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联合方案治疗儿童重症支原体肺炎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重症支原体肺炎患儿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对照组采用单纯治疗方案,对观察组应用大环内酯类与头孢类抗生素、激素及丙种球蛋白联合治疗方案。观察比较两组疗效。
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43.33%。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对重症支原体肺炎患儿采用大环内酯类与头孢类抗生素、激素及丙种球蛋白联合治疗方案,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联合方案儿童重症支原体肺炎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9-0105-01
作为呼吸道感染最为频繁和常见的病原体之一,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可以引起包括重症肺炎、支气管炎等在内的大量呼吸道疾病。在受影响的人群中,小儿是最重要的发病人群[1],近年来,重症支原体肺炎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在重症支原体肺炎的治疗过程中,采用单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很难控制。本研究对30例重症支原体肺炎患儿采用联合治疗方案,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重症支原体肺炎患儿60例,其中,男患儿30例,女患儿30例,年龄在11个月至1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6岁,病程在6天至37天,平均病程16.5天。所有患儿均有发热、咳嗽症状,其中48例患儿出现不同程度的喘息、呼吸困难,15例患儿出现胸积液,8例并发肺不张,26例患儿出现多形性皮疹,56例患儿伴有肝功能损害,49例患儿心肌酶不同程度升高,38例患儿C-反应蛋白显著升高,15例患儿出现心电图ST-T改变。所有患儿PPD成阴性。60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参考重症支原体肺炎诊断标准:①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IgM呈阳性,临床表现高热7天以上,伴有咳嗽等症状;②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表现;③符合《儿科学》儿科制定的小儿重症肺炎的诊断标准[2]。
1.3方法。对对照组采用单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将25mg·kg-1的红霉素配成浓度为0.1%的静滴,治疗持续2周,患儿症状好转后给予阿奇霉素10mg·kg-1,口服,持续治疗3天。观察组采用大环内酯类与头孢类抗生素、激素及丙种球蛋白联合治疗方案,75mg·kg-1头孢曲松静滴一周左右;25mg·kg-1的红霉素配成浓度为0.1%的静滴,静滴持续两周;2.0mg·kg-1甲基强的松龙,q12h静滴,持续3天;350mg·kg-1的丙种球蛋白静滴,持续3天。患儿症状好转后给予阿奇霉素10mg·kg-1,口服,持续治疗3天。
1.4疗效判定。显效:经为期10天左右的治疗,患儿临床症状减轻或消失,病变部位部分或完全吸收;有效:经为期15天治疗,患儿临床症状减轻或消失,病变部位部分或完全吸收;无效:经为期15天治疗,患儿临床症状无改变,胸片病灶未吸收。
1.5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13.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采用t和X2检验,其中P<0.05则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疗效比较结果,如表1所示,由表1可知,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43.33%。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肺炎支原体是一种没有细胞壁的病原微生物,其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气溶胶和飞沫传播。关于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发病机制目前理论学习和临床医学界并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一般认为的主要原因是肺炎支原体的侵入、免疫反应和细胞毒素的作用、免疫介入机制的影响、自身抗体的产生情况的影响、与肺炎支原体有关的细胞因子的作用、超抗原刺激、毒素的合成与释放等[3]。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蛋白质合成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红霉素对支原体的生成代谢起到抑菌作用。红霉素有效血浓度显著高于阿奇霉素,对支原体血症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丙种球蛋白是免疫调节剂,其生物学功能是识别、清除抗原和参与免疫反应的调节。甲基强的松龙作为激素类药物具有调节免疫和抗炎的作用,从而减少脏器损伤,促进脏器功能恢复[4]。本研究,30例患儿采用联合治疗方案,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43.33%。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总之,对重症支原体肺炎患儿采用大环内酯类与头孢类抗生素、激素及丙种球蛋白联合治疗方案,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宝西,杨敏,李武军.IL-8、TNF-α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性肺炎中作用[J].临床儿科杂志,2012,22(4):227-229
[2]葛一非,田永波,李博.婴幼儿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和免疫功能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1,8(18):1482-1483
[3]董宗祈.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致病机制与治疗的关系[J].實用儿科临床杂志,2012,22(2):243-245
[4]袁壮,陆权,万莉雅,邓力,陈小友,李昌崇,胡仪吉,洪建国,季伟,赵顺英,曹玲,崔振泽,董宗祈,鲁继荣.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治[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8,22(4):227-229
方法:选取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重症支原体肺炎患儿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对照组采用单纯治疗方案,对观察组应用大环内酯类与头孢类抗生素、激素及丙种球蛋白联合治疗方案。观察比较两组疗效。
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43.33%。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对重症支原体肺炎患儿采用大环内酯类与头孢类抗生素、激素及丙种球蛋白联合治疗方案,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联合方案儿童重症支原体肺炎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9-0105-01
作为呼吸道感染最为频繁和常见的病原体之一,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可以引起包括重症肺炎、支气管炎等在内的大量呼吸道疾病。在受影响的人群中,小儿是最重要的发病人群[1],近年来,重症支原体肺炎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在重症支原体肺炎的治疗过程中,采用单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很难控制。本研究对30例重症支原体肺炎患儿采用联合治疗方案,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重症支原体肺炎患儿60例,其中,男患儿30例,女患儿30例,年龄在11个月至1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6岁,病程在6天至37天,平均病程16.5天。所有患儿均有发热、咳嗽症状,其中48例患儿出现不同程度的喘息、呼吸困难,15例患儿出现胸积液,8例并发肺不张,26例患儿出现多形性皮疹,56例患儿伴有肝功能损害,49例患儿心肌酶不同程度升高,38例患儿C-反应蛋白显著升高,15例患儿出现心电图ST-T改变。所有患儿PPD成阴性。60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参考重症支原体肺炎诊断标准:①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IgM呈阳性,临床表现高热7天以上,伴有咳嗽等症状;②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表现;③符合《儿科学》儿科制定的小儿重症肺炎的诊断标准[2]。
1.3方法。对对照组采用单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将25mg·kg-1的红霉素配成浓度为0.1%的静滴,治疗持续2周,患儿症状好转后给予阿奇霉素10mg·kg-1,口服,持续治疗3天。观察组采用大环内酯类与头孢类抗生素、激素及丙种球蛋白联合治疗方案,75mg·kg-1头孢曲松静滴一周左右;25mg·kg-1的红霉素配成浓度为0.1%的静滴,静滴持续两周;2.0mg·kg-1甲基强的松龙,q12h静滴,持续3天;350mg·kg-1的丙种球蛋白静滴,持续3天。患儿症状好转后给予阿奇霉素10mg·kg-1,口服,持续治疗3天。
1.4疗效判定。显效:经为期10天左右的治疗,患儿临床症状减轻或消失,病变部位部分或完全吸收;有效:经为期15天治疗,患儿临床症状减轻或消失,病变部位部分或完全吸收;无效:经为期15天治疗,患儿临床症状无改变,胸片病灶未吸收。
1.5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13.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采用t和X2检验,其中P<0.05则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疗效比较结果,如表1所示,由表1可知,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43.33%。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肺炎支原体是一种没有细胞壁的病原微生物,其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气溶胶和飞沫传播。关于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发病机制目前理论学习和临床医学界并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一般认为的主要原因是肺炎支原体的侵入、免疫反应和细胞毒素的作用、免疫介入机制的影响、自身抗体的产生情况的影响、与肺炎支原体有关的细胞因子的作用、超抗原刺激、毒素的合成与释放等[3]。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蛋白质合成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红霉素对支原体的生成代谢起到抑菌作用。红霉素有效血浓度显著高于阿奇霉素,对支原体血症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丙种球蛋白是免疫调节剂,其生物学功能是识别、清除抗原和参与免疫反应的调节。甲基强的松龙作为激素类药物具有调节免疫和抗炎的作用,从而减少脏器损伤,促进脏器功能恢复[4]。本研究,30例患儿采用联合治疗方案,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43.33%。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总之,对重症支原体肺炎患儿采用大环内酯类与头孢类抗生素、激素及丙种球蛋白联合治疗方案,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宝西,杨敏,李武军.IL-8、TNF-α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性肺炎中作用[J].临床儿科杂志,2012,22(4):227-229
[2]葛一非,田永波,李博.婴幼儿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和免疫功能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1,8(18):1482-1483
[3]董宗祈.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致病机制与治疗的关系[J].實用儿科临床杂志,2012,22(2):243-245
[4]袁壮,陆权,万莉雅,邓力,陈小友,李昌崇,胡仪吉,洪建国,季伟,赵顺英,曹玲,崔振泽,董宗祈,鲁继荣.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治[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8,22(4):227-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