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时政新闻是各个电视台中新闻亮点,更是政府和群众交流的纽带与桥梁,随着网络媒体的大力冲击,时政新闻如果还停留在传统模式上,必然落后于其他各种媒体,致使实证新闻走向瓶颈。本文从时政新闻编辑现状入手,在改进不足基础上进行创新。
【关键词】时政新闻;创新;编辑
一直以来,时政新闻都以党政和群众交流经纽带角色,发挥着舆论导向作用。因此,时政新闻成为了电视台新闻节目中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从目前情况来看,时政新闻并没有发挥出真知地位与作用,就需要进行创新改变这种现况。
一、时政新闻编辑的现状
时政新闻是人民群众了解政府政策与动向的窗口,也是群众与官方交流的平台,是社会舆论的指向标,是各大媒体不可缺少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长期以来时政新闻收视率并不高,与其应有的社会效应与作用并不成比例。总的来说,在这个多元化的社会背景之下,信息渠道各种各样与新闻节目竞争,加之新闻从业工作都对时政新闻不够重视,编辑时政新闻的目的也只是给上级部门走形式而看的节目,如此一来形成了“优先时政,明确主题”的时政新闻模式。从而导致新闻内容相同,播报模式一样,节目编辑死板硬套,整个节目的拍摄制作过程就是一个模板。时政新闻在媒体中处在核心位置,是媒体的神经中枢,也是社会主流思想的体现,如何提高时政新闻的质量与效果,保持其社会主导地位是当下时政新闻编辑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这就需要编辑在工作中尊重社会事实,新闻规律,掌握新闻的时效性,报道要有深度与广度,加强编辑的创新,进行全局统筹,更新观念运用各种编辑手段,制作出与众不同的新闻节目,充分发挥时政新闻的主导职能。
二、时政新闻编辑的创新
1.时政新闻编辑的职能创新
编辑的职能就是对所有的稿件进行加工编辑,拟定标题。但是对时政新闻的标题拟定的工程中,编辑通常是畏手畏脚,不敢下手。对于现在的编辑工作已不仅仅是审稿与编定节目,拟定标题,而是要对新闻的审阅发行负全责,利用现代化的操作程序系统的驾驭新闻的采集与发行工作,编辑工作如何创新,就拿温家宝总理会见网友的新闻为例,在新华社会的稿子都是以消息和侧记来拟定标题,然而在心京报与燕赵都市报去以总理与网民“面对面”“谈心”来拟题,这就形象的表达出了总理亲民的形象,更富有感情色彩。通过一个标题可以看出,编辑在对材料拟题的时候需要创新的勇气与气魄。
2.时政新闻编辑的观念创新
提高时政新闻的收视率,提高时政新闻的水平的前提必要条件之一就是实行观念创新。长久以来,在对时政新闻的选择与制作过程中,都是循规蹈矩,墨守传统。改变观念就是改变思想观念,一切创新源自观念的改变。在对时政新闻的报道中,普遍注重会议报道,领导活动。类似的报道铺天盖地,如何做到让群众爱看,提高其收视率者需要做到三个统一:
首先是新闻与时政统一。时政新闻体现的政府政策与群众的利益,具有一定的时政性,这就需要编辑在处理相关新闻的过程中,在保证其大方向不变的前提下,还得具有一定的新闻性而不是政治性,找出新闻与政治的共同点。找出当下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同进还能体现的新闻价值,这样的新闻报道就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其次,收视率与宣传性的高度统一,新闻在对政府的动向进行宣传的同时,还得注重收视率,如何引导群众关注所宣传的内容,得帮助群众解析新闻的实际意义,这需要编辑在处理新闻的过程中以人为本。
最后,保证群众的话语权与社会舆论的统一。在传统的时政新闻创作过程中,创作与社会关系脱离,创作者拥有绝对的发言权,真正新闻所在表达的真实意义,得不到社会的认可,群众只有服从没有说话的权利,导致群众与政府没有沟通的平台。如何体现民主,就要从根本上让群众有话语权,时政新闻的报道一定尊重客观事实。在网络媒体日益大众化的今天,网络平台给广大群众说话的权利,表达出了不同的心声,做为时政新闻的编辑更要利用网络媒体,正确引导人主流思想意识。提高媒体的公信度,客观的报道社会突发事件,民众观心的热点问题,时政新闻传递是社会发展与国家政治经济,在传递正确信息的同时,引导社会舆论与平衡舆论,发挥其新闻媒体本身职能。
3.时政新闻编辑的技术创新
时政新闻不但具有政治性,还具有时代性,时政新闻的技术创新,是时政新闻跟时代同步的保障,先进的编辑技术是编辑工作顺利进行的保障。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各种不同的新媒体相继诞生,同时给传统传媒带来新的生命与挑战。在多元化传媒的今天需要编辑工作者掌握多种电视编辑技术与手段,新闻的采集方式也演变成电子新闻采集,编辑系统运用了非线性编辑系统以及虚拟演播技术等。导致时政新闻在播报方式、报道手段以及种类上不断丰富与创新。尤其是“新闻跟踪”、“现场直播”等各种新闻形式出现,凸显出了时政新闻的大众化、时效性及深广度等各种特性,有效增强了时政新闻传播效果。
三、结语
总之,对编辑要创新时政新闻首先要考虑到该新闻的地位与作用,进而针对电视台现状采取有效措施创新。通过创新让时政新闻更加贴近民声,成为政府和群众之间的真正纽带和桥梁,发挥真正的时政效应。
参考文献:
[1]周勇.电视新闻编辑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4).
[2]胥晓璇.“自媒体”对传统媒体的挑战[J].青年记者,2009(5).
[3]应悦,徐帆.观念、时段及语态新闻晚高峰创新三论[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9(10).
[4]张瑜烨,高笑寒.香港媒体对重大时政新闻的报道特点[J].当代传播,2009(2).
【关键词】时政新闻;创新;编辑
一直以来,时政新闻都以党政和群众交流经纽带角色,发挥着舆论导向作用。因此,时政新闻成为了电视台新闻节目中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从目前情况来看,时政新闻并没有发挥出真知地位与作用,就需要进行创新改变这种现况。
一、时政新闻编辑的现状
时政新闻是人民群众了解政府政策与动向的窗口,也是群众与官方交流的平台,是社会舆论的指向标,是各大媒体不可缺少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长期以来时政新闻收视率并不高,与其应有的社会效应与作用并不成比例。总的来说,在这个多元化的社会背景之下,信息渠道各种各样与新闻节目竞争,加之新闻从业工作都对时政新闻不够重视,编辑时政新闻的目的也只是给上级部门走形式而看的节目,如此一来形成了“优先时政,明确主题”的时政新闻模式。从而导致新闻内容相同,播报模式一样,节目编辑死板硬套,整个节目的拍摄制作过程就是一个模板。时政新闻在媒体中处在核心位置,是媒体的神经中枢,也是社会主流思想的体现,如何提高时政新闻的质量与效果,保持其社会主导地位是当下时政新闻编辑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这就需要编辑在工作中尊重社会事实,新闻规律,掌握新闻的时效性,报道要有深度与广度,加强编辑的创新,进行全局统筹,更新观念运用各种编辑手段,制作出与众不同的新闻节目,充分发挥时政新闻的主导职能。
二、时政新闻编辑的创新
1.时政新闻编辑的职能创新
编辑的职能就是对所有的稿件进行加工编辑,拟定标题。但是对时政新闻的标题拟定的工程中,编辑通常是畏手畏脚,不敢下手。对于现在的编辑工作已不仅仅是审稿与编定节目,拟定标题,而是要对新闻的审阅发行负全责,利用现代化的操作程序系统的驾驭新闻的采集与发行工作,编辑工作如何创新,就拿温家宝总理会见网友的新闻为例,在新华社会的稿子都是以消息和侧记来拟定标题,然而在心京报与燕赵都市报去以总理与网民“面对面”“谈心”来拟题,这就形象的表达出了总理亲民的形象,更富有感情色彩。通过一个标题可以看出,编辑在对材料拟题的时候需要创新的勇气与气魄。
2.时政新闻编辑的观念创新
提高时政新闻的收视率,提高时政新闻的水平的前提必要条件之一就是实行观念创新。长久以来,在对时政新闻的选择与制作过程中,都是循规蹈矩,墨守传统。改变观念就是改变思想观念,一切创新源自观念的改变。在对时政新闻的报道中,普遍注重会议报道,领导活动。类似的报道铺天盖地,如何做到让群众爱看,提高其收视率者需要做到三个统一:
首先是新闻与时政统一。时政新闻体现的政府政策与群众的利益,具有一定的时政性,这就需要编辑在处理相关新闻的过程中,在保证其大方向不变的前提下,还得具有一定的新闻性而不是政治性,找出新闻与政治的共同点。找出当下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同进还能体现的新闻价值,这样的新闻报道就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其次,收视率与宣传性的高度统一,新闻在对政府的动向进行宣传的同时,还得注重收视率,如何引导群众关注所宣传的内容,得帮助群众解析新闻的实际意义,这需要编辑在处理新闻的过程中以人为本。
最后,保证群众的话语权与社会舆论的统一。在传统的时政新闻创作过程中,创作与社会关系脱离,创作者拥有绝对的发言权,真正新闻所在表达的真实意义,得不到社会的认可,群众只有服从没有说话的权利,导致群众与政府没有沟通的平台。如何体现民主,就要从根本上让群众有话语权,时政新闻的报道一定尊重客观事实。在网络媒体日益大众化的今天,网络平台给广大群众说话的权利,表达出了不同的心声,做为时政新闻的编辑更要利用网络媒体,正确引导人主流思想意识。提高媒体的公信度,客观的报道社会突发事件,民众观心的热点问题,时政新闻传递是社会发展与国家政治经济,在传递正确信息的同时,引导社会舆论与平衡舆论,发挥其新闻媒体本身职能。
3.时政新闻编辑的技术创新
时政新闻不但具有政治性,还具有时代性,时政新闻的技术创新,是时政新闻跟时代同步的保障,先进的编辑技术是编辑工作顺利进行的保障。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各种不同的新媒体相继诞生,同时给传统传媒带来新的生命与挑战。在多元化传媒的今天需要编辑工作者掌握多种电视编辑技术与手段,新闻的采集方式也演变成电子新闻采集,编辑系统运用了非线性编辑系统以及虚拟演播技术等。导致时政新闻在播报方式、报道手段以及种类上不断丰富与创新。尤其是“新闻跟踪”、“现场直播”等各种新闻形式出现,凸显出了时政新闻的大众化、时效性及深广度等各种特性,有效增强了时政新闻传播效果。
三、结语
总之,对编辑要创新时政新闻首先要考虑到该新闻的地位与作用,进而针对电视台现状采取有效措施创新。通过创新让时政新闻更加贴近民声,成为政府和群众之间的真正纽带和桥梁,发挥真正的时政效应。
参考文献:
[1]周勇.电视新闻编辑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4).
[2]胥晓璇.“自媒体”对传统媒体的挑战[J].青年记者,2009(5).
[3]应悦,徐帆.观念、时段及语态新闻晚高峰创新三论[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9(10).
[4]张瑜烨,高笑寒.香港媒体对重大时政新闻的报道特点[J].当代传播,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