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物理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学方式的改进,实验器材的创新,让学生与教师互学共进,从“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与态度”“科学应用与实践”四个方面,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关键词】科学素养;静电现象的应用;高中物理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59-0044-03
【作者简介】1.乔兰,南京外国语学校(南京,210008)教师,一级教师;2.姚小琴,南京外国语学校(南京,210008)教师,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
本次“杏坛杯”展评活动的主题是“人在课中央”,怎样在这节物理课堂教学中有效地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是我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考虑的最核心的问题之一。经过潜心思考并查阅了大量文献后,我体会到:旨在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物理教学,应该将物理课程的教育教学目标,定位在学生终身发展的行为习惯、规范与关键能力的养成等诸多方面,在教学中不断为学生提供面对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机会,并在此过程中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在主动学习与探究中养成行为习惯,发展关键能力。
我选择执教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第1章第7节“静电现象的应用”,这是因为在这节课之前,学生通过前6节内容的学习,已经理解了电场强度和电势这两个反映电场基本性质的重要物理量,可以说本章核心概念的学习任务已经完成。而第7节是前面各节内容之间知识的综合,是核心内容的拓展和应用,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物理知识的能力,这样的教学内容才能体现本次展评的主题,更好地展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
基于以上的思考,我对这节课做了以下的设计。
一、新课引入
我截取科学综艺类节目——“加油!向未来”中的一段精彩的“放电”视频,引发他们思考:为什么踩在高压电上的演员能安然无恙?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吸引学生注意力,用出乎意料的结果,激发他们学习本节课的愿望。
二、“静电平衡状态”探析
情境设置:将含有大量自由电子的金属导体置于匀强电场中。用课件模拟静电感应现象,提出问题:电子的定向运动会持续下去吗?
通过师生间、学生间的讨论,帮助学生构建本节课的重点知识——“静电平衡状态”的概念。
1.研究静电平衡状态下导体电场的特点。
(1)理论分析。
引导学生从“电场强度”和“电势”这两个反映电场基本性质的重要物理量的角度,对导体的电场特点进行理论研究。在建构了“静电平衡状态”的概念后,引导学生利用研究问题的科学思维方法,例如反證法、矢量分析法、归纳法,积极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从理论上构建模型,通过推理分析得出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的导体电场的特点。
(2)实验验证。
实验一:验证静电平衡状态下的导体内部场强为零。
实验器材:手摇感应起电机,金属导体,金属笼,泡沫小球,导线,等。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介绍,让学生分组探究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的导体内部场强情况。实验过程中,学生综合利用了之前学习的知识,根据带电物体是否受电场力来判断空间电场是否存在,提升了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分组实验中,学生的合作能力、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得到了提高。而最后的汇报环节,学生准确表述和归纳总结的能力都得到了锻炼,体现了学生的课堂主体性。)
2.研究静电平衡状态下导体电荷分布的特点。
(1)理论分析。
请学生猜想: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的带电导体、电荷分布在什么位置?电荷分布有什么规律?
对静电平衡状态下导体电荷分布的特点,我通过提问,让学生思考电荷分布的位置及分布规律,让学生在实验前有个基本猜想和预判。不过由于学生理论知识储备不足,可以尝试引导学生用反证法给出判断的基本依据,但此处理论分析难度较大,每个学生学情不同,不做硬性要求。学生对电荷分布特点的认识,必须通过实验才能加深认识。
(2)实验探究。
实验二:探究处于静电平衡状态下的导体,内部和外表面的带电情况。
实验器材:感应起电机、金属球(板)、金属笼、两款静电传感器等。用两款传感器检测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的金属笼,内部和外表面的带电情况。
实验三:探究带电导体电荷分布的情况。
实验器材:感应起电机、侧面有钉子的金属奶粉罐、验电羽等。用自制教具探究带电导体上电荷的分布情况。
(设计意图:在实验二中,通过介绍“静电传感器”的使用,让学生体会到传感器和计算机可以使许多物理实验做得更准确、更迅速,可以把我们的手和脑从简单的、重复性的操作中解放出来,让我们的注意力集中于问题的科学本质。在实验三中,借助于自制的教具,使学生直观地观察到导体上电荷的分布情况,深化了对电荷分布特点的理解。突破了本节课中的第一个教学难点。这个环节的教学,以生动的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渗透科学精神和态度的教育。)
三、静电现象的应用
1.尖端放电。
通过学生阅读和交流讨论,帮助学生认识“尖端放电现象”,同时用自制的“雷电模拟装置”,积极创设物理情境,引导学生利用本节课所学知识对“避雷针的作用”进行解释,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物理知识的能力。
2.静电屏蔽。
实验四:将验电器放在静电场中,由于发生静电感应现象,箔片张开;而罩上金属笼后箔片闭合。
让学生分析箔片张开的原因,从而引导学生利用本节课所学知识,形成“静电屏蔽”的概念。
此处,再次出现片头引入的高压放电的视频截图,引导学生再次利用静电屏蔽的知识,尝试分析演员安然无恙的原因,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现实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突破本节课的第二个难点。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要有高阶学习活动予以支持,本教学环节中,我利用生活中丰富的静电现象,以学生为中心,开展自主学习、合作交流、问题解答等学习活动,提升了学生的科学应用能力。)
四、课堂小结
在本环节中,借助于PPT或者板书,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回顾和整理,让学生在头脑中建构出自己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良好习惯和方法。
五、思维拓展
创设两种看起来相似的取电方式(具体内容略),让学生猜测可能出现的情况,为这节课的后续学习留下伏笔,同时培养学生养成严谨的研究态度。■
【参考文献】
[1]閻金铎,郭玉英.物理教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林钦,陈峰,宋静.关于核心素养导向的中学物理教学的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15(12).
【团队推荐】
乔兰老师在第12届江苏省“杏坛杯”课堂教学展评活动中,面向高一学生开设了“静电现象的应用”一课,乔老师设计了几个十分精彩的实验,犹如一颗颗璀璨的珍珠镶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体验。
1.简易的泡沫小球实验,验证导体内部场强为零。
在理论探讨得出静电平衡导体内部场强为零的结论后,乔老师设计了一个学生分组实验,学生通过手摇感应起电机让一个轻质泡沫小球带电,将带电泡沫小球放在一个带电板旁,带电小球立即受电场力而偏离了平衡位置,说明电场的存在;而用金属笼罩住带电泡沫小球,使小球处于导体内部,这时,立即看到小球落了下来,不再受力,说明内部没有电场,从而进一步证明了静电平衡状态下的导体内部电场为零。此实验设计简单易做,小组内学生反复交叉做,体会深刻。
2.同步的传感器实验,精确呈现电荷的分布。
为了说明静电平衡状态下的导体内部没有“净电荷”,“净电荷”只分布在外表面。乔老师用两个“数字静电传感器”代替了传统的“验电器”。第一款自带液晶屏的数字静电传感器,放在金属笼内部,用一根导线将传感器和导体内部相连,用来检验导体内部是否带电;第二款传感器,通过数据线与电脑相连,电脑屏幕显示带电数据,用它检测导体外表面的带电情况。实验时为了提高可见度,用实物投影将传感器与电脑显示屏放大给大家看。当一名学生缓慢持续地摇动起电机的手柄时,与起电机相连的金属笼也就带上了电荷,但大家发现内部静电传感器显示示数始终为零,而外部传感器的取电球去触碰金属笼外侧后,传感器立即显示出带电数值。这一现象精确地呈现了静电平衡状态下的导体,内部没有“净电荷”,“净电荷”只分布在外表面。
3.自制的奶粉罐实验,形象直观。
为了进一步探究带电导体外表面上电荷分布的疏密情况,乔老师收集了许多金属奶粉罐,在每个奶粉罐的侧面钉了一个钉子,在奶粉罐内部和表面都粘上了验电羽,并在外侧钉子的顶端也粘上了验电羽,将奶粉罐用导线与起电机金属杆相连,摇动起电机手柄使奶粉罐带电,让学生仔细观察现象,并回答学案上的问题。每个小组的学生都抢着回答他们看到的现象:金属罐子内部的验电羽没有张开,说明导体内部没有电荷,外表面的验电羽都张开了,说明了电荷分布在外表面,而粘在外部针尖部位的验电羽张开的角度最大,说明越尖锐的部位电荷密度越大。
4.模拟避雷针实验,理论联系实际。
“避雷针”作为静电现象在生活中的一个典型应用,学生的认识仅停留在听说的层面,没有切身的体验,乔老师自制了一排小房子模拟居民区,用两块钢板分别固定在小房子底部和上方,用来模拟大地和云层,当通过高压感应圈给两块钢板加上高压来模拟雷电时,各间房屋与云层间均产生了电火花,这时提问学生:这种情况如果持续发生,房子一定会受损,那为了保护房屋,我们应该怎么办?学生纷纷回答:放入避雷针。这时乔老师拿出自制的避雷针(砝码和金属毛线针)放在“地面”上,再加上高压,学生观察到,只有避雷针与“天空”间有火花放电,房屋都得到了保护。
5.“静电屏蔽”实验,首尾呼应。
最后,乔老师设计了“静电屏蔽”的分组实验,让学生将验电器放在带电导体球形成的电场中,由于静电感应验电器的金箔张开;而当验电器被金属笼罩上后,验电器的金箔立即闭合。通过实验帮助学生建立“静电屏蔽”的概念,这种构建概念的过程形象生动易于理解。这时,再次打开引入新课时的视频,让学生解释:为什么踩在高压线圈上的发生尖端放电的演员,相互之间加了上万伏的高压,却安然无恙?学生顺利地做出了解释,并对“电击汽车”“高压防护服”等现象及应用实现了理解,体会到物理学习意义和作用。这种安排“首尾呼应”,解决了课前引入时学生的“悬念”。
乔老师这节课通过设计精彩的实验,让学生观察、思考、动手实验,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体验,提升了学生的素质,体现了新课程理念,是一节成功的物理课!
(推荐人:姚小琴)
【关键词】科学素养;静电现象的应用;高中物理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59-0044-03
【作者简介】1.乔兰,南京外国语学校(南京,210008)教师,一级教师;2.姚小琴,南京外国语学校(南京,210008)教师,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
本次“杏坛杯”展评活动的主题是“人在课中央”,怎样在这节物理课堂教学中有效地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是我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考虑的最核心的问题之一。经过潜心思考并查阅了大量文献后,我体会到:旨在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物理教学,应该将物理课程的教育教学目标,定位在学生终身发展的行为习惯、规范与关键能力的养成等诸多方面,在教学中不断为学生提供面对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机会,并在此过程中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在主动学习与探究中养成行为习惯,发展关键能力。
我选择执教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第1章第7节“静电现象的应用”,这是因为在这节课之前,学生通过前6节内容的学习,已经理解了电场强度和电势这两个反映电场基本性质的重要物理量,可以说本章核心概念的学习任务已经完成。而第7节是前面各节内容之间知识的综合,是核心内容的拓展和应用,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物理知识的能力,这样的教学内容才能体现本次展评的主题,更好地展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
基于以上的思考,我对这节课做了以下的设计。
一、新课引入
我截取科学综艺类节目——“加油!向未来”中的一段精彩的“放电”视频,引发他们思考:为什么踩在高压电上的演员能安然无恙?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吸引学生注意力,用出乎意料的结果,激发他们学习本节课的愿望。
二、“静电平衡状态”探析
情境设置:将含有大量自由电子的金属导体置于匀强电场中。用课件模拟静电感应现象,提出问题:电子的定向运动会持续下去吗?
通过师生间、学生间的讨论,帮助学生构建本节课的重点知识——“静电平衡状态”的概念。
1.研究静电平衡状态下导体电场的特点。
(1)理论分析。
引导学生从“电场强度”和“电势”这两个反映电场基本性质的重要物理量的角度,对导体的电场特点进行理论研究。在建构了“静电平衡状态”的概念后,引导学生利用研究问题的科学思维方法,例如反證法、矢量分析法、归纳法,积极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从理论上构建模型,通过推理分析得出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的导体电场的特点。
(2)实验验证。
实验一:验证静电平衡状态下的导体内部场强为零。
实验器材:手摇感应起电机,金属导体,金属笼,泡沫小球,导线,等。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介绍,让学生分组探究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的导体内部场强情况。实验过程中,学生综合利用了之前学习的知识,根据带电物体是否受电场力来判断空间电场是否存在,提升了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分组实验中,学生的合作能力、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得到了提高。而最后的汇报环节,学生准确表述和归纳总结的能力都得到了锻炼,体现了学生的课堂主体性。)
2.研究静电平衡状态下导体电荷分布的特点。
(1)理论分析。
请学生猜想: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的带电导体、电荷分布在什么位置?电荷分布有什么规律?
对静电平衡状态下导体电荷分布的特点,我通过提问,让学生思考电荷分布的位置及分布规律,让学生在实验前有个基本猜想和预判。不过由于学生理论知识储备不足,可以尝试引导学生用反证法给出判断的基本依据,但此处理论分析难度较大,每个学生学情不同,不做硬性要求。学生对电荷分布特点的认识,必须通过实验才能加深认识。
(2)实验探究。
实验二:探究处于静电平衡状态下的导体,内部和外表面的带电情况。
实验器材:感应起电机、金属球(板)、金属笼、两款静电传感器等。用两款传感器检测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的金属笼,内部和外表面的带电情况。
实验三:探究带电导体电荷分布的情况。
实验器材:感应起电机、侧面有钉子的金属奶粉罐、验电羽等。用自制教具探究带电导体上电荷的分布情况。
(设计意图:在实验二中,通过介绍“静电传感器”的使用,让学生体会到传感器和计算机可以使许多物理实验做得更准确、更迅速,可以把我们的手和脑从简单的、重复性的操作中解放出来,让我们的注意力集中于问题的科学本质。在实验三中,借助于自制的教具,使学生直观地观察到导体上电荷的分布情况,深化了对电荷分布特点的理解。突破了本节课中的第一个教学难点。这个环节的教学,以生动的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渗透科学精神和态度的教育。)
三、静电现象的应用
1.尖端放电。
通过学生阅读和交流讨论,帮助学生认识“尖端放电现象”,同时用自制的“雷电模拟装置”,积极创设物理情境,引导学生利用本节课所学知识对“避雷针的作用”进行解释,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物理知识的能力。
2.静电屏蔽。
实验四:将验电器放在静电场中,由于发生静电感应现象,箔片张开;而罩上金属笼后箔片闭合。
让学生分析箔片张开的原因,从而引导学生利用本节课所学知识,形成“静电屏蔽”的概念。
此处,再次出现片头引入的高压放电的视频截图,引导学生再次利用静电屏蔽的知识,尝试分析演员安然无恙的原因,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现实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突破本节课的第二个难点。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要有高阶学习活动予以支持,本教学环节中,我利用生活中丰富的静电现象,以学生为中心,开展自主学习、合作交流、问题解答等学习活动,提升了学生的科学应用能力。)
四、课堂小结
在本环节中,借助于PPT或者板书,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回顾和整理,让学生在头脑中建构出自己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良好习惯和方法。
五、思维拓展
创设两种看起来相似的取电方式(具体内容略),让学生猜测可能出现的情况,为这节课的后续学习留下伏笔,同时培养学生养成严谨的研究态度。■
【参考文献】
[1]閻金铎,郭玉英.物理教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林钦,陈峰,宋静.关于核心素养导向的中学物理教学的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15(12).
【团队推荐】
乔兰老师在第12届江苏省“杏坛杯”课堂教学展评活动中,面向高一学生开设了“静电现象的应用”一课,乔老师设计了几个十分精彩的实验,犹如一颗颗璀璨的珍珠镶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体验。
1.简易的泡沫小球实验,验证导体内部场强为零。
在理论探讨得出静电平衡导体内部场强为零的结论后,乔老师设计了一个学生分组实验,学生通过手摇感应起电机让一个轻质泡沫小球带电,将带电泡沫小球放在一个带电板旁,带电小球立即受电场力而偏离了平衡位置,说明电场的存在;而用金属笼罩住带电泡沫小球,使小球处于导体内部,这时,立即看到小球落了下来,不再受力,说明内部没有电场,从而进一步证明了静电平衡状态下的导体内部电场为零。此实验设计简单易做,小组内学生反复交叉做,体会深刻。
2.同步的传感器实验,精确呈现电荷的分布。
为了说明静电平衡状态下的导体内部没有“净电荷”,“净电荷”只分布在外表面。乔老师用两个“数字静电传感器”代替了传统的“验电器”。第一款自带液晶屏的数字静电传感器,放在金属笼内部,用一根导线将传感器和导体内部相连,用来检验导体内部是否带电;第二款传感器,通过数据线与电脑相连,电脑屏幕显示带电数据,用它检测导体外表面的带电情况。实验时为了提高可见度,用实物投影将传感器与电脑显示屏放大给大家看。当一名学生缓慢持续地摇动起电机的手柄时,与起电机相连的金属笼也就带上了电荷,但大家发现内部静电传感器显示示数始终为零,而外部传感器的取电球去触碰金属笼外侧后,传感器立即显示出带电数值。这一现象精确地呈现了静电平衡状态下的导体,内部没有“净电荷”,“净电荷”只分布在外表面。
3.自制的奶粉罐实验,形象直观。
为了进一步探究带电导体外表面上电荷分布的疏密情况,乔老师收集了许多金属奶粉罐,在每个奶粉罐的侧面钉了一个钉子,在奶粉罐内部和表面都粘上了验电羽,并在外侧钉子的顶端也粘上了验电羽,将奶粉罐用导线与起电机金属杆相连,摇动起电机手柄使奶粉罐带电,让学生仔细观察现象,并回答学案上的问题。每个小组的学生都抢着回答他们看到的现象:金属罐子内部的验电羽没有张开,说明导体内部没有电荷,外表面的验电羽都张开了,说明了电荷分布在外表面,而粘在外部针尖部位的验电羽张开的角度最大,说明越尖锐的部位电荷密度越大。
4.模拟避雷针实验,理论联系实际。
“避雷针”作为静电现象在生活中的一个典型应用,学生的认识仅停留在听说的层面,没有切身的体验,乔老师自制了一排小房子模拟居民区,用两块钢板分别固定在小房子底部和上方,用来模拟大地和云层,当通过高压感应圈给两块钢板加上高压来模拟雷电时,各间房屋与云层间均产生了电火花,这时提问学生:这种情况如果持续发生,房子一定会受损,那为了保护房屋,我们应该怎么办?学生纷纷回答:放入避雷针。这时乔老师拿出自制的避雷针(砝码和金属毛线针)放在“地面”上,再加上高压,学生观察到,只有避雷针与“天空”间有火花放电,房屋都得到了保护。
5.“静电屏蔽”实验,首尾呼应。
最后,乔老师设计了“静电屏蔽”的分组实验,让学生将验电器放在带电导体球形成的电场中,由于静电感应验电器的金箔张开;而当验电器被金属笼罩上后,验电器的金箔立即闭合。通过实验帮助学生建立“静电屏蔽”的概念,这种构建概念的过程形象生动易于理解。这时,再次打开引入新课时的视频,让学生解释:为什么踩在高压线圈上的发生尖端放电的演员,相互之间加了上万伏的高压,却安然无恙?学生顺利地做出了解释,并对“电击汽车”“高压防护服”等现象及应用实现了理解,体会到物理学习意义和作用。这种安排“首尾呼应”,解决了课前引入时学生的“悬念”。
乔老师这节课通过设计精彩的实验,让学生观察、思考、动手实验,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体验,提升了学生的素质,体现了新课程理念,是一节成功的物理课!
(推荐人:姚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