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与贯通: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转型

来源 :启迪·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ntara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以终身教育理念为核心,更注重人的全面发展;注重强化中高职衔接及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类型的协调发展。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促进职业教育蓬勃发展的重要举措。现行职业教育体系现代性严重缺失,要想解决此问题,一要重新思考中等职业教育的定位与发展;二是调整职业教育体系发展的重心;三是加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沟通与渗透;四是加强职业教育培训的监督与管理。
  【关键词】: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现代性;转型
  一、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内涵解析
  教育体系指的是联系的各种教育机构的整体或教育大系统中的各种教育要素的有序组合。而职业教育体系是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是各级各类职业教育的结构体系,它主要包括职业教育的层次体系,类别、专业、布局、办学体系等。
  2002 年在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中首次提出了“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要求。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指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教育体系。这一文件再次提出了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新的目标和新的要求。现在提及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说法与以前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相比,有新的发展、新的内涵、新的内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内涵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2]:
  第一,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现代性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更具有现代特征;第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现代性体现了以人为本,以终身教育理念为核心,更注重人的全面发展;第三,现代职业教育體系的现代性明确了其内容,与以往提及的职业教育体系相比,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更加的系统完整,注重强化中高职衔接及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类型的协调发展。
  二、职业教育体系现代性的缺失
  现行职业教育体系中高职比例失调、与普通教育沟通不畅,中高职衔接不畅及职业教育培养管理混乱等弊端,这是一个不完整、不完全、不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现代性严重缺失。[3]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职业教育的类型、层次存在弱势
  中等职业教育是学校职业教育的主体,初等和高等职业教育所占份额相对小些。从职业学校教育的宏观层面来说,不同层次职业教育发展的比例有待调整。初等职业教育的学校的质量和数量都有待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起步较晚,但是发展较快。因此要在稳步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同时,适当提高三个层次教育的比例。
  学历层次上,职业教育也没有本科、研究生教育层次。我国目前现行的学校职业教育分为初等、中等、高等三个层次。这个结构与普通教育体系相对应,但是普通高等教育分为专科和本科两个层次,同时还存在着研究生的教育。而在职业教育这一领域目前还没有本科及研究生的教育,专科层次的发展对于职业教育来说已是最高点,学生想进一步发展只能通过考试转入普通教育系统。教育界关于职业教育是否应当有本科及研究生的教育也有不同的呼声。
  (二)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渗透、沟通存在障碍
  目前,我国的现状是普通教育可以单向渗透到职业教育中,职业教育却很难渗透到普通教育中来。在职业教育中,主要以理论课的教学为主,普通文化课与专业理论课在职业教育中的地位很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实践操作能力很差,不能达到从业者的能力要求。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相互沟通,在我国只是理论上沟通。学生想上大学,就要读普通高中,然后参加高考。即使在学习过程中,发现自己并不适合走这条路,想去读职业学校,学校之间也没有转换的可能。而学生一旦去了职业学校,也就失去了上大学的机会。在我国现行的职业教育体系中,专科教育已是终结,想在职业教育领域获得更高层次的发展,显然很难。
  国家虽然没有禁止三校生高考,但是由于教学内容、高考制度、高考内容的限制,毕业生升入高等院校的比例很小。即使学生专升本以后,由于文化素养没有达到一定的程度,学习文化课也存在着困难,升本以后的教育实际上变成了一种补充教育。
  (三)中、高等职业教育职衔接不畅
  目前我国的中高职衔接只是形式上的衔接,还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内涵的衔接,在职业教育体系内部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高职的生源有两种,一种是对口招生的“三校生”,一种是参加高考后的学生。高等职业教育要求生源不仅具有接受高等教育普通文化课的水平,而且还要有一定的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三校生能满足后者,但是满足不了前者,而高考毕业生满足了前者却满足不了后者。但是高职的课程设计主要是根据高考毕业生而设计的,这就造成了中职和高职在课程设置上有很多重复,且层次不清。这样也造成了部分学生在学习上存在困难,主要体现在两点,一是专业课程重复,二是普通文化课困难。
  中高职教育的脱节给中职和高职的发展都带来了困扰。中等职业教育摆脱不了终结性教育的牢笼,而高等职业教育也体现不出来其自身的特点,教学质量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四)职业培训监督与管理混乱
  不同类型的职业教育培训已成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职业培训中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一下两点:
  第一,培训内容不丰富,大多数的培训由企业或者专门的培训机构承担,企业培训主要是为了满足显示岗位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对于员工的长久发展来说不利。而专门的培训机构对于劳动力市场了解不够深入,使得学生的培训流于形式,不利于竞争。而且还没有专门的培训教师,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实用性和连贯性。
  第二,培训机构的培训方式与普通教育的培训相似,比较落后。职业培训的管理不规范,职业培训的主管部门众多,相互之间的沟通不足,难以形成统一的意见。同时,政府在职业培训方面的扶持和投入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等等。   三、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诉求
  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也是为了满足人们接受不同类型教育的需求。职业教育的体系建设抛不开我国的职业教育的现状,现状是发展教育的基础,在我国的体系建设中要在职业教育现状的基础上,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使我国的职业教育体系得到更一步的完善和发展。[5]
  (一)重新思考中等职业教育的定位与发展
  定位决定着衔接模式的不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劳动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等职业教育要想实现其培养目标,培养出高级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就要求下一级教育能提高很好的生源,这就势必要求中高职必须保持培养目标和人才类型上的一致性,以中等职业教育为基础,实现中、高职教育的衔接,才能培养出符合职业岗位实际需要的人才,同时也能促进学生个人的長远发展。
  (二)调整职业教育体系发展的重心
  中等职业教育一直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重心,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对劳动者素质提高更高的要求,要求劳动者具有熟练的动手操作能力及很好的岗位适应能力,同时也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在此前提下,应该中高等职业教育并重发展。企业在录用毕业生时也招生高职学生,国家应该对目前的职业教育层次做出相应调整,以更好的适应新形势的发展。
  (三)加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沟通与渗透
  促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相互渗透就要在中小学阶段实行职业预备教育,把一些具有职业教育倾向的课程纳入中小学课程设计中。其次,还要解决各类学校之间的课程标准的沟通。不同类型的课程,既要有自己的课程目标,相互之间还要建立联系。使学生能从一类学校转入另一类学校成为可能。
  (四)加强职业教育培训的监督与管理
  针对面前职业教育培训市场监督与管理局面混乱的现象,作为政府部门应该认真贯彻《就业促进法》文件精神,完善政策制度,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形成了强有力的政策法规支持体系。此外,加大政府对职业教育培训的经费投入,帮助不同的群体实现技能培训,促进其就业。坚持政府主导,充分调动企业、行业和社会力量办职业培训的积极性,形成了初、中、高技能等级相互衔接、职业工种比较齐备并覆盖全区的技能教育培训体系。
  参考文献:
  [1]黄尧. 认真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 推进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24:5-9.
  [2]庄西真. 区域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何与何为[J]. 职教论坛,2013,04:15-20.
  [3]徐涵. 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思考[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12:18-23.
  湖北工程职业学院 王 楠
其他文献
Mean Shift跟踪算法作为目标跟踪领域的众多算法之一,以其计算量小、实时性好、不受目标旋转和边缘遮挡的影响等优点而备受研究者们青睐。本文深入研究了Mean Shift跟踪算法,针
上了初中,许多新增加的学科令学生感到好奇,兴趣也逐渐地转移到了新学科上。语文面临各学科的挑战,在初中生的心目中正逐渐失去地位,很难再看到学生像小学时那样抱着语文书认
学位
以2个嫩果皮颜色不同的黄瓜自交系为试验材料,通过目测分类、色彩色差仪测定果皮色L值和C值,并利用P1、P2、F1、B1、B2和F2等6个世代联合分析方法,研究了黄瓜嫩果皮颜色的遗
学位
完形填空是在单项填空的基础上,介于单项填空和阅读理解之间的一种题型,是历年来中考能力试题中难度较高的一种综合能力测试题。这类题型涉及的知识面广、综合能力强,不仅考
“遥感原理与应用课程设计”创新型实验课程建设是遥感系列实验课程改革与创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该创新型实验教学将国际先进的CDIO教育理念与遥感实验教学相结合,合理选择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学位
宾夕法尼亚州学者认为:“阅读是一个读者与文本相互作用,构建意义的动态过程。构建意义的实质是读者激活原有的知识,运用阅读策略、适应阅读条件的能力。”阅读教学是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