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选取健康无病、体重相近的35日龄断奶天露山黑兔99只,称重后以原窝为基础随机分成A、B、C 3个处理组,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11只兔。其中A、B为实验组,C为对照组。A组添加利生素(添加量为100g/t全价饲料)、B组添加棕酶(添加量为300g/t全价饲料)。结果显示:在幼兔饲料中添加利生素和棕酶对提高其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等方面有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幼兔 ;利生素;棕酶;生产性能
中图分类号 S8582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03-125-02
随着抗生素的禁止使用,益生素及酶制剂的研究及使用日新月异。益生素是由活体微生物制成的生物活性制剂,能改善消化道菌群平衡,提高机体抗病能力。酶制剂是一种生物催化剂,能消除饲料中的某些抗营养因子,还能补充动物内源酶的不足,提高饲料消化利用率[1]。
许多实验表明,益生素能够提高猪、牛、鸡等畜禽的日增重及饲料利用率,提高其免疫力和抗病力,抑制病原微生物和防止细菌感染,降低发病率及死亡率。同时,益生素能通过产生大量消化酶、氨基酸、维生素等提供动物机体所需营养物质[2],在动物胃肠道形成微酸性环境,有利于各种维生素的消化吸收,可促进动物生长发育,提高饲料的利用率,改善动物产品质量。
20世纪50年代Jensen等为提高生产性能,首次把酶制剂加到以大麦为基础的日粮中。随后,用饲用酶制剂提高动物生产性能的试验报道层出不穷[3-4]。饲料加酶可提高动物增重和饲料料重比[5]。韩正康等与加拿大国际发展及研究中心( IDRC) 合作,研究了复合酶制剂对家禽生理和代谢机制的影响,结果表明酶制剂对改善机体代谢有良好作用[3,6]。
随着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益生素及酶制剂在畜牧业的应用越来越多,尤其在猪、禽等单胃动物和奶牛、育肥牛等反刍动物的饲料中添加的效果非常显著,经济效益明显提高[7-8],但益生素及酶制剂在养兔上的研究和应用却很少。为此,本实验在断奶肉兔日粮中添加商品益生素及复合酶制剂,旨在研究利生素和棕酶对幼兔的生产性能和消化能力的影响,为生产实践中合理应用益生素及酶制剂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益生素和酶制剂的选择 实验所用的益生素商品名为利生素,由广州博仕奥生化技术研究有限公司研制生产和馈赠。外观:黄褐色喷干粉。利生素产品成分分析值为:枯草芽孢杆菌(活菌)≥100×108CFU/g;地衣芽胞杆菌(活菌)≥100×108CFU/g。单一活菌枯草芽孢杆菌(活菌)≥800×108CFU/g;地衣芽胞杆菌(活菌)≥1 000×108CFU/g;乳酸芽孢杆菌(活菌)≥500×108CFU/g。
实验所用的酶制剂商品名为棕酶,由广州博仕奥生化技术研究有限公司和马来西亚益海嘉里集团共同研制生产和馈赠。外观:粉状型、微丸型。主要酶种:甘露聚糖酶、纤维素酶;兼有酶种:木聚糖酶、果胶酶等。
12 实验动物的分组处理与日粮 实验动物:天露山黑兔,由广东骏威农业有限公司提供。实验分组:选取健康无病、体重相近的35日龄断奶天露山黑兔99只,称重后以原窝为基础随机分成A、B、C 3个处理组,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11只兔。其中A、B为实验组,C为对照组。实验兔的分组及实验处理见表1。
13 实验肉兔的饲养管理
实验饲料均为长1cm、直径3mm的颗粒饲料,饲养由专人负责,统一免疫程序。每天按早中晚饲喂3次,自由饮水。固定其采食量,每只兔子都采取每餐定量饲喂,每天增加1g。每3d记录体重1次。
14 测量指标 采食量:喂食量-剩食量=采食量;体重:每3d测1次体重,在早上空腹时测量;平均日增重:每只兔子30d的总增重/30=平均日增重;实验期料肉比:饲养的幼兔增重1kg所消耗的饲料量;发病率:发病只数/总数,发病情况主要检查兔子的腹泻与拉稀;死亡率:死亡只数/总数。
2 结果与分析
21 肉兔日增重和料重比 A组的总耗料量为1 29756g,B组总耗料量为1 28367g,C组总耗料量为1 29417g。
如表3所示,A组和B组的实验期总增重和平均日增重均高于对照组且达到差异显著水平(P<005),可见在饲料里添加利生素和棕酶能显著提高幼兔的增重性能。
如表4所示,A组和B组的实验期料重比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可见饲料中添加利生素和棕酶能显著提高肉兔的饲料转化率。
22 死亡率 如表5所示,利生素组和棕酶组死亡率略高于对照组。
3 讨论
肠道是兔最大的消化器官,关系到肉兔的营养吸收和生长发育,良好的肠道系统有助于肉兔消化吸收其所需的营养物质从而有利于肉兔生长,促进体重增重。仔幼兔由于受饲料类型的变更和断奶应激等影响,极易出现肠道问题, 从而影响生产性能甚至死亡。利生素包含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胞杆菌等多种有益菌,可有效补充肠道内有益菌群,抑制致病菌群的生长繁殖,恢复优势菌群从而保持菌群的正平衡,有效地防止菌群失调,达到防病、治病、促生长的目的。棕酶主要包含甘露聚糖酶、纤维素酶、木聚糖酶等酶种,通过补充内源酶的不足,从而达到改善动物的生产性能、减少药物的使用、提高食品的安全性、降低环境污染、提高养殖经济效益等效果。
由实验结果可知,添加利生素组的平均耗料量最高,为1 29756g,添加棕酶组的总耗料量为1 28367g,对照组总耗料量为1 29417g。可见添加利生素和棕酶有增加幼兔采食量的趋势。添加利生素组平均日增重为1431g,添加棕酶组平均日增重组为1429g,对照组平均日增重组为1296g,利生素和棕酶组实验期总增重和平均日增重均高于对照组且达到差异显著水平(P<005),可见在饲料里添加利生素和棕酶能显著提高幼兔的增重性能。
利生素和棕酶组实验期的料重比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可见饲料中添加利生素和棕酶能显著提高肉兔的饲料转化率。
由死亡率结果可知,利生素组死亡率为1515%,棕酶组死亡率为909%,均略高于对照组,分析其可能原因如下:(1)实验场地问题,即饲养该实验幼兔的兔舍与普通成年肉兔并无分开,在饲养过程中幼兔可能容易受病菌感染;(2)虽然是随机进行分组,但幼兔免疫力存在个体差异;(3)本实验进行时间为7~8月份,地点为广东省新兴县,此段时间是广东省最高温高湿的季节,易导致家兔出现高温反应,如采食量降低、抵抗力下降、发病率死亡率升高等情况。因此,在该种季节环境下,兔子本身受外界影响比较大,可能是导致其死亡率高的一个原因。
4 结论
通过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在幼兔饲料中添加利生素和棕酶能提高其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但在幼兔死亡率的控制上没有得到预期的结果,有待今后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石传林,罗中爱,王化宝.利用加酶益生素饲喂肉兔的试验效[J].饲料与饲养,1999 (11):24-24
[2]霍明东,李平益生素在动物生产中的研究及应用[J]家畜生态学报, 2010, 31(6):104-106
[3]刘燕强,韩正康.粗酶制剂强化大麦日粮对肉用仔鸡生产性能的影响[J]中国饲料, 1997 (1):14-16
[4]高振华.獭兔日粮中添加酶制剂的效果[J] 中国养兔杂志,1998(6): 19-23
[5]康健,吴娟.复合酶制剂对断乳肉兔生长性能的影响[J]安徽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3(3):217-219.
[6]韩正康.大麦日粮添加酶制剂影响家禽营养生理及改善生产性能的研究[J]畜牧与兽医, 2000 (1): 1-4
[7]尹清东 酶制剂在猪禽饲料中的应用[J].中国饲料,1996 (15): 16-17
[8]李德发,杨全明饲用酶制剂的研究与应用[J]饲料博览,1998(1): 3-6
(责编:徐世红)
关键词:幼兔 ;利生素;棕酶;生产性能
中图分类号 S8582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03-125-02
随着抗生素的禁止使用,益生素及酶制剂的研究及使用日新月异。益生素是由活体微生物制成的生物活性制剂,能改善消化道菌群平衡,提高机体抗病能力。酶制剂是一种生物催化剂,能消除饲料中的某些抗营养因子,还能补充动物内源酶的不足,提高饲料消化利用率[1]。
许多实验表明,益生素能够提高猪、牛、鸡等畜禽的日增重及饲料利用率,提高其免疫力和抗病力,抑制病原微生物和防止细菌感染,降低发病率及死亡率。同时,益生素能通过产生大量消化酶、氨基酸、维生素等提供动物机体所需营养物质[2],在动物胃肠道形成微酸性环境,有利于各种维生素的消化吸收,可促进动物生长发育,提高饲料的利用率,改善动物产品质量。
20世纪50年代Jensen等为提高生产性能,首次把酶制剂加到以大麦为基础的日粮中。随后,用饲用酶制剂提高动物生产性能的试验报道层出不穷[3-4]。饲料加酶可提高动物增重和饲料料重比[5]。韩正康等与加拿大国际发展及研究中心( IDRC) 合作,研究了复合酶制剂对家禽生理和代谢机制的影响,结果表明酶制剂对改善机体代谢有良好作用[3,6]。
随着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益生素及酶制剂在畜牧业的应用越来越多,尤其在猪、禽等单胃动物和奶牛、育肥牛等反刍动物的饲料中添加的效果非常显著,经济效益明显提高[7-8],但益生素及酶制剂在养兔上的研究和应用却很少。为此,本实验在断奶肉兔日粮中添加商品益生素及复合酶制剂,旨在研究利生素和棕酶对幼兔的生产性能和消化能力的影响,为生产实践中合理应用益生素及酶制剂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益生素和酶制剂的选择 实验所用的益生素商品名为利生素,由广州博仕奥生化技术研究有限公司研制生产和馈赠。外观:黄褐色喷干粉。利生素产品成分分析值为:枯草芽孢杆菌(活菌)≥100×108CFU/g;地衣芽胞杆菌(活菌)≥100×108CFU/g。单一活菌枯草芽孢杆菌(活菌)≥800×108CFU/g;地衣芽胞杆菌(活菌)≥1 000×108CFU/g;乳酸芽孢杆菌(活菌)≥500×108CFU/g。
实验所用的酶制剂商品名为棕酶,由广州博仕奥生化技术研究有限公司和马来西亚益海嘉里集团共同研制生产和馈赠。外观:粉状型、微丸型。主要酶种:甘露聚糖酶、纤维素酶;兼有酶种:木聚糖酶、果胶酶等。
12 实验动物的分组处理与日粮 实验动物:天露山黑兔,由广东骏威农业有限公司提供。实验分组:选取健康无病、体重相近的35日龄断奶天露山黑兔99只,称重后以原窝为基础随机分成A、B、C 3个处理组,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11只兔。其中A、B为实验组,C为对照组。实验兔的分组及实验处理见表1。
13 实验肉兔的饲养管理
实验饲料均为长1cm、直径3mm的颗粒饲料,饲养由专人负责,统一免疫程序。每天按早中晚饲喂3次,自由饮水。固定其采食量,每只兔子都采取每餐定量饲喂,每天增加1g。每3d记录体重1次。
14 测量指标 采食量:喂食量-剩食量=采食量;体重:每3d测1次体重,在早上空腹时测量;平均日增重:每只兔子30d的总增重/30=平均日增重;实验期料肉比:饲养的幼兔增重1kg所消耗的饲料量;发病率:发病只数/总数,发病情况主要检查兔子的腹泻与拉稀;死亡率:死亡只数/总数。
2 结果与分析
21 肉兔日增重和料重比 A组的总耗料量为1 29756g,B组总耗料量为1 28367g,C组总耗料量为1 29417g。
如表3所示,A组和B组的实验期总增重和平均日增重均高于对照组且达到差异显著水平(P<005),可见在饲料里添加利生素和棕酶能显著提高幼兔的增重性能。
如表4所示,A组和B组的实验期料重比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可见饲料中添加利生素和棕酶能显著提高肉兔的饲料转化率。
22 死亡率 如表5所示,利生素组和棕酶组死亡率略高于对照组。
3 讨论
肠道是兔最大的消化器官,关系到肉兔的营养吸收和生长发育,良好的肠道系统有助于肉兔消化吸收其所需的营养物质从而有利于肉兔生长,促进体重增重。仔幼兔由于受饲料类型的变更和断奶应激等影响,极易出现肠道问题, 从而影响生产性能甚至死亡。利生素包含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胞杆菌等多种有益菌,可有效补充肠道内有益菌群,抑制致病菌群的生长繁殖,恢复优势菌群从而保持菌群的正平衡,有效地防止菌群失调,达到防病、治病、促生长的目的。棕酶主要包含甘露聚糖酶、纤维素酶、木聚糖酶等酶种,通过补充内源酶的不足,从而达到改善动物的生产性能、减少药物的使用、提高食品的安全性、降低环境污染、提高养殖经济效益等效果。
由实验结果可知,添加利生素组的平均耗料量最高,为1 29756g,添加棕酶组的总耗料量为1 28367g,对照组总耗料量为1 29417g。可见添加利生素和棕酶有增加幼兔采食量的趋势。添加利生素组平均日增重为1431g,添加棕酶组平均日增重组为1429g,对照组平均日增重组为1296g,利生素和棕酶组实验期总增重和平均日增重均高于对照组且达到差异显著水平(P<005),可见在饲料里添加利生素和棕酶能显著提高幼兔的增重性能。
利生素和棕酶组实验期的料重比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可见饲料中添加利生素和棕酶能显著提高肉兔的饲料转化率。
由死亡率结果可知,利生素组死亡率为1515%,棕酶组死亡率为909%,均略高于对照组,分析其可能原因如下:(1)实验场地问题,即饲养该实验幼兔的兔舍与普通成年肉兔并无分开,在饲养过程中幼兔可能容易受病菌感染;(2)虽然是随机进行分组,但幼兔免疫力存在个体差异;(3)本实验进行时间为7~8月份,地点为广东省新兴县,此段时间是广东省最高温高湿的季节,易导致家兔出现高温反应,如采食量降低、抵抗力下降、发病率死亡率升高等情况。因此,在该种季节环境下,兔子本身受外界影响比较大,可能是导致其死亡率高的一个原因。
4 结论
通过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在幼兔饲料中添加利生素和棕酶能提高其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但在幼兔死亡率的控制上没有得到预期的结果,有待今后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石传林,罗中爱,王化宝.利用加酶益生素饲喂肉兔的试验效[J].饲料与饲养,1999 (11):24-24
[2]霍明东,李平益生素在动物生产中的研究及应用[J]家畜生态学报, 2010, 31(6):104-106
[3]刘燕强,韩正康.粗酶制剂强化大麦日粮对肉用仔鸡生产性能的影响[J]中国饲料, 1997 (1):14-16
[4]高振华.獭兔日粮中添加酶制剂的效果[J] 中国养兔杂志,1998(6): 19-23
[5]康健,吴娟.复合酶制剂对断乳肉兔生长性能的影响[J]安徽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3(3):217-219.
[6]韩正康.大麦日粮添加酶制剂影响家禽营养生理及改善生产性能的研究[J]畜牧与兽医, 2000 (1): 1-4
[7]尹清东 酶制剂在猪禽饲料中的应用[J].中国饲料,1996 (15): 16-17
[8]李德发,杨全明饲用酶制剂的研究与应用[J]饲料博览,1998(1): 3-6
(责编:徐世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