,女儿在美国小学的两年里,每天乘坐校车,没发生过一次意外。不过,在她第一天上学、第一次坐校车的那个下午,却发生了一件令我心惊胆战的事。
  那是我们抵达美国后的第一个星期一。这天一大早,我把女儿送上校车、把先生送出家门之后,就开始收拾整理新家。来到美国后的这七天,前三天住的是酒店,上周五下午才搬进现在的公寓,周六和周日两天外出采购最急需的生活用品,还要照顾孩子,没来得及收拾家。今天终于有了空闲,我准备好好收拾一下。我们从国内带来大大小小9个行李箱、三个背包。一年四季的衣服、书籍、电子产品、生活用品等等,把每个箱包都塞得满满的。要把它们一件件取出来、分门别类地送往各个房间、归置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知不觉,一上午就过去了。
  我简单吃了几口午餐,已到下午1点。虽然已经来美一周,我的时差还没完全倒过来,此时眼睛困得不行,就想休息一会儿。女儿就读的學校WES早晨7:40上课,下午2:20放学。我把闹钟调到了2点,心想:孩子们2:20放学后,从学校到家还有一段时间,校车就停到楼下(我们所租的公寓是临街的,从家里能看到校车停车点),我2点起床总不会晚吧?于是就睡了。
  由于这段时间过于劳累,我的头刚贴到枕头上,就睡着了。睡着睡着,迷迷糊糊中,忽然听到猛烈的砸门声,同时伴随着女儿大声的喊叫:“妈妈开门!妈妈是我……”我大吃一惊:孩子们放学了?!我“咕噜”一下从床上爬起来,一路小跑着去开门。等女儿和安娜(我先生同事的女儿,因为放学后家里没人,由我帮忙照看)冲进家门,我一看表,已经2点45了!我又吃一惊:不是用手机定上起床铃了吗?怎么没响呢?
  女儿和安娜一进门,就激动地向我描述刚才的情形:校车来到我们小区门口时,她们准备下车。可是,司机见没有家长来接,说什么也不让她俩下车。女儿急了,就让比她小两岁的安娜先下,然后用脑中仅有的几个英语单词,指着我们的房子,一遍又一遍地对校车司机说:“My mother is there(我的妈妈在那儿)! My mother is there(我的妈妈在那儿)……”然后就不管不顾地下车了。我一边听,心里一边赞叹:这俩孩子还真棒!我们搬到这里才三天时间。在这三天里,由于人生地不熟、担心安全问题,我们很少带她们出门。这俩不到十岁的孩子,居然记住了我们小区的样子——我感觉美国各小区看上去都差不多呢!在国内英语并不出色的女儿,在关键时刻,居然用英语自造了一句话,清楚地表达了自己的意思,真让我高兴!
  孩子们欢欢喜喜地玩耍去了。我回想刚才的情形,心里一阵阵恐慌:太可怕了!初来乍到,女儿和安娜第一次坐校车回来,我就没去接。假如她俩看错小区、走丢了怎么办?万一被坏人绑架了,我们去哪儿找?万一和坏人发生了冲突怎么办?美国人可是有枪的!再说,她俩既不认识路,也不认识人,又几乎不会说英语,就算有好心人想送她们回家,她们也说不清自己住哪儿呀!还有,我也不认识路,就是想去找她们,也不知去哪儿找啊!悠悠是自己的孩子,无论后果如何,我还可以承担;可安娜是别人家的孩子,第一天上学,就把人家的孩子弄丢了,这后果我怎能承担得起!我越想越害怕……

警察会来抓我吗?


  我先生和安娜的妈妈下班回来了。我不敢隐瞒,把下午发生的事情原原本本地告诉了他们。两个孩子又激动起来,争先恐后地描述她们的英雄行为。我先生听了,气得脸色铁青,走到落地窗前,望着外面的大路,一言不发。安娜妈妈安慰我说:“没事没事,反正孩子们都平安回来了。就算没下车也不要紧,司机肯定会把她们带到学校去的,也没事。” 我感到非常抱歉:“我也不知怎么回事,明明定了闹铃,怎么就没听到铃响呢?我还担心去晚了,把闹铃定在了2点。孩子们到家时都2点45了,我还没醒。” 安娜妈妈说:“你可能是太困了。这段时间你太累了!”
  安娜妈妈带着女儿走后,先生冲我大发雷霆:“你这是犯罪!你这是没有起到监护人的作用!美国校车是很严格的,家长必须去接孩子。你不去接,就是没有起到监护人的作用!警察可能会把你抓起来!以后再也不让你带孩子了……”来美国之前,我也曾隐隐约约听说过诸如家长监管不力、被取消监护权的事,以及家长打了孩子、被警察抓起来、投进监狱的事,难道美国警察一会儿就要来抓我了?还有,女儿和安娜不听司机的话,强行下车,司机回去以后会怎么向学校汇报呢?会不会取消她俩乘坐校车的资格?如果不能坐校车,那可怎么办?我们都没买车,听说在美国开车,需要重新考驾照……
  我们等了一晚上,也没听到来自校方的任何声音。第二天一早,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送女儿去坐校车。司机什么也没说,就让她和安娜上车了。我在家提心吊胆地等了一上午,也没等到警察来敲门。学校呢,仍没有给我先生打电话,就像什么事都没发生过一样。下午,我早早下楼去接孩子们。司机看到我,还是没说什么。望着校车走远,我提了一天的心才终于放下来。不过,这件事让女儿抓住了我的弱点。有几次,她因不满我的管教,威胁我说:“你再这样,我就让警察来抓你!”我心有余悸,不知如何对答。有时,都不知该怎么对待她了:都说美国要求孩子和大人平等,我还能批评她吗?该如何管教她呢?   一年后,女儿升入五年级不久,带回家一份学校发的关于校车的通知,其中的《乘车指南》是这样写的:

乘车指南


  一、要想获得乘车权利,学生必须遵守乘车指南。乘车的学生应该遵守下面四项基本规定:
  1. 学生要一直面朝前方、坐在座位上。
  2. 学生的手和脚不要碰到别人。
  3. 和你的邻座说话时,声音要控制在合适的范围之内。
  4. 乘车时不要使用手机。
  二、学生在停车点排队上车或坐在车上时,不要拥挤。
  三、打架、使用不文明语言、骂人和破坏财物都是不可容忍的。
  四、在车上不能吃东西、喝饮料。
  五、学生只能在指定的车站和指定的时间上、下车。校车内空间有限,学生不能从家里带朋友来乘坐校车。
  六、在指定停车点,Pre-K(幼儿园前)、K(幼儿园)和一年级的学生如果没有家长来接,可以被送回学校,学校可以打电话给家长去接孩子。
  ……
  看到“乘车指南”第六条,我终于明白了:当初,我没去接孩子们、女儿和安娜强行下车,学校老师和校车司机之所以都没跟我们说什么,看来是因为她俩都是二年级以上的学生(女儿上四年级,安娜上二年级)了。不过,即便她俩都不到二年级,我没有亲自去接她们,也不像当初想象得那么可怕——什么警察来抓我啦、取消我的监护权啦,等等,根本不可能发生,我们真是杞人忧天了!

浪漫的校车司机


  在美国,校车司机是一种受人尊敬的职业。美国的校车司机都经过了严格的选拔与培训,不仅具备高超的专业技能,还具有较高的情商,懂得如何与学生及家长沟通、如何妥善处理孩子之间的矛盾,深受学生与家长的尊敬和喜爱。在美国接触到的两位校车司机,都给我留下了良好的印象。
  女儿在WES读书时的校车司机杰克林女士,是一位爱美的黑人女子。她身材较胖,大眼睛、大嘴巴,喜欢戴贝雷帽。帽子下面露出的长发,不时地变換发型。一年四季,杰克林女士每天准时接送孩子,风雨无阻,并且总是笑容满面。
  早晨来接孩子时,校车车门一打开,她便挥舞着大手,热情地跟前来送孩子的家长打招呼:“早上好!”孩子们排队上车时,她总是亲切地看着他们,挨个儿问候:“早上好!”等孩子们全都坐好、安全带也系好了,她就向着车外的家长们大手一挥,高喊一声“再见!”关上车门,愉快地离去。她看上去那么神气、那么自豪,不像开车送孩子去上学,倒像驾驶着一艘宇宙飞船、带领孩子们去太空遨游!下午送孩子回来,杰克林女士又会挥舞起大手、微笑着同前来接孩子的家长打招呼,目送孩子们下车,亲切地与他们一一道别:“再见!”这些微笑和简短的话语,在旁观者看来也许没有什么,然而却让孩子们看到她开心、家长们把孩子交给她放心。对他们来说,还有比这更重要的吗?
  我接触到的另一位校车司机是个典型的黑人中年男子,高而壮,来自桑迪斯普林斯特许中学(Sandy Springs Charter Middle School,以下简称SSCMS)——我女儿的目标中学之一。2016年2月2日,SSCMS为招生组织了一场小学生家长动员会。我和先生带着女儿开完会,在教学楼外等出租车的时候,正赶上这位校车司机在等学生放学。我们向他询问有关校车的情况。他说,他开的校车线路刚好经过我们小区,他每天都要跑两趟,对那儿很熟悉。我们一听非常高兴,心里暗想:女儿的中学就选SSCMS了。
  2月17日星期三,女儿有一个名为“海鲈(即SeaPerch,是一个针对四、五年级学生开展的水下机器人项目)”的校内兴趣班。兴趣班结束后,由于校车早已离校,我只能步行去学校接她,再带着她走回家。从WES到我们小区大约1.3英里,途中要经过两个颇具特色的地段:先是“原始森林”——马路边一片藤与树纠缠在一起、盘根错节的小树林;后是“恐怖森林”——一路边一大片约一米高的荒草地,女儿总疑心里面藏着凶猛的野兽。这一天,快走到“原始森林”的时候,女儿突然对着一辆迎面驶来的校车高高地挥起了手臂。我很纳闷,问她怎么回事。她非但没回答我的问题,反而在校车开过去之后责备起我来:“人家司机在跟你招手呢,你怎么不理人家呀?”“是吗?我没看见。他怎么会跟我们招手呢?”“他就是桑迪斯普林斯(Sandy Springs)的校车司机!上次爸爸来接我时,他就跟我们招手了!”“是吗?居然还有这样的事?!”“就是!他那次是刚送完学生回来!爸爸比你走得快,我们是快到‘恐怖森林’的时候看到校车的。”“哈哈!好有趣的校车司机啊!下次我再接你时,你帮我看着,只要他过来,我一定跟他挥手!”
  2月22日星期一,女儿有西班牙语课外班。下课后,跟我步行回家。刚走出校门,就看到一辆校车从我们身旁急驰而过。女儿立刻提醒我:“再看到那个校车(指SSCMS的那辆校车),不管司机有没有跟我们招手,我们都要朝他挥手。”我猛然想起上周的承诺,赶忙说“好”,心里默默叮嘱自己,这次一定不能再错过了。
  我一边走,一边观察从对面驶来的车辆。在距“原始森林”还有一段路程时,女儿突然喊道:“校车来了!”然后高高地举起右手,朝右前方使劲儿挥舞,脸蛋儿笑成了两个乒乓球。我抬头望去,只见空旷的马路上,一个黄色的庞然大物正从远处向我们跑来。我没戴眼镜,无法看清校车司机的动作和表情,但也同女儿一样,朝着驾驶室的方向用力地挥手。校车越来越近,越来越近……我透过校车前面的挡风玻璃,清清楚楚地看到司机也在向我们招手。交错而过时,他突然附下身去,紧接着车内传出两次响亮的喇叭声——他在向我们鸣笛说“再见”呢!
  太浪漫了!这哪里是仅有一面之交的校车司机与普通学生及家长的偶然相遇啊,简直就是情人间的马路约会!校车司机,它不是一个冷冰冰的职业,而是一个个有爱心、有温度、有情趣的人!

可爱的小车友


  美国孩子一般3岁上学前班(即preschool,包括Pre-Kindergarten和Kinder garten两个等级),6岁上小学。WES既包括小学一至五年级,也包括学前班。学前班儿童和小学生一样,也是每天早晨7点40分上课、下午2点20分放学、独自乘坐校车往返于家与学校之间。每天早晨送女儿上学的时候,在校车停车点,我都会看到几个瘦瘦小小的学前班儿童,自己背着大书包(里面应该很空),不声不响地跟母亲一起等车。站在高大丰满的母亲身边,他们就像一个方块字旁边的小逗号,弱小而又楚楚可怜。母亲们似乎毫无觉察,都是两手空空、一副心安理得的样子。看到这些,我不得不佩服美国孩子的独立性,同时也不得不为美国校车的安全性点赞。   这些孩子尽管独立性较强,但毕竟年龄太小,不时地会冒出一些非常可爱的举动。2014年冬天的一个下午,我在小区门口接女儿。她从校车上走下来之后,开心地对我说:“我今天认识了一个新朋友!我问她:‘What’s you from(你来自哪个国家,应该是Where are you from?但我们英语不好,说错了也大致知道什么意思)?’她说:‘I’m from kindergarten(我来自幼儿园).’ kindergarten是哪个国家啊?”我笑道:“是幼儿园。”女儿也笑了:“我还以为是哪个国家呢!呵呵……我们聊了一会儿,她发现安娜今天不在,就问我:‘Where is her(她在哪儿)?’我说:‘She go to Mexico(她去墨西哥了).’”女儿说到这里,怀疑小朋友的话有语法错误,便问我:“我应该说‘Where is she(她在哪儿)?’吧?”我点头说“对”。女儿放了心,笑道:“她还说:‘My English is very good(我的英语非常好)’呢!哈哈!”
  我也禁不住笑了:这个小孩子真可爱,还挺自信的!女儿也有趣,自己说的这几句英语句句都有语法错误,还取笑别人呢!更有趣的是:尽管她们俩英语都不好,说出的话都存在不少语法错误,却并不影响她们之间的语言交流。由此可见,对语言初学者来说,语法其实并非特别重要。任何对话的产生都有一定的语境。在特定语境下,只需把要说的话的重点词语表达出来,就能让对方大致明白你的意思。倘若一开始过于强调语法,总是给他们纠正语法错误,容易造成初学者“说”而生畏。
  这件事过去大半年,又发生了一件趣事,让我再次感受到了小小孩儿的可爱。2015年8月的一天,女兒班有个同学过生日,给每人发了一个独立包装的甜甜圈。大部分同学拿到甜甜圈之后,就迫不及待地打开包装吃掉了。女儿不舍得吃,又用纸给它包了一层,小心翼翼地装进书包里,准备带回家和我们一起分享。另外,她还有个小“算盘”——以少换多,用这一个甜甜圈说服我,以后给她买更多的甜甜圈(由于甜甜圈含糖量太高,我担心对她牙齿有害,几次拒绝给她买)。
  下午放学后,女儿害怕甜甜圈放在书包里会被挤坏,就用手托着,喜滋滋地上了校车。这一次,坐在她右边的是安娜,左边的是一位本学期新入学的学前班小姑娘。当她看到女儿手里的甜甜圈后,眼睛一下直了,伸出双手,讨好地问女儿:“我可以帮你拿吗 ?”女儿发现她的眼神不对,担心她想要,吓得赶忙拒绝:“不用了,我自己拿就行。”小姑娘“助人”不成,失望地“哦”了一声,把眼睛和手一起收了回去。
  过了一会儿,小姑娘的眼睛又直勾勾地勾住了甜甜圈,可怜巴巴地对女儿说:“我饿了。”女儿当然明白她的意思,可是自己在学校里苦苦地等了一天,好容易快到家、要品尝“胜利果实”了,怎舍得把它送给别人?于是,便淡淡地回应道:“我也饿了。”小姑娘“卖惨”不成,又失望地说了一声“哦”,把从眼睛里伸出来的“钩子”收了回去。可是,没过多久,小“钩子”又不由自主地跑出来了,女儿刚刚放下的心一下又提了起来。这时,校车刚好到达一个小区门口。坐在前面的同学有些开始下车,后面的同学有的开始往前移座位。女儿趁机和安娜移到了前面。小姑娘原本也想跟过去,发现女儿旁边没位子了,只好退回原处。
  校车终于来到我们小区。女儿、安娜和小姑娘先后下了车,朝相反的两个方向走去。走了几步之后,女儿心里放不下小姑娘,忍不住回头去看她。不料,却发现她也正在回头看女儿,瞧见女儿手里的甜甜圈后,默默地咽了一下口水……哈哈!小孩子的心里啊,念念不忘的就是一个“吃”啊!
其他文献
家的边上盖起来一座小小的寺庙,青山绿林里,鲜艳的冷色使它的淡黄显得很突兀。  寺庙里的人搬过来的时候是在一个雨天,很大的雨,也下了很久。我清晰地看见他们匆忙的脚步,或许是不适应这样的环境,他们仓皇地从泥泞的小土道上跑过的时候,污黄的泥水被他们的小布鞋踏得争抢着溅起,溅到那些和尚与他们的寺庙同种颜色的裤腿边,然后热切地随他们一起奔跑在乡间的小路上——是不是这样就会沾染他们身上特有的味道?  他们来这
期刊
當前,现实题材热,在中国文坛已成遍及各体裁创作领域的主流风尚。单看表面,这似乎只是近年来高唱入云的理论引导和广接地气的政策扶持所催生的一个特殊结果。实际上,对于现实题材创作的提倡和推崇,既呼应着社会文化发展的客观需要,也连接着植根深远的民族精神气质和文学生活传统。  先秦时期提出的文以载道、诗以言志,以及诗可以兴观群怨之说,经历代文人的持续传述和不断阐发,凝练、提升到表征整个中华民族共同审美价值观
期刊
古人说“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所谓“千古事”,既是要用笔墨纸砚开创人生事业,以期在百年之后文名长留,为人所记;更是要完满自己一腔为文的情怀,以文传世。然而无论是一篇名作的洛阳金纸贵,还是文脉流传的赢得身后名,相比之下,我更着意创作过程本身的喜乐与欢欣。没有那么神圣,却是那么真切;没有那么伟大,却又那么诱人。  热爱写作是我少年的心事。  小时候妈妈经常给我读故事。从古希腊的神坛到上古中国的山海
期刊
今年秋,你那细细的枝条终于挑起了我的窗纱——为了这一天,我已经等了九年。  九年前的夏天,我读小学三年级。随父母搬进新居,我拥有了自己的卧室。那时的你甚是矮小,个头还不到二楼的屋檐,和我一样是个稚气未脱的孩子。妈妈说,总有一天,你会长得又高又大,漫过二楼的窗户而把盎然绿意涂满我的窗棂。我半信半疑,每天回家都要站在树下目测你的身高。看看你有没有变胖,有没有长壮。最要紧的,还是看你的树枝有没有听老师的
期刊
大宝,或曰阿宝,是我在黄河幼儿园时的玩伴,亦是我人生可记忆域内的第一个朋友。关于他的记忆,像经年不用的毛笔尖上粘带的陈墨,一旦受了水的浸润,便即刻能在宣纸上晕出一片连亘的温暖。  小时候,我性格不算内向,可同我交好的多是女生。还记得我喜欢看她们穿白裙子,在阳光下旋舞,而我自己却是站不到阳光底下的。男生们常“瞧不起”我的做派,他们聚众摔纸片、扔沙包和躲猫猫的游戏,总不带我的。  那时候惟有大宝肯对我
期刊
老兔寒蟾1泣天色,云楼半开壁斜白。  玉轮轧露湿团光,鸾佩相逢桂香陌2。  黄尘清水三山下3,更变千年如走马。  遥望齐州4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  1.老兔寒蟾:神话传说中住在月宫里的动物。屈原《天问》中曾提到月中有兔。《淮南子·览冥训》中有后羿的妻子姮娥偷吃神药,飞入月宫变成蟾的故事。  2.鸾佩:雕刻着鸾凤的玉佩,此代指仙女。桂香陌:《酉阳雜俎》卷一:“旧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异书言月桂高
期刊
他走了快半个月了,她依然每晚痴望着窗子。  一只胖鸟好不识趣地停在窗台上,小小的头一下又一下咂着生硬的大理石。那大理石窗台,在夏日的烘烤下格外炽热,好似能蒸干她将流未流的眼泪,使她那张瘦削的脸上总挂着不甘断流的泪痕。  “叽——叽——”鸟儿叫了两声。  “什么?”  “叽——”  她说:“你是说我为什么又站在这儿吗?”  “叽——”  “好吧。没什么。我在想一个人。”她说着,双颊微微泛了红,轻轻眨
期刊
这两天上五楼考试,恰逢下雨,我得以一睹只属于高三的雨景。  曾听人说五层可怖如炼狱。昏暗的教室塞满一具具热血的僵尸,逼仄的走廊上漫着一张张黑脸;书本和卷子遮天蔽日;墙上用泪水和汗珠黏上的红榜和标语以及无处躲避的哭声和叫喊,“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倘若这世上真有这样的地方,我还真想一见。可这样的描述却是天底下最拙劣的浪漫,听着便知不实,又如何引人遐想?  五楼是我见过最光明的一层,即使是
期刊
现在我们都说普通话、写规范字,遇到麻烦最便捷有效的方法就是求助于字典。先秦时期,文字杂乱,且不追究那远古的符号起源,单看东土六国和西土文字就是千差万别,这样的差别在大一统的帝国里妥妥的是不安分的因素,书同文也就显得势在必行了。书同文一行,六国文字皆废,秦大篆也随之改进为小篆,通行全国。书同文必有依据,可是并未见太多史书资料记载具体事宜,原因其实也不难想见,考试大纲、教改规定之类的政策性书籍,谁又会
期刊
一   《金刚经》全名《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是大乘佛教中流传最广的基本经典。公元402年由鸠摩罗什翻译成汉文,后来还出现过六七个译本,但大家读得最多的,还是鸠摩罗什的那一种。前不久我用大字行书全部恭录的,也是这个译本。我居然整整书写了一百四十幅宣纸,连在一起悬挂,长达六十多米,将来刻成石碑,会是一个不小的景观。现在国内几个佛教圣地镌刻了我手书的《心经》石碑,而《金刚经》的篇幅又比《心经》长了十七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