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龚贤,明末清初画家,金陵八大家之一。龔贤重传统笔墨又注重师法造化,形成了浑朴中见秀逸的积墨法,作品多写金陵山水,长于用墨。龚贤的山水画艺术经历了“白龚”、“灰龚”、“黑龚”三个阶段,最终形成了自成一家的笔墨特色。其用墨苍润欲滴,意境雄浑沉郁。白龚时期龚贤学习董其昌,用笔极简,用简单的干笔淡墨表现山石的结构用靠增加线条的数量来表现山石的厚重。黑龚时期是他作品的成熟时期,这个时期注重墨的苍郁浑厚,画面黑白对比强烈,突出了墨色黑、浓、重的艺术效果,墨色变化丰富自然,气韵生动灵活。通过对龚贤山水画的分析,启发我们在写生和创作过程中更好的继承传统,并结合时代背景进行创新。
笔墨构成了山水画风格外在形态和内在意蕴的表达,山水画语言的形成是艺术创造者与客观世界相结合的过程。而画家的笔墨风格肯定有一个发展的过程,任何人都不能拘泥古法,必须从被描绘的具体事物出发,从所处时代的人们的审美需求和自己独立的个性出发,创造出新的绘画语言。
白龚时期龚贤用笔极简,黑龚时期注重墨的苍郁、浑厚,画面黑白对比强烈,既注重传统又注重向自然学习,龚贤经过长期对传统笔墨和大自然的探索,创造出了画风独特,具有强烈的黑白关系和厚重秀润的山水画风格。龚贤所营造的境界是令人向往的神秘境界。要学习和运用好积墨法,就必须知道积墨的要领,不是为了变黑而积墨,而是要把山川的雄伟壮丽和人的品德境界相结合,使山水画更有内涵。积墨法不仅仅是一门技法,龚贤在运用积墨法的时候,把它看做是一种手段,他通过描绘的大自然的景象,表现自己的追求和向往,他的绘画风格从传统中来,高于传统,在造型和空间处理上,创造了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新境界,这是中国传统笔墨所特有的冲击力和感染力。
龚贤的山水画构图是在“黑”与“白”的对立中博弈。“知白守黑”这一成语源于老之《道德经》中:“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构图的经典理论。从色彩理论上讲,在一组互补色中,当一种颜色的饱和度越大时,其反衬得补色在视觉上就越鲜艳。反之则越灰。黑白两种颜色是一对补色。在一幅画中当黑色越黑时,画上的留白就越显得光亮。反之则越灰。比如,在董其昌的画面上,他所用的墨色多以淡墨为主,所以他的留白也就不是很响亮,他的画面上所呈现的是一种“灰”和“柔”的基调。如龚贤所言:“画石块上白下黑。白者阳也,黑者阴也。石面多平,上承日月照临,故白。石旁多纹,或苔草所积,或不见日月为伏阴,故黑”,山中的亮部正好被安放在树的后面,这样,树的外形便被清晰地呈现出来,同时山也通过黑白的对比将自己推向远方。画家以淡墨涂抹的远山,它加强了画面的完整性,也增加了画面的墨色变化,也是调和强烈的黑白对比的一种手段。
“黑龚”是龚贤作品中笔墨浓重一路。如《溪山无尽图卷》近乎满实的构图、含蓄浑厚的笔墨、生动熟练的笔法,既表现了江南山水的峰峦浑厚、草木华滋、湿润清新、光影明媚,又有北方山水千岩万壑、沉雄苍莽、大气磅礴、溪山无尽的感觉,最能体现“黑龚”的风格特点。细细体会,此山体的刻画先用凝重简练的线条勾勒轮廓及内在结构纹理,然后用墨按结构皴染。皴法组合,有出有入,有聚有散,有实有虚。笔墨所及,从浓到淡,从湿到干,一遍一遍地皴染积加。山石皴法非常讲究笔路,每次皴笔之间为后面笔墨留有空间余地,第二遍、第三遍以至数十遍多次积加,使山体浓黑透亮,浑沦整体。山石之上的树木亦排列成组,犹如群舞者,左顾右盼,婆娑多情。树木干枝的刻画颇具意象性,只有左右出枝,或皴杆或留白,树叶或点或线 或双钩,与山体结合则增添了无数变化,生动而有序。整体画面由于皴 染充分,似有大气光影笼罩,而黑灰色调更似有铜铁质感,这在传统画作中是少见的。
强烈的黑白对比是龚贤构图中最为显著的特色在一幅画中“白”色的面积的大小取决于“黑”的面积的大小,在龚贤的画面中黑色的面积要比其他画家来得更大些,相反其白色也就变小了。在大画中,大面积的黑色与小面积的白色的排列对比使画面显得“静穆与沉雄”,在小景中,“黑”与“白”的精致的分割则使其构图有种令人耳目一新的巧妙的特质。此外也正是由于龚贤画面上的黑,才使其在构图上有了简洁的特点,因为画家需要在“黑”中求层次。于是,整洁的造型便在龚贤的笔墨中被呈现出来,因为只有在黑中求清晰的层次。龚贤山水画构图的这些特点体现了龚贤对他画面经营的追求,也凸显了他经营画面的高深造诣。同时,这样的构成也是龚贤对画面构成要素进行取舍的结果。
总之,龚贤山水画的画面构成,无论是采用传统形式还是平面构成方式,皆能出乎意外地给人带来惊喜。尤其画家善于利用平面构成元素与山石树木等具体形象相结合,根据构成的需要,前后、左右穿插,在组合中透露出视觉上的距离感和通透感,使得画面空间分明、结构完整。特别在大结构的处理上, 往往是山石、树木“网状”穿插组合,在横与竖的对比中实现连与变的统一,在静与动的环绕中让山水更 有灵性,使画家的心性在山、水、树、石的交错中得以彰显这对于一个生活在数百年前的艺术家来说,无疑具有开创性意义。龚贤山水画艺术风格的形成,非一朝一夕之事。 龚贤说“若大丘大壑,非读书养气闭户数十年未许轻易下笔”可见其对修养功夫的重视。他还说“士生天地间,学道为上,养气读书次之,即游名山大川,出交贤豪长者皆不可少”这说明了其学习修养之途径。龚贤主张“心穷万物之源,目尽山川之势,取证晋唐宋人,则得之矣”,所以他在对大自然的“穷源”“尽势”和消解古法的过程中,成功地从白到黑,从简到繁,从历历分明到浑沦神秘,创造出了前人不曾有过的苍黑、深沉、浑厚、华滋和湿润、清雅、明媚、高洁的艺术风格。
参考文献:
[1]高居翰《气势憾人》[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3.
[2]龚贤《龚半千山水画课徒稿》[M].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
[3]刘纪刚《龚贤》[M].上海:上海美术出版社:1981.
笔墨构成了山水画风格外在形态和内在意蕴的表达,山水画语言的形成是艺术创造者与客观世界相结合的过程。而画家的笔墨风格肯定有一个发展的过程,任何人都不能拘泥古法,必须从被描绘的具体事物出发,从所处时代的人们的审美需求和自己独立的个性出发,创造出新的绘画语言。
白龚时期龚贤用笔极简,黑龚时期注重墨的苍郁、浑厚,画面黑白对比强烈,既注重传统又注重向自然学习,龚贤经过长期对传统笔墨和大自然的探索,创造出了画风独特,具有强烈的黑白关系和厚重秀润的山水画风格。龚贤所营造的境界是令人向往的神秘境界。要学习和运用好积墨法,就必须知道积墨的要领,不是为了变黑而积墨,而是要把山川的雄伟壮丽和人的品德境界相结合,使山水画更有内涵。积墨法不仅仅是一门技法,龚贤在运用积墨法的时候,把它看做是一种手段,他通过描绘的大自然的景象,表现自己的追求和向往,他的绘画风格从传统中来,高于传统,在造型和空间处理上,创造了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新境界,这是中国传统笔墨所特有的冲击力和感染力。
龚贤的山水画构图是在“黑”与“白”的对立中博弈。“知白守黑”这一成语源于老之《道德经》中:“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构图的经典理论。从色彩理论上讲,在一组互补色中,当一种颜色的饱和度越大时,其反衬得补色在视觉上就越鲜艳。反之则越灰。黑白两种颜色是一对补色。在一幅画中当黑色越黑时,画上的留白就越显得光亮。反之则越灰。比如,在董其昌的画面上,他所用的墨色多以淡墨为主,所以他的留白也就不是很响亮,他的画面上所呈现的是一种“灰”和“柔”的基调。如龚贤所言:“画石块上白下黑。白者阳也,黑者阴也。石面多平,上承日月照临,故白。石旁多纹,或苔草所积,或不见日月为伏阴,故黑”,山中的亮部正好被安放在树的后面,这样,树的外形便被清晰地呈现出来,同时山也通过黑白的对比将自己推向远方。画家以淡墨涂抹的远山,它加强了画面的完整性,也增加了画面的墨色变化,也是调和强烈的黑白对比的一种手段。
“黑龚”是龚贤作品中笔墨浓重一路。如《溪山无尽图卷》近乎满实的构图、含蓄浑厚的笔墨、生动熟练的笔法,既表现了江南山水的峰峦浑厚、草木华滋、湿润清新、光影明媚,又有北方山水千岩万壑、沉雄苍莽、大气磅礴、溪山无尽的感觉,最能体现“黑龚”的风格特点。细细体会,此山体的刻画先用凝重简练的线条勾勒轮廓及内在结构纹理,然后用墨按结构皴染。皴法组合,有出有入,有聚有散,有实有虚。笔墨所及,从浓到淡,从湿到干,一遍一遍地皴染积加。山石皴法非常讲究笔路,每次皴笔之间为后面笔墨留有空间余地,第二遍、第三遍以至数十遍多次积加,使山体浓黑透亮,浑沦整体。山石之上的树木亦排列成组,犹如群舞者,左顾右盼,婆娑多情。树木干枝的刻画颇具意象性,只有左右出枝,或皴杆或留白,树叶或点或线 或双钩,与山体结合则增添了无数变化,生动而有序。整体画面由于皴 染充分,似有大气光影笼罩,而黑灰色调更似有铜铁质感,这在传统画作中是少见的。
强烈的黑白对比是龚贤构图中最为显著的特色在一幅画中“白”色的面积的大小取决于“黑”的面积的大小,在龚贤的画面中黑色的面积要比其他画家来得更大些,相反其白色也就变小了。在大画中,大面积的黑色与小面积的白色的排列对比使画面显得“静穆与沉雄”,在小景中,“黑”与“白”的精致的分割则使其构图有种令人耳目一新的巧妙的特质。此外也正是由于龚贤画面上的黑,才使其在构图上有了简洁的特点,因为画家需要在“黑”中求层次。于是,整洁的造型便在龚贤的笔墨中被呈现出来,因为只有在黑中求清晰的层次。龚贤山水画构图的这些特点体现了龚贤对他画面经营的追求,也凸显了他经营画面的高深造诣。同时,这样的构成也是龚贤对画面构成要素进行取舍的结果。
总之,龚贤山水画的画面构成,无论是采用传统形式还是平面构成方式,皆能出乎意外地给人带来惊喜。尤其画家善于利用平面构成元素与山石树木等具体形象相结合,根据构成的需要,前后、左右穿插,在组合中透露出视觉上的距离感和通透感,使得画面空间分明、结构完整。特别在大结构的处理上, 往往是山石、树木“网状”穿插组合,在横与竖的对比中实现连与变的统一,在静与动的环绕中让山水更 有灵性,使画家的心性在山、水、树、石的交错中得以彰显这对于一个生活在数百年前的艺术家来说,无疑具有开创性意义。龚贤山水画艺术风格的形成,非一朝一夕之事。 龚贤说“若大丘大壑,非读书养气闭户数十年未许轻易下笔”可见其对修养功夫的重视。他还说“士生天地间,学道为上,养气读书次之,即游名山大川,出交贤豪长者皆不可少”这说明了其学习修养之途径。龚贤主张“心穷万物之源,目尽山川之势,取证晋唐宋人,则得之矣”,所以他在对大自然的“穷源”“尽势”和消解古法的过程中,成功地从白到黑,从简到繁,从历历分明到浑沦神秘,创造出了前人不曾有过的苍黑、深沉、浑厚、华滋和湿润、清雅、明媚、高洁的艺术风格。
参考文献:
[1]高居翰《气势憾人》[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3.
[2]龚贤《龚半千山水画课徒稿》[M].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
[3]刘纪刚《龚贤》[M].上海:上海美术出版社: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