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6年4月下旬,一个名为“电影金融创新的案例与边界”的论坛在北京国际电影节举行。有与会者感叹,“金融创新”已成2016年电影行业的关键词。
如今,电影产业的各个链条都已打上资本的烙印,新的产业模式纷纷滋长——票务补贴、保底发行、对赌协议、电影众筹,还有预售票房收益权,电影的游戏规则似乎正在被资本杠杆改写。
但在此过程中,也出现了种种不规范的操作,与新的机遇伴生的往往是新的风险。《美人鱼》《叶问3》和近期的《火锅英雄》等诸多电影都采取了保底发行的方式,但并非所有采取这种方式的电影都能成功。
近期,《叶问3》票房丑闻令公众哗然:试图借虚假票房的声势,通过卖出上市公司的股票而变现获利,涉嫌市场操纵。事件的曝光,一度引发购买该片票房收益权的十方控股股价蒸发逾80%。主管部门的处罚结果是,《叶问3》发行方大银幕公司暂停发行业务一个月,全国73家涉事影院、3家电商被“点名”。
全国电影市场专项治理办公室认定,《叶问3》存在非正常时间虚假排场的现象,查实的场次有7600余场,涉及票房3200万元。同时,该片存在自购票房,发行方认可的金额为5600万元。
越来越多金融圈人士开始跨界影视行业,不断累积的流动金融资本做大了国产电影的体量,并以层出不穷的手段将以往分散的财力、物力、人力融会贯通,助推电影产业优化整合。但是,当所有的电影金融创新都建立在票房数据的基础之上,操纵票房就成为高危地带。
“金融进入电影产业之后,一些人在思考新玩法,另一些人却只想着新伎俩。”卢米埃影业总裁胡其鸣对《瞭望东方周刊》说。
他认为,金融资本进入到电影产业是好事,但前提是要立好规矩,否则风险就会接踵而至。
不是所有电影都能“保底”成功
在电影与金融的“花式玩法”中,保底发行正在被越来越多“有卖相”的电影所青睐。
所谓保底发行,即制片方与发行方在电影上映之前签署对赌协议,约定保底金额,制片方可以提前收取这笔收益。当实际票房超出保底金额时,制片方将出让给发行方更大份额的市场分红。
近年,《一步之遥》《后会无期》《心花路放》《太平轮》《港囧》等多部影片都采取了这种发行模式。如博纳影业曾为《后会无期》保底3.5亿元,票房超出3.5亿元的部分,博纳按40%分成。
《美人鱼》的保底方式则更为复杂。据透露,和和影业为《美人鱼》提供了16亿~18亿元的票房保底,参与保底方还包括光线传媒、龙腾影视等电影公司。此外,周星驰的星辉公司及和和影业还找来联瑞影业作为执行发行方,麦特传媒作为宣传方。相当于把发行环节切分为保底和执行两个部分。
近期曝光的冯小刚新片《我不是潘金莲》玩得更彻底:由于耀莱影视在该片前期就签订保底协议,影片还未开拍就已赚得2亿元。“有了保底发行,影片刚开机就能收回投资。”一位业内人士对本刊记者说。
催生票房保底新玩法的是电影市场核心资源的变化。
知名公众号“娱乐资本论”创始人郑道森告诉《瞭望东方周刊》,如今一些有号召力的导演开始脱离大公司,成立自己的工作室或公司。比起市场营销和发行,他们更擅长创作,因此愿意通过保底的方式降低自身风险,这就为业外资本提供了空间。
对于大量涌入的业外资本而言,由于缺乏渠道和各方面资源,高价保底也成为他们切入影视行业最直接和迅速的方式。
《心花路放》制片人王易冰认为,这类似于电视生产中的制播分离:一个电影项目制作时间短则一年,长则两三年,保底发行相当于在这个流程中切开一刀,前期片方的投资基本安全退出,接力棒传到发行方手中。
在此之前,电影投资主要有三种来源。首先是自筹,其次是相关电影公司的投资,再次是拥有宣传和发行资源的文化公司。目前出现的新玩法将改变原有的投资模式。
娱乐营销专家张志远告诉《瞭望东方周刊》,虽然保底发行模式还不成熟,但在《美人鱼》获得成功之后,越来越多的电影都会采取这种新模式。
在原有的发行体系中,资金回笼周期太长,拖慢了电影行业资本流通的效率。快速收回投资,有利于电影公司资金周转,提升行业产量。
张志远还认为,保底发行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影片票房的预测是否准确。然而,一部电影从立项到上映,复杂的流程中有太多不确定因素,即使是最有经验的从业者也难以准确预测票房。
有资深律师分析,“豪赌”成功者其实占比极低。
公开资料显示,一些具备名IP、名导、明星等元素的影片却未能保底成功,如《太平轮》《栀子花开》《恋爱中的城市》《师父》等。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影片制作费用不断提高,保底金额的门槛也在推高,由一家公司买断发行权的风险越来越大。
此外,一些电影人担心这种新玩法可能造成行业泡沫,甚至加剧市场的不规范之弊。许多新型影视公司采取高额保底模式,结果往往两败俱伤,也破坏了行业的正常规则。
“虽然光线传媒参与了《美人鱼》的保底发行,但我还是认为这种模式不会成为主流,内容布局往往比跨界资本更具有生命力。”光线传媒总裁王长田曾这样表示。 对于周星驰来说,这已经不是第一次试水保底发行。早在2013年,他的作品《西游降魔篇》就采用了这种模式。虽然票房大获成功,但周星驰还是与影片的保底发行方华谊兄弟产生了纠纷,并诉诸法庭。
当电影资产成为证券
目前,保底发行也出现了新玩家,包括基金和股市,都开始介入其中。最近上映的《火锅英雄》,就由和和影业牵头保底,并设计了契约型基金的模式。
在此之前,和和影业曾主导参与了《美人鱼》的保底发行。作为一家新型影视公司,和和影业的股东包括信托公司、和和基金等,共同成为电影发行背后的资本推手,也使得信托和基金通过多种渠道介入影视产业。
“现在实业不景气,基金公司将电影当作投资方向,以金融产品的方式来营销。”中国影协电影产业研究中心主任刘浩东认为,资本的投机可能导致电影产业泡沫,而这种泡沫可能持续两三年。
除此之外,电影证券化、P2P和电影众筹等也都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成为电影发行和营销的新手段,甚至一些影视公司将这些模式打包,形成“组合拳”。据悉,已有数十个P2P平台正在开展影视类项目的融资,它们多以电影票房的收益权作为基础资产,用一种类似理财产品的方式,向公众筹集资金。
虽然“电影 互联网 金融”的新玩法带来了许多机遇,但就目前来看,这样的变革往往与风险相伴生。由于目前影视产业还存在种种不规范现象,市场监管机制还不成熟,资本涌入很容易导致行业的混乱。
“所谓创新,不过是资本为逐利而作的掩饰。”胡其鸣说。
此前引起热议的《叶问3》,采取了几乎所有可能的金融“创新”手段,通过票房证券化来增加杠杆,以票房虚高拉高股价。
《叶问3》与P2P项目捆绑,影视投资公司作为融资方,向小贷公司或资产管理公司转让电影票房收益权,后者则将电影包装成理财产品,在十多家P2P平台吸引大量散户投资,涉嫌重复融资。
一位接触过该项目的从业人员告诉本刊记者:“作为一种大众娱乐方式,电影具备股票价格炒作的基本要素。你可以理解为电影只是一个噱头,或者广告。”
其实,“票房注水”现象一直存在,包括偷漏瞒报、包场和电商票补等等,都是常见方式。但从票补到票房操纵,票房控制的边界并不清晰,这正是“钻空子”的机会。另外,将电影项目作为理财产品也存在很大的风险。于是,互联网、金融与电影的种种漏洞,共同导致了这种“光影背后的金融迷局”。
北大光华管理学院金融系副教授赵龙凯告诉《瞭望东方周刊》,电影产品并非资产证券化的理想标的物,“标的一定要很清楚,不能有人为操纵,并且公开公正。”
业内人士认为,一旦电影市场被这种违规操作控制,受影响的将不仅仅是资本本身,甚至会产生连锁反应,包括电影制作和发行,都将被乌云笼罩。
文化与金融资本的博弈
在此之前,互联网巨头已逐渐具备了改变电影行业业态的能量。而如今,金融的加入给这场资本博弈又添上了一把火。如何将作为文娱产品的电影与作为金融载体的资本相互融合,既是投资方需要考虑的问题,也是影视创作者必须面对的挑战。
一方面,资本的加持有利于产业规模的扩大;但另一方面也使得制作成本提高,明星片酬增长,对票房回报的要求则更大,最终增加了整体的风险。
保利电影院线副总经理管丹丹告诉《瞭望东方周刊》,原来只需5000万元投资的电影,现在可能需要8000万元。
“电影人应该做到足够专业,打造出跟资本打交道的专业公司,让资本的价值放大,而不是说钱来了,就被动地一味迎合,制作出观众不喜欢的影片。因此,如何把握分寸是关键。”大盛国际传媒总裁安晓芬对本刊记者说。
她认为,在融资阶段,第一轮资金必须来自影视圈内部。在这个阶段,院线、宣传和电商才是制片公司最需要的资源。对于基金等金融资本来说,第二轮是更为合适的融资时机。“金融资本绝对不能介入电影创作,否则会引发很多问题。”
“我担心的是,电影在受到资本的干扰之后,能否保有在大众精神文化生活中的信用。”唐德影院总经理、资深电影人赵军告诉《瞭望东方周刊》,“电影是一门艺术,它的美学、表演、剧本、服装、特效等等,都有自身的规律。如果这些东西被喧嚣侵扰,电影人内心的那片净土就可能会失去。”
目前来看,参与电影制作的人正分化为三类:第一类,纯粹的电影人,也就是电影制作从业者;第二类,电影人 商人,比如一些有电影情怀的投资人;第三类,纯粹的商人,目的只是财务投资。而金融资本的涌入,使得第三类人增多。
管丹丹感叹,“二道贩子”式的投机者正在出现,比如一些专门从事影视IP倒卖的公司,其囤积IP并不是为了开发项目,而是坐等升值。
其实,金融资本主动介入的同时,文化产业本身也开始融合很多金融化手段。而《美人鱼》等影片借助金融工具,的确分散甚至规避了担保方的风险。
“资本究竟是天使还是魔鬼,关键还要看它与电影是否能够找到那个平衡点。金融要懂得文化行业自身的生命周期和生命规律,文化行业也要懂得金融资本对于金融运作的标准和要求,以及规范性,两者需要从零开始,互相认知。”赵军说。
如今,电影产业的各个链条都已打上资本的烙印,新的产业模式纷纷滋长——票务补贴、保底发行、对赌协议、电影众筹,还有预售票房收益权,电影的游戏规则似乎正在被资本杠杆改写。
但在此过程中,也出现了种种不规范的操作,与新的机遇伴生的往往是新的风险。《美人鱼》《叶问3》和近期的《火锅英雄》等诸多电影都采取了保底发行的方式,但并非所有采取这种方式的电影都能成功。
近期,《叶问3》票房丑闻令公众哗然:试图借虚假票房的声势,通过卖出上市公司的股票而变现获利,涉嫌市场操纵。事件的曝光,一度引发购买该片票房收益权的十方控股股价蒸发逾80%。主管部门的处罚结果是,《叶问3》发行方大银幕公司暂停发行业务一个月,全国73家涉事影院、3家电商被“点名”。
全国电影市场专项治理办公室认定,《叶问3》存在非正常时间虚假排场的现象,查实的场次有7600余场,涉及票房3200万元。同时,该片存在自购票房,发行方认可的金额为5600万元。
越来越多金融圈人士开始跨界影视行业,不断累积的流动金融资本做大了国产电影的体量,并以层出不穷的手段将以往分散的财力、物力、人力融会贯通,助推电影产业优化整合。但是,当所有的电影金融创新都建立在票房数据的基础之上,操纵票房就成为高危地带。
“金融进入电影产业之后,一些人在思考新玩法,另一些人却只想着新伎俩。”卢米埃影业总裁胡其鸣对《瞭望东方周刊》说。
他认为,金融资本进入到电影产业是好事,但前提是要立好规矩,否则风险就会接踵而至。
不是所有电影都能“保底”成功
在电影与金融的“花式玩法”中,保底发行正在被越来越多“有卖相”的电影所青睐。
所谓保底发行,即制片方与发行方在电影上映之前签署对赌协议,约定保底金额,制片方可以提前收取这笔收益。当实际票房超出保底金额时,制片方将出让给发行方更大份额的市场分红。
近年,《一步之遥》《后会无期》《心花路放》《太平轮》《港囧》等多部影片都采取了这种发行模式。如博纳影业曾为《后会无期》保底3.5亿元,票房超出3.5亿元的部分,博纳按40%分成。
《美人鱼》的保底方式则更为复杂。据透露,和和影业为《美人鱼》提供了16亿~18亿元的票房保底,参与保底方还包括光线传媒、龙腾影视等电影公司。此外,周星驰的星辉公司及和和影业还找来联瑞影业作为执行发行方,麦特传媒作为宣传方。相当于把发行环节切分为保底和执行两个部分。
近期曝光的冯小刚新片《我不是潘金莲》玩得更彻底:由于耀莱影视在该片前期就签订保底协议,影片还未开拍就已赚得2亿元。“有了保底发行,影片刚开机就能收回投资。”一位业内人士对本刊记者说。
催生票房保底新玩法的是电影市场核心资源的变化。
知名公众号“娱乐资本论”创始人郑道森告诉《瞭望东方周刊》,如今一些有号召力的导演开始脱离大公司,成立自己的工作室或公司。比起市场营销和发行,他们更擅长创作,因此愿意通过保底的方式降低自身风险,这就为业外资本提供了空间。
对于大量涌入的业外资本而言,由于缺乏渠道和各方面资源,高价保底也成为他们切入影视行业最直接和迅速的方式。
《心花路放》制片人王易冰认为,这类似于电视生产中的制播分离:一个电影项目制作时间短则一年,长则两三年,保底发行相当于在这个流程中切开一刀,前期片方的投资基本安全退出,接力棒传到发行方手中。
在此之前,电影投资主要有三种来源。首先是自筹,其次是相关电影公司的投资,再次是拥有宣传和发行资源的文化公司。目前出现的新玩法将改变原有的投资模式。
娱乐营销专家张志远告诉《瞭望东方周刊》,虽然保底发行模式还不成熟,但在《美人鱼》获得成功之后,越来越多的电影都会采取这种新模式。
在原有的发行体系中,资金回笼周期太长,拖慢了电影行业资本流通的效率。快速收回投资,有利于电影公司资金周转,提升行业产量。
张志远还认为,保底发行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影片票房的预测是否准确。然而,一部电影从立项到上映,复杂的流程中有太多不确定因素,即使是最有经验的从业者也难以准确预测票房。
有资深律师分析,“豪赌”成功者其实占比极低。
公开资料显示,一些具备名IP、名导、明星等元素的影片却未能保底成功,如《太平轮》《栀子花开》《恋爱中的城市》《师父》等。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影片制作费用不断提高,保底金额的门槛也在推高,由一家公司买断发行权的风险越来越大。
此外,一些电影人担心这种新玩法可能造成行业泡沫,甚至加剧市场的不规范之弊。许多新型影视公司采取高额保底模式,结果往往两败俱伤,也破坏了行业的正常规则。
“虽然光线传媒参与了《美人鱼》的保底发行,但我还是认为这种模式不会成为主流,内容布局往往比跨界资本更具有生命力。”光线传媒总裁王长田曾这样表示。 对于周星驰来说,这已经不是第一次试水保底发行。早在2013年,他的作品《西游降魔篇》就采用了这种模式。虽然票房大获成功,但周星驰还是与影片的保底发行方华谊兄弟产生了纠纷,并诉诸法庭。
当电影资产成为证券
目前,保底发行也出现了新玩家,包括基金和股市,都开始介入其中。最近上映的《火锅英雄》,就由和和影业牵头保底,并设计了契约型基金的模式。
在此之前,和和影业曾主导参与了《美人鱼》的保底发行。作为一家新型影视公司,和和影业的股东包括信托公司、和和基金等,共同成为电影发行背后的资本推手,也使得信托和基金通过多种渠道介入影视产业。
“现在实业不景气,基金公司将电影当作投资方向,以金融产品的方式来营销。”中国影协电影产业研究中心主任刘浩东认为,资本的投机可能导致电影产业泡沫,而这种泡沫可能持续两三年。
除此之外,电影证券化、P2P和电影众筹等也都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成为电影发行和营销的新手段,甚至一些影视公司将这些模式打包,形成“组合拳”。据悉,已有数十个P2P平台正在开展影视类项目的融资,它们多以电影票房的收益权作为基础资产,用一种类似理财产品的方式,向公众筹集资金。
虽然“电影 互联网 金融”的新玩法带来了许多机遇,但就目前来看,这样的变革往往与风险相伴生。由于目前影视产业还存在种种不规范现象,市场监管机制还不成熟,资本涌入很容易导致行业的混乱。
“所谓创新,不过是资本为逐利而作的掩饰。”胡其鸣说。
此前引起热议的《叶问3》,采取了几乎所有可能的金融“创新”手段,通过票房证券化来增加杠杆,以票房虚高拉高股价。
《叶问3》与P2P项目捆绑,影视投资公司作为融资方,向小贷公司或资产管理公司转让电影票房收益权,后者则将电影包装成理财产品,在十多家P2P平台吸引大量散户投资,涉嫌重复融资。
一位接触过该项目的从业人员告诉本刊记者:“作为一种大众娱乐方式,电影具备股票价格炒作的基本要素。你可以理解为电影只是一个噱头,或者广告。”
其实,“票房注水”现象一直存在,包括偷漏瞒报、包场和电商票补等等,都是常见方式。但从票补到票房操纵,票房控制的边界并不清晰,这正是“钻空子”的机会。另外,将电影项目作为理财产品也存在很大的风险。于是,互联网、金融与电影的种种漏洞,共同导致了这种“光影背后的金融迷局”。
北大光华管理学院金融系副教授赵龙凯告诉《瞭望东方周刊》,电影产品并非资产证券化的理想标的物,“标的一定要很清楚,不能有人为操纵,并且公开公正。”
业内人士认为,一旦电影市场被这种违规操作控制,受影响的将不仅仅是资本本身,甚至会产生连锁反应,包括电影制作和发行,都将被乌云笼罩。
文化与金融资本的博弈
在此之前,互联网巨头已逐渐具备了改变电影行业业态的能量。而如今,金融的加入给这场资本博弈又添上了一把火。如何将作为文娱产品的电影与作为金融载体的资本相互融合,既是投资方需要考虑的问题,也是影视创作者必须面对的挑战。
一方面,资本的加持有利于产业规模的扩大;但另一方面也使得制作成本提高,明星片酬增长,对票房回报的要求则更大,最终增加了整体的风险。
保利电影院线副总经理管丹丹告诉《瞭望东方周刊》,原来只需5000万元投资的电影,现在可能需要8000万元。
“电影人应该做到足够专业,打造出跟资本打交道的专业公司,让资本的价值放大,而不是说钱来了,就被动地一味迎合,制作出观众不喜欢的影片。因此,如何把握分寸是关键。”大盛国际传媒总裁安晓芬对本刊记者说。
她认为,在融资阶段,第一轮资金必须来自影视圈内部。在这个阶段,院线、宣传和电商才是制片公司最需要的资源。对于基金等金融资本来说,第二轮是更为合适的融资时机。“金融资本绝对不能介入电影创作,否则会引发很多问题。”
“我担心的是,电影在受到资本的干扰之后,能否保有在大众精神文化生活中的信用。”唐德影院总经理、资深电影人赵军告诉《瞭望东方周刊》,“电影是一门艺术,它的美学、表演、剧本、服装、特效等等,都有自身的规律。如果这些东西被喧嚣侵扰,电影人内心的那片净土就可能会失去。”
目前来看,参与电影制作的人正分化为三类:第一类,纯粹的电影人,也就是电影制作从业者;第二类,电影人 商人,比如一些有电影情怀的投资人;第三类,纯粹的商人,目的只是财务投资。而金融资本的涌入,使得第三类人增多。
管丹丹感叹,“二道贩子”式的投机者正在出现,比如一些专门从事影视IP倒卖的公司,其囤积IP并不是为了开发项目,而是坐等升值。
其实,金融资本主动介入的同时,文化产业本身也开始融合很多金融化手段。而《美人鱼》等影片借助金融工具,的确分散甚至规避了担保方的风险。
“资本究竟是天使还是魔鬼,关键还要看它与电影是否能够找到那个平衡点。金融要懂得文化行业自身的生命周期和生命规律,文化行业也要懂得金融资本对于金融运作的标准和要求,以及规范性,两者需要从零开始,互相认知。”赵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