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经济法案例课程的教学实践中,通过应用团队学习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现将团队学习模式在经济法案例课程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剖析,积极寻求解决方案,从而推广应用此教学模式,来推动教学方法的改革。
关键词:团队学习模式;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9-0093-02
传统的教学方法,造成经济法教学效果较差,必须进行教学改革。“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一种典型的‘讲—听—记’模式,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经济法案例课程通过团队学习模式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它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模式。
一、团队学习模式的应用
团队学习模式是在本课程学习之前,先进行学习团队建设,一般40人左右的班级分6个团队为宜。每个团队有明确的队务,有队名、队训、队徽、队标、队歌等。通过学习团队建设,让团队成员集体学习,发挥每个人的能动性和特长,争取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在课程教学中倡导分组教学,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又可以提升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但在分组教学实践中,常常出现‘重形式,不重实效’的现象”。团队学习也一样,不仅要重视形式的改变,更要强调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实效性。
二、团队学习应用在经济法案例课程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提前一周下达学习任务(经济法案例),学习团队利用一周时间查阅资料、学习理论、研究案例、准备展示。通过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拓展学生学习的空间,从而更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在教学实践中,团队学习的教学模式集中存在以下问题:
1.过分强调案情展示,缺乏问题的深入分析。有的小组在展示案情时,采用表演的方式,这样的好处是生动有趣,但常限于专科生的理论知识薄弱、分析问题能力不够的弱势,虽然在很大程度上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但在专业能力上锻炼的效果不明显。
2.团队学习、展示时,分工合作不够,锻炼效果不均衡。学习团队的最大优势在于成员间的合作,但往往会出现组织能力强的学生任务重,锻炼效果好。参与意识不强的学生,分工较少,锻炼效果一般。如何提高全体成员参与性,合理地分工合作来完成交予的案例分析任务是一个重要问题。
3.有的团队展示准备不充分。案情展示不清晰、不形象,案情分析不准确、不深入,导致“冷场”。如何使团队顺利完成展示,这时教师“救场”会有一定困难。
4.通过分角色表演、媒体栏目、模拟法庭、综艺形式、现场互动、模仿教师授课等形式展示案情,乐趣很多,效果很好。但团队展示时间和节奏难以控制,有时展示拖沓,不够精练、清晰,这需要有合理的汇报展示要求和规则设置。
5.案例选择要适应团队学习需要。要实现团队学习的效果,必须根据团队学习的特点,契合经济法案例课程理论教学进度,提供具有新颖性、代表性、针对性、生动性、可展示性等特点的团队学习案例。因此,在选取团队学习案例时有一定难度。
6.案例数量、下发时间及形式安排问题。学习团队若要在规定时间内把案例分析透彻,取得最优效果,对于案例的数量、难易程度和下发时间,需要进行研究。同时还要考查每个学习团队的案例分析能力和学生对于同一时段每个团队下发案例的理解能力等。
7.评价机制。经济法案例考核评价是过程化考核,对学生有效的考核评价能激励和促进团队的积极性。学生个人、团队、完成案例情况分值的分配要恰当。如何关注学生个人、形成客观准确的评价是一个难而重要的问题。
8.杜绝形式上的应付,要重实效。有些高职学生学习的目标不明确、学习意识不强。在团队学习时,虽然调动起其部分的积极性,但从展示来看,缺乏积极的学习能力和探求知识的欲望。甚至是不求甚解地展示其案例的结论。
9.多媒体手段的应用问题。在团队学习中,要求制作PPT课件来配合团队展示,在团队学习中,有的同学按照组内分工制作PPT课件,制作的课件在课堂上展示时,效果可能不好,影响了展示效果。也有的团队展示时,过分依赖制作的PPT课件,不能从容地去展示其分析的内容。
三、团队学习应用在经济法案例课程存在问题的对策
1.团队学习中的案例,目的要明确,是为掌握经济法理论中相关知识点的,也是根据经济法教学进度和教学要求而安排的案例。通过案例的形象化、生活化呈现,来加强学生参与学习的意识,让学生乐于学习,从而逐渐提高学生用经济法理论分析案例的能力。团队成员在课下一周时间做中学、自由研讨,养成法律的思维方式,达到良好的团队学习效果。
2.建立团队所有成员的参与机制。激发所有团队成员的参与热情,通过第一节课的团队建设,健全、展示团队基本要素(队长、队徽、队训、队歌、队务等),让学生明白和理解团队、团队精神、团队分工与合作、团队执行效力等。对于参与意识弱的同学,多给予鼓励,通过对队长分派工作的点评、团队内的评价及教师的沟通交流,引导所有成员积极参与团队学习和展示。另外,教师在课下要召集团队队长和各团队部分队员开会,一学期两次,分别针对团队参与性进行指导和鼓励。
3.团队展示时,必须提前一周让学生“精读”案例或项目,用一周时间去做,利用学习资源去学习案例涉及经济法基础理论部分,避免“课下不用功,展示不成功”的现象。如果出现团队案例展示“冷场”时,通过“惩罚”机制去约束该团队,使得团队展示时,取得展示效果。
4.团队展示时,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以创新的形式展示案情和案例分析。明确规则要求,展示案情在4分钟内,清晰呈现出来,让其他团队的同学听明白。也可以“不限时长”,进行深度分析,团队中的每位成员可以就案例中的问题所反映出的知识点加以“挖掘”,让同学们分析其学习成果。
5.选取案例应注意的问题。对于案例的选择要选择发生在近两年的经济法律案例或是经济法律中经典的案例。如:修正药业等被曝工业明胶胶囊金属铬超标达90倍的药品事件、酒鬼酒塑化剂事件、“速生鸡”违禁药物饲养事件等。“案例选择要与教学内容相一致。案例选择要难易适度,贴近生活。”案例的选取适合团队学习,每一章节的案例按难度分层级建立经济法案例库,每一次案例下发都应该同一难度有团队学习研究。
6.团队学习案例的时间和数量要进行恰当的安排。通常下发案例在案例展示的一周前为宜。在2个学时内,非常简单的案例可以每组一个,即提供六个来展示和分析。中等难度的案例可以两组一个,高难度的案例可以三组一个,这样通过不同团队的重复展示和相互学习,可以加深对案情理解和问题分析。
7.建立客观准确的评价机制。经济法案例的考核评价不易采用传统的期末考试,考试题型也不易采用选择、填空、名词解释、简答、论述等。应采用过程化考核,学生平时个人表现20%,团队项目任务20%(团队完成),学习报告20%,期末考核40%。期末考核采用开卷形式,题型为案例分析。通过过程化考核和评价体系的建立,可以充分保障评价的客观准确与团队学习模式的顺利进行。
8.强调课堂教学的实效性。通过结合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学习,引导学生养成学习的习惯,明确学习的目标,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习热情。多鼓励其在团队的展示才能。教师在团队教学模式下,发挥其“导演”的作用,让每位同学都参与进去,共同学习和进步,不论综合能力还是专业能力。最终,要实现优良的课堂教学实效性。
9.提升学生的多媒体应用水平。通过团队展示,同学们互相学习,在展示时,都想把自己团队最美的一面展现给大家。从PPT课件的形式到内容。教师在点评时会给每一组提出PPT课件需要改进的地方。色彩的应用、字体的大小、每页的布局、内容的繁简、声音大小、超链接的使用等。
在团队学习模式的教学实践中,问题可能会很多,但看到学生们最后取得优良的学习效果,让我们更有动力去研究和实践这一学习模式。
参考文献:
[1]李瑜.高职院校会计类专业《经济法》教学改革思考[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6):174.
[2]徐睿.分组教学在“企业电子商务管理”课程中的实践探究[J].电子商务,2012,(8):80.
[3]陈艳峰.浅议高职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改革[J].教育与职业,2007,(4):137.
关键词:团队学习模式;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9-0093-02
传统的教学方法,造成经济法教学效果较差,必须进行教学改革。“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一种典型的‘讲—听—记’模式,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经济法案例课程通过团队学习模式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它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模式。
一、团队学习模式的应用
团队学习模式是在本课程学习之前,先进行学习团队建设,一般40人左右的班级分6个团队为宜。每个团队有明确的队务,有队名、队训、队徽、队标、队歌等。通过学习团队建设,让团队成员集体学习,发挥每个人的能动性和特长,争取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在课程教学中倡导分组教学,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又可以提升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但在分组教学实践中,常常出现‘重形式,不重实效’的现象”。团队学习也一样,不仅要重视形式的改变,更要强调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实效性。
二、团队学习应用在经济法案例课程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提前一周下达学习任务(经济法案例),学习团队利用一周时间查阅资料、学习理论、研究案例、准备展示。通过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拓展学生学习的空间,从而更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在教学实践中,团队学习的教学模式集中存在以下问题:
1.过分强调案情展示,缺乏问题的深入分析。有的小组在展示案情时,采用表演的方式,这样的好处是生动有趣,但常限于专科生的理论知识薄弱、分析问题能力不够的弱势,虽然在很大程度上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但在专业能力上锻炼的效果不明显。
2.团队学习、展示时,分工合作不够,锻炼效果不均衡。学习团队的最大优势在于成员间的合作,但往往会出现组织能力强的学生任务重,锻炼效果好。参与意识不强的学生,分工较少,锻炼效果一般。如何提高全体成员参与性,合理地分工合作来完成交予的案例分析任务是一个重要问题。
3.有的团队展示准备不充分。案情展示不清晰、不形象,案情分析不准确、不深入,导致“冷场”。如何使团队顺利完成展示,这时教师“救场”会有一定困难。
4.通过分角色表演、媒体栏目、模拟法庭、综艺形式、现场互动、模仿教师授课等形式展示案情,乐趣很多,效果很好。但团队展示时间和节奏难以控制,有时展示拖沓,不够精练、清晰,这需要有合理的汇报展示要求和规则设置。
5.案例选择要适应团队学习需要。要实现团队学习的效果,必须根据团队学习的特点,契合经济法案例课程理论教学进度,提供具有新颖性、代表性、针对性、生动性、可展示性等特点的团队学习案例。因此,在选取团队学习案例时有一定难度。
6.案例数量、下发时间及形式安排问题。学习团队若要在规定时间内把案例分析透彻,取得最优效果,对于案例的数量、难易程度和下发时间,需要进行研究。同时还要考查每个学习团队的案例分析能力和学生对于同一时段每个团队下发案例的理解能力等。
7.评价机制。经济法案例考核评价是过程化考核,对学生有效的考核评价能激励和促进团队的积极性。学生个人、团队、完成案例情况分值的分配要恰当。如何关注学生个人、形成客观准确的评价是一个难而重要的问题。
8.杜绝形式上的应付,要重实效。有些高职学生学习的目标不明确、学习意识不强。在团队学习时,虽然调动起其部分的积极性,但从展示来看,缺乏积极的学习能力和探求知识的欲望。甚至是不求甚解地展示其案例的结论。
9.多媒体手段的应用问题。在团队学习中,要求制作PPT课件来配合团队展示,在团队学习中,有的同学按照组内分工制作PPT课件,制作的课件在课堂上展示时,效果可能不好,影响了展示效果。也有的团队展示时,过分依赖制作的PPT课件,不能从容地去展示其分析的内容。
三、团队学习应用在经济法案例课程存在问题的对策
1.团队学习中的案例,目的要明确,是为掌握经济法理论中相关知识点的,也是根据经济法教学进度和教学要求而安排的案例。通过案例的形象化、生活化呈现,来加强学生参与学习的意识,让学生乐于学习,从而逐渐提高学生用经济法理论分析案例的能力。团队成员在课下一周时间做中学、自由研讨,养成法律的思维方式,达到良好的团队学习效果。
2.建立团队所有成员的参与机制。激发所有团队成员的参与热情,通过第一节课的团队建设,健全、展示团队基本要素(队长、队徽、队训、队歌、队务等),让学生明白和理解团队、团队精神、团队分工与合作、团队执行效力等。对于参与意识弱的同学,多给予鼓励,通过对队长分派工作的点评、团队内的评价及教师的沟通交流,引导所有成员积极参与团队学习和展示。另外,教师在课下要召集团队队长和各团队部分队员开会,一学期两次,分别针对团队参与性进行指导和鼓励。
3.团队展示时,必须提前一周让学生“精读”案例或项目,用一周时间去做,利用学习资源去学习案例涉及经济法基础理论部分,避免“课下不用功,展示不成功”的现象。如果出现团队案例展示“冷场”时,通过“惩罚”机制去约束该团队,使得团队展示时,取得展示效果。
4.团队展示时,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以创新的形式展示案情和案例分析。明确规则要求,展示案情在4分钟内,清晰呈现出来,让其他团队的同学听明白。也可以“不限时长”,进行深度分析,团队中的每位成员可以就案例中的问题所反映出的知识点加以“挖掘”,让同学们分析其学习成果。
5.选取案例应注意的问题。对于案例的选择要选择发生在近两年的经济法律案例或是经济法律中经典的案例。如:修正药业等被曝工业明胶胶囊金属铬超标达90倍的药品事件、酒鬼酒塑化剂事件、“速生鸡”违禁药物饲养事件等。“案例选择要与教学内容相一致。案例选择要难易适度,贴近生活。”案例的选取适合团队学习,每一章节的案例按难度分层级建立经济法案例库,每一次案例下发都应该同一难度有团队学习研究。
6.团队学习案例的时间和数量要进行恰当的安排。通常下发案例在案例展示的一周前为宜。在2个学时内,非常简单的案例可以每组一个,即提供六个来展示和分析。中等难度的案例可以两组一个,高难度的案例可以三组一个,这样通过不同团队的重复展示和相互学习,可以加深对案情理解和问题分析。
7.建立客观准确的评价机制。经济法案例的考核评价不易采用传统的期末考试,考试题型也不易采用选择、填空、名词解释、简答、论述等。应采用过程化考核,学生平时个人表现20%,团队项目任务20%(团队完成),学习报告20%,期末考核40%。期末考核采用开卷形式,题型为案例分析。通过过程化考核和评价体系的建立,可以充分保障评价的客观准确与团队学习模式的顺利进行。
8.强调课堂教学的实效性。通过结合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学习,引导学生养成学习的习惯,明确学习的目标,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习热情。多鼓励其在团队的展示才能。教师在团队教学模式下,发挥其“导演”的作用,让每位同学都参与进去,共同学习和进步,不论综合能力还是专业能力。最终,要实现优良的课堂教学实效性。
9.提升学生的多媒体应用水平。通过团队展示,同学们互相学习,在展示时,都想把自己团队最美的一面展现给大家。从PPT课件的形式到内容。教师在点评时会给每一组提出PPT课件需要改进的地方。色彩的应用、字体的大小、每页的布局、内容的繁简、声音大小、超链接的使用等。
在团队学习模式的教学实践中,问题可能会很多,但看到学生们最后取得优良的学习效果,让我们更有动力去研究和实践这一学习模式。
参考文献:
[1]李瑜.高职院校会计类专业《经济法》教学改革思考[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6):174.
[2]徐睿.分组教学在“企业电子商务管理”课程中的实践探究[J].电子商务,2012,(8):80.
[3]陈艳峰.浅议高职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改革[J].教育与职业,2007,(4):137.