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方案治疗儿童重症支原体肺炎临床疗效分析

来源 :健康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mlivefor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联合方案治疗儿童重症支原体肺炎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重症支原体肺炎患儿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对照组采用单纯治疗方案,对观察组应用大环内酯类与头孢类抗生素、激素及丙种球蛋白联合治疗方案。观察比较两组疗效。
  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43.33%。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对重症支原体肺炎患儿采用大环内酯类与头孢类抗生素、激素及丙种球蛋白联合治疗方案,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联合方案儿童重症支原体肺炎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9-0105-01
  作为呼吸道感染最为频繁和常见的病原体之一,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可以引起包括重症肺炎、支气管炎等在内的大量呼吸道疾病。在受影响的人群中,小儿是最重要的发病人群[1],近年来,重症支原体肺炎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在重症支原体肺炎的治疗过程中,采用单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很难控制。本研究对30例重症支原体肺炎患儿采用联合治疗方案,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重症支原体肺炎患儿60例,其中,男患儿30例,女患儿30例,年龄在11个月至1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6岁,病程在6天至37天,平均病程16.5天。所有患儿均有发热、咳嗽症状,其中48例患儿出现不同程度的喘息、呼吸困难,15例患儿出现胸积液,8例并发肺不张,26例患儿出现多形性皮疹,56例患儿伴有肝功能损害,49例患儿心肌酶不同程度升高,38例患儿C-反应蛋白显著升高,15例患儿出现心电图ST-T改变。所有患儿PPD成阴性。60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参考重症支原体肺炎诊断标准:①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IgM呈阳性,临床表现高热7天以上,伴有咳嗽等症状;②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表现;③符合《儿科学》儿科制定的小儿重症肺炎的诊断标准[2]
  1.3方法。对对照组采用单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将25mg·kg-1的红霉素配成浓度为0.1%的静滴,治疗持续2周,患儿症状好转后给予阿奇霉素10mg·kg-1,口服,持续治疗3天。观察组采用大环内酯类与头孢类抗生素、激素及丙种球蛋白联合治疗方案,75mg·kg-1头孢曲松静滴一周左右;25mg·kg-1的红霉素配成浓度为0.1%的静滴,静滴持续两周;2.0mg·kg-1甲基强的松龙,q12h静滴,持续3天;350mg·kg-1的丙种球蛋白静滴,持续3天。患儿症状好转后给予阿奇霉素10mg·kg-1,口服,持续治疗3天。
  1.4疗效判定。显效:经为期10天左右的治疗,患儿临床症状减轻或消失,病变部位部分或完全吸收;有效:经为期15天治疗,患儿临床症状减轻或消失,病变部位部分或完全吸收;无效:经为期15天治疗,患儿临床症状无改变,胸片病灶未吸收。
  1.5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13.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采用t和X2检验,其中P<0.05则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疗效比较结果,如表1所示,由表1可知,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43.33%。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肺炎支原体是一种没有细胞壁的病原微生物,其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气溶胶和飞沫传播。关于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发病机制目前理论学习和临床医学界并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一般认为的主要原因是肺炎支原体的侵入、免疫反应和细胞毒素的作用、免疫介入机制的影响、自身抗体的产生情况的影响、与肺炎支原体有关的细胞因子的作用、超抗原刺激、毒素的合成与释放等[3]。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蛋白质合成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红霉素对支原体的生成代谢起到抑菌作用。红霉素有效血浓度显著高于阿奇霉素,对支原体血症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丙种球蛋白是免疫调节剂,其生物学功能是识别、清除抗原和参与免疫反应的调节。甲基强的松龙作为激素类药物具有调节免疫和抗炎的作用,从而减少脏器损伤,促进脏器功能恢复[4]。本研究,30例患儿采用联合治疗方案,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43.33%。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总之,对重症支原体肺炎患儿采用大环内酯类与头孢类抗生素、激素及丙种球蛋白联合治疗方案,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宝西,杨敏,李武军.IL-8、TNF-α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性肺炎中作用[J].临床儿科杂志,2012,22(4):227-229
  [2]葛一非,田永波,李博.婴幼儿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和免疫功能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1,8(18):1482-1483
  [3]董宗祈.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致病机制与治疗的关系[J].實用儿科临床杂志,2012,22(2):243-245
  [4]袁壮,陆权,万莉雅,邓力,陈小友,李昌崇,胡仪吉,洪建国,季伟,赵顺英,曹玲,崔振泽,董宗祈,鲁继荣.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治[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8,22(4):227-229
其他文献
摘要: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是一种人类因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后导致免疫缺陷,并发一系列机会性感染及肿瘤,严重者可导致死亡的综合症。在HIV感染与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患者中,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不仅最为常见,而且是致使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本文主要探讨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合并结核病患者的诊断及其诊疗进展。  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结核免疫缺陷  【中图分类号】R-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
期刊
摘要:目的:明确老年高血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24小時动态血压监测的必要性。  方法:随机选择17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为观察组,57例老年非高血压体检者为对照组,对其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老年高血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有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的必要性。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患者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9-
期刊
摘要: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以肝脏炎性病变为主并可引起多器官损害的一种传染病。本病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国,主要侵犯儿童及青壮年.少数患者可转化为肝硬变或肝癌。因此,它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疾病。乙型肝炎是我国当前流行最为广泛、危害性最严重的常见传染病之一。乙肝疫苗无应答与低应答增加了患病率,本文研究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应答特征中的原因和治疗方法。  关键词:乙型肝炎疫苗应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肿胀麻醉下腋臭微创根治术的效果。  方法:采用肿胀麻醉,于腋窝皮肤皱折线取小切口,将腋部汗腺、毛囊清除。  结果:本组97例腋臭患者手术切口均达Ⅰ期愈合,双上肢活动正常,切口无明显瘢痕,腋部臭味消除满意,腋毛稀疏,外观良好。  结论:肿胀麻醉下腋臭微创根治术在腋臭治疗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腋臭根治术肿胀麻醉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直肠肛管测压对于功能性便秘(FC)的临床应用。  方法:以在我院診治的184例FC患者和164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探究对象,所有的探究对象均应用进行肛管直肠测压检查。  结果:对两组进行肛管直肠压力检测,结果示两组的力排肛管余力存在统计学意义,同时比较直肠的各种感觉,两组在初始感觉的比较上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其他的比较结果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FC患者肛管直肠的动力
期刊
摘要: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复杂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现有药物能有效地缓解症状,但近20年来其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仍呈上升趋势,死亡率也未下降。随着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免疫治疗已成为哮喘研究中的一个新兴领域,笔者就此方面的研究现状作一介绍。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免疫研究细胞  【中图分类号】R-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9-0088-02  目前虽然有
期刊
摘要:目的:对坦索罗辛联合黄体酮辅助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探讨。  方法:选择50例于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间在我院进行输尿管下段结石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与分析,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每组各有25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行体外冲击波碎石后加用排石颗粒以及消炎痛,对治疗组患者行冲击波碎石后加用坦索罗辛以及黄体酮,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随机选取我科2009年5月~2011年5月共收治的20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各10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针灸治疗,对比两组的疗效。  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7.0%,参照组的总有效率81.0%,实验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参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替比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研究对象为2010年6月-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8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4例,两组均给予降黄、护肝等消化内科综合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博路定(恩替卡韦)口服治疗,观察组实施替比夫定口服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两组HBV-DNA转阴率无显著差异(X2=0.099,P>0.05);两组HBV
期刊
摘要:目的:通過研究影响骨科手术之后切口脂肪液化的因素,来总结治疗患者切口脂肪液化的方法及预防切口脂肪液化的有效措施。  方法:分析和研究在我院手术后的80例在经行骨科手术后出现切口脂肪液化的病人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效果。  结果: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这80例患者,切口大约都是在接受治疗之后的20天左右的时间愈合,有的患者愈合比较快,最短时间是10天,有的患者愈合比较慢,最长时间达26天左右,平均愈合时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